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不關天:我為什麼一定要去看《我不是藥神》

2020-08-27 小時了了丶

作為一個還算喜歡看電影的人,這個七月我肯定是要去電影院的,本來要看的是三場,《動物世界》、《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為什麼要說本來,末尾會解釋。

不知道你們會因為什麼原因去看一部電影,我的話還是比較嚴謹的,不但要評估電影的品質,還要考慮導演,題材,劇本,演員陣容。

當要認真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要事先考慮清楚,不然末了覺得無味無趣,一個閒人還生出浪費時間的慨嘆,豈不是可笑。

一個一個談吧,最先關注的是《我不是藥神》,因為是徐崢,如果讓我出一個只要出演某電影一定會去看的演員名單,徐崢肯定在裡面,黃渤也在,剩下還有誰就得細想了。。。徐崢這幾年的電影質量有目共睹,催眠大師、心花路放、泰囧,再到前段時間的幕後玩家,都不錯,不一一評論,但基本都是可以保證質量的。

當繼續看到演員名單裡有周一圍和王傳君的時候,就想著,管它什麼題材呢,就它了,這部電影先看了再說。

OK, 再回來影片本身,因為我自己也還沒看,所以我下面說的這些都是我自己對影片預告上的理解和延伸,劇透是肯定算不上的了。

首先這並不是一部神話片,為什麼要先這麼解釋呢,因為我發現真的有人把 藥神、印度、徐崢(第一喜劇印象)這三點聯繫到喜劇神話片上了,不禁豹笑。

但真的要解釋這是一部什麼題材的電影時,又不得不嚴肅起來,《我不是藥神》講述國內「看不起病,買不起藥」的這樣一個群體的故事,主角從一個賣保健品的小販子成為跨國代購印度仿製藥的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簡單說就是講述人命關天的故事,儘管微博上現在的影評和爭論已經很多了,但在我當時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還是有自己的一點理解的。

國人得了重病,需要吃藥,國內的藥或者進口的正規藥很貴,吃不起。為什麼很貴?

因為醫藥研發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很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一件事情,作為一個曾在藥廠實習過的人,我是可以這麼說的,一件新藥的研發製備以及之後的臨床實驗都是要耗費平常人想像不到的數目的,可能一枚藥片賣100塊,藥片原料加製備成本只有五塊,但為了彌補之前從立項到研發成功的損失,另外95的加價是必要和必須的。

為什麼印度的就那麼便宜呢?

因為印度不要臉嗎?這是個問句不是陳述句,抄襲和山寨上的事情,不是不要臉三個字就可以闡述清楚的,總之我國要考慮自身研發的必要性,不能受制於外國藥企,所以之前所說的附加費用也是當下無可奈何的事情。你要非談人命關天,能仿製救人一命為什麼不仿,這個問題太大我沒法跟你討論。

總而言之就是印度那邊可以隨便製備專利權是他國的藥物,所以沒錢還想活命,就只有一條出路,就是找徐崢扮演的這種代購。可能在字面上陳述這樣的事情很單薄,我也不知道各位身邊有沒有影片中那一類群體的朋友或是親人,只能說,現實確實是血淋淋的,有藥吃,活!沒藥吃,死!

顯而易見,這種事情自然是違法的,不管國內當前藥品市場如何不講人情,如何謀求更好的未來,當下的人命依舊是在水深火熱之中。想吃藥的肯定都是要活命的,為了活命人自然什麼東西都可以付出,利益關係就產生了,徐崢這種的人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不過就目前風評來看,影片本身沒有停留在淺顯的價值認知上,而是從更深處去發掘和探討社會問題,引發人們的思考。所以很多人都稱這部影片是一部可以值得尊敬的國產影片,像是《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以及一定會拿來做對比的《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因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所以最終主角的走向和結局心裡還是大抵有數的。這裡就不多做劇透了,電影肯定是要去電影院看的,至於有沒有安利給別人,說實話,並不在意。

剛剛在微博上罕見的看到微博CEO王高飛(ID:來去之間)懟人,對方在一個大多數人覺得很不錯的該電影影評下評論:被安利去看了電影,覺得不咋好看呀,讓你們誇成神片。

這位平日裡佛系的CEO轉發評論了她:可以理解,這片子能過十億就不錯了,不符合四線群眾審美。還推薦了一個下裡巴人的喜劇片給了這位女士,引得評論區一陣調侃。

什麼是神片,這倆字本身就挺唬人,找三個還算敢拿出來摸摸神片邊緣的影片聊一下,肖申克的救贖,鐵達尼號,阿凡達。 哪部是你理解的神片?其實很難選的,眾口難調又不是亂講的。

但我們起碼可以基於一個共識做出相對合理的評論,在當前大眾的認知和國情民情下,敢於去發現問題和探討問題的影片起碼是像前言所說的被尊重的,即使本身不感興趣也不要因為自身認知的淺薄和對他人之事高高掛起的處世態度就對這樣勇敢站起來大聲疾呼的電影說不,不是說不可以,言論自由你想說什麼都行。

但一定以及肯定的是,你絕對會被那些懂得這部電影在講述什麼事情的人和那些經歷過或身邊經歷過此事的人當成傻逼的。

都說人人平等,不分階級,哪裡來的平等?階級就在那裡,視而不見不代表沒有,四線群眾就像是四線城市,差異是必然的。無論教育水平還是經濟收入,顏值智商還是社交人脈,我們在對比人與人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其自身的發展,更要參照歷史的進程。你看這位CEO不小心就說了大實話,雖然之後匆匆刪除,但大家都很清楚,連人命關天的事情上都有國情差異,更別說在對一部電影的評估上,你去不去看又有什麼所謂呢?

