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鄙視、辯護和冷戰,在一段婚姻關係中的兩個人,如果經常被這四種力量光顧,那這段關係必然讓人備受折磨,難逃消亡的結局。
電影《萬箭穿心》
國產電影《萬箭穿心》,一直在豆瓣保持著高分好評,這部婚姻題材的電影,講述了女售貨員李寶莉與丈夫馬學武的婚姻悲劇,揭開了婚姻讓人無奈又心塞的一面。
李寶莉的婚姻悲劇就如她的閨蜜在劇中所說:「馬學武,是被你逼到這條路上去的。」李寶莉的婚姻悲劇主要是她本身的性格導致的。
享譽世界的婚姻導師,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中,曾經用「末日四騎士」來形容婚姻中最具破壞力的四種力量:「批評、鄙視、辯護和冷戰」。
在一段婚姻關係中的兩個人,如果經常被這四種力量光顧,那這段關係必然讓人備受折磨,難逃消亡的結局。
李寶莉和馬學武的婚姻,便是如此。
女售貨員李寶莉一家搬了新房子,可搬到新家不久,厄運便像命運的詛咒一般接踵而來:
先是丈夫馬學武向自己提出了離婚,接著李寶莉發現丈夫出軌,沒多久,丈夫跳江自殺,留下一家老小,等著李寶莉收拾殘局。
李寶莉的閨蜜告訴她:她的新家樓下馬路縱橫,這種風水,叫「萬劍穿心」,她的厄運,與風水有關。
可看到這裡,觀眾想必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李寶莉的「作」,才是厄運降臨的原因。
她個性尖酸刻薄、潑辣粗俗,不講理,對丈夫毫無尊重,更無溫柔可言。她自恃美貌和城市戶口,結婚多年還總是說自己丈夫是「鄉下人」,在丈夫面前驕傲而充滿優越感。
她尖酸地譏諷丈夫的性能力,對上門投靠的婆婆沒有一個好臉色,對孩子永遠只有一句:「你作業做完了沒?」
所以儘管李寶莉心地善良,懂得照顧家庭困難的工友;儘管她吃苦耐勞,十年的扁擔生涯將自己摧折成黃臉婆,她也無怨無悔;
儘管她為家庭盡心盡責,僅憑一己之力養活一家老小,也沒有想過要撂挑子,憑著自己的美貌投靠他人,但她的婚姻還是失敗了。
丈夫的冷漠和背叛,兒子的反抗和排斥,婆婆最終的驅逐,令她萬箭穿心。
她把自己最醜陋的一面給了丈夫,就算是在丈夫的葬禮上,她的目光依然充滿了鄙視,從始至終,她都不懂得如何正確地去對待他。
批評、鄙視、辯護和冷戰頻頻降臨,這段婚姻,就如電影畫面中潮溼悶熱的天氣一般,讓人只想逃離。
批評會攻擊一個人的人格,傷害人的自尊。影片中,李寶莉一直在不停地批評馬學武。
李寶莉在工人面前斥責他,在閨蜜面前批評他,直截了當地當著面批評他,毫無顧忌。馬學武表面上不聲不響,內心深處卻是極度厭惡李寶莉,影片開頭,馬學武就向李寶莉提出了離婚。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要是你覺得激起一個人的憤恨,使他對你痛恨10年甚至到死,這樣的事情很好玩,那你就放任自己,對他人進行最激烈的斥責和批評吧。」
馬學武果然到死,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李寶莉的憤恨,他的臨終遺言裡,留下了對母親的愧疚,對兒子的愧疚,卻唯獨沒有給李寶莉留下隻字片言。
人都會有指責別人的衝動,但是李寶莉的指責是劈天蓋地、尖酸刻薄,這種批評可以說是罵街,她罵走了自己的不滿,罵走了自己的幸福,也罵走了丈夫的愛
婚姻中隨處可見的批評會人為地在夫妻兩人之間劃下一道深深的鴻溝,讓本應是最親近的枕邊人輕易地變成敵人,讓對方對你充滿著防備、怨恨和不信任。
畢竟,誰都有自尊,誰也不想自己輕易地被傷害。
婚姻中的不滿,可以有很多種方法解決,但斥責和批評永遠是最無效和最傷人的應對方式。所以女人,千萬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對丈夫惡言惡語,那些說出去的狠話,就好像手中放飛的鴿子,總有一天會回到你身邊。
李寶莉是賣菜人的女兒,毫釐必爭、錙銖必較是她生存的邏輯,絕不吃虧、潑辣無理是她行為的模式。
她堅韌又頑強,不服輸的韌性猶如牆角的野草。
在她的眼裡,馬學武身上知識分子的好面子和懦弱,對於生存來說毫無價值。
在影片的開頭,馬學武看到李寶莉在樓下因為搬家費用與工人交涉,他選擇了縮回頭,佯裝不知,搬到新家之後又客氣地給工人散煙,引起了李寶莉巨大的不滿。
李寶莉對他是充滿著鄙視的。在他自殺之後,她對他的這個自殺行為更多的是鄙視,而不是痛苦。她說:「那個沒有鬼用的男人,我不去想他。」
鄙視是認同的反面,它代表著一種不接納和不認可。當一個人在用行為告訴對方:「我不接納你」,實際上他是在說:』我不愛你。」
威利姆·詹姆士說過:
「人類天生就有深切的渴求被人重視的本質」。
在這段婚姻裡,馬學武被鄙視,被傷害,婚姻無法給他歸屬感和幸福感,他本能地渴望著溫柔的女人。
婚姻問題重重,他的出軌不是悲劇的原因,而是婚姻問題積攢到一定程度的結果。
批評和鄙視會讓人的心理加上一層防護,激發對方對自己的反抗,為自己的行為發起辯護。
在辯護中,人很難就是論事,往往會因為情緒失控而變得更加激烈地互相指責和攻擊。
就比如,以下的對話場景:
丈夫:你為什麼總是把穿過的襪子放在洗手臺下面?
