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我是男神

2021-01-21 黃三刀

這是黃三刀的第 350 篇文章

聽說長得好看的人都關注了「黃三刀」


大王叫我來巡山,聽聽三刀侃大山

我不是藥神,我是自信的男神



有時候我們會產生一種恍惚的感覺,仿佛自己好牛,感覺自己是男神。自己的單位越好,求你的人越多,你越覺得自己好牛,是男神。


先來說說「單位」這個詞。


第一次接觸「單位」一詞,大概是小學一二年級。自然是數學課了,老師讓我們在某個算式結果的後頭加畫一個括號,在括號裡填上一個單位,諸如一(  )魚,一(  )貓,一(  )屎之類的。



長大一些後,父母嘴裡會常叨叨,你畢業後一定要去一個好「單位」。


在他們眼裡,一個好「單位」,必須不是一個公司。也就是說,它的性別應該是「公」,但不是公司的「公」,而是公家的「公」。這個公家,必須從一而終,管你到老去死掉那天。


慢慢的,我覺得「單位」這個詞,好厲害。它似乎無所不能,可以包裹住所有的東西。


實際的情況卻是,一個人可能就是一個單位。何解?淘寶店嘛!單刀獨立寒秋,十分的瀟灑啊。    



理論上來說,單位如果要變得更好更強,它需要包含很多豐富多彩的個體。但問題就接著來了,如果獨立個體的數量越多,他們又越難捏合成一個好單位。


這是一個悖論。


很顯然,其中需要一個東西去維繫。或者是同一個夢想,同一幅藍圖,同一片願景,同一套標準,同一源血脈,同一類情感,同一種利益……


電影《通天塔》的開篇說:據《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記載,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高塔,一座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從此各奔東西……也就是說,老天爺十分清楚人類形成利益共同體的基石,即在交流中建立起來的相互信任



所以,一個好「單位」的概念呼之欲出,它的真正成功之處在於,既能海納百川地包容越來越多的獨立個體,又能以信任維繫他們之間的穩定。也就是說,一個好「單位」,允許有怪人存在,而這怪人的存在還對單位的整體發展有所促進。


再接著開篇第一句話。


當我們一旦進入一家令人羨慕嫉妒恨的好單位以後,我們會突然發現,原來自己很牛啊。我們會不自覺地把自己單位的地位和影響力當作自己的能力。我們還會不自覺地把自己職位賦予的權力和執行力當作自己的能力。


打個比方,在一個行業領先的龐大企業裡上班,什麼幾桶油啊,然後你輕易地籤下了一個大單,那不只是你的能力;在一家國際著名的新聞機構裡上班,什麼某某TV啊,然後你輕易地採訪到一位政要或者財閥,那不只是你的能力;在一所名聲在外的高等院校裡上班,什麼大什麼華啊,然後你輕易地受到各種膜拜或者禮遇,那不只是你的能力。


也就是說,你離男神,有點遠。



你不妨認真回憶一番,在你進入著名單位之後的歲月裡,當對方不知道你真正身份的時候,你獨立辦成過幾件事情?你是不是在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時候,迫不及待地掏出名片?


在與外界交往的過程中,如果刨去你所在的單位和你的職位,你還是受人歡迎,那麼,恭喜你,你做人是成功的


那麼,你離男神,不遠了。



事實上,大多數人是因為條件優秀而被招至著名單位麾下的。請注意,條件優秀和能力突出是兩回事。


條件優秀指的是,你有一份良好的教育履歷、一個良好的家庭背景,甚至是一個良好的長相、EQ或者IQ。


能力突出指的是,你有一種轉化優秀條件的能力,你能夠把這種先決條件迅速轉化為一種營生的能力。通過什麼轉化呢?比如倔犟的不屈性格、強烈的成功願望、對工作的執著熱愛、對世故的準確把握,等等。


也就是說,我們最終希望達到的目的,還是那句著名的老話 —— 今天你以什麼為榮,明天什麼以你為榮。自己填空。



中午正寫著這篇文章,一個形跡可疑的人摸了進來,向我推銷辦理某銀行的大額信用卡。每當這個時候,我都在想,自己一旦失業,能否像他們那樣,做得如此從容得體,進退自如,面帶微笑。  


所以,如同真正的自信,不是什麼必勝的勇氣,而是不懼怕失去一樣。真正的男神,不需要什麼單位,就有自信可以活得很好。



相關連結:《我不是藥神》

簡介:《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的喜劇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李乃文等主演 。2017年3月15日正式宣布開機,該片是寧浩、徐崢繼《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路放》後的第五度合作。


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收穫巨額利潤的他,生活劇烈變化,被病患們冠以「藥神」的稱號。但是,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也在波濤暗湧中慢慢展開 。


花絮: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不過具體人物的性格都有一定的虛構和再創造。


為了更好呈現角色身上各色不同的性格,主演們都曾專門去體驗生活:王傳君曾在血液科的病房裡和病人們一起同住;周一圍曾去體驗警察的工作狀態;楊新鳴去教堂做了很多次的採訪、探訪病人等等。


