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唯一讓我這個大粗老爺們,感動流淚最多的電影就是-我不是藥神,這部曾在2018年上映並引發轟動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最近官宣發布了日本版海報,片名譯為:薬の神じゃない,預告片在 YouTube 同步釋出。並宣布將於5月1日起在日本上映。
該電影的日本字幕預告也已經出了。預告的開頭公布了該電影獲得的各大獎項。
消息一出,就有大批網友大呼,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對世界各國都有著影響,日本也出現大量的病例,這年頭電影院還能進嗎?
另有網友表示,在病毒肆虐的當下,這電影主題和當下的環境也挺契合的。但是電影院畢竟是人流密集的場所,即便是隔著坐,也感覺不安全。
日版的票房能不能大火呢?
我覺得最大影響還是疫情,《我不是藥神》在日本票房多多少少肯定會受到影響
日本現在多方也不斷面臨停學停工。即便在5月1日上映,估計疫情還是沒有結束,畢竟沒有人敢拿生命開玩笑,不管怎麼說,《我不是藥神》能走出國門,也是對華語電影的一大肯定
當時我們觀影的時候,整部片子無一尿點,包括男主開始進藥那段快速剪輯,後來和張長林打架,浩子在碼頭扔下男主駕車被警察發現逃跑,還有最後的判決完街上送行等等這些戲,都讓我想到這種浪漫英雄主義的感覺。然後關於情緒表達,雖然觀影的中間我已經落淚了,但看得出來導演的表達還是很克制了,沒有過度去煽情,比如最後法庭上的戲已經最後送行的戲,還比如曹警官抓來一眾買假藥的病人,那位老奶奶在陳述時,沒有將自己置於完全悲慘並尋求警察和領導可憐的病人,也並沒有氣急的控訴這樣斷她生命後路的行為,只是講述自己的受這病痛的折磨,以及希望理解有人能夠真實提供幫助。當時我還以為其他病友都會一起響應說清的,也以為老奶奶要下跪的,但是都沒有,甚至老奶奶都沒有落淚。但可以感覺到的是,這樣的表達卻很有力量。最近關於演員表演,目測今年迄今為止看到的最佳群戲,沒有之一。
人生在世,難免生病。若是國家能進一步改變醫療體制,讓看病難看病貴成為過去式的話,醫患矛盾會不會減少?病人的疾苦會不會減輕?
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那些需要治療的人,他們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受害者的一個群體,有時候想要拿到一些藥物進行治療,但是對於那些贈品要又太過於昂貴,根本就買不起,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他們真的太不容易了,太累太辛苦了,有時候買到一些好的藥,但是還被禁止了,想想都覺得無奈,人這一生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