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太苦?作業太多?如果孩子厭學怕吃苦,請看看這些照片!

2020-11-19 騰訊網

開學的日子,也是孩子開始叫「苦」的日子。開學摸底考、繁多的作業接踵而來。但是孩子,我知道學習很苦,但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就看看下面的10張照片,你就會發現,你的努力沒有白費!

寧願欠你一個瘋狂的青春

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這張微笑著抬起頭的照片,來自曾經的「高考零分少年」 徐孟南。

2008年的他,豪言壯語,用0分考卷狠狠地抨擊應試教育;

2018年的他,重回考場,用行動來懺悔年輕時瘋狂的自己。

這10年裡,他組裝過廣告箱、製造過井蓋、甚至還離過婚,經歷了太多生活的艱難和苦頭。

讀書時、高考時,那些所有沒吃過的苦,如今都加倍地還給了他!

千萬別等踏入社會後,才遺憾「書到用時方恨少」;也別等到遭遇挫折時,再懷恨「白首方悔讀書遲」!

請別再該努力的年紀叫囂著青春本該驕傲瘋狂,放任自己的肆意妄為!

只有現在就逼著自己讀書、逼著自己變優秀,才能在成年後過上驕傲的生活!

自律者出眾

不自律者出局

近來,一份「清華學生的計劃表」爆火,還被清華官微點名表揚,正如網友所說,學霸都把24小時用出了兩倍的感覺。

其中一位妹子的日計劃,清晰展示出了清華大神級學霸開掛人生的路線圖

但是發現沒有?這位妹子的計劃表裡,出現頻率高的就是「英語」二字,每天雷打不動堅持聽CNN、練口語...

網友對清華學霸這種打了雞血般的高自律,紛紛表示:我願獻上膝蓋!

這個作息表登上熱搜以後,評論區都炸鍋了!

大家在感嘆學霸努力、勤奮、自律的同時,似乎也傳達出了一個信息:我們之所以比不上學霸,只是因為沒他們努力;只要我們努力了,我也可以一樣的優秀!

透過這張作息時間表,許多父母終於明白,清華學生能夠這麼優秀,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天才,而是他們足夠努力、足夠自律!

相比之下,自家孩子上「網課」是怎樣一種狀態?

愛睡懶覺、家長不盯著就切屏到遊戲、老師提問假裝聽不到、作業一塌糊塗……

「學霸」利用假期努力往前衝,而「學渣」卻在假期裡止步不前甚至倒退,差距就這樣無情地被拉開!

不自律的孩子總想著各種辦法偷懶和逃避,時間和精力都被這些「瑣事」所耽擱和消耗。

開學等待他們的,是慘不忍睹的成績;

將來等待他們的,是碌碌無為的人生!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

就是在該努力的年紀選擇安逸

去年,延邊大學日前清退136名研究生後,武漢大學清退92名國際學生的舉動引發公眾對高校「清退潮」的關注。

2019年已公布研究生退學名單的部分學校

數據來自公開報導

其實,大學生被清退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僅今年以來,至少有26所高校公布了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的退學名單,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一流名校。

被重點大學清退,大概就等於親手毀掉自己吧。這樣的滋味不好受,誰嘗過誰知道!

殘酷的生活又一次地告訴我們,無論在任何時候,選擇「混日子」會被淘汰!

說到底,天下永遠都沒有免費的午餐,在最好的位置和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不僅辜負了曾經努力的自己,更讓自己成為社會的「廢物」!

我希望你用功讀書

只為了讓你有權利選擇喜歡做的事

與這些被清退的大學生形成鮮明對比的, 大概就是下面這張圖的主人公了吧。

他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14級直博研究生左鵬飛,剛畢業就收到了華為年薪200萬的offer,阿里、騰訊等業界巨頭同樣也向他伸了橄欖枝。

那麼你知道,在左鵬飛年薪百萬offer背後的是什麼嗎?

是他的那句「哪裡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打遊戲時間都用在實驗室裡了。」

有的家長認為,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孩子不愛讀書,那就隨它去吧,總會在別的領域發現閃光點。

可左鵬飛用它的親身經歷告訴了這些家長,努力讀書,才是走上成功的最佳捷徑!

讀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從來都沒有人能做到最佳的解答。

但有位作家曾說過的一句話,我一直都深信不疑:

孩子,我希望你用功讀書,不是想讓你和別人比較成績。

而是我希望,將來你在面對機遇的時候,你不必處於被動的地位,而是你有權利選擇你喜歡的事去做,只因一句「你很值得」。

讀書的人

到底有多「可怕」?

