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故宮日曆和圓明園門票,
印著「平安回家」的個性定製可樂,
某視頻網站vip帳號……
在海澱區某醫學觀察點裡,
薊門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準備的「大禮包」
全新升級,潮範兒十足!
在這裡追完《大秦賦》
就可以回家啦!
畫筆、畫本、按摩捶,
水杯、充電線……
常規」暖寶包「中的生活必需品
依然如故,
還有暖心的生日蛋糕和卡片,
醫學觀察點的日子愈加溫馨,
來自祖國、
來自北京、
來自海澱的溫暖,
絲絲入心。
這裡還有一支中醫「護衛隊」。
在短暫而又漫長的14天中
一部分客人因為情緒焦躁
加上南北氣溫差異,
出現口舌生瘡、面部癤腫等症狀,
而病症又加劇了客人躁動的情緒。
中醫科醫生李青變身「滅火器」,
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症狀對症下藥,
分別配備了清熱瀉火的中成藥
送至每位客人的房間,
並對其進行每天2次的
體溫監測及病情追蹤。
同時,醫療組貼心地為50歲以上的客人
送去了含有藿香、蒼朮、金銀花、
麥冬、蘆根、薄荷
等成分的中藥防疫包,
幫助他們提高免疫力。
北京的冬天冰天雪地,
但在這裡
多的是溫暖美好、笑靨如花。
中關村醫院的「觀察點側記」
更加感動。
客人中有一對表情淡漠的夫妻
引起了醫護人員的注意。
經過詢問得知,
他們從國外奔喪回來,
身心俱疲。
為了讓這對夫妻的情緒得以舒緩,
指揮部立刻聯繫心理醫生
線上指導情況處理,
並去到房間內幫忙重新布置,
希望溫馨的環境可以緩解他們內心的傷痛。
晚上9點多,
淘氣的小朋友撞到了頭,
頭皮出現出血紅腫的症狀,
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人員
接到電話後立刻穿好防護服,
拿著換藥包、消毒物品前往查看,
給傷口消毒後囑咐家長密切觀察,
如有躁動或情緒變化立即聯繫工作人員。
第二天一早醫護人員又前去查看,
看到小寶貝恢復得很好,
大家這才安下心來。
幫助需要上網課、考試的同學
增加學習桌椅等設施,
利用休息時間學習簡單的韓語、
保證與韓國交換生的日常溝通……
類似的工作每天都在進行。
每一樁小事、
每一次細心的舉動、
每一句溫柔的話語,
都讓客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中關村常務副院長、
觀察點負責人顧延慶的指揮下,
所有人員
從消毒液配置、
防護服穿脫、
環境消毒要點
到溝通技巧、
後勤服務管理等,
每個環節都做到爛熟於心。
院領導也多次前往指導,
並提示天氣寒冷,
對即將入住的「客人」要快速疏導,
儘量減少他們在戶外等候的時間。
千裡回家路,濃濃海澱情。
一批又一批「新鮮血液」
在海澱區各醫學觀察點不斷更新。
不同的工作人員,
不變的是愛護客人的心,
是海澱衛健人的恪盡職守,
是「海澱溫度」!
【來源:健康海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