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王寶強離異刷頻的幾天,
還有一位更值得關注的人物。
他叫司徒保華
新加坡「18廚」連鎖餐廳的老闆
最中間的人就是司徒保華
紋身、光頭、大塊頭
外形兇悍再加交叉的雙手
與我們印象中的企業家大不相同
不僅如此
他的餐館有四成員工
都是有過犯罪經歷的牢犯
儘管如此,他的餐館還是常常爆滿
尖峰時間還要排隊才有位子
司徒的餐廳已走過了9年,開了10家分店,
每月盈利75萬美元,450萬人民幣!
創業成功,還幫助犯過錯的年輕人就業
你能想像嗎?在開辦「18廚」之前
司徒也曾是一個坐牢10多年的囚犯
9歲做馬仔、15歲吸毒
坐牢十餘年後悔悟
33歲才開始人生
小時候司徒的父親販售鴉片,受父親的薰染,9歲時他就已經協助父親處理鴉片。15歲那年,司徒保華吸下人生第一口海洛因。
隨著毒癮越來越大,為了搞到錢買毒品,他從高中輟學加入黑幫,學著收起了保護費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古惑仔。
22歲的時候,他第一次被捕入獄,可是依然沒有戒毒。此後十多年,出獄、復吸、被捕,他一共四次出入監獄,生活陷入了一種死循環。
最後一次入獄前他還吃著母親做的煲仔飯,等著警察上門,結果還沒吃幾口,就被帶走了。長期的吸毒讓他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就在他快出獄的時候,患上了嚴重腸道潰瘍,獄中的他生不如死。經歷生死的司徒幡然醒悟。
33歲出獄後,下定決心要開始新的人生,有一份正常的工作,過正常人的生活。
創業頻頻失敗
卻從不放棄
立志要幫助更多有前科的人
司徒前後面試了6份工作,可最後的結果都是不了了之。他並沒有氣餒,反而告訴自己:
「沒人欠你一條出路,只有你自己」。
自此,他開始嘗試自己創業,並立志,如果自己作了老闆,要僱傭有前科的人。
司徒想著辦法尋求謀生,借錢租了個小貨車,當起了送快遞的司機。幾年下來還成立了快遞公司,可這次的創業並不順利,公司還是倒閉了。
1999年,土耳其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他申請作為志願者跟隨救援團隊,到一線救助傷員。司徒在那裡搭灶做飯,因為不錯的手藝,他找到了新的目標,決定回新加坡開一家自己的餐館,並聘請刑滿獲釋的人們來餐廳當員工。
回國後,司徒在牧師的幫助下,開了一家中餐館。正如他承諾的,店中80%的員工都是刑滿釋放的人員。但是,當時的司徒沒有任何管理經驗,很快店面失控,店員吸毒、打架,也有人砸廚房,撬餐廳保險箱,搶走了所有的錢。
僅僅一年時間,這家餐館虧本倒閉,49歲的他再次一敗塗地。
司徒保華笑笑不灰心:
「無論你請什麼樣的人,其實你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如果那麼容易就洩氣,可能是不太適合做這樣的事吧。」
自費去英國學習
再次創業,月入450萬
仍不忘初心
兩次失敗,並沒有讓司徒喪失信心,反而讓他意識到自己對烹飪的熱愛。他決定要先學習管理模式,才能做好老闆。
司徒自費前往英國,在Jamie Oliver大廚創辦的慈善餐廳「Fifteen」那裡拜師學藝。
Fifteen是一家招收英國問題青年的慈善餐廳,但是只招收英國人。在司徒堅毅的誠心面前,大廚Jamie Oliver被打動,破例給了他為期一個月的學習時間。
為了學有所成,從洗碗擦碗到做菜上菜,年齡最大的他什麼都願意幹。
回到新加坡,2007年,他東山再起開了餐館,餐廳取名叫「十八廚」。
吸取過去的教訓,司徒保華對員工比例進行了控制。刑釋人員約佔其中38%,相較之前更好管理,也能讓其他員工對他們產生積極影響。
而且他對食物的要求非常嚴格,他說過:我們不販賣同情,只賣美食!
他認為:若只是因為同情才來吃飯,那第一次很可能就是最後一次,以品質取代同情,餐廳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為顧客省錢的經營模式
他的餐廳有別於本地其他餐廳,點菜沒有服務生,把你所要的食物寫在訂單上,然後拿到收銀臺付款,之後自取餐具,冰水,接下來就等著服務生把食物送到你的座位上。這樣的做法,對餐廳而言節省了勞動力,對食客來說,則不必支付10%的服務費。難怪對於求新立異而手頭不算寬裕的年輕人非常有吸引力。
挖掘清真商機
他還把目光投向了穆斯林群體。穆斯林佔新加坡總人口數的16%,他們生活質量較高,也願意消費。吃的食物和地點卻有限。
為了這一消費群體,司徒保華從文件、員工到環境衛生絲毫不敢怠慢。餐廳獲得新加坡最佳清真認證餐廳。
他的事跡被寫成書,
書名叫做
《One More Chance》
再多一次的機會。
2012年,他獲得新加坡總統勳章
被各界譽為新加坡最成功的社會企業家之一
2014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為其點讚
稱被他的信念與激情打動。
好項目都在這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