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IP再改編,為何張一山版《鹿鼎記》慘遭群嘲?

2020-11-19 文化產業評論

第3002期文化產業評論


央視八套、《鹿鼎記》、張一山,這幾個詞在11月15日之前,不管是單看還是羅列在一起,給觀眾印象可能都是不錯並且令人期待的,但在11月15日,央視八套突然宣布張一山版《新鹿鼎記》開播之後,這些詞的組合以一種神奇的能力統一了觀眾們的第一反應,那就是:「這是個爛劇。」



作者 | 範圓圓(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 | 董婧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5208字 | 預計閱讀時間14分鐘



張一山版《新鹿鼎記》真的很悲慘,開播第一天,豆瓣上的評分就只有2.9分,隨著時間的流逝,評分不增反降,短短兩天,豆瓣評分降到了2.6分,大部分觀眾均打出了一星的評分。



同時相關評論看起來也頗令人扎心,「求求你們讓金老爺子安息吧」「太尬了,表演浮誇,空間跳躍太大,不要糟蹋糧食」「我在看耍猴嗎?」之類的評論不絕如縷。


即使放在《鹿鼎記》所有的改編中來看,張一山這版評分也是低的可憐的,要知道,2008年由黃曉明主演的《鹿鼎記》,雖然評分不高,可也還有5.6分,比張一山版足足高了一倍多,更別提最經典的陳小春版了,這版公認最好,豆瓣評分高達8.8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那麼,其他經典版的改編到底好在哪裡,與之相比,張一山版《鹿鼎記》又到底差在哪裡呢?跟著文化產業評論一起看看吧!


《鹿鼎記》:經典的不同面


《鹿鼎記》是金庸於1969至1972年寫出的長篇武俠小說,也是金庸本人的武俠小說封筆之作,最初連載於《明報》之上。故事講述了生長於揚州妓院的韋小寶,不會武功,卻在江湖各大幫派、朝廷之間斡旋並遠徵的故事。



如果對照金庸其他的故事來說,這本《鹿鼎記》可以算最特別的小說了,主人公韋小寶沒有傳統俠客的蓋世武功和一身正氣,反倒油滑世故,亦正亦邪。可就是這樣的韋小寶,卻八面玲瓏,圓滿歸隱,落了個好結局。


不僅如此,此書對當時民間、官場的一系列描寫也十分生動詳細,可以算得上一部潛在的文化史了。


正因為原書涉及的環境廣博,思想深厚,塑造的人物性格複雜,書中既有諷刺批判,又體現了民間智慧,《鹿鼎記》的改編之困難,便可想而知。細數《鹿鼎記》的改編,雖然版本頗多,但稱得上經典的也是寥寥。


《鹿鼎記》大大小小有十幾個版本,撇開電影版不談,在張一山版《鹿鼎記》之前,主要的電視劇版為以下幾種:


在這些版本中,大眾記憶較為深刻的主要為84年後的版本,1977年版由於時間過早,傳播度並不是很高,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韋小寶是由文雪兒反串的。



1984年版陣容豪華,導演為杜琪峯,梁朝偉、劉德華分別飾演韋小寶和康熙帝。


這版忠實原著,演員的演技也可圈可點,梁朝偉在當時雖然只是一個22歲的年輕人,但抓住了韋小寶這個人物的精髓,劉德華的演技也不必多言,兩人甚至得到了金庸本人的稱讚,這部也是金庸本人最滿意的一部由他作品改編的影視劇。但還是有觀眾覺得,劇中的七位女主角,有幾位選取的不太合適,比如由吳君如扮演的曾柔,很容易讓人出戲。


梁朝偉版海報


1998年版可謂是最經典,也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版本了,這版也是大多數觀眾心目中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陳小春版海報


