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還是第一嗎?

2021-01-16 騰訊網

[摘要]而對物質欲求低下的日本社會,也使得日本人失去了成長志向,變得「性冷淡」。汽車只用不換。而高級車的更換時代也早已結束。住房不一定要新造的。

作者:姜建強(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曾大學任教,研究哲學,20世紀90年代留學日本。)

傅高義的學術底氣從哪裡來?

日本還是第一嗎?寫下這個標題,自己也處在不確定的狀態中。因為就在4月2日,夏普被正式納入鴻海旗下的籤字儀式在大阪的堺市舉行。堺市,曾經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秀風雅的寶地,更是日本人玩茶道的聖地。就在這塊寶地和聖地,上演了以3888億日元的收購價,將日本家電巨頭收入囊中的一幕。精心布局的翻牌,為鴻海省下1000億日元的同時,更顯露出了「羔羊」就是要宰的任性。當年如日中天的液晶電視機,使夏普成就了世界第一,而今落入這個結局,只能用高級黑來解釋了。歷史會記住這一幕。因為這太具有象徵意義了。而也就在過去不久的2014年12月1日,《日本經濟新聞》發表了題為《日本GDP按美元計算僅為中國的一半》的報導。怎麼個「一半」呢?原來一個是4。8萬億美元,一個是10。4萬億美元。當然我們還看到中國旅遊團的節節爆買,又如何使日本人如久旱逢甘露般的笑逐顏開。那種有奶便是娘的「無節操」,真的讓人不得不發問日本還是第一嗎?要命的是旅遊團一走,百貨店的營業額就下跌,而百元店,唐吉訶德,松本清等廉價店則顧客滿盈,當然還有優衣庫,落了個在池袋車站內嘶聲竭力高喊賤賣的地步。只有無印良品還在玩弄情調,但在日本本土遭遇頑強抵抗。日本人不想花錢買這個無用的情調。救活它的是中國市場。其實中國消費者還不知道情調是不用花錢買的。而有海外留學和工作經驗的文化人谷本真由美,在2013年出版《日本是世界上第一貧困國》,揭破日本被世界尊敬是謊言,日本人勤勉有責任感更是謊言。在網上跟帖的日本人則大讚罵得好。這些怎麼說都應該與第一無關。但問題是日本還是第一嗎?

引出這個話題的是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他在1979年出版《日本第一》的書,硬是將美國人的興趣和視野轉向了遠東島國的昔日對手。天下老子第一的美國人,在傅高義意圖性的點化下,也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得天不厚的日本,怎麼能把美國人都束手無策的一大堆問題,處理得這樣頭頭是道呢?」(引自初版序言)實用主義哲學深入骨髓的美國人,怎不被這樣的設問所迷倒所電擊?於是這本書成了暢銷書。問題是36年過去了。曾經第一的日本如今還是第一嗎?或者說日本第一這個話題乾脆已經過時了嗎?老資格的從不缺失學術遠見的上海譯文出版社,在今年3月推出傅高義《日本第一》的中文本,又引出了日本是否還是第一的話題,其潛在意義是不可低估的。因為現在看來角色的置換隻是時間問題,曾經的老大向日本學習過,這個學習的時間至少有10年。那麼未來的老大是否也能儘早地轉變學習風向?傅高義在書中引述古希臘神話,說伊卡洛斯得到翅膀,得意忘形,竟向太陽飛去。結果蠟制的翅膀熔化了,終於葬身海底。他由此告誡美國人:「現在是時候了,美國必須拜別國為師。」那麼這句話是否可轉換成「現在是時候了,中國必須拜別國為師」?這位寫過《鄧小平時代》的作者,允諾該書中文版的出版,或許下意識地也感到中國「需要培養胸懷全球的政治家」。

不是說傅高義不知道早已今不如昔的日本,在為他設置尷尬,在為他設置詰難,甚至在為他設置無語可答的窘境,但是他還是自信滿滿地宣稱:我說日本第一不是指日本經濟是全世界最大最強的,而是要告訴美國人,日本是如何發展的。他在新版序言中再度肯定日本,認為「日本即使經過了失落的二十年,但屬於日本第一時代的優良特質依舊存在,對於發展中國家甚至像美國和中國這樣的大型經濟體,仍能給予重要的啟迪」。那麼傅高義的學術底氣是從哪裡來的?

