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司法部裁定名校招生非法歧視亞裔!加州還要變本加厲?華人是時候站出來為自己發聲了!

2022-01-29 聖地牙哥華人資訊

撰稿 Taola | 排版 Ziyan | 校對 Ac

終於!司法部裁定

耶魯非法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

勒令其儘快改正

過去數十年來

美國高校歧視亞裔事件頻發

華人們是時候站出來

為自己發聲了!

01

司法部裁定:

耶魯非法歧視亞裔和白人

2016年5月亞裔教育聯盟Asia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ducation準備了長長的起訴書,向美國教育部和司法部民權部門投訴,稱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存在因種族歧視,而不公平地拒絕亞裔申請的行為

投訴舉報一浪接著一浪,司法部2018年終於表態,將展開對常春藤盟校為期2年的民權調查

而昨日,華人們期盼了很久的裁決終於下來了,司法部裁定:

耶魯大學的本科招生程序存在非法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的情況,勒令其在即將到來的2020-2021年本科招生中不得使用種族或民族血統作為招生依據,否則將提起上訴,以幫助耶魯大學執行其相關義務

司法部表示,常春藤盟校存在基於種族和國籍的歧視,種族是每年數百項招生的決定性因素。這種行為違反了1964年《民權法案》的第六章:在美國,在接受聯邦財政援助的任何項目或活動中,任何人都不得因種族、膚色或原國籍等因素而被剝奪參與項目或活動或享受應得利益的權利,也不應遭受任何其他方式的歧視。

亞裔和白人在擁有相同學歷條件的非裔學生面前,錄取的可能性只有四分之一至十分之一,耶魯大學每年都會根據種族拒絕數十名亞裔和白人學生的申請

司法部民權部門助理檢察長Eric Dreiband在採訪中表示,非法地將美國人按照種族分類助長了痛苦和分裂,美國各機構早就應該認識到,所有人都應該獲得體面和尊重,而不應非法考慮他們的膚色。

司法部還補充,耶魯大學不僅基於種族而非分數來挑選錄取學生,還基於種族平衡其班級人數

對此,耶魯大學當然連呼冤枉,大學發言人Karen Peart表示,耶魯大學在從數千名高素質的申請人中選擇錄取誰時,會考慮整體因素。「我們為耶魯的錄取做法感到驕傲,不會基於如此無情、倉促的指控而改變」。

近年來,美國名校似乎為了證明自己的多樣化,在招生上頻頻「刁難」亞裔。讓想要「爬藤」的華人孩子備受打擊。

許多亞裔申請者的成績非常優秀,佔所有申請人的前1%,並且在課外表現也很優秀,擁有許多獲獎經歷,但名校們卻常常對這些視而不見,反而接納了表現並不突出的其他族裔的申請人。


這種歧視誇張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很多家長都打算給孩子改名,改一個西化一點的名字,好讓人看不出來你是亞裔。還有一些家長帶孩子去做基因檢測,希望能查出一些其他族裔的血統,最好是非裔或拉丁裔,來減少孩子作為亞裔被歧視的可能。想想真的是非常可悲!

去年就發生過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印度裔小哥Vijay Chokal-Ingam在芝加哥大學畢業時成績為GPA 3.1,MCAT 31,他申請了15所名校,但統統被拒絕,認為其分數不達標。

最後他另闢蹊徑,把自己偽裝成非裔,結果輕鬆收到了包括哈佛、耶魯、哥大在內的11所大學的面試邀請,最後他成功進入了一家著名的醫學院。該醫學院對外的申請者GPA平均為3.84,遠高於Vijay的3.1。

為此,Vijay出了一本書名為《Almost Black》講述自己申請醫學院的故事,他表示,平權政策其實就是歧視,任何別的說法都是撒謊

面對這種情況,如何能讓人不寒心?(本文由淘啦網原創www.taola.com)

02

哈佛歧視亞裔案

相信大家依然對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哈佛大學歧視亞裔案」記憶頗深。

我們來回顧一下哈佛事件。

2014年,「學生公平入學」組織SFFA起訴哈佛,控告其違反了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章,認為哈佛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存在歧視亞裔的情況,在相同的條件之下,白人、非裔和西裔比亞裔更優先入學

2015年,美國亞裔教育聯盟AACE代表64個亞裔組織聯名向美國教育部和司法部申訴,請求調查哈佛及其他常春藤學校在錄取過程中針對亞裔學生的歧視。

SFFA稱,在分析對照了2010年至2015年16萬學生的數據後,哈佛明確存在對亞裔的歧視,有的招生官甚至連學生的面都沒見就直接給出了最低分

除此以外,哈佛還爆出有秘密的「Z名單」、「院長關注名單」、「備審表」等等,在那裡他們會收集申請者來自哪裡,父母是否從哈佛畢業、有多少家產以及是否符合學校的多樣性目標,這一切都和SAT考滿分1600分一樣重要

可惜的是,去年10月,美國聯邦地方法院裁定哈佛在亞裔歧視一案中勝利,亞裔慘敗!法官Allison Burroughs表示,哈佛的錄取程序並不完美,但符合憲法規定。不過今年年初,司法部提起上訴想要推翻這一裁定,結果又會是怎樣呢?