2000年版勝在臺詞經典,看過劇的多少能念出「涼風有性,秋月無邊,虧我思嬌的情緒好比是度日如年」的經典口頭禪,同時女性角色的高顏值也令人印象深刻。



關於張衛健的演繹,爭論比較多,有些觀眾喜歡他的搞怪,而有的覺得他演繹的很無聊。



至於2008年的黃曉明版,雖然評分低,黃曉明的演技也被觀眾稱為「油膩」,但有一點不可忽視,就是此版可謂是最接近原著的版本了。很多人物對白直接取自書中,情節也高度還原,因而在情節和故事性上還是很強的,服裝布景等也值得首肯。



2014版不上不下,配角比如何中華演的陳近南,計春華的海大富,都是不錯的,韓棟的演技也在線,只是服裝、特效有些一言難盡,只能算中規中矩的翻拍。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發現《鹿鼎記》每一版都有自己的特色。得到觀眾認可的版本,或以原著為重,或以觀眾為重,或將兩者較好的平衡了起來。與經典版本相比照,張一山版《鹿鼎記》,到底又缺了些什麼呢?


翻車還是創新:張版《鹿鼎記》的那些事


在張一山版《鹿鼎記》開頭,韋小寶一出場就讓觀眾嚇了一個措手不及,綠色的瓜皮帽碰上扭曲的表情和動作,要多驚嚇就有多驚嚇。



再接著出現的場景可謂是光怪陸離,沒幾分鐘大盜茅十八進入妓院和官兵扭打了起來,沒幾分鐘韋小寶在母親之託下和茅十八去了京城,再沒幾分鐘他們遇見了海公公,因為海公公在「人群中多看了他們一眼」,覺得韋小寶是個好苗子,他們就這麼被抓進了宮。


坐上了火箭的劇情可以用網友的評論概括,「5分鐘韋小寶進京城了,15分鐘海公公就瞎了,25分鐘韋小寶康熙就認識了……照這個速度10集就可以大結局了!」



的確,張版《鹿鼎記》的劇情發展快到離譜,好像這故事是高利貸借來的,趕著時間演完還回去。作為一個改編作品,不管是要還原原著或是進行新的重構,首先要做到的一點是,把一個故事講好。這就必然要求敘事邏輯的完滿自洽和情節表現的取捨得當。


就這一點來說,張版《鹿鼎記》做的非常糟糕。


茅十八可以在幾分鐘內稱呼從未謀面的韋小寶為好兄弟,康熙和韋小寶奇怪的打了一架之後就「建立了感情」,不久就又得趕著對付新出現的鰲拜。人物虛空凌駕在這些剪輯後發展極快的情節之上,個人的特質就只能是空洞的詞語,觀眾無法從特定的情節張看出人物的飽滿。


同樣,人物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在陳小春版《鹿鼎記》中,韋小寶與康熙之間的兄弟情之所以動人,是因為有一定的劇集敘述韋小寶與康熙之間逐漸發展出的友誼,他們兩個打架、談心、一起幹了一些康熙以皇帝的身份無法做的事。


在韋小寶日日夜夜的陪伴下,康熙不再孤獨,也終於實現了他想要受到別人平等對待的願望。再之後,兩個人之間的友誼才顯得真實感人。



反觀張版,這些都沒有做到,反而無限延長韋小寶和建寧之間無趣的打鬧,這只能讓觀眾一頭霧水,在有限的情節中,觀眾無法看出事件推進、人物展開行動的必要性,只能看到冗長和無趣。


不僅如此,張版《鹿鼎記》的人物的塑造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沒有足夠的細節與事件表現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性格似乎只能通過表演來說明了。可惜劇中的人物表演,一個比一個浮誇,一個比一個奇葩。


張一山扮演的韋小寶不停瞪眼睛,咋咋唬唬的表情被觀眾說像猴,海公公手捧一盆假花宛如在模仿《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裡奧,康熙被韋小寶打了一下之後,露出了痴呆般的笑容繼而手舞足蹈,觀眾看到這樣的表演,怎麼能不覺得尷尬。