是日本人早早宣布了資本主義的終焉?

粗線條地看日本經濟,1956-1973年謂高度成長期,成長率是9。1%;1974-1990年謂安定成長期,成長率是4。2%;1991-2013年謂低成長期,成長率是0。9%,也叫「失去的20年」。通過高度成長期和安定期,日本在1980年代後半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富裕國家。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超過了美國,這個優位一直持續到2000年。之後美國人又追了上來。再之後中國人也追了上來,終於在2010年,日本不情願地交出了世界老二的座椅。整個80年代,日本真可謂股票暴漲,房產高騰。照理說,漫天飛舞金錢銀幣,國民富得渾身冒油,這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個不壞的事情。從經濟學誕生的那天起,不就是教導人們怎樣致富嗎?亞當·斯密不是還寫過《國富論》嗎?但就在1989年的9月,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上了年紀的日本女學者,寫了本《什麼叫富》的書,交頗有名望的巖波出版社出版。想不到,這本書一出版到2004年的10多年間,就再版了54次。暉峻淑子,這位學者教導了我們什麼呢?她說:日本滿天飛舞金錢銀幣,這叫有錢,不叫富。真正的富應該是波及到全社會的無差別的富。就像陽光一樣,照在宮殿上,也照在陰溝裡。富也應該像陽光一樣,對所有的人都應該陽光普照。這本書,有錢的人看了心梗,沒錢的人看了心絞痛。原來有錢也不好玩。但暉峻淑子對「富」所作的理性思考則表明,在日本,頭腦清醒的大有人在。

現在看來在GDP上,日本這個國家指望翻身基本無戲,因為人口和規模已經框定。但無法翻身所帶來的「無欲望」和「一億總下流」,正好迎合了一個轉型時代的到來。一個怎樣的轉型時代?現在日本學界提出「零成長」這個概念。如在日本有「日元先生」之稱的榊原英資教授說,「失去的20年」這個提法是不準確的。因為這個20年恰恰讓日本進入了一個成熟階段。1%的成長率,甚至零成長率,是日本今後所要追求的。他說現在歐洲已經聽不到「成長戰略」這樣的用語,替而代之的是「僱用增加」這個詞語。歐洲大體也是1%的成長率,與日本相同。這點作為先進國的美國稍有特殊。這個特殊恰恰表明美國是新興國與先進國的重疊,或者說是一半對一半。現在日本面臨的是最上位的1%富裕層與最下位的99%下流層的差。「明天要成為比爾·蓋茨」這個夢,必須完全消失才對。因為這個夢是以「成長志向」為前提的,是以用金錢的多少來衡量人的成功與否為前提的。而對物質欲求低下的日本社會,也使得日本人失去了成長志向,變得「性冷淡」。汽車只用不換。而高級車的更換時代也早已結束。住房不一定要新造的。老式翻蓋的手機還有不少日本人在用。1000日元10分鐘的理髮店,越開越紅火。名牌不再搶手,甚至連銀座小姐也背起了環保布袋包。居酒屋越開越大,但價格越來越便宜。百元店成了生活中的必需。24小時便利店成了解決欲望的便利「公廁」。日本全國現共有53000家(2015年9月為止),每20米就有一家絕不是神話。帶有星級的米其林料理店成了外國遊客的好吃地,好多日本人甚至都不知道如何預約。性風俗業也打出「3000日元一回戰」的雷人廣告。城市青年開始往鄉村隱居種地。昔日新潟滑雪地的休閒住房(50平米),房東打出5萬日元的出售價,還沒有人問津。如此等等。榊原英資教授對此說,這就是一個「利潤趨零」的好社會的表徵。這表明日本基本完成了「從國民國家到資本國家再到國民國家」的否定之否定歷程。到日本旅遊過的外國人,都羨慕和喜歡日本。羨慕和喜歡日本的什麼呢?不就是羨慕和喜歡無成長志向的真正和諧安定的文明社會嗎?關於這一點榊原英資在《作為文明的日式資本主義》中就宣稱日本優越於頹廢的歐美。而在今年與水野和夫教授合著的新書《資本主義終焉後的世界》中,更是提出從環境、安全和健康這三大塊來看,日本仍然是第一的觀點。從環境來看,日本國土的68。6%被森林覆蓋,這其中面積的40% 是沒有人力介入的自然狀態,這在發達國家中找不到第二家。從安全來看,日本的犯罪率是9。9%,而美國是17。5%。從健康來看,平均壽命世界第一。所以從雖然是低成長或零成長但很成熟這點來看,日本無疑是最優等的。這正如傅高義在《日本第一》的書中引述英國的日本問題專家羅納德多爾的話說:「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現代化的後進國家。」但就是這個「後進」國家率先宣布「更快更遠更合理」的現代行動原理必須讓位於「更慢更近更寬容」的後現代行動原理。這樣看來恰恰是日本人早早宣布了資本主義的終焉。不買多餘的只買要用的。不買最好的只買能用的。這種後消費時代的特徵與近藤麻理惠「怦然心跳的整理術」在本質上趨同。

