諜戰劇《潛伏》,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而成。劇中,名不見經傳的情報員餘則成,最終升任軍統天津站副站長,為國家解放立下赫赫功勳。餘則成的升遷,對於現代人的職場生活,也有一定的啟示。
餘則成職場的起家是從到天津開始的,先來回顧一下餘則成到天津的過程。餘則成跟著自己的恩師呂宗方,到南京刺殺大漢奸李海豐,由於呂宗方共產黨員身份暴露,被軍統派人殺害,除殲行動只能由余則成完成。
餘則成順利完成了刺殺李海豐的任務後,被敵人報復受重傷,幸被我黨地下工作者救治,後返回重慶,被軍統表彰,晉升軍銜,並被授予三等雲麾勳章,最終,在天津的老師吳敬中主動申請下,調到天津站,任機要室主任。
這樣不尋常的人事調動,每一步都蘊藏著深奧的職場規則。
首先,簡單回顧一下餘則成的履歷。從吳敬中的描述可知,餘則成1937年進入軍統。從時間推算,應該是戴笠抗日初期建立的青浦特訓班,這是戴笠仿照黃埔軍校,建立的特務學校,戴笠親自擔任主任。
青訓班培養的特務,業務是非常過硬的,但是從後來越級晉升少校的描述看,餘則成以前的職場之路並不順利,同期的同學李涯已經都是中校了,他最多只是個中尉,很顯然在派系林立的軍統職場,餘則成並不善於鑽營。
那麼身為少將的天津站站長的吳敬中,這樣一個下級軍官怎麼會進入他的視野呢?並且安排餘則成擔任機要主任一職。要揭曉這個秘密,我們從五個方面來分析。
一、餘則成在南京的處境。一個普通的小職員,和他的老師處理一件非常棘手的任務,任務處理途中,軍統發現老師是共產黨,殺害了呂宗方。餘則成繼續完成了任務,驚動了總裁,蔣介石連說三個好。原本按照軍統的規矩,老師是共產黨,未婚妻是共產黨,餘則成也就該默默的消失。但是,除掉李海豐的任務影響巨大,餘則成就這樣暫時倖存了下來。
二、戴笠的考慮。對於戴笠來說,餘則成是一個燙手的山芋,蔣介石親自表彰的人物,系統裡的大英雄,曾經的老套路肯定是不適用了。接回來吧,怎麼安排呢?安排個處長,晉升後的軍銜仍然太低,安排個虛職,再讓他消失,開什麼玩笑,今後誰還去為自己賣命?
還是讓他待在敵佔區吧,敵人必將報復,這樣他的消失就合情合理。對了,消失之前再廢物利用一下,幫自己辦點私活,以戰略物資的名義轉移一下戴笠的巨額財產。
人算不如天算,沒有李海豐,敵人系統成了廢物,竟然沒能除掉餘則成。大難不死的餘則成還聯絡上了南京站。此時再讓南京站除掉餘則成,整個系統都要寒心啊!留到南京也很不妥,萬一他把自己轉移財富的勾當說出去,或者覺察點什麼,後果都不堪設想,還是把他先弄到自己身邊放心些。於是餘則成返回了重慶!
三、餘則成到重慶的處境。授勳儀式、領導的接見,但是沒有任何實際的好處,仔細想想,也是一種必然,因為戴笠處理餘則成的困境還是沒有解決。這個時候聰明的吳敬中跳出來了,他很誠懇地寫信給戴笠,點名要這個8年前的老部下。
四、吳敬中的考慮。天津站是個新建立起來的站,用吳敬中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前柵欄送貓,後籬笆走狗,建起來很費周章」,但是對於32年復興社就開始跟著戴笠幹特務的老軍統,怎麼可能沒心腹,更不可能缺人手。那他要餘則成幹什麼呢?
安排餘則成機要主任一職,解開了這個迷。機要辦公室主任,聽上去逼格很高,少校擔任處級職務,更是給足了蔣介石和戴笠面子,並且看起來所有的大事都讓上級掌握,更顯出我的忠心。其實機要辦公室的工作就是和一群文件打交道,一不要情商、二不要能力。
五、吳敬中的處境。新建立的天津站,各個派系的人手都有,馬奎是鄭介民的衛士,陸橋山是毛人鳳的老鄉,吳敬中儘管32年復興社的老人,憑什麼就要戴笠一直放心,更何況自己也不踏實啊,再說了,這也是規矩。等戴笠主動安排人過來,那就太被動了。與其等戴老闆親自安插,不如自己主動申請。
為什麼偏要餘則成呢?對於吳敬中來說,起碼有三個好處:一是表忠心。餘則成名氣很大,主動要這樣的人,更顯示自己的忠心;二是替分憂。戴老闆的麻煩,吳敬中大概也是猜得到的,他也不是第一天當領導,分析一下餘則成回重慶後的情況就更清楚了,安排到機要辦公室,那個沒出大錯機會的崗位,永遠不會打老闆的臉。
三,培親信。餘則成是總部下來的,是8年前自己的學生,最有可能轉化成自己人,。更何況,機要主任這樣的職位,能轉化成自己人最好,轉化不過來也無大礙。
這樣一來戴笠很高興,明面上對得起餘則成,暗中更像是幫了吳敬中大的忙,心裡都要誇吳敬中會辦事呢。餘則成當然也很高興,最起碼不用面對重慶風光無限,實際無任何價值的尷尬。
從普通科員,一躍而成為處級幹部,餘則成的晉升之路,真是給職場人上了生動的一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