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2021-02-20 北京BANG

中國現在的電影行業啊....可能就跟中國的那啥球一樣...你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畢竟有的東西不能提,所以B姐用一部電影來形容,《迷霧》。整個行業被濃霧淹沒,而濃霧裡充滿著恐懼。而進入濃霧的人,都陷在了裡面。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真的不信這個邪。他們勵志於在創造,甚至可以說是改變、拯救中國電影。

這不,一部即將上映的電影顛覆了觀眾的對中國電影的看法。電影在上周末有一個小型的點映,口碑爆炸!一向嚴謹高要求的X瓣網友給出的全都是4星5星的高分!

到昨天X瓣開啟了的電影的評分,對於X瓣用戶的評分標準來說。9分已經算是非常非常高的分數了。

這部電影被譽為是中國版《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由由文牧野執導,徐崢、周一圍、王傳君等主演的《我不是藥神》。

在看《我不是藥神》之前,就不能不了解一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咱們不談演員、不談演技,就來說一下他的劇情和故事。

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個絕症病人如何努力求生並拯救成千上萬面臨同樣境遇的人。

大概就是恐同的男豬腳發現自己患上了愛滋,生命只剩30天。他使用的AZT(疊氮胸苷)是當時美國藥管局唯一批准面市的抗艾藥物(1986年),但毒性極大。為了活下去,羅恩開始研究各種抗艾 處方和替代療法,甚至走私來自世界各地未經批准的藥物。

在兩名同伴的幫助下和堅持下成立了「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為愛滋病人提供更多「非常規療法」,他的舉動自然受到了藥管局和藥商的阻撓和施壓。

羅恩最終在1992年9月去世,離他被告知只剩30天可活已經過去了2557天。在這近7年時間裡,他堅持不懈的與病魔、與藥管局及製藥商進行艱苦的...

其實,《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原型陸勇,「中國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34歲那年,陸勇確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吃了兩年抗癌藥格列衛,花費56.4萬。後來他改用印度仿製藥,價格只要1/20。他把這些藥推薦給其他病友,還幫忙代購,結果因「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被捕。

 

  陸勇的遭遇得到廣泛同情。1002名癌症患者在聯名信上簽字為他聲援,說陸勇「使更多的患者獲得了自救路徑,從而逐步走出人生災難深淵」。

 

  時值《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上映,主人公在影片中與癌症、人們的偏見及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抗爭。
 


 

陸勇在被關在看守所117天後,2015年1月27日,沅江市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兩天後,陸勇重獲自由。

 

對於這段經歷,陸勇現在並不願多提,他說,「人嘛,總是想活下去的。」以上就是陸勇事件始末經歷,因為《我不是藥神》的上映,估計到時很多人會重新關注這個焦點人物。

B姐只能說,編劇在臺詞上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臺詞真的是句句反映了社會中出現的問題,真實的環境。再加上演員表演的實力,讓臺詞更加的豐滿!也能讓臺詞更打動觀眾,把觀眾帶進劇情裡!

B姐也摘選了幾句劇中的臺詞,各位可以感受一下。

「你敢保證你一輩子不得病?」

「四萬一瓶的正規藥,房子吃沒了,家人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誰家還沒個病人啊。」

「他才二十歲,他想活著,他有什麼罪。」

「我查出病時他媽才懷他五個月,那時候天天都想死,可看到他第一眼我就不想死了,想聽他叫一聲爸爸。」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最近關於演員表演,B姐目測今年迄今為止看到的最佳群戲,沒有之一。

周一圍,黃毛浩子,還有神父楊新鳴,王傳君,譚卓等都很不錯。為了更好呈現角色身上各色不同的性格,主演們都曾專門去體驗生活:王傳君曾在血液科的病房裡和病人們一起同住;周一圍曾去體驗警察的工作狀態;楊新鳴去教堂做了很多次的採訪、探訪病人等等。

王傳君他徹底擺脫了關穀神奇,一句「我不喜歡」表明了自己對電影的重視和喜愛!在本劇中為了表現角色的病弱,每日完成8000次跳繩減重,減重20多斤,而為了一場在病榻上的戲能在鏡頭前呈現出那種整個人塌下去的感覺,他熬了兩  天沒有睡覺。

譚卓為了一段只有20秒不到的鋼管舞戲,苦練了一個半月,腿上都是瘀青,還導致了膝蓋軟組織損傷。

 

