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看不懂明星的社交,像李晨範冰冰這分手還後能再做回朋友。
而倪妮和井柏然五月份剛官宣分手,六月小井在ins一發動態,倪妮還是第一時間給他點了贊。
之前熱搜上掛著的#王菲李亞鵬周迅竇靖童參加新年派對#,也是讓網友大呼驚嘆。
王菲和李亞鵬是前夫妻關係,周迅和李亞鵬又是前男女朋友關係,這三個人同框出現說明他們——心挺大?
那分手後到底要不要做朋友,沒人能有一個標準答案。
所以我問了幾個朋友,看她們怎麼說。
作出優勢最大化的選擇
——兔幾姐姐
要不要跟前任做朋友,也要分人。就我自身而言吧,有些比較優秀的前男友是一定要做朋友的,出於舊情,以後很多事需要幫忙都會很好說話。我有個前男友,我最近一直在和他討論怎麼賺錢。雖然分手了,但大家還在互幫互助。我正在準備一個官司,他也會給我提供很好的建議。如果這個男人在分手後仍然能給你帶來很多正向的東西,也能給你帶來資源,就算因為各方面原因不適合當情侶,也可以試著做朋友的。
對了,關於這場官司,就是和另一個欠我錢的前男友有關。這種人,別說做不做朋友,我恨不得他直接坐牢。
在學生時代的人,可能很容易把愛情看得太過重要,從生活中分割出來單獨成項,分合都鬧得沸沸揚揚。
但到了更成熟的年紀,特別是步入社會,愛情會變得更複雜。不再只是我在乎你,你在乎我,而是牽扯到了一些別的利益關係。所以分手也會變得更複雜,兔幾姐姐和我說,她的宗旨就是能做朋友的儘量做,有時候前男友比朋友更能給你帶來幫助。
小孩子把愛情當人生,成年人把人生當遊戲,而愛情不過是眾多遊戲裝備中的一種。或是保護屏障,或是加血寶石。即使分手了,也可能因為利益牽扯,又做回了朋友。
就像電影《我願意》裡唐微微和王洋一樣。在分手很多年後,倆人又以生意人的身份重逢,雖然「生意朋友」只是王洋想複合的一個幌子,但再怎麼說唐微微在分手後還是從這段感情中撈到了好處呀。
也許有人會覺得以這種方式再聯繫挺殘忍的,但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才是遊戲的高端玩家,我們要習慣的,就是成年人的遊戲規矩。
失去伴侶後不想再失去一個好朋友
——酥
我和前任是當不了朋友的,因為他就是個渣男,tui!
而且我對他感情又很深…… 我覺得能重新做回朋友的本來也不是那種很強烈的愛情吧。
不過我身邊有個朋友,她那是另一種情況。她和那個男生本來就是很要好很要好的朋友,覺得互相都非常了解,類似靈魂伴侶那種。突然有一天男生說要不要在一起試試,女生覺得既然關係都已經是友情以上了,就試試吧。但是試了幾天,互相都覺得很怪異,商量之後又退回朋友關係,到現在也是好朋友。
好朋友—戀人,是一個很大膽也很容易出岔的決定。
可以處成那麼好的朋友,要是能發展早發展了。很多愛情都來自第一眼的火花,如果在一開始沒有,那麼說明當時彼此並不是大家的第一選擇。
那如果分手,就會覺得失去這個朋友很可惜,所以再次退回到朋友的位置,這也是最好的情況。
帶著朋友的名義卻做不成真正的朋友
——李小姐
分手後我還想繼續以朋友的名義留在他身邊,至少這樣不會完全斷了聯繫。(剛分手,積極爭取複合中)。
他說分手,我也沒再糾葛,但我會努力去爭取。
人們常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可是放牧的人都知道,不吃回頭草是因為這片草已經吃完了,沒有什麼價值了。可如果來年它又長出了新草呢?比以前的更茂盛更好呢?只有奔跑過,才知道那片草原更適合自己。
和他目前是朋友的狀態,但不是朋友的心態。因為除了這個名義,我沒有別的方法再呆在他的生活裡。我也不能做到祝福他和別人幸福,挺虐的。
就像衛蘭在歌詞裡唱的:
確實,很多人在分手後仍然保持聯繫方式。就和李小姐一樣,無法接受他突然就這麼從自己的生活裡消失。哪怕在他的朋友圈裡隔岸觀火,也比完全錯過強。
@Silvia
和前任分手後,我們還保留著對方的微信,在別人看來好像也還是朋友。但其實我和他不經常聯繫,只是不變得陌生而已。
如果你足夠理性,就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的失去。因為了解而分開,因為尊重而陌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想因為不適合分手就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那種仇恨狀態。
不要把分手鬧得太難看,分開後也不要覺得太崩潰。你以為的痛不欲生,都會被時間治癒的。
和前任不做朋友,才是對現任的尊重
——谷妄山
分手之後不要做朋友啊,不要不要不要!這樣對下一任才公平,前任在下一任的心裡,就和卡在喉嚨裡的魚刺一樣,說不出的難受。
但凡是對你有感情的現任,都會在意你和前任的關係。尤其是女生,她最討厭你提前任,又很喜歡問你之前的交往細節。一旦發現你們還有蛛絲馬跡的聯繫,立馬翻臉。不想給自己找麻煩的,就別整這些藕斷絲連。
所以如果已經進入了下一段感情,不但別和前任當朋友,連提都最好不要提,要不然就會像截圖中的這個大兄弟一樣,在送命的邊緣試探……
分手之後怎麼相處
先調整好心態
失戀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年輕人在失戀後一蹶不振甚至尋輕生的新聞很常見。
最近有一個韓國女人在朋友圈火了。
她叫金瑞熙,是韓國的一名「網紅女警」。上班警花,下班辣媽。
但她也曾經因為PUA式的戀愛,失戀後壓抑了許久。為了改變自己的心態和生活,她走進了健身房,還認識了後來自己的健身教練老公。
在健身一段時間後,不僅身材改變連對面生活態度都變得從容。整個人的狀態都像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所以說,適當轉移注意力是失戀後最需要做的事情。一旦給自己作繭自縛,就很容易陷入情緒低靡的死胡同。
調整心態的方法有很多,有的人喜歡大吃一頓,有的人選擇看劇來抽離自己,有的是逼自己去接觸新的可能的朋友。不管是哪種方式,積極得去做一件事總比什麼都不做好。
鄭爽和張恆分手之後,瘋狂調整狀態,幾乎是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上。不僅出席了各種時尚盛宴影視典禮,還回歸了微博並開始和粉絲互動。
按照粉絲的話來說,姐姐開始營業了。
其實明星也不是沒心沒肺,只是她們當中的很多人選擇像小爽一樣用工作來調整自己的狀態。
人在忙碌的時候,是沒時間胡思亂想的。所以在結束一段感情後,可以有適當的悲傷期,不過最好不要超過三天。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好好和自己相處。失去了愛人,更要學會愛自己。
有女生習慣在失戀後將自己悲痛欲絕的狀態發表在社交平臺上,再配上一句:「再也不相信愛了。」 這麼做的結果呢?
