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我同人民群眾隔開來啊」的名言至今仍在新會傳唱

2021-01-10 騰訊網

編者按

今天,是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的日子。長期以來,周恩來總理以他的卓著功勳、崇高品德、光輝人格,一直被全國各族人民深深銘記。

63年前,周總理來到廣東新會視察,他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樸實無華、心繫民眾的高尚情懷。值此時刻,我們挑選《南方》雜誌記者採寫的關於周恩來總理在新會的紀念文章《「為什麼把我同人民群眾隔開來啊」的名言至今仍在新會傳唱》,以表達我們深切的懷念。

「為什麼把我同人民群眾隔開來啊」的名言至今仍在新會傳唱

《南方》雜誌全媒體記者丨石靜瑩

通訊員丨陳振霖 羅歡鳴

周恩來總理在新會的時候,處處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來到群眾中,與群眾談笑風生,水乳交融,心心相印。他在新會欣然揮毫,共題寫了七幅題名、題詞,在同一地方題詞之多,也是敬愛的周總理一生中絕無僅有的。

1958年7月7日,周總理(前排中)視察江門市時受到幹部群眾的熱烈歡迎。

「我聲明,不是來檢查工作,是來學習的……我這次特地選了你們這個中國南方最熱的地方,來看一看,學一學……在我們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大家都是普通的勞動者,所以希望新會縣要給我們這麼一個機會,能跟大家生活在一道,彼此能以平常態度相待,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接觸。」1958年7月1日至7日,周恩來總理冒著酷暑蒞臨江門新會視察,他在報告中的用語謙遜有禮。

在新會的一周,周總理先後視察了新會勞動大學、五和農場、大澤五和村、棠下周郡村、葵藝廠等單位,他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學校醫院,同150多名各階層人士促膝談心,同一萬多名群眾親切見面,細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在考察時,他留下的那句「為什麼把我同人民群眾隔開來啊」的名言至今還在傳唱。

走進江門市新會區的周恩來總理視察新會圖片展覽館,一張張黑白照片,仿佛可以將今人帶回63年前,那是一段令人民群眾至今懷念不已的夏日時光。

1958年7月,周總理視察新會縣葵藝廠為烙畫工人扇扇子。

與群眾融為一體

周恩來總理視察新會紀念館位於新會區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展館為周總理1958年視察過的「新會勞動大學」舊址,展覽了70多幀真實生動的圖片。看著照片上那些人和那些事,《南方》雜誌記者追尋著周恩來總理當年的足跡……

周恩來總理在新會的時候,處處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來到群眾中,與群眾談笑風生,水乳交融,心心相印。他對新會幹部群眾開展的科學實驗、發明創造、新生事物都給予極大的關心和熱情的支持。他在新會欣然揮毫,共題寫了七幅題名、題詞,在同一地方題詞之多,也是敬愛的周總理一生中絕無僅有的。

甫一走進周恩來總理視察新會圖片展覽館,今人就可以看到周總理當年在新會人民會堂的錄像錄音片段,他敞開大門向2000多名幹部群眾公開作了3個多小時重要報告的情景。

周總理在報告中說道:「你們則要把我們來的人看成是你們中間的人一樣。」「不要任何特別的照顧。」「我不但來這一次,我希望以後再來的時候,你們能給我這樣一個機會……」

新會的群眾知道周總理來了新會,奔走相告,紛紛湧到人民會堂,都想一睹總理風採。大會工作人員為了安全,把會堂的門關上了。周總理看到了,笑著對時任新會縣委書記黨向民說:「為什麼把我同人民群眾隔開來啊?」於是會堂的20多扇大門和側門全部都打開了,門外的群眾興高採烈地走了進來。

照片顯示,周總理作完報告,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出會場,和等候在外面廣場和街上的廣大群眾見面。他沒有坐車,步行穿過夾道歡迎的人群,與群眾融為一起,急得負責保衛的人員滿頭大汗。

