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很多年沒有關注過蔡依林了。
直到上周臺灣金曲獎頒獎之前,她在我的印象裡還是那個唱著《說愛你》《日不落》《看我72變》的偶像少女。
一年見幾次,每次都在KTV。
直到今年的金曲獎,她再次拿下了「年度最佳歌曲」和「年度最佳專輯」,我這才發現:
嚯!她不僅還在唱歌跳舞,而且畫風大變。
她越來越美,越來越厲害,從一個偶像歌手蛻變成了玩先鋒影像、關注社會議題的藝術表達者。
蔡依林40歲了。
10年前,她是我們少女時代的偶像,而10年後,她再次活成了我們想要的成熟女性的樣子。
年輕時,我沒粉過蔡依林,而這次,我竟有點路人轉粉。
十幾年前的蔡依林,還是那個「少男殺手」。
那時的她,酷愛染髮、美瞳和美甲。
尤其是美甲,天天不重樣,一出現必換手,引發無數少女跟風模仿,以一己之力拉動了亞洲的美甲美發事業。
在她最紅的那幾年,我的MP3裡是她的《看我72變》《說愛你》,去KTV和閨蜜比誰唱《騎士精神》不吃螺絲。
後來,在周杰倫的幫助下,她一躍成為「亞洲情歌小天后」。
《布拉格廣場》一出,所有人都希望「雙J戀」成真,她是城堡裡的公主,而他那個騎士。
可惜,最終美夢沒能成真。
在離開了周杰倫之後,她轉型成為了「亞洲舞娘」,一首「旋轉、跳躍,我不停歇」到現在還餘音繞梁。
除了這些標籤之外,她還是充滿勵志的「地才」、「拼命三娘」。
「地才」是蔡依林自封的。
她說「我不是天才,我是地才,我相信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她的表現也足以配得上「地才」的人設:
從我認識她的第一天起,就在同學口中聽到她「一邊上課,一邊打拼事業」的勵志故事。
那時的她,臉圓圓的還有嬰兒肥,據說體重有55kg。
為了減肥,她一日三餐吃白水煮青菜,食物要過水才能碰。體重一度瘦到70多斤,月經也停了一年。
26歲,她為了打破「離開了周杰倫的幫助,她啥也不是」的看法,決心轉型成為唱跳歌手。
她重頭學習各種舞蹈,鋼管舞、絲帶舞、Vogue舞和鞍馬,每天訓練14個小時,弄得腰椎和手臂上都是瘀傷。
被人質疑唱功,她就在演唱會上,全程開麥唱,一連唱5、6個小時。
在每張專輯裡,她都要挑戰不同的曲風,抒情、搖滾和電子……
因此她的歌非常豐富,既有《舞娘》那樣的唱跳舞曲,也有《騎士精神》那樣的饒舌,還有《倒帶》那樣的成人大情歌。
每次KTV能把蔡依林唱全了,才算是有點唱功。
她的演唱會更是視覺盛宴,每場演唱會,必須有全新的編舞和編曲。
蔡依林說:「一場新的演唱會,音樂可以不重編,舞蹈可以不重跳,就這樣開演唱會,但是我不願意。」
年輕的蔡依林一直很拼,她憋著一口氣的,想要證明給所有人看:
我不是個花瓶。
那時,她的口頭禪是,我絕對不要輸給任何其他藝人。
之所以對自己這麼狠,是因為她從18歲出道起,就不得不接受社會對一個偶像歌手的各種挑剔和評價。
年輕時走在校園裡,發現有些同學的眼光不友善,斜著眼睛看她;
有同學當著她的面說:「哇,你真的好醜哦」。
她卻不得不對著他們笑。
她喜歡日韓風,他們認為她沒有特色,模仿日本女星濱崎步。
後來,她為了跳舞去學習吊環和鞍馬,卻又被黑粉們嘲笑為:「體操運動員。」
蔡依林最大的黑料要算07年在臺北舉行的」唯吾獨尊「演唱會,她在開唱前表演了10分鐘的吊環和鞍馬,展現了很多高難度的動作。
為此,她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傷。
可惜她不僅沒有受到認可,還引發了群嘲,網上開始衍生出一系列針對她的惡搞表情包。
黑粉把她叫做「淋淋」,開始流行帶有人格侮辱性質的「淋言淋語」。
「小心會被吸厚」
「臺下的觀眾都被吸哭了」
「不努力就會屎」
甚至還有黑粉做了一款專門侮辱蔡依林的遊戲:「降淋」。
蔡依林絕望地發現,不論如何努力和拼命,卻只能換來被惡搞的命運;
不管她如何敬業,他們卻從來都不放過她。
如果蔡依林在今天出道,更好的公關辦法是去自黑自嘲,上綜藝、攢流量,承認自己就是個偶像。
偶像不需要實力,照樣能圈粉賺大錢。
但蔡依林沒有,她一直想要保有一個女歌手的尊嚴,她一直選擇用實力和作品去打黑粉的臉。
在最痛苦的時候,她只發了一條微博回應:
「如同你們在測試我崩潰的極限一樣,我也探索自己的極限。」
那時的她像一頭堅強的小獸,只能在黑夜裡安撫自己的傷口。
在一次演唱會上,她向自己的粉絲傾訴心曲:
「我知道討厭我的人和喜歡我的人一樣多。」
「我得金曲獎的時候,還有人說我是體操運動員,那一刻我真的很沒有自信。」
「但是我很驕傲的是我自己的意志力很強。」
這時的蔡依林,堅強的讓人心疼。
「不服輸」的性格是一把雙刃劍,這種性格讓她戰鬥到底,也讓她傷痕累累。
她說:「我甚至因為被人傷害而忘了向家人表達我要什麼,我是什麼?」
曾經,蔡依林對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個百分之百完美的偶像,她不容許自己有瑕疵、有錯誤。
