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Op.23)演奏教程 by Josh Wright

2021-02-16 庫普蘭樂器

重要通知:感謝大家積極參與Josh Wright 博士付費視頻的第二批引進曲目投票!目前投票已結束。根據投票結果,第二批將引進以下十首曲目

        1. 蕭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 Op.23

        2. 蕭邦-降B小調第二諧謔曲 Op.31

        3. 拉赫瑪尼諾夫-G小調前奏曲 Op.23 No.5

        4. 德彪西-月光

        5. 李斯特-鍾

        6.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

        7. 李斯特-嘆息

        8. 蕭邦-降G大調「蝴蝶」練習曲 Op.25 No.9蕭邦-降G大調「蝴蝶」練習曲 Op.25 No.9蕭邦-降G大調「蝴蝶」練習曲 Op.25 No.9

        9. 蕭邦-E大調「離別」練習曲 Op.10 No.3

       10. 蕭邦-A小調練習曲 Op.10 No.2

蕭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Op.23)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大名曲,尤其是出現在奧斯卡最佳影片《鋼琴家》中,使得這首曲子有了更高的大眾知名度。但這首曲子也是一首很有難度的作品。美國鋼琴家 Josh Wright 從指法、練習技巧、聲部處理、起伏控制、彈性節奏的運用等多方面為您全面解析這首作品,並提供了很多好的練習方法和處理方式。

視頻為7分鐘的完整版視頻小樣,完整版視頻(時長:61分鐘)我們已取得Wright博士的授權進行了翻譯引進,如要收看完整版,可以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圖片,選擇「識別圖中的二維碼」進入付費視頻頁面,也可以點擊文章最後的 閱讀原文 進入付費視頻頁面。

Joshua Wright 曾於2014年在美國卡耐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和甘迺迪中心(Kennedy Center)登臺表演,2015年獲得美國國內蕭邦選拔賽(NCPC)的第五名和瑪祖卡特別獎,同年參加了在波蘭華沙舉行的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現為美國猶他大學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

有朋友問購買之後如何在平板上收看,在此統一回答,收看的方法有兩種:

方法一:在平板上安裝微信,登錄後掃碼進入付費視頻頁面進行收看。

方法二:在平板的瀏覽器中訪問 https://xsdvq.duanshu.com/#/ ,然後手機掃碼進入後即可收看。


重要提醒:進入付費視頻頁面後,請點擊右上角的 查看全部 ,才能不錯過上架的所有視頻教程。在每個視頻的 學習資料 中,我們都配有相應的 曲譜 以供下載。(本期的曲譜是米庫裡編輯的蕭邦第一敘事曲的曲譜。)

