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年,《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更值得我們去觀看、重視和思考

2020-09-25 東方篇章

眾所周知的是2020並不像它的諧音「愛你愛你」那般美好,2020年毫無疑問是多災多病的一年。從2020年春節時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悄然爆發並迅速席捲全球,給世界各國和人民帶來了災難。儘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多舉措並舉積極抗疫情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和勝利,但是世界其他地方仍然還在飽受這場疫情的傷害,我們並不能放鬆警惕和有所懈怠。

當然,小編今天提到的內容就與新冠疫情緊密相關但它卻不是主題,三句話不離老本行,所以我的文章內容依舊會回歸到影視劇上,今天的主題是一部電影,名叫《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於2018年7月5日上映,導演是文牧野,監製:寧浩、徐崢,主演演員: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該部影片改編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代購抗癌藥的真實事跡,是一部與現實、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劇情電影 。

影片主要講述了生活各方面壓力接踵而至、度日維艱而瀕臨崩潰的普通中年男子印度神油店老闆程勇,因一日店裡來了一位不速之客而讓他開闢了一條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新事業。這位不速之客求程勇從印度帶回一批仿製的特效藥好讓買不起天價正版藥的患者保住一線生機。程勇雖覺此事困難重重百般不願卻走投無路,他在這條「買藥之路」上發現了商機,一發不可收拾地做起了治療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製藥獨家代理商並因此一夕翻身。平價特效藥救人無數,讓他被病患封為「藥神」,而隨著利益的倍增,程勇的生活以及貧窮病患的性命都陷入了多方拉鋸戰的危機之中這麼一個故事。

該片一經上映票房便超過了6億,不僅連續4天單日票房第一,之後更是取得了票房超30億的好成績。38.7萬人評分9.0,可謂是相當的高了。2019年,該片獲得第15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2020年,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提名。2020年3月12日,《我不是藥神》日本版海報發布,片名譯為:薬の神じゃない,2020年5月1日在日本上映。

《我不是藥神》裡一眾演員通過紮實的表演以草根群像式的現實刻畫將生活小細節層層推進,不僅將小人物的日常平凡、卑微、無甚波瀾的生活帶到了更為深遠的一步,更是生動演繹出了小人物生命的堅韌和獨特的閃光點,在極富幽默感的同時卻又處處體現著真實和現實。該影片不論是在選題立意的初衷上,還是拍攝剪輯的手法上,都可以看出這是一部完成度極高極少見的國產現實主義優質電影,可謂誠意滿滿。

今天之所以會聊到這部影片且和「新冠肺炎疫情」扯上關係,是因為疫情之年《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更值得我們去觀看、重視和思考。

一者,儘管現在我們國家的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且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好幾個國家都研製成功了疫苗。然而,我們也能看到在諸如美國在內的好些國家,民眾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根本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防禦檢測,更遑論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疫苗接種,這一切使得我們不得不擔心和憂慮屆時疫苗會不會也變得天價二者,前段時間看到某消息聲稱國內某寶創始人一位大佬預言,疫情結束後醫藥健康行業將變成最具發展潛力和最具商業價值的行業。那麼問題來了,醫藥健康行業作為惠及民生的行業被這些商業精英巨子們盯上,會不會使得醫藥產品水漲船高,從而加重咱們老百姓的負擔。既然有此言論咱們就不得不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而《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原以為是喜劇,結果卻讓我們笑著流淚。我個人認為這部影片實則是在變相的為老百姓發聲,它敢於打破所謂的制度限制和壁壘,直面醫患矛盾,無情的揭示壞制度的死板與病人的無奈,痛批貧窮是生命的原罪這種現象。電影可以使我們有笑有淚,但是我更多的希望現實和生活別讓我們也這樣,轉眼2020年很快會結束,我相信疫情也很快會結束,只是疫情結束後的一些事仍然還有的我們去思考。

