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是江西十大文化古縣,也是廬陵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曾孕育了解縉、楊萬裡、羅洪先、鄒元標、陳誠等一大批彪炳史冊的歷史名人。這裡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解縉豆花、香煎黴魚、紅曲肉等一系列精工製作的美食,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財富,我們將這些美食財富傳承下來,賽出了井岡柚香蝦、八都板鴨、解縉豆花、松茸山珍湯、香煎黴魚、八都牛八件、蝦米糊、文峰鼎盛、水南紅曲肉、雙色蒸橋巴為「吉水十大文化名菜」,成為飲食文化的名片,旅遊宣傳的金字招牌。
井岡柚香蝦
吉水是中國清水龍蝦之鄉,全縣擁有稻蝦蓮蝦共作基地4萬畝,成為當地農業產業的「富民蝦」。好田好水養出好龍蝦,好龍蝦肉質鮮嫩、色澤清亮、口感唯美、香味四溢,純綠色食品,老少皆宜。
八都板鴨
八都板鴨生產加工是傳統主導產業,年產板鴨400多萬隻。八都板鴨以精選優質紅毛鴨為原料,經現代科技與傳統工藝精製而成。製作好的板鴨外形美觀,肉質肥嫩,鹹味適中,味香可口,不僅暢銷國內各大城市,更是走上了港澳地區甚至東南亞諸國食客的餐桌,是廣大消費者的美味佳品,被譽為腊味之最。
八都牛八件
八都牛八件是當地人最愛吃的一道特色菜,具有吃而不膩、食而不油、香中帶脆、香辣適宜的特點,由牛肚、牛百葉、牛肝、牛肺、牛心、牛腸、牛腰子、牛肉八樣食材組成,用柴火灶慢燉,發出誘人的香味,吃一口唇齒留香、吃兩口流連忘返。
解縉豆花
解縉豆花以鮮、柔、白、細而著稱,因大明奇才解縉而得名。有一次解縉吩咐御廚,以磨完豆腐剩下的豆渣為原料,按照吉水地道的做法,做了一道豆花請永樂皇帝品嘗,永樂皇帝嘗後感嘆道「白如雪、細如紗、柔如棉、鮮甜可口,此乃人間極品。」從此永樂皇帝隔三差五就要御廚做豆花給他吃,「解縉豆花」因此聞名天下,流傳至今,真正是「一朝偶的皇帝心,一躍龍門成御菜」。
香煎黴魚
贛江是江西的母親河,吉水依靠得天獨厚的贛江水及峽江水利樞紐庫區豐富的水域資源,做起了水文章。香煎黴魚的食材就是來自贛江河裡的草魚、青魚和鱅魚。用河魚做出來的黴魚不但清香撲鼻、鮮美醇脆、清香可口,還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特殊的抗炎脂肪酸,是一道傳統的名菜。
松茸山珍湯
吉水是林業大縣,森林覆蓋率達63.4%,是野生松茸生長的適生之地。吉水松茸歷史悠久,質味獨特,含有蛋白質,胺基酸,有抗癌的功效。
用時鮮的松茸、土雞,加少許鹽,燉一鍋養生滋補湯,不用藉助任何其他調味品,卻清香鮮美,益氣補虛,是舌尖上享受的美味。
紅曲肉
吉水紅色文化厚重,毛澤東、朱德、黃公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在此從事革命活動,留下了許多紅色飲食文化,紅曲肉就是其中的代表。紅曲肉以天然的紅色素為染料,包裹著五花土豬肉,在紅麴黴蛋白酚的催化下,肉質更加鮮嫩,色質更加紅亮,代表著喜慶,寓意著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蝦米糊
蝦米糊,是一道傳統美食,具有濃厚的童年記憶。把從江河、小溪中捕撈的蝦米,經過清洗、曬乾,再經料酒醃製,用菜油翻炒出香,配上筍乾米、肉皮、農家火腿,再加入特製的高湯,採用武火兩分鐘、文火五分鐘,使其中的食料不斷地分解與重組,形成一道糊而不焦、滑而不膩的蝦米糊,極具營養價值。
雙色蒸橋巴
吉水有贛江、恩江、瀧江等水系,水質好、水源足,是橋巴魚生長的絕佳之地。用江河野生橋巴魚蒸出的魚,肉質軟嫩,鮮香味美,吃起來回味無窮。
文峰鼎盛
文峰鼎盛優選非物質文化遺產——水南腐竹和農家火腿為原料,採用滷製、蒸煮的烹飪手法,實現優質黃豆與煙燻火腿的完美結合,給你不一樣的體驗!還寓意著吉水文風鼎盛,人才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