徐崢與文牧野的結緣,源於有次電影節徐崢看了文牧野拍的一個小短片,覺得很有力量


王傳君為了表現角色的病弱,每日完成8000次跳繩減重,減重20多斤,而為了一場在病榻上的戲能在鏡頭前呈現出那種整個人塌下去的感覺,他熬了兩天沒有睡覺。


譚卓為了一段只有20秒不到的鋼管舞戲,苦練了一個半月,腿上都是瘀青,還導致了膝蓋軟組織損傷。


完全不會英語的老演員楊新鳴,逐字背誦完成大量英文臺詞。


徐錚的角色造型有頭套,他在拍攝的時候戴著這個頭套混進小吃店,居然沒人認出他來。


評價:《我不是藥神》不僅象徵著中國現實主義批判題材影片的重生,同時也彰顯了我們電影的審查制度也在不斷進步,影片以程勇宣布散夥那一幕為節點,前後兩段是可以分開看的,前半段的風格荒誕帶有黑色幽默,後半段寫實沉重,這是標準的韓影模式,但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徐崢對於程勇的刻畫,是近年來他在銀幕上最好的表演,程勇這個角色,從一開始的玩世不恭,到後面的實現救贖,徐崢近乎完美地將這個人物呈現在了銀幕上。(鳳凰娛樂評)


《我不是藥神》的剪輯流暢,鏡頭語言乾脆富有幽默感。影片有笑有淚,還有思考。小人物的日常平凡、卑微,無甚波瀾,但在生活小細節的層層推進下,導演走到了更為深遠的一步。每個個體的力量也許是微弱而無力的,如果大家都團結起來共同為他人、為自己而努力時,也許就能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新快報》評)


《我不是藥神》以草根群像式的現實刻畫,生動展開小人物堅韌的生命故事。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和王佳佳等一眾演員所扮演的小人物,也都充滿閃光點,每個人都貢獻了紮實的表演 。(《信息時報》評)


《我不是藥神》以出色的題材,探討了種種現實中的矛盾與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藥公司的商業困境。刻畫困境的同時,更讓人思考困境。題材中蘊藏的溫暖與希望,細膩的現實主義筆觸,讓人感受到該片的人性力量。(網易娛樂評)


一部好的電影不一定解決一個問題,也可以是提出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文化自信,對人性矛盾和社會價值的融入,是《我不是藥神》的閃光之處。(馬伯庸評)


好電影自己會說話。徐崢,不僅是一個「藥神」,還是一個光頭男神。(黃三刀評)




