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柳永寫相同的詞牌,千百年難較高下,兩位可謂是「王中王」

2021-01-14 濤濤看娛樂

蘇軾與柳永寫相同的詞牌,千百年難較高下,兩位可謂是「王中王」

一說宋詞,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就是歐陽修這個人名,他可謂是當時文壇的領軍人物,但同樣的,後期也有很多優秀的後起之生。

蘇軾就是後起之生的典型代表,他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句簡單的詞,卻寫盡了人生的無奈與寂寥。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總是會特別留意像蘇軾這樣名氣很大的人,而一些名氣小的很少察覺,「柳永」這個名字一定有人感覺陌生。

其實他的詩詞天賦也是很高的,柳永他說婉約派的代表,蘇軾為豪放派的代表,兩個人做比較,柳永的才情要比蘇軾高一些,不信我們從兩個人的詞中去看看。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宋代: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他首先說登樓引起了「春愁」。全詞只有首句是敘事,其餘全是抒情,但是只此一句,便把主人公外在的形象像一幅剪紙那樣凸顯出來了。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春草,鋪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陽的餘輝下,一種極為悽美的景色,再加上「殘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層感傷的色彩,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調。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

讀者越是想知道他的春愁從何而來,他越是不講,偏偏把筆宕開,寫他如何苦中求樂。他已經深深體會到「春愁」的深沉,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排遣的,所以他要藉助於酒,借酒澆愁。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為什麼這種「春愁」如此執著呢?至此,作者才透露出這是一種堅貞不渝的感情。

他的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為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心甘情願的被春愁所折磨,即使形容漸漸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也絕不後悔。

這首詞妙緊拓「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裡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消息,撲朔迷離,千迴百折,直到最後一句,才使真相大白,戛然而止,激情迴蕩,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蝶戀花·春景宋代: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花兒已經凋謝,樹枝上開始結出了幼小的青杏,語氣中透出憐惜和喜愛,有意識地衝淡了先前濃鬱的傷感之情。

將目光從一花一枝上移開,「綠水人家繞」沒有突出的景物表明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顯得沒有著落。而燕子繞舍而飛,綠水繞舍而流,行人繞舍而走,這一「繞」字,則非常真切。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枝頭上的柳絮隨風遠去,愈來愈少;普天之下,哪裡沒有青青芳草呢?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這一場景頓掃上闋之蕭索,充滿了青春的歡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聆聽著這令人如痴如醉的歡聲笑語,蘇軾在藝術處理上十分講究藏與露的關係。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牆院裡女子的笑聲漸漸地消失了,而牆外的行人聽到笑聲後卻心緒難平。

這裡的「多情」與「無情」常被當愛情來解釋,有感懷身世之情,有思鄉之情,有對年輕生命的嚮往之情,有報國之情等。

蘇軾發出如此深長的感慨,那「無情」之人究竟會撩撥起他什麼樣的思緒呢?

也許是對君臣關係的類比和聯想,也許倍增華年不再的感慨,也許是對人生哲理的一種思索和領悟,作者並未言明,卻留下了豐富的空白,讓人回味、想像。

柳永的詩寫的很傷感,也極為深情,蘇軾的詞則更富有感染力,同時字裡行間也顯露出憂愁,兩首詞都是在寫情,角度不同但都在寫那種深厚的情感,正是因為這種寫作方式,兩首詞才難以一分高下。

柳永的詩詞很多人都說適合情竇初開的小女孩去看,蘇軾的則更加的大氣,廣闊。以我來看兩位詩人的詞各有千秋,不過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蘇軾的詞。

蘇軾這個人一生極為坎坷,但他的詩詞充滿了豁達的心境,這一點我很佩服,正如那句「也無風雨也無晴」簡單幾個字卻足以顯現蘇軾的樂觀人生。

讀蘇軾的詞,不管是在遭遇困惑時,還是人生得意時,他的詩詞總會給你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或喜或憂,或明或透。