‍酷暑中的視察之路

繼續前進,《南方》雜誌記者來到了周總理視察新會的第一站—勞動大學,勞動大學是當時新會縣委響應中央關於幹部下放勞動鍛鍊的號召而舉辦的新型學校,縣機關350多名幹部來到這裡,一邊參加圭峰山建設,一邊學習文化理論知識。

1958年7月2日8時10分,在縣委書記黨向民、總理辦公室主任羅青長和總理衛士長成元功等人的陪同下,周總理乘坐的中型吉普車抵達勞動大學辦公樓前。總理首先下車,他手拿草帽,腳穿黑色布鞋,神採奕奕地上前與校本部30多名幹部學員握手問好。

總理茶還沒喝便登上辦公樓天台上,一面觀看農場景貌,一面詢問農場情況。接著又頂著烈日,上高山,下溝壑,步行兩個多小時,看了荔枝園、菠蘿山、養豬場、職工宿舍。「下放勞動思想通不通,勞動辛苦不辛苦,學什麼課程,工資收入有多少,一天吃幾頓飯,一餐花多少錢,能否吃上豬肉?」周總理不時地停下來與正在勞動的幹部學員親切交談、詢問著大家的生活細節。

在一間簡陋的茅棚宿舍,周總理走向患病在床休息的學員葉鵬飛,撫摸著他的額頭問:「得了什麼病?請醫生看了沒有?」並叮囑葉鵬飛好好休息。葉鵬飛當時感動得熱淚直流。

視察完勞動大學已是中午1時多了,大家在縣委食堂大家匆匆吃了午飯,周總理馬上又要出發往大澤五和第二農業合作社視察。當時正在新會縣檢查工作的廣東省和佛山地委領導要與周總理一齊下鄉,縣委為此安排了兩輛吉普車。周總理不同意,再次重申輕車簡從,只開一輛車。他說:「人可以再少一點嘛。」結果只安排總理的2名隨行人員和縣委主要領導以及3個記者陪同,7個人擠著坐滿了一輛吉普車。總理讓工作人員搬來一張小板凳,放在兩排縱向座位之間,自己笑呵呵地坐了上去。大家要讓座,總理不答應。就這樣,人民的總理在擁擠的吉普車上坐著小板凳,一路顛簸直往五和二社馳去。沒有成群結隊,更沒有警車開道。

如今再走周總理曾走過的這段視察之路,已經是寬敞的水泥路,大家可以坐車,尋找當年總理的足跡。但是在63年前,這裡還是碎石沙路,總理坐著沒有空調的吉普車,辛苦可想而知。「當時南方天氣溼熱,周總理全身長了痱子,癢得要命,但仍冒著酷熱,跋山涉水,他自己身體那麼難受,還去安慰病人,令人肅然起敬。」陪總理視察的羅青長和成元功回憶。

1958年7月,周總理蹲在新會縣田埂上饒有興趣地觀看當地兒童唱歌跳舞。

提煉總結新會經驗

1958年7月3日上午,周總理先乘車後坐船來到西江邊新會棠下周郡農業生產合作社。周總理得知廣東省委宣傳部和農科院知識青年、幹部在此蹲點,搞豐產試驗。他專門來到試驗田探望這些知識青年,關切地與他們親切交談。隨後,又參觀了周郡社幹部的豐產試驗田。

幾十年後,著名作家梁衡去新會採訪,並且寫下《周恩來讓座》一文,文中對這次考察中周總理為搞試驗的新會農民讓座的一件小事進行了記述:「周恩來此行之所以選中新會,有一點小起因。當年6月19日《人民日報》報導,新會農民周漢華用水稻與高粱雜交獲得一種優良水稻新品種。周總理很重視……在試驗田旁見到了這位農民。……接待人員找了一把小竹椅、一個小方竹凳放在地頭,本意讓總理坐小竹椅,不想總理一到就坐在小凳上,把小椅子推給周漢華,還說你長年蹲田頭,太辛苦。這就是周恩來的作風,儘量為他人著想,絕不擺什麼架子。」