什麼是日本人創造第一的精神心向?

多少年前日本的一位數學家藤原正彥寫了題為《國家的品格》的暢銷書。他在書中下結論:只有日本能夠拯救日益顯現破綻的世界。當時作者的結論使筆者震驚。因為日本沒有一流的哲學家,沒有一流的政治家,沒有一流的經濟學家,沒有一流的投資家,甚至沒有一流的企業家(儘管日本有一流的企業一流的品牌)。日本能拯救世界嗎?世界需要日本來拯救嗎?似乎有點惘然和牽強。但再仔細一想,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藤原正彥在書中說,日本對自然的感受性世界第一,日本的庭園師美的造化世界第一,日本有表現自己美意識的茶道、花道、書道,日本人血液裡都流淌著宗教式的無常感,日本有對萬物的「物哀」感受,日本有世人難以理解的濃厚的鄉愁,日本有集神道、佛教、儒教、禪學於一體的武士道精神。如此等等。從轉換問題的視角來看,進入21世紀,因生態變化、氣候變暖等諸多非傳統的因素,世界各國目前都面臨經濟轉型的嚴峻挑戰。而日本以其簡素為其特徵的文明體質,以其枯寂為其特徵的人文精神,在再生型的循環社會裡更能輕巧順當地轉型,這恐怕是個不爭的事實。從國家競爭的角度來看,日本在這方面已經捷足先登。如日本推動新能源汽車走在世界最前列。早在1997年豐田就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混合動力車,到2015年全球累計銷量達350萬輛。2014年豐田在全球首次面向普通消費者銷售氫燃料電池車,續航裡程可達650公裡。今年1月,本田也宣布在美國銷售這種車。到2030年新能源車的銷量要達到70%。再如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由政府資助全國性長期照顧老人體系的國家。即便在今天也為數不多的國家可以做到。為此日本現在提出「健康年齡」這個概念,就是指老年人無大病痛,並能獨自照顧自己起居生活的年齡。日本現在有一半女性活過90歲,如果大多數都能達到「健康年齡」的話,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機會成本。

日本用幾十年時間,雖然完成了西方工業化進程,但累得在喘息,胖得在消腫。或許花了代價,方才體驗到初始文明的彌足珍貴。藤原正彥作為一位數學家,照理說公理化、邏輯化是他智慧的天機,但他最終還是厭棄這種智慧,也足以說明這個世界實在是處在一個理性未必就是合理,感性未必就是墮落的二重結構之中。佐佐木裕子,這位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的年輕人,到2050年是71歲。她在2014年出版《存活於21世紀的3+1之力》一書,提出「人生100年」的新概念。她說到2050年的日本,60歲是中年,75歲還必須幹活。到那時日本人口將跌破1億,比越南人口還少。GDP是中國和印度的十二分之一還不到。2011年入學的小學生中的65%,要從事現在都還沒有的職業。為此,「工作」這個概念也要發生變化。為了迎接這個挑戰,就必須要有3+1之力。何謂3+1之力呢?就是思考力、共創力、革新力和自我發現力。這就非常的前瞻了。