03

加州Prop 16又該怎麼辦?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神奇的加州居然還給Prop 16一路開綠燈,讓它出現在11月大選之上。Prop 16其實是專門反對1996年通過的209法案,並要求在加州全面廢除209法案

1996年的209法案規定,加州憲法禁止該州基於種族、性別、膚色、民族和原籍而在公共就業、公共教育和公共合約上區別對待,例如歧視或給予任何個人或團體以特殊優待。這項法案的執行機構包括州、縣、市政府,公立大學系統,社區學院,學區,或任何其他機構。

這一法案的直接體現就是在加州公立大學的招生上,大學招生時統一看綜合成績,一向注重學業且努力刻苦的華裔入學率倍增,相比之下,拉丁裔和非裔的入學率大幅降低

Prop16則希望恢復AA(Affirmative Action平權法案),廢除209號法案,也就是在公共就業、公共教育和公共合約上尋求「多樣化」。說白了就是,在某些資源上,需要考慮多元化,部分標準可以向弱勢群體傾斜。

有關為什麼要反對Prop 16,可以翻看舊文《為什麼要反對Prop 16》。

對此,美國國家學者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s(NAS)也看不下去了,前不久發文稱,讓Prop 16通過才是真正傷害了少數族裔!NAS研究主任David Randall與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歷史系名譽教授Charles Geshekter博士在研究了1996-2019年的數據後,共同發布了研究結果稱:自從209法案通過以來,少數族裔學生的總體人數都在上升。從1999-2018年,CSU和UC系統獲得學士學位的黑人學生從3856人增加到了5919人,21年內增長54%。同樣的21年之中,從這兩個系統獲得學士學位的西班牙裔學生人數從14,330增加到54,420人,增長了280%。並且,209法案頒布以來,加州公共就業率中男女之間,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因為種族偏袒和性別偏好並不是公共就業崗位重新分配的原因。
NAS表示,20多年的數據證明,209法案幫助到了少數族裔,但如果Prop 16通過,才會使加州再次退回到傷害少數族裔的種族偏袒制度

其實一直以來,亞裔都不是被特殊優待的族裔,能有今天的發展絕大部分依靠的是自身的努力。現在,我們的下一代又將再度面臨生存環境縮小的困境。

華人是時候發出自己的聲音了!現在,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選票,為我們的下一代爭取更公平的教育、生活環境!

http://www.taola.com/guide/yimin/202008/139113.html

對於亞裔教育不公平的現象

你怎麼看?

歡迎給我們留言

本平臺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謝絕公眾號商業轉載!

