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劇照:支教老師郭閩航
從南國海濱到北疆戈壁
這場跨越2000多公裡的守望相助
從1999年到2021年
241名支教隊員
足跡遍布寧夏海原縣、隆德縣、閩寧鎮
長達22年的愛心接力
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一邊見證歷史,一邊創造歷史↓↓↓
△第十七屆研支團成員黃一凡在教室中用多媒體上《生活與科學》課程「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
沒有公路
第七屆研支團成員葉楠
與其他成員手腳並用
跨越一道又一道山峁
去學生家中家訪
葉楠還將自己的經歷集結成書
——《把夢留住》
用自己的夢想點亮孩子們的夢想
讓外界看見
西海固大山溝裡的「小草」
也有著頑強精神
△葉楠支教過的學生霍佰義後來考上了南京的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基層團幹部。
從打工無用到立志成才
第二十屆研支團成員蘇才立
在他的「支教日記」裡提到
「新時代的西部的大眾思想
第二十一屆研支團成員餘哲煒
由於不適應西北的氣候
支教生活一直伴隨著病痛
一次病倒在崗位上後,他入院治療
但住院不到一周
他不顧學校老師的勸阻,提前出院
回到鄉村,站上講臺繼續講課
△餘哲煒住院期間仍參加線上黨課,分享支教經驗。
真真切切把愛播撒在心田
△第二十二屆研支團成員在村口乘三輪車去學生家中家訪廈大研支團深入寧夏的溝溝峁峁
年復一年
滑動看全文↓
在廈門大學研究生研支團,一直流傳著「這條小魚在乎」的故事——
暴風雨後的清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
在沙灘上,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卷上岸來的小魚,它們被困在淺水窪裡。這些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這些小魚就都會幹死的。
男人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一個水窪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窪裡的小魚,並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
男人停下來,注視著這個小男孩,看他拯救小魚們的生命。
終於,男人忍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窪裡有成百上千條小魚,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麼還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邊說邊拾起一條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他們在閩寧鎮打開第一扇窗
放飛孩子們的小夢想
他們堅信
「藍色的海洋」
在學校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
廈大研支團募集「一幫一」助學金
近1070餘萬元
累計資助近2萬名家庭貧困的學生
幫助超過5000名孩子留住求學夢想
「上弦月」運動場
△廈大研支團向社會籌集善款為地處鄉下的關橋中學捐贈運動場「用一年不長的時間
《山海情》劇中故事雖已落下帷幕
但高校人的「山海情」還在繼續……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綜合廈門大學微信公眾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