橘玲,這位日本的新銳作家在2012年出版《(日本人):括號裡的日本人》。書中說徹底城市化了的日本人具有了世界主義的精神特徵。如他們到中國去植樹造林,到中國幫助過去的勞工和慰安婦與現在的日本政府打官司,他們甚至著書立說釣魚島是中國的。這些舉動雖然無法印證是否與正義有關,但顯然超越了國家和民族這一「想像的共同體」,甚至連血緣這個概念也變得模糊變得可有可無。實際上黑格爾早就展望過世界主義的精神。他說所謂的世界主義精神就是自在而自為的存在,其本質就是自由。這種自由是通過人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反思而實現的。而全球新型人類的一代,沒有一個不喜歡日本的動漫文化、電子產品和機器人的。如果說還有「心靈的故鄉」這個用語的話,那麼對新型人類而言,指向的就是日本。日本文學批評家加藤周一說過,按日本的傳統,時間是無始無終的。它存在於整個生命的連續線上,並不為此斷裂。所以「此刻」和「瞬間」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將其上升至美學高度,則有「瞬間美」的說法。這說明日本傳統思想中天然地缺乏烏託邦概念。缺乏烏託邦概念的一個好處就是萬事能講求實際的彈性。所以江戶時代傳入宋儒理學,20世紀傳入美國大量生產方式,日本人都對應得很好。這也是日本之所以能夠實現現代化而又無損文化完整性的秘訣所在。能製造極為先進的科技產品,但仍有天皇的在位,而且年號高於重於陽曆。英國學者莫裡斯在他的作品《敗將之尊》中曾經設問:日本的英雄人物以自殺完成燦爛之死,以表絕對忠誠。而敗將之尊又是如何應對日本經濟成功的呢?對此加藤周一回答道:日本人深深敬佩與同情有才幹,有前途,卻因時運不濟而失敗的人。如乃木希典將軍,他在日俄戰爭中打過勝仗,但後來的戰役失敗了。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去世那天,他也殉葬自殺了。日本人常讚美秋的悲哀。加藤說這就是秋的悲哀,四季的輪迴。這是否就是日本人創造第一的精神心向呢?

兩個日本,你要哪個日本?

戰後不久,日本昭和天皇拜訪美國佔領軍元帥麥克阿瑟時,給了對方一個用包袱布包起來的包裹。麥克阿瑟對包裹裡的東西看都沒看一眼,就放在了一邊。儘管這個包裹裡是值當時時價16億日元的皇室全部財產的有價證券。但是習慣了在皮箱裡數美元的麥克阿瑟,當然不會把一塊紫色的包袱布放在眼裡。在他的眼裡,日本只不過是一個貧弱、老朽的日本。

但是,這位美國的五星將軍恐怕怎麼也不會想到,如果從機能的合理主義出發,在這塊伸縮自如的紫色包袱布的柔軟構造中,實際上隱含了日本人一種極為神秘的柔性力量。日本人雖然在美國人的「米西比」號戰艦上簽署了投降協議,但令麥克阿瑟做夢沒想到的是,建造這首戰艦的曼哈頓造船廠,30年後在日本經濟的打壓下倒閉了。歷史充滿了縮命。這種收縮自如的木棉包袱布,變身顯現成了一種新的文明姿態。這是美國人所始料不及的。

當拿破崙三世的王妃烏郡妮皇后的專門制包匠人路易·威登,1894年在巴黎開了首家LV皮箱專門店之後,西洋的皮箱文化帶著它的傲慢和堅硬向全球擴張。但日本人卻用包袱文化的包容性和柔韌性進行頑強的抗衡。皮箱和包袱的最大不同在於前者是把東西「放進去」,後者是把東西「包起來」。而「放進去」恰好體現了西洋近代文明立體的、堅硬的、物質的特點。「包起來」恰好體現了東洋近代文明平面的、柔軟的、生命的特點。在日本,用包袱布包裹東西,開始於1300多年前的奈良時代。到江戶時代被廣泛使用,不管什麼形狀,什麼東西,無所不包,進而誕生了日本獨特的「包袱文化」。它是日本人隨機應變、性格柔順的象徵。更為重要的是,在柔軟的包袱文化中,還蘊含了對未來社會的生存智慧。於是我們看到了一根棒冰從60日元上調至70日元。25年來這區區10日元的漲價,社長還帶領全體員工公開道歉,說增添了國民的負擔。於是我們看到了北海道鐵道為一名高中女生保留一個車站至3年。於是我們看到了朝日電視臺每晚10點黃金檔新聞節目「報導站」主持人古館伊知郎,在3月31日新聞節目的最後發表離職告別詞稱:12年來我沒有缺勤過一天,但「最近的新聞節目能感受到無法直言不諱的氛圍」。古館還無法直言不諱?在我們看來這就是日本做新聞人的「卡瓦伊」和洋溢著做新聞人的幸福感了。

