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演義裡面,我最討厭的人還是董卓了。
這也不算什麼冷門的答案,因為讀了演義之後,人們會有討厭董卓的一萬個理由,卻很難找到一個喜歡他的原因。
董卓是妥妥作為大反派出現的,偏偏他還不是一個輕易能被打敗的大反派,董卓最後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裡,倒算是罪有應得,可相比董卓的屢屢惡行,這樣的方式死掉實在太便宜他了。
小人得志
董卓是為數不多從一開始出場,就給人印象很差的人物,上來被黃巾軍打得大敗,幸好有劉備出面救了他的性命,結果他得知劉備這些人是沒有官職的平民,直接就不管不顧。
不得不說,有時候脾氣好也是真的壞事,要是劉備當時由著關張發火把董卓給幹掉,可能後面就沒有那麼多的事情了。
偏偏董卓這樣討賊不力,品行又非常惡劣的人,反而還能快速發跡。靠著自己手上的軍隊,控制了洛陽,還直接就廢掉了皇帝。
如果非要說董卓的特點,那就只有他的奸詐了,正面打丁原幹不過,就只有靠著反間計找了呂布這麼一個見利忘義的小人。
偏偏他還真就把呂布當做義子,估計也只有董卓這樣奸詐的小人,才會和呂布意氣相投,不過不得不說,董卓的西涼軍確實非常強悍,能控制朝廷這麼長時間,甚至面對十八路諸侯打得也不算太糟糕,好歹還能全身而退。
董卓是典型的軍閥,別的不太擅長,但是他手下有一批能打的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華雄還能威懾各個諸侯,可見他的部隊有多麼強悍。
可董卓有這麼強大的力量,又控制了朝廷,他基本上是一件好事都沒有做,甚至完美避開了諸多錯誤的選項。
天怒人怨
隨意廢立皇帝還不算太糟糕的事情,可自己縱容軍隊在兩京大開殺戒,他自己更是肆意到宮中欺辱女眷,他所帶的這些軍隊,就是一群匪徒。
經過他這麼一番禍害,整個漢朝就徹底完蛋了,兩京地區的百姓也遭了大難,無數的人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董卓倒行逆施,各種殘酷的手法去殺人,實在讓人看不下去,這樣的人偏偏能位居高位,只能說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偏偏很多時候,在亂世裡面好人不見得比壞人混得更好,董卓如果只是壞,他還不會這麼遭人嫉恨,偏偏他還是一個沒腦子的人。
像曹操那麼明顯的刺殺,他居然都看不出來,還要呂布去提醒他,他最騷的操作是連續放走袁紹,曹操,等於是給自己扶持了兩個大敵。
自己還好色無度,王允那種反間計其實並不算特別高明,董卓要是能克制一下,好好籠絡呂布,也不至於就這麼掉了腦袋。
董卓這個人最大的問題還是太沒腦子了,也沒有什麼主意,有人給他出主意他能聽一些,可要是他自己拿主意就真的不行了。
演義裡面董卓的形象無比醜惡,不過對於董卓的描述並不算客觀,相比演義裡面,我倒是並不討厭歷史上的董卓。
真實的董卓
歷史上的董卓,是有能力的,他早年也是靠著一邊打仗積累戰功,一邊行賄一路跑上來的,在那個士族當政的年代,像董卓這樣出身不好的人,是很難在朝中發跡的。
出身是董卓一生都過不去的坎,他始終都無法正視自己的出身,因此他當政之後,也是想盡了辦法去籠絡這些士族,偏偏這些人都不買他的帳。
董卓好心提拔的這些士族,到了地方上就立即起來反對他,他在朝內也被袁氏這些士族瘋狂懟,最終董卓失去了耐心,開始大肆殺戮士族。
董卓不是沒有得天下的可能,只是他冒頭太早了,他所獲得權力中樞的過程太簡單了,早早出來就成為天下共同攻擊的目標。
董卓要是能穩一穩,他沒準還真就有發跡的可能。
演義裡面對董卓的描寫有一個最大的失敗,就是董卓的能力被嚴重弱化,他能在漢末號令天下,控制朝廷,那就絕對不是一個無能之輩。
當然,即便真實的董卓並不是這樣,也不影響我討厭演義裡面的董卓,這個人實在沒有什麼下限,他把軍閥的殘暴等諸多負面影響都給反應出來。
偏偏董卓這樣的人,還沒有人立即出來滅掉他,制止他的暴行,反而還要拖那麼長的時間他才會死,實在是很好笑。
要是當初十八路諸侯能打得賣力一些,董卓早就被幹掉了,中原人民也就少受了很多侵害。
介紹完啦,小編期待與您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