再看看劇集的妝化與道具造型。韋小寶的綠帽子綠鞋如果讓觀眾大跌眼鏡,那麼觀眾之後可能要多準備點眼鏡。


宮裡太監的服飾是一身白,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個故事也許發生在皇帝駕崩之後。康熙出場時穿的那身黃色睡衣,也十分令人迷惑。最疑惑的是,鰲拜的府邸上,掛的牌匾赫然寫著鰲府,鰲拜姓瓜爾佳,不姓鰲,這和牛頓不姓牛是一個道理。



分析了這一系列問題,張版《鹿鼎記》為何罵聲一片似乎不難理解了。但與此同時,主創們對批評聲的回應又是值得思考的。


張一山坦言自己也有演不好的時候,並且說明,這版《鹿鼎記》的人物與事件是尊重原著的,劇中一系列表演方式的變化,都是創作手法的新嘗試,這些改變希望能給觀眾帶來一些新鮮感,讓觀眾喜歡,因而整部劇的風格可能偏搞笑,和以往不太一樣。


如果觀察當初張版《鹿鼎記》開拍的新聞,可以發現,對此版《鹿鼎記》的定義是「古裝輕喜劇」。



輕喜劇是戲劇的一種表現形式,通常通過解構和喜劇方式來處理情節,張一山的回應也從側面佐證了這個定義。在新版《鹿鼎記》中,的確處處洋溢著輕鬆愉悅的風格,頗似情景喜劇。


韋小寶參與的打鬥都滑稽無比,在官兵抓住了茅十八,眼看就要刀起頭落的情況下,韋小寶一聲「向上看」,便揚下了石灰,讓剛剛還威風凜凜的官兵狼狽不堪,讓觀眾忍俊不禁。


同樣,人物身上也有著漫畫般的色彩。建寧公主刁蠻任性,一言不合就在地上打滾。小桂子一出場就被海公公不慎推倒撞到桌角,領便當的命運頗似漫畫裡的悲慘配角,卻意外的有喜感。


演員的誇張表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喜劇感的。這些都屬於喜劇的表現手法,只是編劇似乎擔心觀眾的接受能力,給出了這些不怎麼高級的笑料,讓它們建立在模仿、誇張、戲劇性事件的喜劇因素之上。


那麼,從輕喜劇的角度再重新看張版《鹿鼎記》,似乎能理解一些該劇的嘗試。張版《鹿鼎記》似乎把重心放在了表現喜劇因素之上,風格偏向輕鬆,人物大多扁平,行動舉止都很搞笑,是一顆吞下去就能感覺到甜的糖。


雖然經典的《鹿鼎記》要改編出新意很難,但以往成功的嘗試,說明了這件事並非不可能。不一味簡化複雜的人物性格與事件,選擇相信觀眾的接受能力,也許張版《鹿鼎記》不會「收穫」如此多的罵聲。


經典的解構從來都是冒風險的事。在陳小春版《鹿鼎記》播出之前,就有觀眾認為陳小春年紀太大,而且不夠帥,不符合原著中對韋小寶的描述,但是陳小春用實力證明了他自己。



陳小春演活了韋小寶的氣質,他演繹的韋小寶狡黠奸詐卻讓人無法討厭,充滿了世俗的精明感而又不至於油膩,他作弄惡人救孩子,伸張了正義的同時也對自己有利,雖然經常對雙兒等女性角色進行戲弄,但是自己從來沒有做過傷害她們的事,還經常幫助她們。可以說,這裡的韋小寶是以惡制惡充滿智慧的代表。



不僅如此,編劇的改動也充分照顧到了觀眾心理,將金庸中原文中對小寶對「流氓」「無賴」的負面評價轉化為民間智慧的寫照,並大膽刪去了原著小寶的成長過程,讓韋小寶以一個成年人的姿態出現。康熙也不是一個完美無瑕的君主,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這也使他與韋小寶的兄弟情更加真實動人,這些使得該劇以愛為中心,更符合普世價值。


最後,陳小春版《鹿鼎記》的情節、臺詞以及配樂也十分用心。故事敘述順暢,節奏適中,沒有讓觀眾感覺拖沓,也沒有讓觀眾覺得進度過快。配樂為情節服務,在劇情轉折點處必定有音樂提示,而且臺詞生動活潑,符合人物性格又突出人物性格。