從這一意義上說,由傅高義引發的話題還是完成了他的意義:日本是成功的。日本還是第一。因為那些精華的東西「今天依舊還在」:收入均衡,腐敗程度低,產品質量高端,醫療保健遍及全民,犯罪率低,民風淳樸有禮,城市乾淨,少有汙染,交通死亡事故極少,社會有序,年輕人願意呆在日本,國民誠信度高,人性關懷到位,責任感強。36年過去了,這些都沒有變。非但沒有變,有些比以前做得更好了。這些沒有變的東西,做得更好的東西,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東西,要仿效的東西。照傅高義的說法,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不要當事後諸葛亮,要有先見之明,不要臨陣磨槍,要運籌帷幄,應付自如——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心願。」

確實,在我們面前有兩個日本。一個是傅高義的日本,一個是科爾的日本;一個是《日本第一》的日本,一個是《犬與鬼》的日本;日本第一的日本,是唱紅的日本,犬與鬼的日本,是唱衰的日本;唱紅的日本是為了學習日本,唱衰的日本是為了警示日本。兩個日本則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空中一拋,落下則要看運氣。放心,好運的日本和厄運的日本不會同時向你襲來。《犬與鬼》10年前就有中譯本,《日本第一》剛有中譯本。看來向日本學習還是姍姍來遲。大國心態加受害者心態,使得我們不屑或不敢虛心一把。還是美國人厲害,二戰的死對頭,華麗轉身拜你為師。這種厲害主要是心態正,沒有更多的意識形態色彩。毫無疑問,是《日本第一》而不是《犬與鬼》使美國變得更強大。因為美國人不需要聽「美林,高盛都在開發預測未來市場的精密計算機算式時,野村證券的員工們卻依然在使用算盤,而且僅會一種算法——加法」(引自《犬與鬼》)這些無用之語。美國人更要聽的是「日本人能夠在大集體中找到人生的意義,在這一點上,日本是先驅者。而美國則是常把集體看成是限制個人自由的外來壓力或負擔」(引自《日本第一》)。那麼如何向日本人學習呢?

當然,日本人也時常調侃地說,實體經濟不行了,我們還有村上春樹,我們還有宮崎駿,我們還有蒼井空,再退一步我們還有AKB48可以抵擋一陣。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說,傅高義並不需要修正自己的日本觀。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譯文出版社翻譯出版這本書也是一個風向標:是時候了。中國應該向日本學習。

