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央視熱播 劇情何以如此接地氣? 陳彥:因為我對西安愛得太深

2020-12-04 西安發布

12月3日上午,記者採訪到茅盾文學獎得主、《裝臺》原著作者陳彥先生。說到電視劇《裝臺》眼下在央視的熱播,陳彥說自己也在追劇,並認為拍得不錯。

陳彥

曾在文藝路工作多年

陳彥是地道陝西人,曾長期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工作。眼下儘管已到北京就任,但說到《裝臺》故事的發生地西安,他仍充滿感情:「我在文藝路工作生活很多年,對西安這座城愛得太深!」

說到電視劇《裝臺》,陳彥打開話匣子。《裝臺》開播後,他一直在看,「感覺拍得不錯,生活氣息濃鬱。現在有些藝術脫離現實、脫離生活,而這部劇在正確價值觀的傳播上做得很好。《裝臺》總體想體現的就是小人物靠自己的誠實勞動,獲得合法收入,從而安身立命的主題,這應該是我們這個社會始終倡導的。現在社會上有一種現象,就是過份強調靠技巧、靠走捷徑獲得成功,結果往往會裁跟頭。靠誠實勞動,獲得合法收入,這應該是社會演進的生存之道。」

刁順子身上有著老陝的厚道

劇中主人公刁順子以靠給秦腔劇團裝臺為生,整天騎輛破三輪車走街串巷,肩挑背扛,憑體力和智慧養家餬口。「這個人對家庭負責,愛孩子。作為一個工頭,他也沒有公司,沒有頭銜,但卻團結了一幫人,而且跟劇團上下相處融洽,為啥?就因為人厚道,能照顧別人,自己再苦,也會替別人著想,把責任扛在肩上,這就是小人物的人性光芒,我認為這部劇改編是成功的。」陳彥說。

可以說,刁順子身上體現著『老陝』的厚道淳樸,也就是現代人最為看重的實在、靠譜。陳彥說「張嘉益成功塑造了刁順子這個都市小人物的形象,這個角色不同於他以往扮演的任何角色,演得很到位,很有深度。」因為張嘉益本身是西安人,演起來動作、語言都十分接地氣,展現出角色特有的人性溫暖,用陳彥的話說,有一種「跟大地自然狀態的聯繫,而不像一些偶像劇,根本不去展現當下的生活和人們的苦樂。」

為別人裝臺,演自己人生

《裝臺》劇中人以「陝普」(陝西普通話)演繹都市人的磕磕絆絆、家長裡短,表達著人生不易、但須堅強向前走的志向。陳彥說,接觸他們,就能發現小人物身上也有高光的東西。主角,是舞臺上的高光,他們讓很多人擔負裝臺的任務;其實裝臺人有時也是生活的主角,很多人也在為他們裝臺。可以說,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既是主角,又在為別人裝臺,互相取暖,人生才有光和熱。

摯愛秦腔,它是陝西人的歌

《裝臺》中出現許多秦腔唱段,無論是刁順子,還是其他裝臺工和普通百姓,高興時、傷感時,閒了、累了都愛哼兩句秦腔,而劇中舞臺上的秦腔大戲更讓觀眾感到親切。有一場戲,秦腔劇院演碗碗腔《人面桃花》,唱腔委婉,感人肺腑,加深了許多外地人對陝西地方戲的了解。陳彥動情地說,他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當院長時期,深深感受到陝西、西安各級文化主管部門對秦腔藝術的重視和扶持,感受到秦腔在民間強大的生命力。大秦之腔,唱出了秦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我摯愛秦腔,因為它是陝西人的歌。《裝臺》對秦腔的宣傳、對西安的宣傳,義不容辭。」

要向古城建設者致敬

《裝臺》是一部勞動者的奮鬥史,陳彥說勞動是美麗的,具有永恆的價值,這也是《裝臺》所要表達的主題:勞動者的姿態是美麗的,勞動者是光榮的。「我自調到北京工作後,因工作需要常在全國各地跑,我發現在許多城市,包括三線城市、小縣城,現在都被建設得很漂亮。為了城市的建設,中國農民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就拿咱西安來說,城市建設加快,越來越美好宜居,這是成千上萬跟刁順子一樣的普通勞動者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在這裡我要向古城的建設者們致敬,是他們讓我更愛這塊土地!」