為幫助支持周漢華搞農業試驗,總理還把一塊手錶送給了周漢華,他說:「這是我們的國產手錶,我過去戴了幾十年手錶,都是外國的,我第一次戴上我國生產的這塊手錶,就沒有換過。雖然暫時比不上外國的好,但畢竟是自己的,還很準。」

接著,總理又察看了海島棉和劍麻,也是周漢華培育試驗的。年已六旬的總理與20歲的農民專家邊問邊答,時而站著,時而蹲下,時而彎腰,拿著試驗田水稻,周總理還細心地盤數株數、試驗品種、特性、培育期。

「天越來越暗了,周總理還是堅持看完柑、桔、橙等試驗果園後,才動身回村,周總理在我家爬著木梯上閣樓,察看父親搞的雜交水稻標本。」周漢華的兒子周錦輝回憶。

隨後幾天,總理先後考察了崖門古蹟、新會葵藝廠、新會農械廠、新會廢物利用和糧食工作兩個展覽會,在糧展會上觀看油料植物。

1958年7月6日,周總理視察新會縣糧食工作展覽會。

經過連續6天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周總理,第六天晚上,總理在縣委會二樓小會議室聽取新會縣委、江門市委負責人的工作匯報,直至晚上11時多。

周總理回到簡陋的臨時宿舍,為處理國家大事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2時多,他舒展一下身體,鋪下白紙,凝神思考了一會,以政治家和國家管理者對新生事物的敏感,把新會的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加以發揮,揮筆題詞:「全國商業部門在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光輝照耀下,應該向新會學習,抓緊廢物利用這一環節,實行收購廢物,變無用為有用,擴大加工,變一用為多用,勤儉節約,變破舊為嶄新,把工農商學兵聯成一片,密切協作。為全面地發展生產服務,以便更好地實現勤儉建國,改造社會的任務。」

這幅題詞在周總理逝世(1976年)第二年後的1977年7月18日,經黨中央批准,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