圖書信息

《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

作者: 〔美〕 傅高義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譯者: 谷英、張柯、丹柳

出版年: 2016-3

頁數: 228

定價: 39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日本還是「平等社會」嗎?
    2018年5月19日,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獲得了第71屆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獎。
  • 從日本第一到泡沫經濟:日本失落了嗎?
    20世紀80年代,日本從日元升值、石油危機的絕望中挺了過來,隨之而來的則是一個高光時刻,海外淨資產世界第一,1978年,日本貿易經常收支順差和外匯儲備也雙雙奪得世界第一。那麼,日本是如何實現繁榮的呢?可以從《飽食窮民》一書中找到答案,小額信貸的狂歡、長時間的勞動和巨大的勞動強度,人們慾壑難填的內心像一個無底深淵一般吞噬著自己。
  • 日本上半年漫畫銷量排行榜!第一果然還是…
    近日ORICON公布了上半年日本漫畫銷量榜。趕緊來看看吧:漫畫銷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是尾田榮一郎的《海賊王》,這幾乎沒有什麼懸念,超過600萬的銷量也只能讓其他作品唏噓感慨了。【日本漫畫2016年上半年漫畫銷量榜】第一位 《海賊王》尾田榮一郎 集英社推定銷量:6,470,105
  • 日本媒體:伊藤美誠今年目標,是從日本第一成為世界第一
    日本桌球全國錦標賽已經開打,多位國乒勁敵都已投身到了緊張的戰鬥當中。而在此之前,日媒對我們的頭號對手——伊藤美誠進行了採訪,隨後發文稱:伊藤今年的目標,是從日本第一成為世界第一! 對此,一些球迷不禁表示這是在吹牛皮嗎?去年伊藤連全國單打冠軍都丟掉了呢!先拿到這個再說吧!
  • 日本2019電影票房排行,第一還是那個男人的
    眾所周知日本的二次元產業發展十分完善,日本也被稱為動漫大國,不僅在日本的宅民在日本的數量也不算少,還在全世界備受矚目著期待日本二次元的作品,雖然並不在那片土地之上的我們,但還是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個文化。
  • 日本水素水杯是真的還是假的?有作用嗎?
    氫在日語中被翻譯「水素」,水素水是日本人的一種叫法。什麼人群可以喝水素水?所有人人群都可以,水素水非常適合亞健康、孕產婦、新生兒、慢性疾病,特別是壓力大的白領、運動員、愛美人士、老人、以及免疫力差的兒童。喝水素水安全嗎,有副作用嗎?
  • 【第一銳評】哆啦A夢是日本特務,喜羊羊造嗎?
    如此看來,知人知面不知心,這隻打入人民內部近三十年的日本胖特務,終於浮出水面了。「階級鬥爭」與歷史遺毒筆者不得不嘆息:時代還是進步了。對待這麼一個文化界的「大毒草」、委身日本帝國主義的「大敵特」,區區「三評」就完事了。要是放在四十多年前,那個火紅的年代,怎麼也得來讓全國人民好好揭批學習個大半年。
  • 日本23歲女生獲「第一美胸」桂冠 網友:缺評委嗎?
    日本23歲女生獲「第一美胸」桂冠 網友:缺評委嗎?近日,日本23歲女生中岡龍子奪得「2016最美胸部選拔賽」冠軍,正式被獲封「第一美胸」稱號,這位「第一美胸」小姐,擁有F罩杯、95公分胸圍的傲人美胸,她對自己能獲獎感到猴開心,但是網友卻表示「十分不解」,為毛這位各項資質都平平的大嘴妹會奪得美胸桂冠
  • 【動漫】2018上半年日本漫畫銷量排行榜,第一怎麼還是你?
    top10榜單,看一看當下日本動漫業的頭部世界。△中國:請問有事嗎?《七大罪》,這部2012年在講談社旗下少年漫畫雜誌《周刊少年magazine》上開始連載的作品,如今已經和《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第一神拳》等老牌名作並列成為《周刊少年magazine》的現役支柱漫畫。
  • 日本「第一」腿精!還是日本女性「最理想身材第一名」!網友:85cm的腿是真實存在的嘛?!
    日站君身雖在崗,但內心還是忍不住蕩漾在假期追的日劇——《Oh!My Boss!戀愛放別冊》中。這部劇主要講述了一個平凡女孩進入了東京一所著名出版社後,在工作中收穫了成長和愛情的職場勵志故事。說實話要論島國第一「腿精」,菜菜緒排第二,沒人敢佔第一吧!早在還是個小娃娃時,菜菜緒就已經初顯逆天基因,腿長驚人了!別人是個肉乎乎的小糰子,她就已快人一步抽枝拔節。
