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嘉遊戲擁護者的老玩家們最大情懷,《莎木3》自從當初開啟眾籌立項以來就備受玩家們關注,然而11月28日FAMI通最新日本銷量出爐後還是讓日本玩家們驚呆,17857份的數字實在慘不忍睹,玩家除了嘆息外,紛紛擔心暴死的節奏,而《莎木4》或將再次陷入之前的《莎木3》難產困境。
一邊是寶可夢高奏凱歌,銷量遙遙領先,一邊則是《莎木3》首周銷量慘不忍睹,如果第一周連2萬都上不去,暴死無疑。
玩家表示當初樂觀估計大概有3到4萬的首周銷量,不過現實還是殘酷。
有玩家曬出了當年《莎木》1代和2代時的首周銷量,雖然看上去還算不錯,不過累計總銷量同樣慘,或許和當時DC主機的失勢有關,而2018年發售的PS4版《莎木1+2》重製版的銷量同樣慘不忍睹。
玩家也很好奇還有不少寫手在發售前表達的「熱淚盈眶喜迎新莎木」的玩家到底是誰?
有玩家表示《莎木3》眾籌時有8萬人到10萬人參與支援,達到了《異界鎖鏈》的3倍之多,或許不久後能挽回點顏面,然而難道全是日本以外地區的玩家在支援麼?
不過更多玩家擔心開發費用僅靠眾籌真的能夠全部回收?那麼《莎木4》的問世或許會打上很大一個問號。
除了日本玩家之外,英文論壇ResetEra上也出現了大量關於《莎木3》銷量的討論,其中不僅有遊戲玩家,還有很多業內人士對《莎木3》銷量的分析。
談到《莎木3》為什麼銷量低迷時,有玩家覺得《莎木3》就是一個過時的遊戲,而在回應有用戶稱「如果你能解釋為什麼主流的聲音都認為《莎木3》看著就是一款老遊戲的話,反正我是對《莎木3》這種遊戲概念持開放態度。」時,用戶GJ做出了回應。
用戶GJ表示:說句公道話,這遊戲感覺就像前兩部《莎木》,那些絕對是老遊戲了。不知道別的人怎麼樣,但是我喜歡這種感覺。我和朋友在玩遊戲的時候,我正讓芭月涼下樓梯,我想他轉個身,但是卻做不到,所以我不得不讓芭月涼在走路的時候轉身,因為轉身這個動作這在樓梯上是不可行的。我的朋友不明白為什麼主角不能像其他遊戲一樣轉過身去。那是因為芭月涼在上下樓梯的時候有點感覺是被鎖在樓梯上了。一個現代的遊戲很可能只需要一小步動畫就能讓模型翻轉過來,但是《莎木3》卻需要一點時間,但是這不影響玩家遊玩。
的確《莎木3》仍然像2002年的作品一樣。但是我喜歡玩老一點的遊戲,我也不想玩《莎木3》 ,可當玩家說它感覺像是一個老遊戲時,我確實能理解你們。
我認為《莎木3》不應該受到這樣的惡意評價。是的,它玩起來不像《GTA5》或《漫威蜘蛛俠》等等那樣順手,它不想,也不需要像那些遊戲一樣。《莎木3》是一種需要用愛去品味的作品,一旦你玩進去了,這就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另外,Gameblog高級編輯Romian在回應玩家稱「Epic的獨佔費到底有沒有對遊戲本身,或者Ysnet,和深銀起到幫助作用?」時稱:據我所知,Epic的貢獻全部給了深銀。
同時又有玩家稱:「我覺得《莎木4》已經在做了,Ysnet或許已經知道了《莎木3》銷量不是很好,他們應該會接受Epic幫助發售《莎木4》提出的任何條件。」
Gameblog高級編輯Romian對此也做出了回應:你們不要過多的去評論Epic給《莎木3》的投資,有些事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我也希望我能透露更多的消息,但是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