西安城市文化傳播工作室 周媛

相關焦點

  • 《裝臺》央視熱播 劇情何以如此接地氣?陳彥:因為我對西安愛得太深
    12月3日上午,記者採訪到茅盾文學獎得主、《裝臺》原著作者陳彥先生。說到電視劇《裝臺》眼下在央視的熱播,陳彥說自己也在追劇,並認為拍得不錯。眼下儘管已到北京就任,但說到《裝臺》故事的發生地西安,他仍充滿感情:「我在文藝路工作生活了很多年,對西安這座城愛得太深!」說到電視劇《裝臺》,陳彥打開了話匣子。《裝臺》開播後,他一直在看,「感覺拍得不錯,生活氣息濃鬱。現在有些藝術脫離現實、脫離生活,而這部劇在正確價值觀的傳播上做得很好。
  • 《裝臺》諧音梗「裝墊兒臺」,播放量破億,劇情真實接地氣
    近日,央視的《裝臺》即將大結局了,熱度還是很高漲,最近又是靠諧音火了一把,很多人以為《裝臺》是北京話的「裝墊兒臺」的諧音,都不知道是一部電視劇。不過隨著《裝臺》的播出,很多人對這部劇也是持好評的評價,這是一部根據茅盾文學獎得主陳彥的長篇小說《裝臺》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在黃金時段熱播,播放量破億。
  • 商洛文藝界舉辦「祝賀陳彥原著電視劇《裝臺》央視一套熱播」座談會
    12月7日下午,商洛市文聯、商洛市劇協、商洛市作協「祝賀商洛籍劇作家陳彥原著電視劇《裝臺》央視一套熱播座談會」在市行政中心舉行。會議伊始,王良用手機視頻連線陳彥,表達了商洛文藝界對電視劇《裝臺》熱播的祝賀之情,陳彥用商洛方言答謝,他說,《裝臺》在央視播出,得益於編劇、導演的二度三度創作,得益於張嘉益、閆妮等明星們的真情付出,他們讓小說用電視這種形式呈現出來,從而引起廣泛關注。家鄉的關注更使我感動,我會一直持續努力,力爭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以回報家鄉人民的深情厚誼。
  • 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陳彥:請給勞動者一個敬重的注目禮
    電視劇《裝臺》劇照日前,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熱播,一群隱於幕後的裝臺人被推到了前臺聚光燈下。裝臺在七十二行之外,是劇場藝術發展促生出的新行當。裝臺人和藝術密切相關,布景、燈光,全為藝術服務;裝臺人幹得卻是體力活兒,升降平臺、假山巨石,一場演出要拉幾卡車;大型演出,有時要有上千燈光組合,而一隻燈有的就重達上百斤。
  • 探秘《裝臺》!聽陳彥說!
    隨著電視劇《裝臺》的熱播,讓陝西文化、西安美食與老陝方言火爆全網!隨之而來更多的是人們對《裝臺》背後的故事探究。2020年12月18日周五15:00即將舉辦第二十四期西鹹新區文化大講堂在詩經裡·詩經主題茶館二樓進行 ,特邀《裝臺》原作者陳彥先生親臨現場為大家帶來「一切從生活出發」的主題講座。關注詩經裡公眾號參與活動報名。
  • 活動預告■12月18日,相約在「詩經裡·詩經主題茶館」聆聽熱播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陳彥解密《裝臺》背後的故事
    《裝臺》正在央視一套熱播這部陝西人寫、陝西人演的陝西故事演活了平凡人的奮鬥人生也賦予了作品更能打動人心的藝術魅力長篇小說《裝臺》是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陳彥於2015年發表的首部長篇小說,作為資深劇劇作家、作家和文藝行業管理人員,小說甫一發表,旋即引爆整個文學界,一種耳目一新的文學表達顛覆了業界約定俗成的觀念,作品如同別致的雞冠花讓文學園地徒增異彩
  • 專訪|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陳彥:請給勞動者一個敬重的注目禮
    >日前,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熱播,一群隱於幕後的裝臺人被推到了前臺聚光燈下。裝臺在七十二行之外,是劇場藝術發展促生出的新行當。裝臺人和藝術密切相關,布景、燈光,全為藝術服務;裝臺人幹得卻是體力活兒,升降平臺、假山巨石,一場演出要拉幾卡車;大型演出,有時要有上千燈光組合,而一隻燈有的就重達上百斤。幹裝臺的,大多是農民工,他們用汗水為別人裝點夢想,自己卻成為被忽視甚至無視的群體。裝臺的故事並非熱門題材,裝臺的話題略顯沉重,電視劇熱播令不少人意外。
