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無尿點的扶貧攻堅題材大劇《山海情》即將迎來大結局,而且從目前劇情來看,這部主旋律的電視劇必將是完美大結局,整村搬遷的目標得到完美解決,閩寧鎮呈現出一派歡樂、祥和、和諧的生活畫卷。
此前因為得寶競標移民村的工程,得福被紀委調查,在此期間張樹成讓得福去負責湧泉村的整村搬遷工作,完成得非常漂亮,而紀委的調查也還了得福一個清白。他也憑藉這些政績,實現的仕途道路上的晉升。
特別是在該劇中的得寶,他與麥苗的愛情馬拉松也終於到了終點,二人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麼得寶這個角色在現實中到底有沒有原型呢?在日前的《大戲看北京》的節目中,得寶這個人物的原型就出現了。
這個人物原型就是趙泓,劇中的得寶叛逆但很重感情,為了生計他扒火車,遠走新疆去篩沙子,下煤礦挖煤,還差點被埋在礦井裡。回到金灘村以後,本可以外出福建打工的他,又幹起了當時風險很大的種蘑菇。
好在此前他該遭的罪、該受的苦已經結束了,迎來了他人生的高光時刻。第一個「吃螃蟹」種蘑菇的人,讓他開始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而隨著蘑菇市場趨於正常化,他又承攬起了建築施工的活,不僅有了自己的建築公司,還承接了移民村的建設工作。
最後他與麥苗這對戀人,也修成了正果,成為該劇最大的贏家。而現實中的得寶原型趙泓,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他當年也曾到過新疆挖煤,也是第一個種蘑菇的人。算是移民中第一批富裕起來的人。
而今的他也早已不再從事那些生意,而是轉行開了一個賓館,並在當地組建了一個秦腔藝術劇院,雖然他自稱在劇院中是負責打掃衛生、看門和日常管理的,但這是他的愛好,再忙再苦也喜歡。
在節目中,他不僅講述了當年福建援助人員真實的生活場景,還帶去了一大一小兩個用於照明的馬燈,而且保存得非常好。
當主持人問道他目前賓館經營得怎麼樣時,他說還不錯,而且還透露劇組在當地拍攝時,得寶與麥苗還曾在他的賓館住過。
除此之外,趙泓還在劇中飾演過角色,劇中的他化名馬泓,有過很多次出境,並還有過臺詞,最為明顯的是得寶掙到錢以後,買了一輛摩託車回來之時,李大有等人在街上圍著摩託車評頭論足、上車體驗時,他就出現在人群中。
雖然他沒有受過專業表演訓練,但演繹自己曾經生活的片段,還是信手拈來。
他在節目中說,如果沒有當時的異地搬遷,他可能還在那個窮鄉僻壤的田地裡勞作著。如果沒有當時的東西部戰略對口扶貧,他也不會有今天的生活。言語之中透露著對國家和政府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