陳小春版重構了原著,雖然從現在的角度看,該版本的服裝道具化妝不太讓人滿意,但它的優點足夠支撐該版本成為經典。對比之下,張版《鹿鼎記》存在諸多的問題就更加刺眼了。編劇將觀眾心理預期高的《鹿鼎記》簡化為一部搞笑的古裝吐槽喜劇,數量眾多的書迷與劇迷在情感上恐怕接受不了。


再之,近些年來類似張版《鹿鼎記》的改編層出不窮,近期以《亮劍》為原型的《雷霆戰將》也同樣遭遇了罵聲,再往前還有新版本的《絕代雙驕》《尋秦記》,也沒有逃脫同樣的命運,這些劇集的演員年輕亮眼,染過的頭髮配上古裝卻讓人跳戲。同時臺詞獵奇,無法很好的融入故事本身的環境,有的改編甚至強行扭曲故事中的兄弟情、朋友情,只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


央視版《絕代雙驕》劇照


陳翔版《尋秦記》劇照


這些改編劇看似在創新,在努力挖掘當下觀眾的喜好與需求,可最後收穫的評價均為「雷人」。當下的時代的確是快節奏而碎片化的時代,是一個注重外貌的時代,飯圈、基腐等青年亞文化層出不窮,可這並不意味著經典改編必須要向無釐頭和過度娛樂化發展。


好的改編從來都是抓住了時代核心的價值因素,讓觀眾感同身受,才能超越時間,讓作品留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僅僅看見時代的表面特徵,亂抓似的將目標群體可能感興趣的特質生搬到劇中,不考慮經典劇作本身的邏輯和價值,改編出來的只可能是奇怪的弗蘭肯斯坦。


解構經典不是損壞經典,古語有言先破後立,重要的是在破除之前的權威之後,必須樹立起來自己的一套新的邏輯,否則一切都無濟於事,只能造成更大的混亂。


結論


作為一部古裝輕喜劇,張一山版《鹿鼎記》有做出新的嘗試,但是它在情節、人物、敘事邏輯以及妝化造型方面的問題,遠遠超過了他創新的嘗試,造成了新劇評分極低,罵聲一片的局面,可謂是最悲慘的喜劇了。


這也折射出當下經典改編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改編無限媚俗化、沒有建立自身完滿的敘事邏輯、沒有真正抓住時代核心,做讓觀眾喜聞樂見。不知道隨著新版《鹿鼎記》的繼續播出,之後的劇情會給觀眾驚喜,還是更大的驚嚇,那讓我們繼續觀察吧!