相關焦點

  • 蕭邦《g小調敘事曲》作品分析
    ,《g小調敘事曲》是蕭邦敘事曲的代表作,文章通過對此曲結構、旋律、和聲等多角度的分析,為學習者和演奏者提供參考。——帶你欣賞蕭邦《第三鋼琴奏鳴曲》  創作背景 蕭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是蕭邦敘事曲的代表作,創作於華沙起義失敗後不久,是蕭邦內心情感變化貼切表現的作品,也是他創作中達到一定程度的成熟之作。蕭邦把原先用於聲樂作品中的敘事曲體裁借來,用於鋼琴敘事曲的創作,他開創了器樂敘事曲體裁的先河,為敘事曲體裁拓寬了使用的範圍,豐富和發展了敘事曲的音樂表現。
  • 蕭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電影、動漫及花滑中的古典
    席皮爾曼坐下來,在隱隱的月光中彈奏的就是這一首感人肺腑的蕭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Ballde N0.1 in G Minor)。樂曲由緩慢變為激昂,就像作曲家用音樂在傾訴自己的心事,同時又像演奏者在敘述自己在二戰中遭受的坎坷經歷,用音樂宣洩著內心的感慨。
  • 以《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例丨解讀蕭邦鋼琴音樂的浪漫主義創作風格
    ——以《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例導讀:蕭邦是十九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傑出代表,也是民族樂派的奠基人之一,在歐洲音樂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蕭邦被譽為「鋼琴詩人」,他對浪漫主義創作手法的開創和他特有的浪漫主義創作風格成為音樂史上永遠綻放的光彩,本文最後以《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例具體進行了風格闡述。一、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起源於中世紀法語中的「羅曼蒂克」一詞,它意味著感情豐富、多愁善感。
  • 蕭邦敘事曲解析(一)丨《第一敘事曲》、《第二敘事曲》
    《第一鋼琴敘事曲》 蕭邦敘事曲解析(一)第一章:蕭邦鋼琴作品創作特徵 蕭邦是19世紀波蘭最傑出的鋼琴家和作曲家,一百多年來,他的鋼琴作品始終響徹音樂舞臺,時至今日仍被各國鋼琴家盛演不衰,以至成為他們的保留曲目。
  • 齊默爾曼演奏三首蕭邦敘事曲
    蕭邦敘事曲深受密茨凱維支敘事詩的影響,美國音樂批評家及著述家詹姆士·基本茲·休涅刻在出版於1900年的《蕭邦——其人及其音樂》一書中認為蕭邦是一個"聰明人",因為他不給人以有關敘事曲內容的更明確的線索,接著說:「《第一敘事曲》是根據《康拉德·華倫洛德》而寫的,《第二敘事曲》蕭邦承認是受亞當· 茨凱維支的《魔湖》的直接影響而寫的,而《第三敘事曲》則是根據密茨凱維支的《女水妖》而寫的。」
  • 蕭邦的敘事曲,到底在敘啥事兒?
    等到演奏結束,場燈亮起,觀眾們驚訝地發現,鋼琴前的演奏家不是李斯特(嗷嗷嗷!)!這時李斯特才走上臺,把演奏家蕭邦介紹給觀眾(此處有觀眾熱情的掌聲)。蕭邦就以這樣一鳴驚人的方式,走進了巴黎觀眾的視野。敘事曲(Ballade)一詞緣於法語。這一體裁,是由蕭邦所首創的。蕭邦一生,共創作了四首敘事曲,分別是:第一敘事曲,第二敘事曲,第三……等等!分別是g小調第一敘事曲(作品23),F大調第二敘事曲(作品38),降A大調第三敘事曲(作品47),f小調第四敘事曲(作品52)。
  • 魯賓斯坦:蕭邦四首《敘事曲》Ballade
    g 小調,作品 23 號 蕭邦在寫作《g小調第一敘事曲》Op.23時,他面臨著由新的體裁和新的內容所提出的新的創作任務,他需要通過奏嗚原則來表現敘事曲戲劇性的內容,但傳統的奏嗚曲式規範又不能完全符合創作構思和音樂形象發展的要求,把主題分解為動機和樂節、模進轉調的奏嗚曲式展開手法,對於氣息寬廣的抒情、敘事性體裁已不適應,他需要把傳統的奏嗚曲式結構進行適應音樂內容的調整
  • 聽魯賓斯坦演奏蕭邦的四首敘事曲、諧謔曲
    蕭邦的四首敘事曲包括《G小調第一敘事曲》《F大調第二敘事曲》《降A大調第三敘事曲》和《F小調第四敘事曲》。創作時間從1831年持續到1842年。這十年是蕭邦創作精力最旺盛的時代,也是他各種情感最飽滿的時代。在四首敘事曲的任意一部中,我們都能體會到最深情、最打動人心的歌唱。今天聆賞整套作品,想必是一次淋漓盡致的浪漫之旅了。
  • 蕭邦敘事曲全集——旅美鋼琴家周希希獨奏音樂會
    他一生共創作了四首敘事曲,《牛津簡明音樂詞典》將「敘事曲」定義為「篇幅長大而富於戲劇性的鋼琴曲,相當於詩歌領域敘述英雄豐功偉績的歌謠」。錢仁康在《蕭邦敘事曲解讀》中指出「蕭邦的敘事曲,是一種敘事性、抒情性和戲劇性相結合的體裁,同時又是聲樂特點和器樂特點相結合的體裁。蕭邦的敘事曲受文學敘事詩和聲樂作品中的敘事曲的影響而充滿了民間風格。