妻子:你不也是經常把穿過的衣服隨便扔在書房嗎?
丈夫:我那衣服還要穿,而你就只是因為懶,連多走幾步,把襪子放髒衣籃裡都不肯!
妻子:我懶,難道你就不是因為懶嗎?有誰會一件衣服穿好幾天不換呢?
辯護只會讓衝突升級,讓人們不斷地翻舊帳、找對方的毛病、攻擊對方最脆弱的地方證明對方才是錯的,自己的錯沒有那麼嚴重,以此來保護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的距離會愈來愈遠,親密感也會在一次次的辯護和爭吵中愈見消弭。
影片一開頭,馬學武提出離婚的第二天,他就選擇與李寶莉分居。一直到馬學武外遇暴露、婆婆的到來,夫妻之間幾乎一直都是冷戰的狀態。
李寶莉的冷言冷語、諷刺挖苦,馬學武的消極逃避,表面上的平靜,其實已經是冰凍三尺的寒冰,再也難以化解了。
冷戰就是一種冷暴力,這種行為的威力就在於,對方不用多說一句話,不用多做一件事,就能讓你明白對方的怒氣和怨恨。
電影《無問西東》中的劉淑芬,就是因為受不了丈夫許伯常的冷暴力,而跳井自殺。
劉淑芬對他說:「你讓我感覺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你對自己的學生、鄰居,都和藹可親,只要這屋子裡只有你和我,你就冷著臉。」
許伯常與劉淑芬不同食,不同床,甚至劉淑芬用過的碗筷,他也不碰。
電影《無問西東》
兩個人的屋子裡瀰漫著冷漠絕望的氣息,婚姻對他們而言只是冰冷的牢籠。
婚姻中的冷戰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讓兩個人的關係在毫無交流的相處中消磨彼此,讓婚姻變成 一個軀殼。
影片中,李寶莉的閨蜜問她:「你早幹什麼去了?你早為什麼不好好對他?你要是能讓他在你身邊不想走,那才叫你的本事!」
李寶莉沒有文化,她對待婚姻橫衝直撞,只憑著本能野蠻生長,最終將自己撞得頭破血流,傷痕累累。
她並非一無是處,勤勞堅強、吃苦耐勞、樸實而有擔當,輸就輸在她的壞脾氣和低情商。
看著別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否也有李寶莉的影子?
兩個人一旦起衝突,就口不擇言,絲毫不顧及對方的感受;
發生了矛盾,就用冷戰和沉默來處理,企圖讓衝突自己化解;
對外人笑臉相迎,卻把最不堪的一面給了最親近的人。
經營婚姻永遠是一門大學問,在人生這場電影中,你我都在路上,但願我們都能不斷地進行自省和反思,從別人的故事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懂得為每一次爭吵按下暫停鍵,從爭吵的戰場中抽離,先冷靜一下,不至於讓爭吵和衝突升級,愈演愈烈;
待人如待己,你發散到這個世界的惡意,一定會回到你自己身邊,所以要懂得敬畏和憐憫;
口不擇言、惡語傷人永遠是幸福的減分項,它是傷人的利刃,而且造成的傷口很難修復。
如此種種,每一項,都需要每個人不斷地修煉和感悟。
對於步入婚姻的女人來說,經營好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你的人生幸福學分,就修完了一半。
但願我們都能在婚姻中,不斷地進行自省和自警,遇見更好的自己,擁有更好的人生。
我是顧心海,專注個人成長與情感心理,歡迎關注@心海夜讀,找我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