相關焦點

  • 張一山版《鹿鼎記》被群嘲,為何仍頻頻登上熱搜?
    《鹿鼎記》是金庸武俠小說中翻拍次數最多的一部,電視劇陳小春版、張衛健版,電影周星馳版都受到不少好評。 然而這一次的翻拍,卻創下平臺金庸劇最低分,但在全平臺「群嘲」情況下,這部劇卻仍舊頻頻登上熱搜榜。
  • 張一山版《鹿鼎記》遭群嘲,網友:重刷陳小春版洗眼
    「跟這版《鹿鼎記》相比,黃曉明版和韓棟版都獲救了……」「建議該劇應該直接改名為《鹿鼎記·惡搞版》或《鹿鼎記笑傳》。」「看了這部劇內心只有一個問題,韋小寶真的會受女生歡迎嗎?」豆瓣上也是差評如潮,分數跌破2.6分。演技明明沒問題,張一山為何演砸了?
  • 張一山版《鹿鼎記》被群嘲,為何港版的可以成為經典,到底差在哪
    黃曉明、韓棟、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卻不盡人意,與港版的有很大差距,口碑也不如港版的好。尤其是最新上映的張一山版的《鹿鼎記》更是被網友群嘲,覺得張一山演的張力有點過頭,有點像只猴子的感覺,還有劇情方面節奏太快,開頭還沒交代清楚,就進行下一個環節了。
  • 《鹿鼎記》評分創新低,張一山演藝事業折戟之作
    可是比當初網絡群嘲的國產《深夜食堂》還低四分。我們都知道,小說《鹿鼎記》是金庸老爺子的經典作品之一,改編的影視劇也不乏經典在新版之前,《鹿鼎記》系列已經出過五部,幾乎都褒貶不一。但論口碑,梁朝偉版、周星馳版(電影)、陳小春版都還不錯,與之相比,黃曉明版播出時,引起爭議較多。
  • 張一山的《鹿鼎記》被群嘲像猴
    張一山的《鹿鼎記》開播了,雖然熱度很大,但大多觀眾都在群嘲,認為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太過浮誇,整體感覺像個猴子。筆者最喜歡的是陳小春版的《鹿鼎記》,雖然顏值方面有些欠缺,但劇情方面,增添了很多內心獨白的展現,也是很有趣的。
  • 新版《鹿鼎記》為何遭群嘲?網友:不像是韋小寶,倒像是孫悟空
    新版《鹿鼎記》為何遭群嘲?很多網友表示,新版《鹿鼎記》遭群嘲的一個原因也是大家對張一山的期待值太高了,還記得在新版《鹿鼎記》官宣之際,不少網友都對張一山版本的韋小寶抱有期待。當然,這部劇也少不了被拿來和各版《鹿鼎記》做對比,因此網上也掀起了重溫陳小春版《鹿鼎記》的熱潮,畢竟小春哥這版的《鹿鼎記》是目前最受認可的版本。
  • 張一山版《鹿鼎記》慘遭滑鐵盧,豆瓣歷史最低評分2.5分!
    張一山版《鹿鼎記》慘遭滑鐵盧,豆瓣歷史最低評分2.5分! 最近,張一山出演的新版《鹿鼎記》可謂是差評如潮,從開播之後口碑呈直線趨勢下滑。 作為金庸老先生大IP作品《鹿鼎記》為何會發生如此滑鐵盧的情況呢,各大網友媒體也是眾說紛紛...
  • 張一山版《鹿鼎記》遭群嘲,是否太苛刻?
    張一山版《鹿鼎記》播出後,張一山憑藉浮誇的演技和誇張的表情遭到了網友的集體吐槽,電視評分也低的可憐,大家對於張一山的表現很是失望。鑑於之前的精彩表現,在得知張一山即將在新版《鹿鼎記》中出演韋小寶以後,然而再看現在,這一前一後的反應只能讓人感慨。主要原因是大家一開始對張一山版的韋小寶期待太高,加上陳小春版的韋小寶又太經典,這樣一比較很容易翻車。其實大家大可不必這麼激動,陳小春版韋小寶太過經典,而且已經深入人心,大家已經先入為主的認可了那個形象,張一山很難達到那個神態。再加上《鹿鼎記》本身的故事風格就是偏喜劇的,有些表演稍顯誇張也很正常。
  • 張一山版韋小寶被群嘲
    最近,金庸武俠名作《鹿鼎記》迎來了最新版翻拍電視劇,沒想到卻遭到網友一致群嘲。這次,由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因表情誇張、演技過火被吐槽為「猴版」韋小寶。演技浮誇、節奏失當、製作粗糙、喜劇拍成鬧劇等諸多問題讓該劇成為目前口碑最低的金庸翻拍劇之一。
  • 張一山版《鹿鼎記》2.7過分嗎?真的不能再多了
    張一山版的《鹿鼎記》11月15日上映了,張一山版的韋小寶暴露了很多問題,接下來來一起聊聊看。《鹿鼎記》是非常成功且經典的文學作品,被影視化後也出現了非常多的熒幕經典。可能你最印象深刻的是星爺版的《鹿鼎記》,或者是陳小春的《鹿鼎記》但飾演過韋小寶的,還有梁朝偉、陳小春、黃曉明等等