曾兩度進入《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在第二季、第三季以毫釐之差惜敗才女武亦姝和外賣小哥雷海為,而位列亞軍的北大才子彭敏,獲得第五季的總冠軍。

正如主持人龍洋對他的評價「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夢想也許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

彭敏出生于衡南縣泉湖鎮,是個地地道道的小鎮青年。他從小就喜歡閱讀各種詩詞古文,手不釋卷,後來考上了北京大學讀研究生,碩士畢業。畢業後在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詩刊》雜誌做詩歌編輯。

讀過詩詞流淌在我們血液裡,給我們力量,便是詩詞的魅力。讀詩,能讓人在艱難面前變得堅強豁達,能讓許多看似平凡的人身上有光。

在送外賣間隙讀詩、背詩的雷海為,詮釋了什麼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奪得冠軍之後的他已經成為一名教研老師,成功逆襲人生。

出生於陝西農村的第四季冠軍陳更,從小書不離手,才能一路保送北大工科博士,獲得了「文武全才」的美譽。

努力讀書的人,真的好可怕。

不是可怕在將來賺的錢有多少,而是他們擁有比普通人更長遠的目光,看到了未來和發展。

猛然間想起就在不久前,上海交大甚至公開招聘碩士學歷「保安」的新聞。

不知不覺中,曾經讓人引以為傲的本科學歷,已經逐漸變得「一文不值」了!

有些孩子光是上學

就要用盡全部力氣

給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出·路》。

人生軌跡毫無交集的三個主人翁匯聚在這部紀錄片中。《出·路》歷時六年,跟蹤拍攝了三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紀錄了他們在長大成人中,在尋找出路中的血肉掙扎。

馬百娟,12 歲,甘肅省會寧縣野鵲溝小學二年級學生。每天早上,她會把麵餅揪進涼水裡,胡嚕胡嚕吃下去。然後背上書包,齊步走一樣甩著胳膊,即使要走 10 幾公裡趕去學校,她臉上始終是止不住的笑意。

對於他們來說,上學甚至是一件用命換來的奢侈品,所以,他們將上學視若珍寶。

這間學校只有一年級和二年級,總共 5 個學生。老師用摻雜著黃沙味道的方言:「馬百娟你來讀一下」。馬百娟讀著課本,眼睛亮亮的,藏不住的笑意。

課閒時間,兩排土房圍成的黃土地上,孩子們一起玩籃球,一起玩石子兒。玩得再開心,只要老師一句,「馬百娟,來,看一下你的作業」。馬百娟立馬就能停止遊戲,回到教室更正作業。

不用去學校的日子,馬百娟已經是重要的家庭勞力了。餵豬、背穀子、打水、做農活。只要有時間,她就會在山坡上讀課文,在家裡做作業。

圖片來源:紀錄片《出·路》

拽著鄒巴巴的紙鈔,買學習用品——筆芯、數學本等。裝上新買到的自動筆芯,馬百娟和同學們,蹲在山頭畫畫,臉上是憋都憋不住的笑容。

越是出生艱難的孩子,越是不怕在學習上吃苦,因為他們懂得: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努力讀書吧

這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唯一捷徑

這張照片攝於疫情期間的河南焦作,一位在昏暗的燈光下奮筆疾書的8歲男孩和在一旁陪伴他的奶奶。

我們都知道疫情期間的教學採取網課的模式,可這位男孩卻沒有足夠的條件進行學習,只有依靠自覺主動讀書。

就算在這樣糟糕的生活環境裡,這名小男孩的成績依舊是班級第一第二,他的成績是否讓你的孩子自愧不如?

心疼,又感動。不僅是他的努力,還有默默陪伴的奶奶。

俞敏洪曾參加過三次的高考,他說,他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擺脫一輩子只能待在農村的恐懼。這位男孩何嘗不是呢?

既然沒有優渥的家庭條件,那就用自己的努力,拼命讀書,考上大學,帶著奶奶一起改變命運!