2018年,《我不是藥神》上映後便引起很大的反響,它給人們、給這個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時隔兩年,面對後疫情時代我希望這部電影依舊能重新持續引起人們的重視和思考。所以,今天聊這部電影並非是聊它的「票房大賣」這些,而是我期待將這部電影和疫情掛鈎能使其成為「希望之光」及「燈塔」,指引我們每個人和整個社會去思考疫情結束後的一些事。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和整個社會以後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2020——疫情之年,《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值得我們觀看
    2020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三,馬上就要迎來2020年的最後兩個節日:中秋節和國慶節了。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不平穩的一年。從2020年一月份開始,「新冠肺炎疫情」就開始肆虐整個中華大地乃至全球。給我國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都造成了很大的損害,也給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儘管疫情就像暴風雨一樣肆虐而起,但是經過我國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多項舉措,取得了卓越的戰果成績。
  • 《我不是藥神2》上映之前,重溫值得二刷的首部《我不是藥神》
    據說,已經開機拍攝中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2》,不僅僅原班人馬回歸,還有這兩位老戲骨加盟。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黃渤,另一個目前還不太清楚。網友們表示非常期待!但在《我不是藥神2》上映前,今天小編跟大家回顧一下《我不是藥神1》。
  • 《我不是藥神》不是神作,它是美人魚!
    打開公眾號,刷刷朋友圈,關於這部電影,網上到處都是這樣的評價:神作、現實主義巔峰、劃時代的國產電影……一時間,追捧《我不是藥神》成了一種藝術審美正確。你要說它不好,就是裝X,就是苛刻,就是不憐憫底層人民。 看了十多篇影評,大部分的溢美之詞都落腳在題材上。認為它反映了底層人的生活困局,反映了情與法的衝突。
  • 《我不是藥神》生命無常,瞬息萬變,及時行樂,活在當下!
    2018年上映的由徐崢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一經上映,讓時常忽略健康問題的年輕人,引起了更多的反思;讓更多的在病痛中折磨的家庭,帶來了太多的共鳴;更讓相關部門引起足夠的重視,帶來了太多惠民的政策……《我不是藥神》這部豆瓣評分9.0分的影片,從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和不同層次,向人們講述了現實生活的「普通人」,在對抗病魔的問題上
  • 百花獎優秀影片《我不是藥神》:生活不易,惟願平安
    此片的魔力在於你無法像觀看其他影片時那樣或喜或狂,我們謹慎地看,看著每一個人物,不會感覺他們多麼遙遠,他們是現世,是逃不掉的你的鄰居、街坊,甚至是朋友、家人——這就是好的作品帶給我們持續的思考。《我不是藥神》點燃2018暑期檔,引發了新一波的觀影潮流,豆瓣評分高達9分。
  • 福利《我不是藥神》在線觀看
    在情、理、法的糾纏中,在生、病與死的交戰中,人性之光不斷閃現,世間本無神,卻終顯普世之光,這便是《我不是藥神》的高能之處。影片在上海電影節上正式首映後,伴隨本周初全國範圍內的媒體點映,《我不是藥神》真切的收穫到院校、影城、媒體和部分幸運觀眾的首肯,媒體讚譽影片是中國版的《素媛》和《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 《我不是藥神》:編導藝考生必看電影,自我救贖與人性光輝的讚歌
    2019年的考試中出現了一些2018上映的電影,同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也是蘊含了很大的道理,同樣成了當時編導藝考的熱門話題。《我不是藥神》作為暑期檔影片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獲得了極高的票房。這部影片將當時的社會問題——藥品問題展現了出來,非常引人深思。
  • 我不是藥神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這不是讓電影對抗世界,而是讓電影成為了現實的一部分。但《我不是藥神》的一小步,已經是國產電影的一大步了。一個流量都沒有,全是一流演技的國產片見過沒有?還必須說,這部電影,還真是電影界的淘金者。被寧浩和徐崢找到電影裡的,個個都發光——
  • 為何說《我不是藥神》是徐崢喜劇風格的轉型?喜劇背後的深度思考
    導語:喜劇背後是對社會現實和小人物命運的深度思考《我不是藥神》是徐崢喜劇系列電影風格轉變的典範,將現實主義有效地融入喜劇中,有笑有淚的同時,還能引發思考,這便是這部電影的最大價值。—《南方日報》《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進一步展現了徐崢喜劇風格的魅力,他一貫延續了詼諧、幽默的臺詞對話風格,對於敘事線索的把握相對明晰,每部電影講的故事都不一樣,卻有各自表達的側重點和優點。
  • 《我不是藥神》:我們都是凡人,不是「神仙」