  • 《裝臺》收視率逆天,有人卻開始狠狠罵了?罵得對不對?
    一部《裝臺》在央視一套熱播,收視率破二了,簡直逆天!這部低成本製作的電視劇賣給央視一套,賺了錢,而且央視在黃金時段給網紅西安做了幾十天廣告,西安人樂開了花!別忘了,央視新聞中間插播各地的旅遊宣傳廣告,幾秒鐘都要花成百上千萬錢,西安現在做廣告,央視還要給人家掏錢!
  • 《裝臺》央視熱播,西安又要火了!胡辣湯、肉夾饃比張嘉益還搶鏡
    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在電視劇收視普遍遇冷的情況下,11月29日,央視亮相的電視劇《裝臺》一經播出就取得了超高的收視率。第一集酷雲收視率就破同期記錄,不僅大爺大媽愛看,年輕人也在論壇、微博、頭條討論得津津有味,這部全程在陝西取景的電視劇充滿著濃濃的西安元素。
  • 陳彥回長安再講《裝臺》故事
    重返長安為西安「裝臺」12月18日,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收官,這部人間溫情大戲,演活了平凡人的奮鬥,讓觀眾們連連叫好,意猶未盡。「說說裝臺是怎麼回事」成為陳彥此次文學講座的開場白,他說《裝臺》的緣起,是自己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做院長時,認識了一個小名叫「生生」的普通人朱冬平,當時院裡舉辦了「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動,劇場要天天翻臺,工作量很大,因此僱了大量農民工進行裝臺工作,這群工人的工頭就是生生。白天演員們彩排,裝臺只能在夜裡趕工進行,工人們非常辛苦。
  • 電視劇《裝臺》正在熱播,西安這座城市引發網友熱議
    西安網訊(記者 馬瑩)溫暖現實主義大劇《裝臺》播出首周,央視一套收視破2%,成績一路飄紅的背後,盡顯貼近生活、細節紮實的大劇活力。從西安美景到方言,鏡頭一轉竟是滿眼美食,「舌尖上的西安」叫人慾罷不能。劇情和演繹都很生活化,勾起了不少觀眾的「記憶」,引起網友熱議。
  • 《裝臺》演繹小人物煙火人生
    由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熱播,這部充滿濃鬱陝西地方特色的電視劇被觀眾和網友戲稱為最接地氣的西安該劇從原著作者到主創班底大多是陝西籍,全片在西安實地取景,用最真實的鄉土風情贏得了觀眾點讚。心情劇情相結合,拍出地道「陝味」《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對準的是裝臺,即舞臺拆卸行業,講述的是裝臺小人物刁順子,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改變命運的故事。很多觀眾表示,張嘉益演活了「刁順子」。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著名劇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小說《裝臺》自推出,即獲得多方好評。如今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熱播中,這部以古城西安為背景的都市群像劇,鮮活熱鬧。由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秦海璐、宋丹丹、陳小藝等實力派演員在劇中扮演重要角色。該劇講述了在西京城市底層為舞臺布景而忙碌的人群的生活。
  • 裝臺人生,人生裝臺
    文 | 張智鋒 央視一套熱播電視劇《裝臺》,根據陳彥同名小說改編,由張嘉譯、閆妮領銜主演,昨天播到第五集。 陳彥是陝西當紅作家,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長篇小說《裝臺》曾在2015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中位列榜首,去年憑藉長篇小說《主角》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進一步拉高人氣。陳彥不僅擁有廣大讀者,還有眾多粉絲,所以說電視劇《裝臺》出身高貴,因為自帶流量。 《裝臺》講述老百姓的故事。裝臺就是拆裝舞臺道具,演出之前,把道具布景、燈光音響安放在指定位置。演出結束,拆掉道具,裝箱入庫。