  • 鋼琴詩人——蕭邦夜曲
    尚音愛樂微信帳號:shangyinaiyue 蕭邦一生的創作體現了一位作曲家在吸收歐洲古典音樂精華的同時所走過的突破傳統的、勇於創新的歷程。是音樂史上第一位專寫鋼琴音樂的音樂家,音樂作品除了少數室內樂和一部分歌曲外全部是鋼琴作品。在鋼琴領域裡達到了浪漫主義的最高成就,他賦予了前奏曲、練習曲、夜曲、諧謔曲、敘事曲、幻想曲等一系列音樂體裁以新的內涵,升華了其藝術表現力;並且深刻挖掘了民族民間音樂體裁波羅乃茲舞曲和瑪祖卡舞曲,再現了它們的神韻,從形式到內涵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蕭邦的敘事曲
    蕭邦敘事曲深受密茨凱維支敘事詩的影響,美國音樂批評家及著述家詹姆士·基本茲·休涅刻在出版於1900年的《蕭邦---其人及其音樂》一書中認為蕭邦是一個"聰明人",因為他不給人以有關敘事曲內容的更明確的線索,接著說:"《第一敘事曲》是根據《康拉德·華倫洛德》而寫的,《第二敘事曲》蕭邦承認是受亞當· 茨凱維支的《魔湖》的直接影響而寫的,而《第三敘事曲》則是根據密茨凱維支的《女水妖》而寫的
  • 一首費爾德風格的蕭邦夜曲丨《降b小調夜曲》(Op.9 No.1)教學探微
    本文針對此曲進行分析進而總結在教學中需注意的一些要點。 蕭邦夜曲主題閱讀:1、以四部作品為例丨談蕭邦《夜曲》的演奏技法;2、阿勞的「蕭邦圓舞曲氣勢宏大,夜曲幾乎像敘事曲!」 3、聆聽蕭邦的內心獨白丨略談幾首《夜曲》的演奏技法;4、練習觸鍵時,如何把蕭邦夜曲的音色特點發揮到極致?5、蕭邦夜曲為何不能用優美的夜景和簡單的憂鬱來概括?
  • 蕭邦敘事曲基礎指南
    》蕭邦敘事曲的音樂特徵導讀:學習蕭邦敘事曲的鋼琴音樂特徵,可以使我們更加全面地、準確地了解和認識蕭邦敘事曲的歷史背景,以及每首樂曲的音樂風格特徵、音樂結構、表現手法、思想內涵、演奏技巧等,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演奏水平,為今後蕭邦鋼琴音樂的教學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 蕭邦《夜曲》全集, 收藏了慢慢品味
    今天分享蕭邦《夜曲》全套21首鋼琴曲的音頻和幾位名家演奏的視頻:蕭邦《夜曲》 毛裡奇奧·波裡尼(Maurizio Pollini 142--6、Op.15 No.3 g小調夜曲(1833)蕭邦對標題限定是深惡痛絕,原想註上「悲劇《哈姆萊特》觀後感」字樣,後來還是取消了,他說:「讓人們去猜吧。」
  • 【人人愛樂.鋼琴課堂】蕭邦升c小調練習曲Op.10No.4的教學與演奏
    升c小調練習曲Op.10No.4,是一首以練習重音為目的手指速度的練習曲,右手非常複雜,同時左手有很多大的跳躍
  • 欣賞電影《鋼琴家》與蕭邦的鋼琴曲
    五年過去了,戰後斯皮爾曼回到波蘭電臺,他彈奏的第一首曲子還是這首《升C小調夜曲》,就像斯皮爾曼在他的回憶錄中寫的那樣:「五年的時間,對於這首《升C小調夜曲》來說,似乎只是一個短暫的休止,它好像只是被稍稍地打擾了一下」。
  • 蕭邦《夜曲》全集, 收藏了慢慢聽
    蕭邦《夜曲》全套21首鋼琴曲的音頻和幾位名家演奏的視頻:蕭邦《夜曲》 毛裡奇奧·波裡尼(Maurizio6、Op.15 No.3 g小調夜曲(1833)蕭邦對標題限定是深惡痛絕,原想註上「悲劇《哈姆萊特》觀後感」字樣,後來還是取消了,他說:「讓人們去猜吧。」
  • 蕭邦《革命練習曲》的賞析與演奏
    蕭邦是歐洲浪漫主義時代唯一把創作與生活融於鋼琴上的「鋼琴詩人」。他創作了大量的鋼琴音樂作品,對19世紀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其作品均是膾炙人口的藝術精品,《革命練習曲》是蕭邦為祖國的民族獨立寫的一首直抒胸臆、悲壯激昂的c小調練習曲。
  • 演奏蕭邦鋼琴練習曲《離別》應該注意些什麼?
    練習曲是蕭邦眾多鋼琴作品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蕭邦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蕭邦鋼琴練習曲《離別》的結構、旋律出發,對其演奏的奏法、技巧進行分析,從而深入挖掘蕭邦練習曲《離別》背後所蘊含的情感和想要表達的思想。
  • 蕭邦《夜曲》 星空下守望孤寂的月光
    4、Op.15 No.1 F大調夜曲(1830-1831),左手裝飾性三連音像是用柔軟的蝴蝶翅膀刷出來的主題,真摯地配合高聲部情緒在歌唱,中間段對比強烈,呈現貝多芬式的暴風雨,恍悟居德國。5、Op.15 No.2 升F大調夜曲(1830-1831),是蕭邦所作的夜曲中著名的一首。中間段情緒激動,快速宣洩,採用了許多裝飾的變化音,華麗而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