    ,可鮮少有電影能拍出來感同身受,在近幾年的電影中,卻出現了一部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拍案叫絕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算是國產電影公映歷史中,口碑接近滿分,票房在當年飆升的電影。 有人常說一部好的電影如何定義,我想電影並沒有完全的好壞之分,一部能讓你回有餘溫的電影,就可稱之為好,或許就是能讓你放下內心的壁壘,把自己投入到影片中的故事中去,讓這部電影一點點把自己掏空,情緒完全釋放,同時又得到重新審視生活的機會。
  • 《我不是藥神》電影裡真實的原型「藥神」陸勇又去了印度,這次他運回的是口罩
    也許,在看完後你會更深刻地理解諸如程勇這些一直在默默奉獻幫助了無數生靈的人們。一個小人物,散發著的卻是極為耀眼的人性之光,他不是藥神,卻拯救了無數徘徊在生死線上的人們,照亮了無數處積滿灰塵的陰霾。影片的結尾,格列寧被列入醫保。經歷過電影裡的無奈,觀眾更會慶幸人間雖有痛,但我們終究是在一點一滴用善撫慰了痛。
  • 再看《我不是藥神》,感動的背後,是關於人性的思考
    》應該換一個名字,如果這部電影沒有熠熠生輝的演員表和前期的商業運作與宣傳,很可能因為這不起眼的名字及與大眾電影趣味相悖的主題被忽視。但既然選擇了「我不是藥神」作為題目,這說明導演文牧野試圖向觀眾言說的時候擺脫「藥神」的光環。「藥神」是張仲景、李時珍這樣畢其一生心血於醫藥事業的先賢,再歷經數百年的傳誦、謳歌形成的文化符號和精神符號。那麼,依靠走私的保健品店主是否可以當得起這樣的稱呼值得商榷。我以為影片後半部分即老曹逝世後的勇哥,可以稱得上是「藥神」。
  • 《我不是藥神》:命本可貴 需要珍惜
    後來的某一天,認真去觀看了這樣一部直擊社會現實問題的影片《我不是藥神》,這也是文牧野導演,徐崢、周一圍等人主演的作品。其實,並不覺得是商業化的作品,而是真真實實的反映了社會問題,還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似乎正因為如此,連李克強總理看到這部影片後,都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
  • 《我不是藥神》在線觀看 ‖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
    「我吃了三年藥,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電影《我不是藥神》這幾天似乎朋友圈都颳起一陣風跟「我不是藥神」有關作為一部「難以相信能過審」的現實題材作品,看過它的,幾乎無一不對它點讚的因此,經濟學家有一個共識:健康等於1,只有擁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創造財富,去享受生活,而這些都是1後面的那些0。該片既有「治癒小隊」的熱血集結,也有黑色幽默風格元素,更有奮力把握希望的「求生欲」,讓影片既深刻又充滿幽默元素的氣質。
  • 《我不是藥神》在線免費看
    影片評價這個世界,在殘酷地懲罰著不改變的人。改變從我做起、只要找對方向,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我不是藥神》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好電影,而這個世界最荒誕也在於、越貼近真實越荒誕,許多事真的是現實無敵。電影更有一個強大內核,即「告訴你沒有錢,你誰都幫不了」。
  • 《我不是藥神》算不算是國產片神作
    觀眾觀看我不是藥神後,瘋狂點讚。我想這點讚的原因可能是此影片講了一手好故事。那麼《我不是藥神》是不是國產神片?不帶觀看後的感情色彩,我們可以看國產片中被視為神片之作《霸王別姬》,從劇情到角色總能給人意料之外,給人驚喜。
  • 《我不是藥神》影評摘錄
    《我不是藥神》為中國電影的現實主義創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那就是要講中國故事,更要藝術地講好中國故事。在這部影片中,儘管上海的街景,偶爾一兩句上海話的俏皮對白讓我們倍感親切,取材於社會新聞的故事原型也讓人倍感接地氣,但真正打動情感、震撼人心的,還是它所蘊含的情感力量、人文溫度和思想深度。
  •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值得觀看電影,為何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呢?
    情節一:在這部《我不是藥神》的一部電影中,主要講述的是一名為程勇的人從印度走私便宜的「假藥」賣給國內的白血病病人。雖然違法,但該藥藥效肯定,挽救了不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但最終因販賣假藥,程勇入獄。專利藥的上市,是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的,包括前期不斷地篩選藥物來尋找可能有用的化合物,之後大量的測試來檢測其穩定性,還有必不可少的臨床試驗以觀察療效、不良反應等等。專利藥的研製,可能要花費十年或幾十年的時間,結果卻不一定成功。影片中程勇走私的「印度假藥」,和我們通常所說的「假藥」是完全不同的。
  •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這部電影被譽為是中國版《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由由文牧野執導,徐崢、周一圍、王傳君等主演的《我不是藥神》。 首映節,電影結束時,很多人仍然哭著還沒緩過來,徐崢笑說:「大家別哭啊,這部電影在中國出現是一件特別高興的事情。戲中小人物的轉變,散發出的人性之光,讓大家看到我們時代的進步。」
  • 人命不關天:我為什麼一定要去看《我不是藥神》
    作為一個還算喜歡看電影的人,這個七月我肯定是要去電影院的,本來要看的是三場,《動物世界》、《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為什麼要說本來,末尾會解釋。不知道你們會因為什麼原因去看一部電影,我的話還是比較嚴謹的,不但要評估電影的品質,還要考慮導演,題材,劇本,演員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