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8迷電影」
俗話說「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
為何人間還有疾苦?我想大概是諸多無奈吧.
好久不見,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而又突然乍現
也許是太久沒有一個「故事」的「好的故事」
但萬萬沒想到這部定位以「喜劇」的一部電影
後半段卻讓人眼淚不知不覺的就留了下來,不止
《我不是藥神》
Dying to Survive
一周點映過後,到片子提檔正式上映時,口碑燃爆!!!
豆瓣上更是有11萬人給出了幾乎一致的好評
不少人感慨,終於有了一部9分的國產佳片了
「你敢保證你一輩子不得病?」一句話
道出了多少中國人不敢生病,看不起病的現實
從片名你能看出來,《我不是藥神》聚焦的是醫療題材
所以,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
影片勇敢地提出當下存在的(看病難)問題
卻無法給出最終的唯一答案
為了自救,或為了救人——
徐崢飾演的男主程勇,原本是專門賣印度神油的藥店老闆
在一位白血病人的建議下,從抗癌藥物中發現了巨大商機
原來瑞士生產的一種治療的癌症的藥物價格高昂
普遍患者無力支付,然後印度生產的仿製藥
不僅和正版藥效一樣,價格卻不到前者的十分之一
面對妻離子散,老爸手術需要10W元的雙重的壓力下
於是,程勇之身前往印度拿到了印度抗癌藥在華的獨家代理權
通過賣藥賺了一大筆錢,還被患者冠以「藥神」的稱號
前半段自帶搞笑體質的徐崢,有小人物的得意、小痞子似的的無賴
還有一些自然不能再自然的段子
「上帝不是說了麼,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那是佛祖說的。」
但後半段,卻很少有人能不落淚的
生活嘛,總是要被更現實更殘酷的一面所取代
但你想不到的是,這樣一個充滿戲劇化的故事
居然會讓人感同身受的讓你不得不及觸碰到你身邊的某人
片子裡的每個主角,都是我們生活裡隨處可見的小人物
呂受益,一個身高180+,卻瘦得跟竹竿似的人
三十而立的他,本來可以迎來人生第一次巔峰
卻在老婆已懷孕時,被確診為慢粒白血病
猶如晴天霹靂的「死亡」變得越來越貴,而留下的紀念卻越來越少
要活著,他只能靠4W一瓶的天價藥格列寧續命
對於2002年,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堪比一把懸在頭上的刀
更何況一瓶價值不菲的藥,不過只能吃一個月而已
有人說,白血病是一種容易人財兩空的病
其實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已經離家出走很久了,頂著一頭殺馬特造型的小黃毛
他不是沒家野孩子,而是知道4W塊一瓶的藥吃不起
與其拖垮整個家,看著父母傾盡所有的無能為力
不如做一個陌路人,悄悄的消失.
但他不想真的不想家、不想活著嗎?
當然想,不然不會去搶程勇的藥?不然他怎麼會一直貼身攜帶著父母的照片,珍惜到連個褶皺都沒有?
他才20出頭啊!但那雙年輕的眼睛裡,卻寫滿了絕望
和家人相守,分擔愁苦;還是剝離痛苦,獨自死亡?
在醫院,你可能會見到過一些推銷神藥的商販
也真的有家屬會花巨額去買,還有人會趁機哄抬必備用品的價格
很少有人會與他們的計較
在錢面前,你可以做任何事;在命面前,我願意付出所有的錢
就這麼簡單,可那些吃不起藥、治不起病的人呢
每一雙充滿疲倦的眼睛裡,卻滿溢著求生的渴望
但等待他們的不過只是回家等死而已,因為——
命就是錢,錢就是命
這些帶著口罩人的背後,分明代表的是數萬和他們一樣
被天價藥扼住喉嚨、卻依然不放棄和死神搏鬥的人
這些人,就曾在我們的真真正正的生活裡
(據統計,中國每年約新增慢粒患者5000人,按患病率計算,中國現有的慢粒患者約有3萬至4萬名。)
在利益面前,專利是尊嚴
然後在人命面前,專利更像是互相為難
就像片子裡其中的一句戳心的臺詞——
他就想活命,他有什麼罪?
更值得感慨的事,這部發人深省而充滿希望的故事
卻是一件真實發生過的事
都說電影來自於生活,但被冠名為「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後
往往都才是最為扎心殘酷的,因為這意味著
電影裡的痛苦,現實裡都將再放大數倍
故事的原型名為陸勇,自己2002年被確診為白血病患者
而特效藥格列衛市場價23500元左右一盒
對於癌症患者而言,除了傾家蕩產買藥,沒有別的辦法
一年50萬,這命你續不續?
於是他潛心搜集治療方法——印度仿製藥
比正版要便宜幾十倍,他開始幫助病友購買仿製藥
也因此幫助數百甚至近千人延續了生命
後來很多人把他叫做「藥俠」
陸勇曾說,自己只是一個患者,不是藥神
「白血病患者最大希望,就是能尊嚴地活下去」
陸勇本人
在院長看來,這只是老百姓迫不得已之下的求生本能而已
但見無奈,何來欣喜?
不過欣慰的是,這件事已經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我不是藥神》上映至今,還不到72小時,票房卻已經逼近7億
首日破票房3億,穩刷此前票房良好的電影
看來又是要刷新中國電影新紀錄史
朋友圈、微博、各大網站,到處都發來賀電讚美
但不管誰來說,都一定拖不了這幾個關鍵詞
「窮病」、「良心」、「現實」
通常韓國電影,向來以大尺度、敏感話題著稱
同樣作為國人也終於也能喊出來一句——
你們敢拍!我們照樣也敢拍
如果電影可以作為推動進步的力量,可以記錄下人們抗爭的身影,它將影史留名
想那面錦旗所述,我讚賞你——
仁心妙手普眾生,徒留人間萬古名
電影,絕不僅僅是娛樂而已
2014年,我們通過《親愛的》開啟了打拐元年
它甚至促進了新打拐法案的頒布
2017年,我們有了關注未成年性侵的《嘉年華》
無數家長開始正視性侵這件事,教育和保護自己的孩子
而今年,我們有了關注醫療改革的《我不是藥神》
明年,甚至幾個月後,我們會不會再迎來新一部關注現實,敢說真話的好片?
當這樣的影片不再敏感,才是真正的進步和希望
最後,借用電影裡徐崢在法庭上說得一句臺詞:
-被告,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今後會越來越好吧。希望這一天早點來
我們都相信今後會好的,希望這一天能夠早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