最後我想說,當孩子不願意讀書時,父母切莫對他大聲責罵,而是對他講述讀書的重要性,並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他,成為他的榜樣,和他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讀書太苦,作業太多」 的新學期來了!如果孩子厭學怕吃苦……
    孩子,我知道學習很苦,但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就看看下面的10張照片,你就會發現,你的努力沒有白費! 這10年裡,他組裝過廣告箱、製造過井蓋、甚至還離過婚,經歷了太多生活的艱難和苦頭。 讀書時、高考時,那些所有沒吃過的苦,如今都加倍地還給了他! 千萬別等踏入社會後,才遺憾「書到用時方恨少」;也別等到遭遇挫折時,再懷恨「白首方悔讀書遲」!
  • 孩子,我知道讀書很苦!當你扛不住想放棄時,請看看這15張照片
    現在,很多孩子抱怨讀書苦,經常跟家長說不想讀書了。 是的,讀書確實辛苦。 孩子,讀書很苦很累,但如果你扛不下去想放棄時,就打開看看這15張照片吧! 1 讀書苦 但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親愛的孩子,你以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 孩子,我知道讀書很苦!當你扛不住想放棄時,請看看這10張照片
    孩子,學習很苦嗎?不可否認,學習確實辛苦。每天早起上學,各科老師輪番上陣,布置下來的作業,一項項都要完成……但是孩子,你要知道,成長的過程多半是伴隨著痛苦的,就像種子衝破外殼、稻穀艱難抽穗,你想要的任何收穫,都需要付出千倍萬倍的努力。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
    每天放學回家,作業不做,拿起手機就在沙發上打遊戲,怎麼催他都沒用。早上上學的時候,甚至還賴在被窩裡不起來,厭學情緒越來越嚴重。那天把表姐給氣得,一巴掌就呼了過去。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不僅沒讓孩子喜歡上讀書,反而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張。
  • 在「我討厭學校,討厭學習,」孩子厭學真相的背後
    媽媽和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和小宇交流,但孩子就是不想回學校好好學習,所以乾脆輟學了,他整天呆在家裡出去玩。這使母親小劉不知所措,她不能把孩子鎖在家裡限制她的自由?可孩子這麼叛逆,厭學情緒只增加了,怎麼辦?俗話說:兒子不孝,父親的錯。老師如果不嚴格地教,他們是懶惰的。
  • 媽媽給開學兒子的信看哭無數人:讀書苦,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爸爸媽媽和你仿佛形成了一種對抗,你抱怨網課太多,作業太多,我們怕你借著上網課的名頭玩手機、打遊戲、亂聊天。 上個月,爸爸媽媽也都復工了,你開始焦急地說:「大人都上班了,可是小孩子怎麼還不開學?」 終於,好消息傳來,全國各地陸續錯峰開學,你的學校也要開學了。
  • 讀書讀不下去?看看這一部紀錄片:讀書是普通人逆襲最好的出路!(附視頻)
    如果孩子覺得上學辛苦給他看看這部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去上學,短短一段路程,有學校巴士、有家長接送、有老師護送,然而,在這個世界上的另一些地方,有些孩子,每天都要冒著生命危險踏上求學之路。告訴孩子讀書肯定苦,全世界都一樣門捷列夫說:父母要經常跟孩子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請鄭重告訴孩子: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學習,不要怕寫作業,否則以後的人生會更加苦。
  • 告訴孩子:今日吃不了學習的苦,未來就得吃生活的苦。
    有人說,這個時代的孩子是最幸運的一代,也是最光鮮的一代。是啊,但他們同時也是最浮躁,最迷茫的一代。中國式父母總是傾其所有的給孩子最好的一切,把生活中的苦與累默默吞下,以至於太多孩子看不透生活的本質,更無從理解讀書賦予人生的重要意義。
  • 孩子不想上學?給他看這部片:讀書是普通人逆襲最好的出路!
    如果孩子覺得上學辛苦給他看看這部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去上學,短短一段路程,有學校巴士、有家長接送、有老師護送,然而,在這個世界上的另一些地方,有些孩子,每天都要冒著生命危險踏上求學之路。告訴孩子,讀書肯定苦,全世界都一樣門捷列夫說:父母要經常跟孩子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請鄭重告訴孩子: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學習,不要怕寫作業,否則以後的人生會更加苦。學習肯定是苦的,它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全世界都一樣。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請陪他看這部片:讓孩子體驗生活中的苦
    ,所以當孩子上學的時候就不把學習看的太重要,都把心思放在了玩上,才會有不想讀書的想法。 根據孫中山所言,如果讀書真的不好,那麼有誰會用一生的時間去讀書呢? 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又沒有辦法去勸導孩子,不妨讓孩子通過影片去了解生活中的苦,還能帶給家長很多啟發。