首映節,電影結束時,很多人仍然哭著還沒緩過來,徐崢笑說:「大家別哭啊,這部電影在中國出現是一件特別高興的事情。戲中小人物的轉變,散發出的人性之光,讓大家看到我們時代的進步。」

是的啊

我更願意將《藥神》當做「悲喜劇」

影片展現的是人們的切身利益相關。雖然離現實還是有些距離,存在類型片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必然粉飾些什麼,再來點藝術誇張,有的東西也只能點到為止。

影片巧妙地將這些普遍存在,卻又時常被我們隱晦淺談或是避而不談的問題拋到了明面。或許能促使大眾對其改進和發展進行思索,或許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類民生問題的探討中來,或許很多人會開始關注這類病患。

《我不是藥神》

會是一個好的開端

那麼電影的用意就得以彰顯

今天之後

你會去看麼?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是社會的局部縮影還是病人的無奈?
    我不是藥神,世界上最無奈的也許就是疾病了吧 ,沒有經歷就沒有感同身受,相信很多人都生病過,都經歷過疾病帶來的無奈,一場慢粒白血病引發的社會共鳴,天價的正版藥對於普通人看來說就跟要命沒有什麼區別。程勇困頓的中年男性保健品商販,經營慘澹,他鋌而走險,後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更被病友冠以「藥神」稱號。他並沒有什麼野心,只是想賺點錢,留住孩子的撫養權,開好自己的神油店僅此而已。而當真切地進入到白血病人這個群體後,他的蛻變和成長是驚人的,即使為此陷入牢獄,也要儘自己地所能救助每一個病人。
  • 《我不是藥神》:這就是你身邊的傳道者、病人、娼妓、奸商與古惑仔
    今天軍武菌推薦一部不是戰爭劇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看完電影我很難判斷它到底是一部喜劇片還是一部悲劇片。▲首日票房超過3億,超過《戰狼2》《我不是藥神》逗笑了多少人,就惹哭了多少人。黑色幽默,以笑開場,以哭結尾。
  • 我不是藥神,我是男神
    ,聽聽三刀侃大山我不是藥神,我是自信的男神相關連結:《我不是藥神》簡介:《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的喜劇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新快報》評)《我不是藥神》以草根群像式的現實刻畫,生動展開小人物堅韌的生命故事。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和王佳佳等一眾演員所扮演的小人物,也都充滿閃光點,每個人都貢獻了紮實的表演 。
  • 我不是藥神,我是凡人
    最近最熱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我不是藥神》。這是一個完全無法避開的現象級作品。
  • 《我不是藥神》——生命的傳遞
    《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可以分成前後兩個部分,都有獨特的動人性。前半部分是以現實主義的寫真手法呈現真實鏡像。影片表現現實社會裡白血病人在高價進口藥的壓迫下無可奈何地等死,和終於有了程勇弄來的所謂走私藥,他們一度救治有望。影片的後半部分是對現實主義做了深度表現,也就是站在人性的角度提升了程勇的悲劇性和崇高性的結合。
  • 陸勇:我不是藥神
    就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之時,《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在微博上宣布,已經從印度坐三輪車,將49箱醫療物資(其中包括3000個護目鏡以及3000個N95口罩)運回國內。  無論是陸勇本人還是以其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都是令人「羨慕」的。
  • 我不是藥神,我是演員,我不誤國
    為了不過多劇透,說一點,曹斌抓了一大群買假藥的病人,審問誰是主謀,一位老人說,領導,誰家還沒有個病人,你能保證你家就沒有人生病嗎?我只是想活下去,請你不要再追查「假藥」了。周圍坐著二三十個帶著口罩的病人看著你,等著你回答,誰能說得出,不行,你們違法了,必須得到懲罰。故事裡每個人物的轉變,與其說是自然而然,不如說是必然的,每個人心中的善念在面臨生命,面臨死亡時,都會表現出人性的光輝。
  • 活著--我不是藥神影評
    今天看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本以為是徐崢的又一部亂七八糟的搞笑電影,結果卻被虛晃一槍,是一部良心巨作。
  • 我不是藥神,只是自己權力的主人
    看了《我不是藥神當遇到病人,經歷友誼,經歷病人的死亡,尤其是黃毛為了義氣,寧願背鍋斷送了性命。徐崢的人性得到升華,開始轉變,善與惡,其實重量都是相同的,不是對立,更不是對錯。只有黑與白共同作用,能夠有相互轉化,才會有流動感,才更加符合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以往被政府或者是被神話的完美英雄形象。