本文責編丨張蓓蕾

統籌丨劉樹強 張蓓蕾

編輯丨莫群 林琳

校對丨華成民

來源丨《南方》雜誌

相關焦點

  • 傳唱至今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激勵著人們不斷奔向前方
    早在人民軍隊初創時期,《八月桂花遍地開》這支革命歌曲,就先後在鄂豫皖、川陝甘地區的紅軍和人民群眾中傳唱。到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支紅軍歌曲幾乎唱遍全中國。
  • 為什麼是新會樞紐新城?
    陳皮千千萬,只有新會陳皮貴如黃金。今天,我們再看新會,繞不開這樣一個區域——珠西樞紐新城。這將是新會的新名片。從千年古郡到灣區樞紐,新會作為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經濟發展一路快跑。而位於新會的珠西樞紐新城,地位很高,地理位置很好,近十年來人口擴大了數倍。但是,當新會正在向樞紐新城擴展,但仍有大量人口未走出舊城區。有些人問:為什麼是新會樞紐新城?
  • 新會魚燈
    新會人與鯉魚淵源極深,從「年年有餘」的富足到「吃呵海鰓,吾使蓋被」的補益,新會人對鯉魚的喜愛無處不在地滲透於人們的生活,而新會的魚燈,猶如代表這份情感的精靈,在夜景中熠熠生輝。百年前,兩廣總督的乾兒子魚肉鄉裡,百姓苦不堪言。後來,罪貫滿盈的他被一個外號叫「大鯉魚」的好漢鬥翻,真是大快人心!百姓歡呼雀躍,把魚燈掛在大街小巷,而掛魚燈的傳統也流傳至今。
  • 詞曲作家呂遠:經典不經典,人民群眾說了算
    其中《克拉瑪依之歌》《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西沙,我可愛的家鄉》《泉水叮咚響》《牡丹之歌》《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等膾炙人口的佳作流傳至今,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記者: 您是怎麼樣走上音樂創作這條道路的?  呂遠:我從小就喜歡音樂,14歲時考進了吉林臨江礦山學校,在那裡學習到了西洋音樂知識。我還記得有一次上文學課,老師講到宋徽宗被金人俘虜後在五國城寫下的一首詩。
  • 新會一邊檢民警獲新會首屆「優秀退役軍人」稱號
    據珠海邊檢總站新會邊檢站獲悉,10月28日,該邊檢站黃世芬獲新會區「優秀退役軍人」稱號。 黃世芬,是國家移民管理警察中的一員,是祖國國門口岸無數守護者之一,他在新會邊檢站一幹就是十多個春秋,從入伍前的青澀歲月到如今的風華正茂,他在新會港寒來暑往中用自己的努力守衛著口岸平安。
  • 根據新會真實事件改編!
    根據新會真實事件改編!影片通過一個叫梅姨的家庭日常生活的變化,反映了當地黨委政府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根據群眾舉報的線索,成功摧毀一個涉黑組織,查處了一批黑社會人員以及保護傘,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保障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微電影《日子》將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網、西瓜視頻、觸電新聞、騰訊網、今天頭條、天天快報、鳳凰新聞、新浪新聞、網易新聞、搜狐網、新會政法發布、沙堆發布等平臺同步發布。
  • 人事|文彥任中共江門市新會區委書記
    會議宣讀了廣東省委、江門市委關於新會區黨委主要領導的任免決定:文彥同志任中共江門市新會區委書記,魏志平同志不再擔任中共江門市新會區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江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應武在會上指出,這次對新會區主要領導的調整,主要是結合縣(市、區)換屆後領導班子建設需要,從新會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經過統籌考慮、反覆醞釀、慎重研究作出的決定,充分體現了省委、市委對新會工作和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視、關心。由於工作需要,魏志平同志參加了江門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的分工,經省委、市委研究決定,不再擔任新會區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 「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
    蒙哥馬利回國後,在6月12日《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我同毛的會談》一文,明確指出:「毛澤東的基本哲學非常簡單——人民起決定作用。」他還講述了自己兩次訪華的不同感受:30多年前,「舊中國受著外來侵略和內部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國家貧窮落後,廣大人民一貧如洗」;而今,「中國人人都充滿幹勁,都決心為祖國的繁榮而努力,50年後中國將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①。
  • 20年前春晚那些經典老歌,至今傳唱