如此優秀的詩人,他的詩詞我們肯定不能放過的,蘇軾的詩我們學了不少,但詞了解的或許不是很多,今天把這本《蘇軾詞傳》分享給大家。

《蘇軾詞傳》從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解讀,不做煽情者,只為闡述作者的心境。

這本書的每一首詞的寫作背景都是有介紹的,每一首詞也都是有解讀、注釋。可以說,一首詞從來到成的全過程,這本書都有記載。

蘇軾是宋朝的人,而且做過官,我們可以從他的詞中看到宋官的形象。

我們讀蘇軾的詞,你會發現有時候他真的可以醫心,他的詞中藏著好多的人生哲理,品他的人生時,我們會聯繫到自己的人生,從而獲取力量。

《蘇軾詞傳》絕對不是一本簡簡單單的書,它可以作為迷茫時的指示牌,可以作為沮喪時的開心果,得意時的警示語。

除了《蘇軾詞傳》以外,這套書還有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辛棄疾詞傳、倉央嘉措詩傳、李煜詞傳。

這一套書,79元錢,一束鮮花的價格都不到,卻能換取終生的知識,我為什麼要拒絕呢?

相關焦點

  • 哪一個詞牌最深情?這3首分別寫於唐宋清的代表作,把相思寫絕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在中國的古典文化中,雨是不可或缺的意象,特別是在宋詞中,雨更是頻頻出現的意象。不論是哪個季節的雨,總有詞人看見了詩意,如同晏殊的「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也不論是舒緩還是狂驟,總有詞人感受到情緒,恰如柳永的「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歐陽修在雨中看見了愁緒,「雨後輕寒猶未放。
  • 長相思丨最深情的詞牌名,3首代表作分別寫於唐宋清,卻一樣動人心弦
    美麗的優秀的詞牌很多,有「少年遊」的明朗、有「浣溪沙」的靈動、有「雨霖鈴」的空靈、有「蘇幕遮」的文雅、有「念奴嬌」的嬌嗔…… 她們就像一位位玲瓏的女子,各有各的風華,各有各的韻味,然而要說起最深情的詞牌卻是公認的,那就是長相思。長相思,是一個極美的詞牌名,也是一個傳承極為久遠的詞牌,為漢樂府舊題,多抒寫離別相思之情。
  • 提起這些詞牌,你最先想到誰?
    一個詞牌在格律上可以有多種變體,一個詞牌更可以由無數詞人填出。在讀者心裡,可能提起一個詞牌,定會想起一位代表作者。可以說,詞牌是因為以下這些文人,才有了生命。 如此說來,《念奴嬌》本該千嬌百媚,但咱們東坡居士寫出了「大江東去」的豪放風格,也正是因為蘇軾的不拘一格,一說起《念奴嬌》,大家下一句就會蹦出「赤壁懷古」。 除此之外,蘇軾還有《水調歌頭》的「明月幾時有」,以及《江城子》《定風波》……看來,蘇軾真的是很擅長「霸佔」詞牌名呢!
  • 宋代風流才子柳永堪稱「婦女之友」,常與蘇軾齊名卻被青樓仰慕
    說到古代受妹子歡迎的男人,如去洛陽兜風被妹子們追著擲果盈車的潘安;或者在建康被妹子們圍堵致死的衛玠,那比起現在鹿晗吳亦凡可謂不遑多讓,但要說最受妹子歡迎的話,哪怕老了死了,也依然受萬千迷妹追捧的,想來大概只有柳永一人。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愧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
  • 晏殊批評柳永品格低,還有人說他爛俗不正經,柳永詞真的爛俗嗎?
    在我心裡,柳永應該算是李後主之後,蘇軾之前,對詞的發展影響最大的詞人。在柳永以前,像什麼《蝶戀花》、《菩薩蠻》、《玉樓春》都是很短的小詞,而柳永詞的曲調都比較長,是慢詞長調,但值得注意的是,柳永並不是慢詞的創始人,早在中晚唐就有了這種形式的詞。
  • 柳永: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昨晚睡前夜讀柳永少年之作《題中峰寺》,正尋思哪天抽空前往一遊,不想夢中竟先遇著耆卿了。2.柳詞到底有多俗?柳永開創了宋詞中的慢詞新局面,創作了很多新詞牌,作為一代宗師,卻進不了正史,讓人費解。而且當時主流知識分子圈很不待見柳詞。
  • 十大經典詞牌,原來它們都有自己的故事
    以「念奴嬌」為詞牌名最著名的當屬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將軍白髮徵夫淚 範仲淹寫出了漁家傲 為何卻說蘇軾開創豪放詞派
    例如念奴嬌、滿江紅等詞牌常用入聲韻,從音韻上就和一般的婉約詞不同。加上李白詞中的鹹陽古道、樂遊原、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等意象的選擇,都不同於婉約詞中「春花雪月」一類的意象。李之儀學李白,所用意象除了霜風、音塵、凌歊臺外,其他的帆、雲、山頭月、清溪等氣勢較弱,但是因為採用了入聲韻,仍舊有別於婉約之詞。
  • 古琴曲中的詞牌名
    詞牌與詞的內容並不相關。當詞完全脫離曲後,詞牌便僅作為文字、音韻結構的一種定式了。【詞牌】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 北宋時盛行此曲。萬樹撰《詞律》以為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
