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儀偉,主持人、導演、演員、編劇、製片人。1989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先後主持《天天飲食》《東方夜譚》《上班這點事》《家庭幽默錄像》等多個節目。2016年,執導喜劇懸疑動作片《我說的都是真的》。
1
沒有背景,還能做央視主持人?
劉儀偉是誰的孫子?劉儀偉是他爺爺的孫子。因為我是1999年開始做主持人的。其實那時候我都快30歲了,也算是大器晚成。我開過唱片公司,開過廣告公司,在4A廣告公司裡面做過創意總監等等,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做了中央電視臺《天天飲食》的主持人。以我這樣的相貌,以我當時的普通話,可能大家覺得如果他不是誰的孫子,他是沒有辦法進入中央電視臺的,似乎我就成為了一個高幹子弟。
事實上,我們家世世代代家居成都,家譜記載,我外公那一支大概在成都已經住了有400年左右,但是這只是家譜記載。也有人很多人說,你們家在成都那麼多年,是不是劉備的後代?還真不是。我們追溯了一下,因為我外公也姓劉,我爺爺也姓劉,我外公的這個劉姓應該是劉璋那一支,就是被劉備給幹掉的,所以跟劉備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讓我很驕傲很自豪地說,我們也算是漢室宗親,多麼飄渺、多麼遙遠的以前了。
2
米其林廚師?這是個概念錯誤
這個問題得從兩個角度來答,第一,我從來沒有真正地做過廚師,這是一個很遺憾的事,到現在為止我也沒有廚師證。但是我真的會做飯。這也算是家族淵源吧,我外公特別喜歡做飯,他是四川的名醫,交友甚廣。所以成都的很多的名廚都到我們家來,跟我外公一塊兒研究做飯,我那就從小就看著,耳聞目染,所以對吃和做飯比較感興趣。
正好中央電視臺要說做一檔節目,他們找我說,你能不能給他們出主意,這節目怎麼做?我說找一男的,不要找女的,然後最好這哥們從頭能夠說到尾,能夠講點笑話。他們就覺得不錯,就去找主持人,找了好半天沒找著,就把我這隻鴨子趕上架了,就這麼回事,所以我沒當過廚師。
第二,你問我是不是米其林廚師,這個是一個概念性的錯誤。全世界就沒有米其林廚師,只有米其林餐廳。因為米其林只給餐廳評級,不給廚師評級,你只能說你是否是在米其林餐廳當中工作過的廚師,這是合理的。本人沒有當過廚師,也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家米其林級的餐廳裡面工作過,還好,吃過。
3
要享受熱鬧,也要學會孤獨
其實我做主持人本身就是業餘的,我也沒有正經讀過跟主持人相關的專業。就是偶然的機會在中央電視臺做飯,於是被大家認識了。後來做了《東方夜譚》,然後就這麼在這個行業裡邊混下來。人是環境動物,你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你就會散發你各自能夠擁有的熱量。我在那個階段,電視臺也好,什麼也好,它需要我,於是它給了我這樣的機會,給了我這樣的舞臺。
現在節目的樣式都變了,舞臺結構也變了,觀眾層面也變了,也許人家就不需要你了,加上我年紀也大了,而且你看我做的節目基本上都是比較小,比較簡單。所以我為什麼喜歡《四味毒叔》,就一個人,你看我做飯也好,做脫口秀也好,很少有龐大的舞臺,可能現在這個電視的規模都越來越大,它需要你耗的時間也越來越多。而恰好我做主持人是業餘的,我還有別的事兒佔用了我很多的時間,所以我沒有辦法給製片方提供更豐富的時間,再加上我又老了又過氣了,你一個過氣的人,你還不給人家充分的時間,那誰要你?所以做的節目就會越來越少。
但也不能說沒做,還有,偶爾還會去做做評委啊,做一些節目的主持啊,但是那種很大的就少了。但也不一定,這事兒。你看張國立最近還又做主持了呢,所以沒準再過五年十年,我又會被當做一塊被埋沒的老乾菜也被挖掘出來。所以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還有機會。
哪天被別人需要了,你就坦然地去做你的主持人;哪天不被人需要了,你也要學會黯然地過自己個人的幸福生活。
《四味毒叔》是由策劃人譚飛,劇評人李星文,編劇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發起的影視文化行業第一垂直獨立視頻表達平臺。歡迎有個性、有觀點的導演、製片人、編劇、演員、經紀人、評論人、出品人等前來發聲,或脫口秀,或對話,觀點不需一致,但求發自內心。「說」責自負,拳拳真誠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