  • 為什麼說《我不是藥神》牛逼
    大家看《我不是藥神》了嗎?我覺得它是近幾年很難得的國產好片,決定來說說。我覺得這部片好,不僅僅是演員們演得好、劇本結構完整。這也就是《我不是藥神》的張力所在。《我不是藥神》全片有兩個主要的對立群體,一是購買仿製藥的病人;一是反對仿製藥的瑞士公司和警察。
  • 《我不是藥神》影評:究竟誰是真正的藥神?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徐崢導演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 如果三方都是沒有錯誤的,又實在有這種問題的存在並且越來越嚴重,那麼是不是我們只能夠任其發展下去了呢,這種問題的出現是不是又是社會本身的根源的弊病呢? 我想整個社會的體系之中不僅僅只存在對與錯,比之更大的其實是一個情字。
  • 《我不是藥神》在線免費看
    改變從我做起、只要找對方向,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我不是藥神》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好電影,而這個世界最荒誕也在於、越貼近真實越荒誕,許多事真的是現實無敵。電影更有一個強大內核,即「告訴你沒有錢,你誰都幫不了」。
  • 《我不是藥神》不是神作,它是美人魚!
    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捨不得幾十塊錢,而是不想看到國產電影沉浸在越爛越賺的怪圈裡。《我不是藥神》打破了我的觀影習慣,點映之前就被各種安利,點映之後的爆表口碑,讓我不得不提前走進影院。 說實話,看完之後有點小失望。失望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它與網絡口碑之間的距離。
  • 秋天的懷念——《我不是藥神》
    然後我和家人默默地往回家走,我一直在努力地想,如果我要給《我不是藥神》評分,我給幾分?這部網絡現實一起搖旗吶喊的零差評的電影,我心裡看得別彆扭扭的,不是電影不好,只是題材過於沉重,現實如此殘酷,對生命的渴求讓這些病人看的可憐,把人生最美好的東西揉碎了又讓人看,心中鬱郁的,竟然好久吐不出氣來。
  • 我不是藥神,我只想做個好人
    近日,看了一部很火的電影,名字叫《我不是藥神》。今天,談一談這部電影。在談《我不是藥神》之前,我先來談談徐崢。喜歡徐崢,也喜歡小陶紅,這夫妻倆,在演藝圈裡,沒有醜聞,也沒有緋聞,是為數不多的保持清流之風的明星。2000年,一部電視連續劇《春光燦爛豬八戒》,讓我認識了男主角徐崢。而這一部電影,也讓徐崢和小陶紅開始緣定三生。
  • 《我不是藥神》觀後
    《我不是藥神》,看完了主辦方問我:菜頭老師,您覺得這片子怎麼樣?當時我就陷入了一種極為尷尬的境地,難於用言語表述。我相信你很快也會面臨相同的狀況,所以你可能需要在看電影之前讀一下我這篇文章。為什麼我會極為尷尬?因為在我的朋友圈裡,打從春節開始,就不斷有電影圈和媒體圈的人在狂贊《我不是藥神》。注意,這裡的「狂贊」並不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而是完全可以按照字面理解---狂暴地讚美:「絕對神片!」
  • 我不是藥神 影評
    看完我相信,這28塊錢,不虧。圖片來自網絡下文部分劇透!       近些年大力宣揚國家文化,影視業也頗受影響。愛國情懷的作品不少,戰狼,紅海口碑極好,但是這樣的看多了也有點疲乏。幾個月前出現了「二十二」這樣的歷史紀錄片,引起一陣風波。而此時的「我不是藥神」又一次獲得了無數的讚賞。
  • 我不是藥神,我是續命梟雄.
    昨天去看了《我不是藥神》的點映,雖然是點映,但除了前兩排,基本全場坐滿,前半程影院內一片笑聲,後半場一片哽咽。
  • 《我不是藥神》:我們都是凡人,不是「神仙」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截取自《我不是藥神》電影是藝術,而藝術又來源於生活,國內電影在創作時都想試著打破了國內許多話題的邊界,可鮮少有電影能拍出來感同身受,在近幾年的電影中,卻出現了一部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拍案叫絕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算是國產電影公映歷史中,口碑接近滿分,票房在當年飆升的電影。
  •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案件,現實版藥神「陳勇」!
    最近的《我不是藥神》上映有一段時間了,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一個什麼故事,一個神油店老闆接待了一個白血病患者,而去私「盜版」格列寧的故事。而且該片曾在上海舉行了上千人超前點映活動,監製兼領銜主演的徐崢現場發言,這個電影在中國出現是一件特別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