但後來,蔡依林終於明白了:
迎合別人的標準,成為工業流水線上的偶像產品,永遠贏不了。
而困住自己很多年的「完美」其實「就是一個狗屎。」
終於,很多人發現,蔡依林變了。
她不再解釋什麼。
不是你努力了,別人就會欣賞你。
不是你覺得委屈,別人就不欺負你。
真正的強大,是活出自己的邏輯,對別人的看法不在意。
14年蔡依林出了新專輯《Play 我呸》,開始證明她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管你小眾大眾我呸
管你是小清新是重口味我呸
管你是哪一類甲蟲
我呸 我呸 都呸 都Play (Ay)
不管你們怎麼說,老娘我不在意了。
我做自己了,我要爽了。
後來,我們看到的蔡依林畫風全變了。
她變成了敢於報復的《紅衣女孩》。
妻子在新婚之夜目睹丈夫出軌閨蜜,於是新娘殺了閨蜜,砍下嫁禍給丈夫。
整個MV裡充斥著詭異、仇恨和暴力。
再也沒有了小女人式的哀怨和苦情,現在的蔡依林是個復仇女王,揮刀砍向仇人,不再忍氣吞聲。
「你想玩,我就奉陪到底。」
愛情觀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比起年輕時小女人式的悽哀,新歌《愛的羅曼死》唱出了成年女性對愛情的複雜態度:
也許我要的
其實是重口的羅曼史
哀豔到心臟麻痺
很可惜
粉紅色包裝紙一拆開竟然是
我們的平凡無奇
浪漫已死在哪裡
然後,是表明自己態度的專輯主打歌曲《怪美的》。
在MV中,蔡依林因為未達到大眾審美罪被判刑。
她只能吃西蘭花,水煮白菜度日。
她被醫生拿著卡尺測量眼角的距離,用放大鏡看毛孔、被綁架去做整容。
用誇張的影像表達狠狠鞭打同質化審美給女性套上的枷鎖。
而更高明的是,她在這個MV中把自己被黑過的各種梗:「香腸嘴」、「體操怪」、「海鮮禮服」、「地才藍」,統統拿出來自己調侃了一遍:
你想看,就讓你們一次看個夠。
過去坑疤的讓我站穩了
那些神醜的評誰亂正的
看不見我的美是你瞎了眼
稱讚的嘴臉卻轉身吐口水
審美的世界誰有膽說那麼絕對
真我假我自我看今天這個我
想要哪個我
聽誰說錯的對的
說美的醜的
若問我我看我說
我怪美的
而她得到年度金曲獎的歌曲《玫瑰少年》,則取材於一個真實的社會事件。
臺灣少年葉永志因為行為舉動女孩氣,被學校同學霸凌致死。
其母堅持上訴6年,終於推動臺灣通過了《性別平等教育法》,解救了千千萬萬像葉永志一樣的少年。
這首《玫瑰少年》就是蔡依林送給葉永志的:
你並沒有罪 有罪是這世界
生而為人無罪
你不需要抱歉
在演唱會上,她將葉永志的媽媽請到了現場,為大家講述了葉永志的故事。
在看完這個故事之後,蔡依林和現場的所有人一起泣不成聲:
包括我自己在內,從小到大都在找認同,我們被教育什麼是正常,卻很少被教育要有包容心,接納、先從接納自己開始。
也許發生在你身邊很特別的事情,不代表你很奇怪,當你有對象可以傾訴,代表你開始接納自己。
也許發現自己不一樣,請多一份包容心,也許真的不一樣,但是那又怎樣。
蔡依林真的變了。
她不再是那個唱著《說愛你》《看我72變》的「少年殺手」,也不再是那個想要以高難度動作證明自己的「亞洲舞娘」。
現在,她玩最先鋒的影像,做最先鋒的音樂,對社會議題進行表達。
她從「我不要輸給其他人」變成了「請對他人多一份包容心」。
她開始引領這個時代,而不是去迎合這個時代。
她不再是造星工業中的一個標準化產品,她成了有思想有表達的藝術家。
經過時間的歷練,她終於找到了自己是誰,形成了一個堅硬的「自我」的內核。
黑粉也無法再傷害她。
現在的她不再委屈、不再期期艾艾,而是對她的黑粉們自信的一笑:
「來,姐陪你們一起玩。」
「淋文化」漸漸因為主人公的接納而脫離了負面意義。畢竟,黑粉沒什麼可黑她的了。
她出道十幾年,不靠緋聞、不靠綜藝、不靠人設,甚至不演電視劇。
只靠專輯、歌曲和舞蹈說話,只拿大大小小的獎項說話。
在同期的藝人,成家的成家、結婚的結婚,退隱的退隱,只有她還堅持活躍在一線,做出更有藝術性的作品,為女性和弱勢群體發聲。
她40了,可是她比年輕時候更前衛。
她40了,可是她比年輕時更像一個值得崇拜的偶像。
她40了,她無法再為我們描繪青春夢境,但她成了我們都想成為的成熟女人。
蔡依林今天的樣子,給了很多女孩自信:
你可以不害怕年齡的增長,不害怕成熟、不恐懼衰老。
因為歲月終究會站在女孩這一邊:
她偷走了你臉上的膠原蛋白,但會送給你真正的美麗。
一如蔡依林。
如果你也喜歡她,麻煩點個「在看」:
聽她歌的我們都長大了,可是她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
作者:捲毛邦尼
視覺:斑大人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留言說說:你喜歡Joli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