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品電貝斯的浮浮沉沉及其獨特魅力

2021-01-19 石橋樂器上海店


Heiko Hoepfinger | 作者

premierguitar | 來源

吳有才 | 編譯


現在大家都對一些奇形怪狀的樂器抱有濃厚的興趣,正好我們就來給你介紹下無品電貝司。這種樂器有一段浮浮沉沉的歷史:在七十年代中期的時候,Jaco Pastorius使它變得流行起來,然而到了八十年代,我們在那些流行樂隊裡又難覓它的蹤跡了,但是它在爵士還有前衛搖滾的領域裡還是佔有一席之地的。


圖一 八十年代手工作坊改裝的無品貝斯


我們找不到關於無品貝斯的銷售情況的數據,但是我估計無品貝斯大概佔有整個市場貝斯銷售量的百分之三,不過有些人會覺得這個數字連百分之一都不到。這其中無法確定的因素是手工作坊生產的貝斯數量,因為將品絲去掉再重新塗漆工序相對簡單,手工作坊就可以完成了。


即使有很多的知名樂手都擁有無品的樂器,但是無品貝斯的市場份額依舊非常小。似乎一個樂手的技術越好,他就越傾向於挑選一把無品的樂器。對於很多習慣使用無品貝斯的樂手來說,它能夠使你有更好的表達方式。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使用無品樂器是一個挑戰,但是,那些準備入手自己的第二或者第三把琴的老手們可以考慮下入手。


看看網紅David演奏的無品貝斯Funk Solo:


播主:David504

播主新專: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5m7SFVMTfNvv7dyqfa00G3

iTunes: http://itunes.apple.com/album/id1122291881?ls=1&app=itunes

譜與伴奏:https://www.patreon.com/davie504



無品貝斯的獨特之處在哪?


主要來說,它能夠給你的左手帶來更多發揮的空間。一把無品的琴能夠使你更加流暢地滑弦,顫音更加動聽,使你手指按弦的力道富於變化。即使你手指按弦的角度不一樣也會造成音色上的差異。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缺點,也許無品貝斯並不適合所有的演奏風格。Slapping倒是也能演奏,但是音色會少了那種尖銳的帶有金屬質感的感覺。


圖二 不鏽鋼指板


Jaco將他的指板塗了一層環氧樹脂,圖二中Le Fay的貝斯改裝得更狠,使用了一塊不鏽鋼的指板。當琴弦在這樣的平整金屬板上震動的時候,聲音會有更多的高頻。無品貝斯與有品貝斯在聲音上還是不一樣的,但是這種「不同」有時候也不是件壞事。



誰發明了無品貝斯?


有傳言說Jaco是無品貝斯的發明者。在1970年左右的時候,他將他的1962 Fender Precisio的品絲拿掉了,然後再將品絲槽用木條填充,最後覆蓋上一層環氧樹脂。這種硬質的指板產生了一種生動的音色,進而變成了他的招牌之一。隨後這種改裝以及它所帶來的獨特音色變得十分流行。Jaco不止一次在訪談中表明這是他的發明,這也使他增添了一份傳奇色彩。


事實上,電貝司最早由Paul Tutmarc生產,一開始是無品的。作為一名技師Tutmarc更專注於琴的大小以及拾音器等方面,其他的地方則沿襲了之前那些技師的傳統。Tutmarc的貝斯一直是無品的,直到1940年Paul Tutmarc Jr. 繼承了他爸爸的事業,研發了更小型號的帶有品絲的貝斯,這樣,貝斯就可以背在身上水平彈奏了。所以貝斯手們就從那些笨重龐大的貝斯中被徹底解放出來了,可喜可賀!