  • 日本第一:「本田」還是「Kawasaki」?
    百度上搜索「日本四大摩託車品牌」,「本田、鈴木、山葉、川崎」依舊是自媒體最愛的排序。但是,日本人自己又是怎麼看的?那麼,相較「產量第一」的Honda,Kawasaki又如何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第一品牌的?
  • 日本第一美人的老公也會出軌,普通女孩還有活路嗎?
    她是日本知名女星,以驚人的美貌著稱,常年被稱讚為「日本最美面孔」。大家都知道,審美這事兒其實挺私人的,日本人吹起美女的彩虹屁時又多少會有些誇張,但佐佐木希不一樣,她的美貌是真·武器級別,至少一度得到了全亞洲的審美承認。
  • 傅高義出版《日本第一》後的二十年發生了什麼?
    然而九十年代以後,日本泡沫經濟破裂,銀行和金融業出現危機,經濟開始持續衰退,數年中總有人會問傅高義:「您現在後悔寫下《日本第一》了嗎?您哪裡出錯了嗎?」2000年,傅高義又出版了一本《日本還是第一嗎》,作為對這些問題的回應,其中文版最近也在國內推出。
  • 菜菜緒秀「日本第一」美腿,身材冠絕日本娛樂圈,太高太美無對象
    菜菜緒美腿在日本排名第一日本也有美腿嗎?日本也有美腿嗎?雖然日本女星平均身高也就一米五八,但確實也有長腿女神。不過在日本的長腿女神,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受歡迎。也不是不受歡迎,只是很少有日本男性有信心駕馭而已。
  • 日本第一牛郎roland羅蘭的成功秘笈
    看過日本第一牛郎roland羅蘭在日本某學校給學生們的演講後我感觸良多!國內很久以前就提倡職業無貴賤,但是我們敢讓一個牛郎走向講臺給學生們演講嗎?我們的講臺大多給了官員!
  • 「平成奧特曼」人氣投票,果然迪迦還是第一,只因長野博太帥嗎
    在日本二次元文化裡,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不算動漫但又屬於二次元文化的它,引領了一個朝代,屬於「特攝」的神話,從出現至今已很多年死忠粉無數,仍是許多人心中的無敵存在。#平成奧特曼人氣投票最終榜單公開#從它誕生至今,經歷了無數個系列,哪怕是從日本年代劃分也有不同的歸屬
  • 你知道日本的第一部劇場版動漫是什麼嗎?
    《藝術新潮》雜誌劇場動畫100周年特輯日本著名雜誌《藝術新潮》,2017年9月號的封面是在電視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登場的EVA初號機。當時30位評論家在雜誌中評選出了「日本動畫BEST10」很有意思。順帶一提,前三名是《新世紀福音戰士》、《機動戰士高達》、《宇宙戰艦大和號》。話說回來,為什麼要製作這個特輯呢?那是因為日本動畫在劇場上映100周年的紀念日。那麼,1917年誕生的「日本制商業動畫電影」第一部是什麼呢?又是誰創造的,是什麼內容呢?
  • 日本排的亞洲十大武將,中國人排第一,韓國人倒數第一,你認同嗎
    武田信玄之用兵方略與為政之道在日本戰國史上留下極具影響的一筆。所舉「風林火山」(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之軍旗(也稱孫子四如真言之旗),曾威震一時。武田信玄在用兵上尤擅於指揮甲州精銳的騎兵,以靈活機動的戰術取得勝利。開創「甲州流」兵法。因此,他被日本人成為「甲斐之虎」,戰國第一兵法家。
  • 日本版「王冰冰」:擁有第一美臀,還是一位「資深球迷」
    而在我們的鄰國日本,也有這樣一位主持人,她叫宮河麻耶。宮河麻耶是日荷混血兒,她跟冰冰不同的是,冰冰靠的是宛如鄰家女孩的顏值,她靠的是好似隔壁大姐姐的火辣身材。但結果殊途同歸,她們都讓大伙兒變得更愛看新聞採訪了。
  • 外媒評帥哥最多的亞洲國家,日本落榜韓國陪跑,第一名你去過嗎?
    外媒評帥哥最多的亞洲國家,日本落榜韓國陪跑,第一名你去過嗎?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區的人擁有不同的面孔,歐美人高鼻梁藍眼睛,皮膚白皙,非洲人面頰寬闊,皮膚黢黑,而我們亞洲人卻都是黃皮膚黑眼睛。那麼你知道外媒評選帥哥最多的亞洲國家是哪個嗎?↑評選規則國外有一家名叫《Insider Monkey》的雜誌,就曾評選過世界上帥哥最多的15個國家,作為一家有態度的雜誌,《IM》的評選結果並非以個人好惡為準則,而是通過採集各方的評價、參考國際選美比賽的結果而定。這些被參考的國際比賽有世界男模比賽、全球先生、國際先生等,再通過統一測評來評選出帥哥最多的15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