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月亮&蔡蔡 來源 | 李月亮(ID:bymooneye)
大家還記得TVB古裝女神葉璇嗎?
最近她轉做直播賣貨了,而前不久在視頻裡自曝在餐廳吃別人剩菜的事情,引起了不少的爭議:
「昨天我跟朋友去餐廳吃飯,走的時候我已經吃不下了,但我旁邊那桌的東西還剩下蠻多的,尤其是一大盆蔬菜他們一點都沒有動。」
「我就問服務生說:我可不可以吃這個洋蔥?」
「那個服務生蠻好的,說要去廚房拿兩個新的來,我說不用不用,我不是想吃這個,只是看到他們完全沒有動,心裡很不舒服,感覺很浪費。」
「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去吃別人剩下的東西,我是觀察到它一直放在邊上,沒有被噴到口水,所以才拿過來吃的。」
最後結帳時,見慣浪費食物的餐廳老闆,主動給葉璇免了甜品的單,原因是聽到她對朋友說的一句話:
「很多地方的人連飯都吃不飽,我們這樣浪費不好,還是應該都吃掉。」
絕大部分人不知道,現在人們對食物的浪費,是多麼觸目驚心……
大學食堂裡,學生們買了飯菜吃不完,每天也要填滿無數個垃圾桶。
一項對北京多個大學的調查顯示:被倒掉的飯菜總量,約為學生購買飯菜總量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每三個饅頭,就有一個被扔掉了。
如果大學生每天買100萬個饅頭,那麼,有30多萬個就直接進了垃圾桶。
中國農業大學的調查統計,大部分高校食堂一頓飯就要倒掉1000公斤的殘食。
自助餐廳更是浪費大戶。
很多餐廳雖然牆上寫著「剩餘食物不能超過150克,否則要額外繳納餐費」,但客人還是不管不顧,拿一大堆,剩一大堆,大量浪費。
很多人點菜的時候不知吃什麼好,就一樣點一份,結果又不愛吃,吃幾口就扔掉了。
還有更奇怪的。
網上有很多靠表演「大胃王」賺錢的人。
他們在視頻裡,擺出很多食物,胡吃海塞,讓別人驚嘆「太能吃了」,然後贏得點讚,獲得流量,賺到銀子。
但你不知道有幾個人是真吃完了。
前陣子,某吃播博主翻車了。因為他誤把沒剪輯的視頻傳上了網。
他一邊津津有味地大口吃,一邊很自然地拿過容器,把嘴裡的食物吐出來。
原來很多「大胃王」,為了博眼球,是這麼吃東西的。
回看網上各種靠浪費大量食物而製作的視頻,讓人心驚。
這些作為「賺錢道具」的食物,真的都能被吃完嗎?
如果不是真的需要,又有什麼必要吃這麼多?
人想賺錢無可厚非,但那些被浪費的食物,又何罪之有?
去年《跑男》就做過一期特別策劃,讓明星藝人們去體驗廚餘垃圾回收處理的工作。
朱亞文和白宇被分配到了清運環節,就是去各個餐館、生活區將剩菜剩飯裝進垃圾車裡運回。
他倆才跟著跑了一趟,就有足足5600斤,滿滿28個大垃圾桶的殘羹剩飯。而負責這片區域清運的師傅,每天都要像這樣跑40多趟,運輸上百桶的廚餘垃圾,整個杭州市每天更是會產生1.2萬噸這樣的垃圾。雖然已經化為垃圾的食物看起來很噁心。但此前,那都是一粒米一棵菜的好東西啊。
可怕的是,這樣的浪費持續已久,且遠比人們想像的更嚴重。
杭州每天餐廚垃圾就有1.2萬噸,三四年就能把一個西湖填滿。
上海同樣嚇人,一天就產生6000噸食物垃圾。
據央視「舌尖上的浪費」報導,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還有,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生產的糧食中有35%被浪費。
簡直不敢相信。
而這些堆積如山的垃圾,都是每個普通人一天一天,幾乎毫無察覺地浪費掉的。
三十年前,人們如果這樣倒掉飯菜,一定會覺得於心不忍。
但今天,我們心安理得地扔掉食物,毫不心疼。
因為現在日子好過了。
我們這代人,幾乎都未經歷過饑荒,都太習慣於食物充足,以至於,我們集體忘記了一粒米、一個饅頭的分量。
如同文章開頭葉璇所說的那樣:「很多地方的人連飯都吃不飽,我們這樣浪費不好。」
與成噸倒掉食物的富足地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有一億多的農村困難群眾。
廣西一個小學,孩子們的午餐只有白粥,沒有任何蔬菜、雞蛋、肉……廚房裡只有熬粥用的水。
非洲,常常可以見到因為吃不飽飯而一遍遍舔鍋底的孩子。
因為貧窮+飢餓,很多媽媽只能用黃土給孩子製作「土餅乾」。
這樣的情況,今年格外嚴重。
本來疫情影響就很可怕了,偏偏蝗災又雪上加霜。
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全球飢餓人數將暴增1.3億,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那些我們觸手可得的食物、習以為常的浪費,都是另外一些孩子們夢寐以求、想都不敢想的!眾所周知,中國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將近20%的人口,很不容易。
為了讓全國人民吃飽飯,多年來國家不斷加大科研投入。
連養活了上十億人的袁隆平院士,都曾在央視的採訪中痛心疾首的說:
「我參加過好多宴會,十幾種二十幾種的菜,每一樣都是蜻蜓點水吃了一點點,剩下的全部被倒掉。「我們國家人口那麼多,人均耕地這麼少,好不容易提產了,就又浪費了啊!」每一粒米、每一塊肉、每一條魚,都曾經是豐收的喜悅、是美食的誘惑,但如今不僅成了令人厭惡的臭垃圾,還可能會汙染環境、危害健康……
然而如此來之不易的糧食,最後卻一粒粒一盆盆一車車地直接被扔掉了。
你不覺得難受嗎?
更何況,糧食的生產,是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的:
農業生產,是人類用水最多、最集中的行為;
耕地擴展,對原生生態系統的破壞十分顯著;
中國每年浪費的食物所用掉的水,能抵得上加拿大一個國家的用水量;
廢棄掉的食物,在運輸、傾倒、銷毀過程中,不但浪費人力物力,還產生很多溫室氣體……
當我們隨手扔掉不想吃的食物時,更要知道,你浪費的不只是自己的錢,也是地球的資源。
節省了糧食,也就減少了耕地、用水、食物垃圾,我們的自然環境也會更好。
所以,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吧:
1. 無論買菜還是點外賣,能吃多少買多少,拒絕鋪張浪費;2. 外出就餐堅持「光碟行動」,主動將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走;3. 學會正確儲藏食物、定期整理冰箱,杜絕過期變質的現象發生;4. 鼓勵購買超市裡臨期但可食用的打折商品,減少食物浪費;5.認真仔細的做好廚餘垃圾的分類工作,給清潔工作人員減少麻煩;6. 教育孩子珍惜糧食,鼓勵家人和朋友一起改變浪費食物的生活陋習。這真的很重要。
這個時代,揮霍再也不是榮耀,節制才是更高級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