之後的貝斯製造工藝上一直沒什麼突破,直到50年代Fender Precision的出現這種狀況才得以改變,從那時起,所有的貝斯都安裝了品絲。無品貝斯的第一次回潮是在1965年的時候,當時加州的Bartell公司又生產了一款無品的空心Hohner貝斯,根據該公司的信息,該型號比Ampeg AUB-1無品琴要早一年。到了1971年,Jaco才改裝Precision得到了自己的無品貝斯。


所以回到那個老話題,誰發明了無品電貝斯?我們首先要把Tutmarc的無品貝斯排除在外,因為僅僅只是將貝斯按比例縮小並不能算是一種發明。第一個使用現代無品電貝司的就是滾石樂隊的Bill Wyman。根據他的傳記《Bill Wyman’s Scrapbook》,他早在1961年就將他的一把廉價的日本產貝斯的品絲去掉並用於他的第一支樂隊the Cliftons當中,然後在加入滾石的期間也有使用。想不到吧!一般人都會覺得只有在爵士樂的領域才會用到無品貝斯呢!


當然,現在的樂手們大部分情況下用的還是有品貝斯,只有在一些演出的某一部分才會換上無品的貝斯,有時甚至僅僅只在一首歌裡使用,因為在有些場合除了使用無品琴以外別無他法。