你嚇跑了真心想靠近你的人,卻吸引來了只想玩一玩的渣男。
所以分手之後,不要閉塞自己,也不要怨天尤人。《緋聞女孩》裡Chuck對Blair說:「如果是命中注定的兩個人,就一定能找回重溫舊夢的那條路。」 調整好心態,再出發。
不要立馬投身下一段感情
舊感情裡受的傷在新的感情裡療養,是一件不負責任的事。
因為這個時候你很容易把心裡那個人的影子投射到眼前這個人身上。ta的某一些動作和某一些角度,可能勾起了你對前任的懷念,於是你錯把ta當成替代品。
連你自己都搞不清到底是喜歡還是念舊的時候,就迷迷糊糊得開始了這段感情,對因為你的靠近而正在愛著你的人來說很不公平。
你並沒有那麼喜歡ta,從某種程度上說,你只是在利用ta度過自己的艱難期。
對前任的償還,何嘗不是對現任的傷害。
前段時間上線的《後來的我們》,本來是一部教大家要好好珍惜眼前人的電影,可很多人看完之後卻和現任分手了,原因是放不下前任。
見清和小曉分開後,在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遇見了後來的妻子。其實我很想給他妻子抱屈,她什麼都沒有做錯,只不過輸在了先來後到。
如果真的放不下,在一開始就不要倉促得開始新的感情。
有人說《前任3》看完,現任變前任;《後來的我們》看完,正宮變小三。
exm????
對前任太有情就是對現任的無情,分手後你需要的不是無縫銜接的安全感,而是一段真正屬於自己的空窗期。
短期內別和前任聯繫
《再見前任》中孟雲和林佳的愛情令人唏噓,而這種愛情的悲劇其實是他們自己一手釀成的。
倆人在分手後一邊作一邊鬧,在對方的生活裡若隱若現得撲騰,修修不好,斷斷不掉。這樣反反覆覆的推推拉拉才讓彼此越傷越重。
分手後保留一段時間的冷靜期,不要頻繁刷存在感,是成年人對彼此的尊重。
如果是你提的分手,你再拉拉扯扯會讓對方很迷惑,不知道你到底是想幹嘛。如果是對方分的手,你這樣只會更加招人反感。
感情的抽離需要有一個過程,而適度的冷卻反而可以讓雙方都放下分手期間的負面情緒,重新反思和審視之前的感情。
分手後隔了幾天就難受得不行又回頭不停找對方,其實根本不是在解決問題,只是關注了情感需要。所以才會常常陷入反反覆覆、分分合合的漩渦裡。
這種內心的矛盾感,其實是因為在一起的時候覺得對方各種不好,分開之後又留戀對方身上的好。
所以正確的應對方式應該是,在分開後的一段時間內,忍住不要去打擾對方,冷靜下來思考ta吸引你的閃光點,和你們之間的問題。
這種冷卻期,也是一個「陌生化」的過程。並不是刻意斷聯,只是等到潮退,仍然需要一些時間。
複合不應該是舊感情的存續,而是重新去認識對方和表達自己。
複合的最佳時間
分開後不能立馬聯繫,隔久了又沒有聯繫的必要,所以最好的複合時間,基本在一個月內。
男生開始瘋狂懷念前任的時間,是分手後一個月左右;而女生的時間更提前一點,在一周以內。
可以找一個巧妙的時機,比如逢年過節問個好啥的。
如果對方對你仍然有心思,其實是能從聊天語氣中感受到的。
開啟聊天模式後,不要沒日沒夜得聊,每天說幾句差不多了,又不是剛認識對方的曖昧期。
但這個時候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你們已經不是情侶關係了,很多話就點到為止。
也有一些人是在分手後很久又重逢再和好的,比如《欲望都市》裡的Carrie和Big。
他們倆中間經歷了好多年的冷卻時間,彼此都接觸過新的對象,也在新生活中明白了更多兩性相處的道理,最後才能以更成熟的心態重新走在一起。
複合是一場持久戰,能耐得住寂寞的士兵,才打得了勝仗。
分手後如果能平心和氣得做朋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用情太深,做朋友會影響到你眼下的生活的,該放手時就放手吧。
還想看什麼?
潮牌將被vintage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