可直接點擊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看」

相關焦點

  • 哈佛招生案判決沒有意外 布魯姆將是終結華人教育噩夢的那個人
    SNN:哈佛招生案件跟預測的一樣維持原判,這意味著布魯姆先生歷史性的時刻已經到來,這將是布魯姆第7次觸碰美國最高法院的大門,這在美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愛德華·布魯姆Edward Blum這個名字,希望華人能記住它,他是為亞裔學生錄取歧視一直在努力的保守派戰略家。
  • 「亞裔細分法案」是美國政府針對華人的迫害嗎?
    2、近二十年來華人學生在加州公立大學比例的增加,不是因為加州不允許實施「扶持行動」,主要原因是申請人數增加了;而華人視之為洪水猛獸的SCA5法案即便通過,考察歷史數據,對華人學生的錄取影響也會較為有限。3、從趨勢來看,美國大學已經越來越不把「種族」作為「扶持錄取」的考量,所謂「亞裔比黑人和拉丁西裔學生SAT成績要高兩百至四百五十分才能被名校錄取」,已經是過去式。
  • 亞裔狀告哈佛歧視,歷時五年的官司還是輸了
    亞裔群體的敗訴近來鬧得沸沸揚揚的哈佛歧視亞裔案最終宣判,美國時間10月1日哈佛歧視亞裔案(也稱哈佛平權運動案)最終宣判,聯邦法官艾莉森(Allison D. Burroughs)宣判哈佛大學沒有蓄意歧視美籍亞裔。她認為:學校可以為美籍亞裔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教育,但取消平權法案並非是一個好的方式。
  • 也來說說,如何為亞裔發聲!加拿大,美國,多地發生歧視事件,爆發遊行,聲援北美亞特蘭大慘案
    在社交媒體上也有人說,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在黑人遊行的時候,應該把Black Lives Matter, 改為 All Lives Matter, 把Stop Asia Hate 改成Stop All Hate,因為發生的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並非群發事件,所以如果冠以Black Lives Matter, Stop Asia Hate,  等於把某個少數族裔特別標註出來了,等於把自己歸結到
  • 美國沒有種族歧視?美國人笑了,亞裔哭了
    亞裔家庭的年均收入為68000美元,比白人家庭還要高出$13,000,幾乎是非裔美國人家庭的兩倍。然而這並沒有改變亞裔受歧視的現狀,2017年至今短短幾個月時間裡,在美國已經發生了多起亞裔受歧視的事件。「歧視和排外是一種『現象』,這些現象往往是細節中感受到的。」
  • 美國司法部和耶魯的鷸蚌相爭,對美國華裔的影響在哪裡
    近日,美國司法部控告耶魯大學,稱其「在本科錄取過程中,存在基於種族和國家來源的歧視行為。種族在每年幾百起錄取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目前我們尚且不知道司法部是否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在訴訟中勝出。要知道,耶魯的法學力量十分雄厚。司法部也不乏他們的自己人,搞不好官司打起來,是司法部的耶魯校友律師團,和耶魯自己的法學精英對陣,官司打成了校友會的辯論會。但無論怎樣,此消息是本屆政府歪打正著,罕有的對華人有利的消息。
  • 【最新報導】司法部撤銷對耶魯大學的訴訟 舊金山市府欲強制學校重啟線下授課 西雅圖「驕傲男孩」團體成員被捕
    此前,司法部曾指控這所常春藤名校在招生過程中,非法歧視亞裔及白人申請者。聯邦檢察官說,司法部旨在保障耶魯大學遵守聯邦反歧視法律的基礎調查仍會繼續。去年10月,司法部指控耶魯大學違反民權法律,因其每年都會基於種族,拒絕大量亞裔及白人申請者。調查源自2016年位於新澤西州的美國亞裔教育聯盟(AACE)2016年對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及達特茅斯大學的控訴。
  • 第二波疫情或使亞裔歧視劇增,北美華人不再對種族主義沉默!
    其中不乏有在國外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走在大街上被惡意燒衣服,險些丟了性命的;有在超市購物的華人攝影師,被白人男子恐嚇「想殺掉亞洲人」的;也有華裔記者因為害怕剛出生的孩子遭受歧視,而不敢給孩子起中文名……當越來越多的華裔、亞裔因為自己的亞洲面孔不敢自由行走在陽光下,對亞裔對歧視威脅到的已不僅僅是個人的生命安全,而是整個華裔、乃至亞裔群體的生存環境。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對比之下,不難發現,在美華人的話語權,相對於黑人來說,是多麼的弱。為美國的核爆研究做出過重要貢獻的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文和曾沮喪的說:「像我這樣的中國人,不論多麼努力,永遠不會被美國社會接受。」何出此言?▲抗議的華裔科學家:我是個亞裔美國人,也逮捕我吧!李文和堅稱自己從未進行間諜活動。他說,關於非法下載文件,實驗室中其他科學家也在做同樣的事,自己之所以成為調查目標,大概是因為身為華人。李文和認為自己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美國政府欠他一個正式道歉。
  • 專訪華裔脫口秀明星:川普「中國病毒論」為在美亞裔帶來巨大危機