相關焦點

  • 人生浮浮沉沉,沉下去的是煩惱,浮上來的是幸福。
    人生的是是非非如同一杯渾濁的水,經過時間的沉澱,把過去的東西封存起來,人生浮浮沉沉,沉下去的是煩惱,浮上來的是幸福。在人生的起起伏伏中,要做到: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思,這能夠提升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並最大限度地減少煩惱的產生。在渾濁的世事中,我們要有一種如水的人生態度。
  • 人生如茶,輕輕綴飲,浮浮沉沉
  • 入行差不多二十年一直浮浮沉沉!直擊鄭世豪同老婆十指緊扣逛商場
    42歲的鄭世豪入行差不多二十年,一直浮浮沉沉,直到13年參加《星夢傳奇
  • 從《金陵十三釵》中走出來的倪妮,名利場浮浮沉沉後又將走向哪裡
    一張並不大眾的鯰魚臉,疏朗開闊、節奏分明的五官,眼角捎帶一絲媚氣,高貴的冷白皮,單獨拎出五官之一併不驚豔,但這些組合在一起,整張臉就顯得氣質獨特。更別說倪妮天生的模特身材了:170CM的大高個,骨架勻稱、纖濃合度,瘦而不柴,頸項欣長、身姿挺拔,網上流傳的一張她和劉詩詩出席時尚大會的照片,倆人身著一黑一白,昂首挺胸的身姿引發熱議,被人們親切地譽為「黑天鵝和白天鵝」。
  • 《晴雅集》VS《赤狐書生》,中國的妖怪有何獨特魅力?
    本月即將上映的《晴雅集》預售成績亮眼,而月初上映的《赤狐書生》顯得後勁不足,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被書生王子進和赤狐白十三的情誼所感動著~相較於日本精怪,中國的妖怪有何魅力呢?張雲所著的《中國妖怪故事》,講述了「妖」、「精」、「鬼」、「怪」四部共1080個故事,會讓人聯想到近年來大熱的影視劇:食夢獸就像《香蜜沉沉燼如霜》裡夜神潤玉座下的「魘獸」;唐代賀蘭進明和狐狸結婚不正是和《結愛之異客逢歡》裡賀蘭觿母親狐族公主夕顏嫁與凡人的經歷相似麼?人和影子親密無間不正是《赤狐書生》裡白十三和王子進的寫照嗎?
  • 新人選購貝斯設備指南
    上次我們寫的一篇關於貝斯新手的指南最後有提到設備其實不容小覷,那今天我們來談談貝斯新手們的設備問題。
  • 比《冷雨夜》還感人的貝斯,《Tears In Heaven》(淚灑天堂)
    提到貝斯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冷雨夜》,這首被稱為最感人的貝斯solo在人們心中有著太深的烙印。
  • 吉他or 貝斯
    你分得清吉他和貝斯嗎?我們經常說的貝斯,其實是吉他的一種,全稱是Bass Guitar,即低音吉他。最常見的貝斯有4根琴弦,由於琴弦的長度和粗度都大于吉他,因此發出的聲音比吉他低很多。最常見的吉他有6根琴弦,但是貝斯也可能有6根琴弦,所以單靠數琴弦的數量是無法準確區分吉他和貝斯的。因為貝斯低音的特性,它在音樂中經常「隱身」:其實並不是你聽不見,而是因為吉他的聲音太搶耳了,吸引了你大部分的聽覺注意力。當然也有可能是,有的時候你明明聽見了,卻不知道這是貝斯發出的聲音。
  • 溫蓄魅力的蘇珊.薩蘭登
    在好萊塢眾多女明星中,蘇珊·薩蘭登可以說是最獨特的一個。她從影時間極長,卻大器晚成。命運總是與她擦肩而過,她早已成為大眾心目中的明星影后,但奧斯卡大獎卻屢屢不垂青於她。在她年歲已高之時,反而終獲殊榮。
  • 吉他和貝斯的主要區別,哪個更好學?
    貝斯手吉他和貝斯的構造事實上,吉他和貝斯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但最容易分辨他們身份的方法有兩個:(一)看體型大小;(二)聽弦音高低。所謂看體型大小,只要你用心觀察,就不難發現貝斯的體積相對較大,而吉他則相對較小。而要聆聽弦音的不同,第一步先要認識兩者的標準定弦。貝斯大多只有四弦,其空弦音為EADG,和吉他由粗到細的四根弦是一樣的,不過低了一個八度。
  • 旗艦的意義 | Spector USA 手工貝斯
    貝斯無限的創造力、自信心和對極致的不懈追求。後來, Spector USA 定製團隊搬遷到了紐約郊外的音樂聖地—大名鼎鼎的伍德斯託克,在這裡 Spector 的頂級制琴大師們繼續打造著世界上最為精美誘人的手工貝斯,就像他們早期在布魯克林時所做的一切。四十多年來, Spector 貝斯在不同的音樂領域幫助成就了一位又一位世界級貝斯演奏家。
  • Slipknot 活結樂隊貝斯手訪談——我與我的貝斯
    Slipknot 活結樂隊新任貝斯手 Alex V-man,原名Alessandro Venturella,原本是英國重金屬樂隊 Krokodil 和 Cry for Silence 的吉他手
  • 「國金」三吉他+主音貝斯,現在的後浪們這麼猛嗎!?
    3、你們的陣容中有三名吉他手,這是一個很獨特的配置,這是出於什麼目的呢?(當然是準備開除貝斯手啦,開個玩笑。)我們這麼做一方面是和樂隊的經歷有關,樂隊成立的時間不長,但我們在吉他編排上確實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猶豫。
  • 貝斯大師 Anthony Wellington 的 La Bella 低音之王現場
    蝴蝶貝斯和 Aguilar 音箱與效果器 雙料代言人。他曾隨 Fodera 蝴蝶貝斯一起巡演中國,他是 Victor Wooten 樂隊中的貝斯第二把交椅,Victor Wooten 貝斯訓練營的最傑出講師之一,同時在 Gerald Veasley 貝斯訓練營授課。他的課程有著非常鮮明的個人特點,極其強調分享自己的心得與體會,令人過耳不忘。
  • 新品無頭蝴蝶貝斯 | Fodera Tony Grey 籤名款貝斯
    1975年出生在英格蘭紐斯卡爾市的六弦貝斯大師 Tony Grey,畢業於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是迄今為止聲音最具動態、最具辨識度的貝斯手之一
  • 浮浮沉沉二十餘載,臺灣綜藝製作人北上生存圖鑑
    女神小S獨特的風格標籤,轉換到一個新的文化語境裡,即便是尺度和包容度更大的網絡平臺,恐怕也很難做到完全的自恰。如果無法與內地的青年文化共振,一方面怕是很難有製作大體量節目的機會,另一方面如《奇葩說》般的棚內爆款幾乎很難實現。這是如今北上的臺灣製作人必須面臨的困境。小天地裡,如何突圍?在各大網絡平臺,做垂直細分的「小而美」腰部綜藝,或許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