  • 厭學孩子的真實心聲:如果爸媽懂我,我就不會這樣了
    上節課,我們主要剖析了,厭學或輟學孩子內心所存在著的錯誤消極的思維觀念,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分別是:1.別人帶手機去學校我也要帶2.只有玩手機才能讓自己放鬆3.學習是為父母學與自己無關這裡需要強調說明的是,父母是不是真的懂孩子或者理解孩子,是無法偽裝出來的,如果父母明明不懂,不理解孩子,但是卻強忍著去接受,只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虛偽以及套路,而不會感受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因此,要想真正懂孩子,我們非常有必要了解厭學孩子錯誤思維觀念下的扭曲心理,主要有以下三種心理,分別是:a.矛盾心理
  • 孩子因未完成作業,被老師在群裡批評,媽媽發了張照片,瞬間群裡沉默了
    自己當年沒有實現的願望,就這樣全部堆積到了孩子的身上。而孩子所擁有的,就是一本一本的書籍,換了一個又一個的鏡片,然後家長還會再說一句話:這些孩子比我們那時候過的好多了,這麼還不知足,整天的不開心啊! 有的家長來輔助孩子寫作業,結果父母的血壓上來氣的不行,孩子也一看到書本就害怕,一看到父母來輔導自己作業,連筆都握不住。要是不寫作業的話,就是和諧的一大家子。
  • 自殺、厭學、抑鬱,怎麼辦?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瞬間,你想到死亡,甚至想到自殺,你要明白,你還在保留希望,只是暫時沒有想到走向希望的辦法。停下來,看看自己的痛苦,有時候痛苦並不那麼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痛苦的恐懼。再不濟,建議您去醫療機構評估,再找幾個危機幹預熱線號碼,在你無助的時候,找找他們吧! 2. 我們家兒子剛剛進入青春期,他很厭學怎麼辦?
  • 孩子,我知道讀書苦,當你想放棄時,請看看這6部紀錄片
    無獨有偶,紀錄片《高三》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一批只能靠自己努力,才能向上生活的孩子的故事,班主任時常激勵他們:「請你們拿出半條命給高三,沒有人會因為太勤奮、太刻苦而不行。」>可是,有些孩子抱怨學習太苦,放棄了讀書這條路。
  • 男孩跟安裝工爸爸在僱主家寫作業:普通孩子拿什麼打翻身仗
    也許這些孩子並不愁吃穿,但誰又說得準,他們未來難保不會和「冰花男孩們」交換命運。讀書路,也是人生路我曾經聽過很多孩子抱怨上學累,讀書苦。我承認,讀書的確很苦。現在抱怨,是因為還有抱怨的資格,爸爸媽媽養著你,供你吃穿。等到步入社會,沒有知識得以謀生時,才意識到自己,早已沒了抱怨的資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讀書和不讀書,過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 學會吃苦,主動吃苦,努力吃苦,享受吃苦,才會少吃苦!
    面對這些難題、困境,沒有人可以不流淚流汗就輕輕鬆鬆地跨過去。經歷得越多,越容易發現這個世界的真理——越怕吃苦,越有苦吃。那些心靈真正富足的人,其實都不怕吃苦。人生總要吃苦,有了苦才能知道甜,有了苦才知道珍惜。
  •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勝過嘮叨
    早上起床咳嗽裝病,謊稱身體不舒服;將書本作業視為"危險品",隨意丟棄甚至撕毀;亦或是頂撞老師,直呼"我不想上學"。喜歡上學的孩子都有相同的表現,而不喜歡上學的孩子,卻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最讓父母擔心的,莫過於孩子不僅學習成績不好,還不想讀書了。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我不想上學了,太沒意思了",你會怎麼做呢?
  • 惟覺長老:吃苦了苦
    修行學佛必須了解人生是苦,假使沒有真正地體悟,知見不落實,功夫自然用不上。知道人生是苦,所以就要離苦。離苦,不是等到未來,而是現在就能離苦。知苦以斷集 因地努力苦不一定是壞事情。北俱盧洲的人因為沒有苦,所以沒有佛法。佛法在人間,是最真實的。人道苦樂參半,有苦也有樂。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無論是壽夭窮通、智愚美醜,都是過去的因所感的果。
  • 辭職帶14歲兒子週遊全國的父親回來了,厭學的兒子徹底改頭換面
    也有人覺得,父親太衝動,不理智。不僅給家庭造成了經濟壓力,而且兒子說不想讀書,就放下工作陪他去玩,那麼他下次遇到困難依然會逃避。對於後者的想法,我是理解的。中年人,無時不刻身處焦慮之中,見不得人辭職,一看見人家辭職,就忍不住想勸阻。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心疼打工人。
  • 孩子厭學,不是墮落,真是無奈!
    一個孩子如果成績好,身上有什麼問題都不覺得是問題,如果成績差,即使沒有問題也被認為是一身毛病!弗洛伊德曾說:一個人的性格及內裡往往能夠通過研究他的生活環境與成長環境來看,探究性格形成緣由的絕佳途徑就是從其生活環境著手,以外看內,由外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