既然來了,順便點個讚唄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談癌色變的你知道麼,20%的癌症患者與肥胖有關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這部電影被譽為是中國版《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由由文牧野執導,徐崢、周一圍、王傳君等主演的《我不是藥神》。在看《我不是藥神》之前,就不能不了解一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咱們不談演員、不談演技,就來說一下他的劇情和故事。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個絕症病人如何努力求生並拯救成千上萬面臨同樣境遇的人。
  • 《我不是藥神》股價神了
    《我不是藥神》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上映後口碑叫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上周,小鮮肉李易峰的粉絲們終於迎來了Idol的代表作《動物世界》。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總投資僅一億多的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僅兩天,實時累計票房已達3.6億元,豆瓣評分高達9分。兩部電影的實時票房數據也在攪動資本市場的神經。《動物世界》上周五首映的亮眼表現,助投資方光線傳媒(300251.SZ)當日股價大漲7.05%。但影片超過2億的製作成本與目前僅3.7億的票房收入顯然難以支撐股價的持續上揚。
  • 《我不是藥神》觀後
    《我不是藥神》,看完了主辦方問我:菜頭老師,您覺得這片子怎麼樣?當時我就陷入了一種極為尷尬的境地,難於用言語表述。我相信你很快也會面臨相同的狀況,所以你可能需要在看電影之前讀一下我這篇文章。為什麼我會極為尷尬?因為在我的朋友圈裡,打從春節開始,就不斷有電影圈和媒體圈的人在狂贊《我不是藥神》。注意,這裡的「狂贊」並不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而是完全可以按照字面理解---狂暴地讚美:「絕對神片!」
  • 陸勇:我不是藥神
    就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之時,《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在微博上宣布,已經從印度坐三輪車,將49箱醫療物資(其中包括3000個護目鏡以及3000個N95口罩)運回國內。  無論是陸勇本人還是以其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都是令人「羨慕」的。
  • 《我不是藥神》: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儘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與實際原型有所出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會懷疑這個故事所投射的現實。但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中,我想最具爭議的話題就是真藥與假藥之辯。一方是瑞士諾瓦公司的正版格列寧,而另一方是印度仿製的盜版,但它們卻在藥效上相差無幾。如果以藥物的療效為評判標準的話,他們都是真藥,但如果以一個法制社會的法律規定的話,印度的仿製藥是在竊取正版格列寧技術版權的基礎上生產的假藥。
  • 《我不是藥神》影評摘錄
    《我不是藥神》影評摘錄《我不是藥神
  • 關於《我不是藥神》朋友圈說說精選 聊聊藥神觀後感
    近段時間,朋友圈基本被《我不是藥神》看後說說刷屏了。很多人都表示,我不是藥神是我近年來,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產電影了。以下是小編精選的關於《我不是藥神》說說大全,如果覺得不錯的話,也可以轉發作為自己的朋友圈說說話題哦。
  • 福利《我不是藥神》在線觀看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真正的現象級電影,裡程碑電影。在情、理、法的糾纏中,在生、病與死的交戰中,人性之光不斷閃現,世間本無神,卻終顯普世之光,這便是《我不是藥神》的高能之處。但之後中印關係出現了輕微的摩擦,為了避免風險,《印度藥神》一度更名為《中國藥神》,直到今年4月才正式更名為《我不是藥神》,此番波折很像之前的《我不是潘金蓮》。
  • 我不是藥神,但我是有情人
    我想大概是諸多無奈吧.《我不是藥神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中國人不敢生病,看不起病的現實從片名你能看出來,《我不是藥神》聚焦的是醫療題材所以,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我不是藥神》上映至今,還不到72小時,票房卻已經逼近7億首日破票房3億,穩刷此前票房良好的電影看來又是要刷新中國電影新紀錄史朋友圈、微博、各大網站,到處都發來賀電讚美
  • 秋天的懷念——《我不是藥神》
    看完《我不是藥神然後我和家人默默地往回家走,我一直在努力地想,如果我要給《我不是藥神》評分,我給幾分?電影非常好,導演對弱勢群體感知和敬畏、電影人對苦難的理解和關照、悲憫的人間情懷讓黃灰濛濛的20年前鏡頭很有感染力,很多職業影評人說是此《我不是藥神》是中國現實主義批判題材影片的重生,我真不知道現實批判主義如何定義,張藝謀的《活著》算不算,姜文的《鬼子來了》呢?
  • 《我不是藥神》影評:究竟誰是真正的藥神?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徐崢導演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 其實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的內心是非常沉重的。
  • 《我不是藥神2》上映之前,重溫值得二刷的首部《我不是藥神》
    據說,已經開機拍攝中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2》,不僅僅原班人馬回歸,還有這兩位老戲骨加盟。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黃渤,另一個目前還不太清楚。網友們表示非常期待!但在《我不是藥神2》上映前,今天小編跟大家回顧一下《我不是藥神1》。
  • 《我不是藥神》在線免費看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的劇情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打破了神油店老闆程勇的平凡人生,他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收穫巨額利潤的他,生活劇烈變化,被病患們冠以「藥神」的稱號。但是,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也在波濤暗湧中慢慢展開 。
  • 我不是藥神,我是醫生!
    電影《我不是藥神》在今天(5日)提前上映,而這部電影在之前的點映階段就引發了熱議。
  • 電影《我不是藥神》—在線看!
    由徐崢、王傳君等人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自7月5日0點上映以來,票房持續火熱,點映票房破億,首日總票房破3億,三天票房破10億,足以體現出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的瘋狂,在線播放連結http://mrw.so/4pBrJe
  • 《我不是藥神》:我們都是凡人,不是「神仙」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截取自《我不是藥神》電影是藝術,而藝術又來源於生活,國內電影在創作時都想試著打破了國內許多話題的邊界,可鮮少有電影能拍出來感同身受,在近幾年的電影中,卻出現了一部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拍案叫絕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算是國產電影公映歷史中,口碑接近滿分,票房在當年飆升的電影。
  • 我不是藥神=我不是李笑來
    ——《我不是藥神》幣圈:最近的李笑來50分鐘錄音曝光,想必大部分人都沒聽過完整版的,不知道李笑來給大家出的這邊閱讀理解,你們解讀了多少 這個錄音無疑是2018年上半年對韭菜們最好的教科書,不管你是罵也好,贊成也好,這就是目前幣圈的狀態,也是為什麼人家能賺到錢,別說什麼信息不對稱,世界不公平,人家站的比你高,看的比你遠,了解行業的現狀,他不賺錢誰還能賺到錢。
  • 我不是藥神 影評
    看完我相信,這28塊錢,不虧。圖片來自網絡下文部分劇透!       近些年大力宣揚國家文化,影視業也頗受影響。愛國情懷的作品不少,戰狼,紅海口碑極好,但是這樣的看多了也有點疲乏。幾個月前出現了「二十二」這樣的歷史紀錄片,引起一陣風波。而此時的「我不是藥神」又一次獲得了無數的讚賞。
  • 《我不是藥神》敬畏生命
    我不是神仙,不能普度眾生。在能力範圍內,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只是一種善意的行為。 我不是藥神上圖是我不是藥神的劇照,每個人的開懷大笑讓人感到溫暖。當看到呂收益病情穩定,家庭美滿、和諧、溫暖;劉牧師不用每天提心弔膽的祈禱;思慧也不會因為錢拋頭露面出賣自己的畫面,我相信程勇多少會有些安慰。終究販賣低價藥是違法的,程勇最終選擇放棄了,回歸到了一個平凡正常人的生活。程勇的選擇是明智的,因為他不是藥神,他只是一個需要吃得好、穿得暖、有地方住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