  • 茅獎作家陳彥:用《裝臺》為底層勞動者立傳
    在今年的熱播劇中,《裝臺》算是一個另類,沒有流量明星,也不靠熱搜話題,就踏踏實實憑著樸實的生活質感和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贏得了觀眾的喝彩。作為原著作者,陳彥也給《裝臺》的改編點了個贊:「我認為改的很好,基本尊重原著精神,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是奔著現實主義的風格去創作的。當然影視有影視的規律,所以它的調子會變得更加溫暖一些。」《裝臺》的地氣,不止源於小人物的故事,更來自於陳彥20多年院團生活的積累。
  • 《裝臺》登陸央視熱播,張嘉益閆妮再度出演夫妻,陝北風情十足
    古裝劇和懸疑劇看多了,難免想換下口味,看點接地氣又不失人生哲理的年代大戲。最近由張嘉益、閆妮以及宋丹丹三位領銜主演的新劇《裝臺》登陸央視黃金時段播出,張嘉益與閆妮再次出演夫妻,引發眾多網友期待。《裝臺》一劇由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將故事的背景設定在古城西安,時間則是正值改革開放的浪潮之下
  • 《裝臺》迎來追劇熱潮 能讓西安人發現藏在身邊的美好
    因為正在央視熱播的電視劇《裝臺》,陝西西安再次走紅,親切的陝普、誘人的美食、熟悉的街道,外地人被這座城市的煙火氣深深吸引,本地人重新發現藏在身邊的美好。而這與該劇的主創班底都是陝西本土人有很大關係。近日,該劇編劇馬曉勇在西影廠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我是陝西人,這是不由自主的。」
  • 《裝臺》熱播 閆妮:「蔡素芬身上有我的影子」
    電視劇《裝臺》正在熱播,寫實接地氣的劇情、演員們細膩鮮活的表演以及原汁原味的陝西話和西安美食獲得收視第一和豆瓣8.4分的好成績。劇中,西安籍演員閆妮一改往日形象,挑戰了一次「小女人」角色。她飾演的蔡素芬是一個溫柔至極又不乏堅韌的女人。閆妮說,劇中的蔡素芬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具有愛的能力,讓閆妮感動之餘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劇中,蔡素芬從甘肅來到陝西落腳,與男主角刁大順萍水相逢後結為夫妻,而蔡素芬與刁順子女兒刁菊花的對手戲,也是該劇的一大看點,面對刁菊花的刻意刁難,蔡素芬始終包容隱忍。
  • 有聲小說■《裝臺》全集(第1集——第80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長篇小說三部曲之二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劇作家、作家「陳彥長篇小說三部曲」之二《裝臺》有聲書作者:陳彥,演播:王雪峰編輯:魏鋒專訪《裝臺》作者陳彥 解讀央視熱播劇背後的人間煙火《裝臺》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
  • 《裝臺》陳彥原著改編老陝實錄
    央視一臺黃金檔播出茅獎得主陳彥老師《裝臺》改編的同名電視劇,老百姓真實生活、情感的佳作。「白嫂子」,弟兄們樂開了花;而蠻橫無理、霸氣的閨女菊強勢回家;讓滿心憧憬新生活的「白嫂子」如同跌入冰窟窿;被嬌慣的菊對順哥的蔑視與刁蠻,掠走她爹剛到手的辛苦錢,憐女心切的順哥逆來順受;菊戰勝沒事找事老混混「八叔」,吃了啞巴虧的城中村「八叔」硬是打掉牙合血吞的賴子模樣;墩子徒有一身好武功,卻討不到媳婦的焦慮;富二代想站在臺中央秀一把頭角的癮;瞿團長對討生活農民工群體的關愛……這都是一部接地氣佳作的引人入勝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