  •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柳永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yóng)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nèn)凝愁!【作品簡介】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由柳永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柳永寫羈旅失意客中思家的代表作之一。
  • 56個詞牌典故,56首千古名篇!快收藏吧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唐、五代詞中不見此詞牌,取自北宋詞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漁家傲」一句。又名《吳門柳》、《忍辱仙人》、《荊溪詠》和《遊仙詠》等。雙調六十二字,仄韻。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 宋朝一代文豪蘇軾焚香名篇,詞牌獨特,與妻子25歲離世有關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蘇軾從陝西回到京城開封,負責史館工作。同年五月,年僅二十五歲的王弗不幸病逝,撇下蘇軾和不滿七歲的兒子蘇邁,命運將二人的夫妻情分定格為十一年。蘇軾與王弗,雖然擁有雋永深情的開篇,卻沒能走向幸福綿長的尾聲。王弗去世的當年,蘇軾作詞《翻香令》,以回憶焚香的形式表達對妻子的思念。
  • 同是《西江月》,蘇軾作於中秋,辛棄疾作於夏夜,究竟誰更好呢
    在宋代詞壇之中,能和蘇軾放在一起討論的詞人估計只有辛棄疾一人了!寫文章一事,於蘇軾是畢生的最大愛好,他這一生寫下了2700首詩,350多首詞;於辛棄疾而言,作詞是他在閒暇之時的快樂源泉,這一生也寫下了600多首詞句。
  • 李白蘇軾900多年難分高下,詩詞大會康震王立群這番討論,很透徹
    900多年難分高下。關於這個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在詩詞大會上,康震和王立群的一番討論,是我聽過最透徹的答案。康震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宋神宗讀了李白的詩作後,很是讚美,便問大臣說:我朝中誰可以和李白相比較呢?大臣說:蘇軾可以。
  • 悲情作家,浪子柳永
    考場失意的柳永終日沉迷於風月場中、秦樓楚館。宋真宗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柳永第二次科考。才華橫溢、心比天髙的柳永依然認為自己金榜題名尤如探囊取物。不曾想時運不濟,再次失利,仕途一片渺茫。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柳永卷土又來,第三次應試也以名落孫山而告終。公元1022年,宋真宗趙恆駕崩,仁宗皇帝趙禎繼位,改年號天聖。
  • 詩詞小知識|古代同一個詞牌名,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詞呢?
    前言前幾天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古代同一個詞牌名,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詞呢?題主舉例說:如「浣溪沙」,有晏殊的「一曲新詞就一杯」,納蘭性德的「身向雲山那畔行」,有蘇軾的「山下蘭芽短浸溪」等等。至於題主說,詩人用同一詞牌名,莫非是想來比比誰寫的好?大多數情況下沒有比較的意思,不過有時候也會有這種可能。一、向原作致敬的唱和之詞我們常常看到,很多詞人填寫同一個詞牌同一個詞體。同詞人用同一個詞牌創作時,有一種現象要特別注意。
  • 不到20歲的蘇軾還不太會寫詞,洞房後忍不住填一首,可謂句句肉麻
    都說蘇軾是宋詞一哥,但其實蘇軾平生存詞數量只有362首,詩作卻有2700多首。這是因為自先秦以來,詩歌就一直是最主流的文學形式,而詞是兩宋才開始在民間盛行。所以和許多才子一樣,蘇軾開始文學創作是從詩開始,而他最早開始嘗試寫詞則是成年以後。
  • 61歲蘇軾在海南寫下最悲的中秋宋詞,第2句1個字很是扎眼
    當我們把蘇軾和中秋節這兩個關鍵詞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很容易想到的就是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那是蘇軾關於中秋節最著名的宋詞,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熟知所傳唱。一個人在他整個生命當中會有很多個中秋節,而且每一個中秋節他的心境也是不相同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寫於他中年時期,表達了美好的祝願。當他老年之後看到中秋節的月亮,心中卻又生出另外的情愫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