    春晚已成了人們的一種情懷,一曲難為今宵唱不盡全國人民難忘的回憶。今天我一起回憶一歷年春晚難忘的多曲。1983年,央視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亮相。李谷一是春晚登臺的第一位歌手,一曲獨唱的《拜年歌》拉開了春晚的序幕,一曲《鄉戀》將除夕夜的氛圍推向高潮,引爆大江南北,《鄉戀》被奉為歷屆春晚中最為經典的歌曲。
  • 新會陳皮:用陳皮煮水泡茶,為什麼會有「苦味」?
    「老李,為什麼我買的新會陳皮是苦的?新會陳皮不應該是越陳越香嗎?」一位讀者朋友在後臺留言了。  既然新會陳皮本身不具備苦味,那麼」苦味「又是哪裡來的呢?本期內容,老李將從水土、品種、陳化等各方面詳細展開解讀「新會陳皮為什麼發苦」的原因。
  • 來看新會...
    趙淑雲於2011年加入新會法院,2014年進入刑事審判庭從事審判工作,至今共審理刑事案件800多宗,曾先後榮獲全省崗位能手、個人三等功、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新會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掃黑除惡百日內把蔣某達涉黑案辦成鐵案「我爺爺、奶奶都是敬職敬業的人民教師,他們在教書育人中成就自己的夢想。耳濡目染下,我希望能夠像爺爺奶奶那樣,在為民服務中成就更高的人生價值。」趙淑雲說,她從小就希望當一名法律工作者。
  • 視頻丨央視解說新會陳皮的故事;你好,我叫新會陳皮;陳藏新會陳皮;陳皮保存有技巧
    (二)你好,我叫新會陳皮你好,我叫新會陳皮。別名:廣陳皮,大紅皮。我的出生地:江門市新會區藥理功夫:理氣、健胃、燥溼、祛痰、疏肝、利膽。在《本草綱目》《備急千金方》《本草述》《中國藥典》等均記載我的事跡。當然這些所有都離不開一代代辛勤付出的新會人對我的栽培。從開墾,種植、施肥、控捎、防治。需要經過三年的辛勤勞作方可開花結果。而這僅僅是開始。還需選果,開皮、曬皮、防潮、防蟲。並每年適時翻曬,陳化三年以上。歷經歲月的磨練才成就了「新會陳皮」。
  • 新會家長、孩子也來參與!
    新會家長、孩子也來參與!05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推動我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提質增效
  • 新會這塊寶貝「皮」,你今日「曬」咗未?
    是新會老一代人傳統智慧的結晶或許不少人會產生疑問為什麼是開三瓣皮不是兩瓣不是四瓣呢?《本草經疏》中建議:「凡欲施用(青皮),必與人參、術、芍藥等補脾藥同用,必不可單行也。」二紅皮(微紅皮)採摘時間:農曆寒露至小雪柑果表皮開始但未完全著色,生理未充分成熟
  • 紅色星火的人民力量——大別山走出兩支紅軍隊伍的歷史啟示
    「共產黨員跟我來!」血戰獨樹鎮的戰鬥中,紅二十五軍政治委員吳煥先手持大刀,一馬當先,率領部隊同國民黨軍隊殊死血戰。此一役,紅二十五軍數百名戰士犧牲,這一聲吶喊,至今仍振聾發聵。長徵一路高歌猛進,而吳煥先卻在一次搶佔制高點的戰鬥中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8歲。
  • 對不起,我來遲了!苦等數月,臺山生蠔終於來到新會!來吃個痛快!!!【我是吃貨】
    【 我是吃貨,埋單有得減 】最新最hit嘅優惠,讓你的福利更簡單!暑假剛過,我就需要補充點能量 !最近開始清淡了。最強颱風山竹來了也擋不住!汽車總站旁~蠔老闆聯繫電話:0750 6345345地址:新會會城新會大道新會汽車總站紅綠燈旁,晚飯、宵夜
  • 七:隔開的幔子
    聖所即「那頭一層帳幕作現今的一個表樣」(來9:9)聖靈用此指明,在主耶穌釘十字架以前,人所有的功德都不能叫人進到神面前。在至聖所裡才有施恩座,才能碰到神。但是這裡有一個幔子把神的施恩座遮掩了,叫人見不到神。因此這個幔子也稱為「隔開的幔子。」「把櫃抬進帳幕,掛上隔開的幔子,把法櫃遮掩了,是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出40:21原文)。神的兒子降生的惟一的目的,是要把人帶到神面前去。
  • 新會,衝刺!
    新會,衝刺!主動挑起擔子,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整改工作作為當前的首要工作抓緊抓好抓實,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整改工作;行動上要落實再落實,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突出問題整改不到位不放過、舉一反三整改不力不放過、創建標準不高不放過」的總體要求,精準靶向發力、嚴把時間節點、強化保障措施,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幹勁高質量推進整改工作;督導上要加強再加強,通過壓實工作責任、強化督導考核、廣泛發動群眾
  • 狄龍:我的家鄉新會真是個好地方
    他在香港出生,故裡是江門新會。今年3月,狄龍應我市邀請,答應「入住」明星主題公園,談及對家鄉新會的印象時,他稱:「新會是葵鄉,柑很甜,是個有山有水、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明星檔案  狄龍  原名:譚富榮  籍貫:新會  出生日期:  1946年8月3日  星座:獅子座  職業:演員  最喜歡的運動:溜冰  文/本報記者 梁長其  圖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圖片  故裡探訪  或與譚詠麟同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