  • 【恆美網】張一山版被群嘲,7版《鹿鼎記》你最愛哪一款?
    張一山童星出道,首部電視劇作品《小兵張嘎》就贏了不錯的關注度,之後的《家有兒女》更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經典,為張一山打下了堅實的國民度基礎。
  • 張一山版《鹿鼎記》翻車?因爭議上熱搜,這下把張一山坑慘了
    張一山版《鹿鼎記》15日宣布開播,原本這不是一件大事,但是鹿鼎記這個故事,大家已經非常熟悉,再加上陳小春版《鹿鼎記》太過深入人心,因此難免會被大家當做比較的對象。張一山版《鹿鼎記》,一直宣傳是爆笑喜劇,然而編劇申捷代表作《雞毛飛上天
  • 同為《鹿鼎記》,為何張一山慘遭吐槽,陳小春版 22年後仍是經典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這部小說一直都在翻拍,其中就出現了各種版本,有張衛健版、梁朝偉、周星馳、陳小春、黃曉明、韓棟。但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卻是最新翻拍的張一山版,這部電視劇自從上映以來,就一直被吐槽,從來沒停過。豆瓣評分更是低至2.7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張一山《鹿鼎記》茅十八扮演者是誰? 為何說張一山版鹿鼎記演成了...
    張一山《鹿鼎記》茅十八扮演者是誰?張一山的《鹿鼎記》剛開播一天,豆瓣評分便已經出爐,只有2.7分,低到了一定的程度,堪稱是慘不忍睹。這個評分,即便是堂而皇之地當著出品方說它是一部爛劇,必對方也不會反駁。無論韋小寶的人物形象,還是劇情節奏,都有著令人不吐不快的槽點。
  • 《鹿鼎記》口碑撲街遭群嘲,張一山慘遭全網黑,這鍋背得有點兒冤吶
    近日由張一山、唐藝昕等主演的《鹿鼎記》也匆忙收官了,為何說匆忙呢?因為這部劇真的太爛了,令很多書粉和觀眾感到失望,很多奔著張一山去追的人,更是氣得想打人,作為主演的張一山更是慘遭全網黑,他的演技也備受質疑,那麼這部劇真如大家所說那麼爛?張一山才是罪魁禍首?
  • 張一山版《鹿鼎記》:改編緣何失色?
    本文經「澎湃有戲」(ID:wenyipinglun)授權轉載文丨曾於裡編輯、排版丨Zed至少從豆瓣評分上看,張一山版《鹿鼎記》是史上口碑最差的一版《鹿鼎記》了。首播第二天豆瓣開分2.7分,之後更是一度跌至2.5分。
  • 鹿鼎記張一山版演員 張一山版鹿鼎記裡韋春花的扮演者
    《鹿鼎記》被製作成電視劇,電影,網遊等,劇情、人物關係、大結局觀眾耳熟能詳,可是影視公司依舊痴迷它。對於這部已經被翻拍多次的經典影視作品,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在昨天正式上線了,不過張一山的「韋小寶」依舊值得期待。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鹿鼎記》張一山版演員有哪些?韋春花的扮演者又是誰呢?
  • 張一山版《鹿鼎記》,能否超越經典?
    說到《鹿鼎記》,大家第一眼想到的肯定是陳小春版和黃曉明版,最深入人心了。當然,最具「韋小寶」人物特色的,非星爺的影版《鹿鼎記》莫屬了。《鹿鼎記》從84年第一版香港梁朝偉版和臺灣李小飛版本開始誕生。隨之而來的是92年星爺版。98年TVB陳小春版。
  • 張一山版鹿鼎記
    《鹿鼎記》叒叒叒叒叒被翻拍了!作為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這部著作被「金迷」奉為經典中的經典。書中主角韋小寶作為金庸作品的精彩形象,是一個顛覆武俠江湖的「反英雄」角色,他武功不能自保、典型的不學無術,但給讀者帶來的閱讀體驗是奇妙的。
  • 張一山版《鹿鼎記》和經典的碰撞必然有火花,最後張一山贏了
    2020-11-19 15:34:48 來源: 江南少年 舉報   為何突然間張一山被鹿鼎記帶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