    但黃西沒有退縮,他堅決發聲抵制「中國病毒」的說法,並呼籲公眾正視疫情下對亞裔的歧視現象以及與之相伴而來的各種問題。此前川普反覆、刻意使用「中國病毒」這個明顯具有種族主義傾向的稱謂,並辯解稱,這是一場對抗「中國病毒」的戰爭,這樣說完全不是種族主義,「新冠病毒來自中國」。但隨之發生的是在美國等地對亞裔的偏見歧視以及針對亞裔的犯罪。
  • 美國司法部起訴耶魯大學!哈佛也有類似情況,原因與川普有關?
    根據路透社、華爾街日報等媒體的報導: 美國司法部周四起訴耶魯大學,指控這家常青藤學校在本科錄取過程中歧視亞裔 該訴訟進一步強化了川普政府反對精英大學招生中的「平權行動」,此前政府已公開支持亞裔美籍學生起訴哈佛大學歧視行為的訴訟。 司法部稱:與條件相似的黑人申請者相比,亞裔美國人和白人申請者被錄取的可能性通常只有八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 從亞裔二代的掙扎與抗爭,看北美精英選拔系統的「傲慢與偏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亞裔父母開始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升學顧問們也一直在告訴我們,亞裔孩子要考上名校,學業優秀只是一個基本條件,還要有出色的課外活動,要培養藝術體育才能以及領導力等等。 為了了解和適應白人精英文化,很多亞裔父母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讓孩子接受原汁原味的白人精英教育。
  • 盤點|美國驚爆史上最大招生舞弊案,名校「開後門」已成心照不宣...
    在吃瓜群眾們感慨「有錢就是能為所欲為」的同時,這則美國名校招生舞弊案持續發酵,揭露了背後更多的黑暗面。本案中負責將這些富豪子女送進名校的核心人物名叫威廉·辛格(William Rick Singer)。根據辛格的說法,傳統的美國大學有兩種入學方式,一種是所謂前門,即硬碰硬的考試、競爭,這要靠學生自己。
  • 「滾回你自己的國家!」澳洲再現種族歧視!莫裡森力挺華人是抗疫榜樣,「對歧視非常失望」!
    她控訴:「我把澳洲當家,卻受到如此對待……」針對澳洲層出不窮的種族歧視澳洲總理莫裡森發聲力挺華人!莫裡森稱讚亞裔在澳洲抗疫中起帶頭作用嚴厲譴責種族歧視!除了總理,這些人也在發聲!都有善良的人站出來保護、安慰受害者,同時嚴厲譴責這種惡劣的歧視行為,這也讓我們相信,在澳洲,終究還是善良理智的人更多。
  • 美國「人權燈塔」的黑暗面:被傷害和歧視的亞裔
    近日,美國多個城市的亞裔爆發聲勢浩大的反針對亞裔暴力和仇恨的遊行,加州、賓州、紐約州、華盛頓州、華盛頓特區等地不同種族膚色、不同性別年齡的人們一起走上街頭參與遊行活動,反對仇恨犯罪和白人至上主義,呼籲各族裔團結反抗。
  • 這個紐約華人黑幫的前成員,現在成為一名反亞裔歧視的領袖
    在一段被廣泛轉發的4分鐘的視頻中,來自奧克蘭的說唱歌手Mistah F.A.B說:「發生在奧克蘭中國城的暴力事件,這是一個無知而愚蠢的人犯下的罪行,我沒辦法代表整個黑人社區,但我想跟亞裔社區的兄弟姐妹們說,我想讓你們知道,我很抱歉。」這已經不是麥克第一次為華裔群體發聲,從去年7月開始,麥克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反歧視生涯,並逐漸成為了一名領袖。
  • 華人幼兒園遭潑糞,種族仇恨攻擊暴力升級,全美亞裔籲政府採取行動!
    加州最近出現大量針對亞裔的歧視行為為她的無理行為負責。這一系列暴力和反亞裔情緒達到了高潮,亞裔中的老中青幼都成為過攻擊目標。頻頻發生的暴力事件引發全美關注,數十個亞裔組織發表聯合聲明,華人不應沉默,仇恨犯罪破壞的是整個社會。對許多美國人和數百萬亞洲人來說,星期五是慶祝農曆新年的日子。
  • 亞裔舉行反歧視遊行,美國多城市集會示威,有年輕人為祖父母站出來!
    參與集會的人說他們來這裡是代表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他們中的許多人不敢向執法部門報告針對自己或朋友的襲擊或其他暴力事件。Young-Jin Yang說:「這是錯誤的,我們需要說點什麼,我們需要發聲,給我們機會,讓我們的後代被視為平等的人。」Young-Jin Yang鼓勵人們分享他們目擊的針對所有人的仇恨犯罪的手機視頻。
  • PBS視頻《亞裔中國人》,回顧亞裔在美國150的歷史,海外華人必看
    》,回顧亞裔在美國150的歷史,每個在美華人都應該看。美國公共電視臺(PBS)在2020年5月播出大型歷史紀錄片《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s》,據PBS臺介紹,該片以獨特的視角系統講述亞裔美國人對社會各方面的貢獻以及他們所面臨的挑戰。這部五集的紀錄片將聚焦當年的排華法案、日裔集中營等涉及亞裔群體的多個重要歷史事件,並通過具體的家庭和個人的經歷來呈現給觀眾。
  • 美國華裔演員黃西:他們視我為異類,亞裔歧視在美根深蒂固
    深圳衛視直新聞:您在美國生活多年,對於美國社會歧視亞裔,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會影響到您的正常生活嗎? 黃西:我是上世紀90年代去美國的。剛移民到美國的人或者剛到美國留學的人,他很多時候看不出來比較微妙的歧視,不像現在直接動手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