這樣的電影能夠過審就已經說明太多問題了,謝謝閱讀「寫完這期下期不知道啥時候有的影片安利」,末尾草草說下剩下倆部:

動物世界我肯定要看,看的原因只是為了噴它爛,我看了日本的原版動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改編下,主人公的心路歷程我不去看電影都能直接劇透給你聽,而且又有一個偶像派流量演員李易峰的加持,唉,不看就噴太不客觀了,看完就顯得有理有據多了。

邪不壓正呢,姜文的片子本來也是必看,但這片子營銷力度太大了,搞的我有點噁心,特別是姜文跟黃渤在土創101上的那番尬聊,可真是去你的吧!到時候看心情了。

碼字不易,不過興趣使然是這樣的,看完之後如果覺得還行還是希望去電影院支持一下的,嘴上說著無所謂,但山爭寶寶的票房數還是支持他繼續創造佳作的動力。

沒了,拜拜~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觀後
    當時我就陷入了一種極為尷尬的境地,難於用言語表述。我相信你很快也會面臨相同的狀況,所以你可能需要在看電影之前讀一下我這篇文章。為什麼我會極為尷尬?因為在我的朋友圈裡,打從春節開始,就不斷有電影圈和媒體圈的人在狂贊《我不是藥神》。注意,這裡的「狂贊」並不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而是完全可以按照字面理解---狂暴地讚美:「絕對神片!」
  • 《我不是藥神》在線免費看
    電影君不容易找到的資源,大家一定要多多分享。
  •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成「爆款」?看一眼導演就知道了!
    2018年,一部《我不是藥神》,讓年僅33歲的文牧野一躍成為新一代青年導演中最受矚目的一位。為什麼幾萬人中,文牧野能夠脫穎而出?電影創作中,最重要的兩個角色,無疑是導演和編劇。而文牧野的優勢就在於,他不光是位導演,還一直是位編劇。
  • 看完這篇文章,所有的《我不是藥神》的影評都不用看了
    烏鴉電影為《我不是藥神》寫的介紹型影評是《不知怎麼過得審!這部國產電影值得全民自來水!霸屏朋友圈!》這篇主要講了一下梗概,沒有全部劇透,剩下的就是對這部電影的介紹以及一個簡要的說明,還有自己的基本感受。這是影評的正確打開方式,克制但又有懸念的吸引讀者去影片買票看電影,幹得很不錯!
  • 秋天的懷念——《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燈光亮起,才發現,這個平日裡冷冷清清的電影院坐滿了人,而且每一個人都像是紅眼兔子,笑著望著對方問:你也哭了。然後我和家人默默地往回家走,我一直在努力地想,如果我要給《我不是藥神》評分,我給幾分?
  •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這部電影被譽為是中國版《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由由文牧野執導,徐崢、周一圍、王傳君等主演的《我不是藥神》。在看《我不是藥神》之前,就不能不了解一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咱們不談演員、不談演技,就來說一下他的劇情和故事。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個絕症病人如何努力求生並拯救成千上萬面臨同樣境遇的人。
  •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能讓全場觀眾看完字幕才離場?
    昨天,不同君跟朋友去看了傳說中上海電影節「七次掌聲、數度落淚」的「封神」之作《我不是藥神》。之前覺得這種宣傳很誇張,但電影結束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還發現一個「百年不遇」的奇怪現象,以前看電影,往往是字幕還沒出,電影院的大燈就亮了,大家都急匆匆的搶著離場。
  • 我不是藥神,我是男神
    ,聽聽三刀侃大山我不是藥神,我是自信的男神長大一些後,父母嘴裡會常叨叨,你畢業後一定要去一個好「單位」。在他們眼裡,一個好「單位」,必須不是一個公司。相關連結:《我不是藥神》簡介:《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的喜劇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
  • 我不是藥神=我不是李笑來
    ——《我不是藥神》幣圈:最近的李笑來50分鐘錄音曝光,想必大部分人都沒聽過完整版的,不知道李笑來給大家出的這邊閱讀理解,你們解讀了多少 這個錄音無疑是2018年上半年對韭菜們最好的教科書,不管你是罵也好,贊成也好,這就是目前幣圈的狀態,也是為什麼人家能賺到錢,別說什麼信息不對稱,世界不公平,人家站的比你高,看的比你遠,了解行業的現狀,他不賺錢誰還能賺到錢。
  • 為什麼說《我不是藥神》牛逼
    大家看《我不是藥神》了嗎?我覺得它是近幾年很難得的國產好片,決定來說說。我覺得這部片好,不僅僅是演員們演得好、劇本結構完整。但世界不是格林童話,製藥公司要掙錢,有了錢才能更大地投入研發另一種新藥物。如此良性循環,世界受益 。因為世界的進步可不是能靠山寨廠們能推動的。但是反過來看,如果沒有這群山寨藥廠,世界上的大量窮人是會在沉默和無力中病死的,他們是壓根吃不起正版藥的。這些山寨藥廠客觀上的確做了劫富濟貧的羅賓漢,救了很多人命。在程序上他們百分百侵權了,不合規矩了,但在情感上又覺得他們的行為造成了善的事實。
  • 王傳君為什麼不演《愛情公寓》?看完《我不是藥神》就知道了
    不難看出,這是一部賣情懷的電影,但是即使這樣,愛迷們依然紛紛表示自己會去看,因為我們看的就是情懷,也算是給自己的青春一個美好的結尾吧。但是從主演的陣容看,愛情公寓電影卻少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小姨媽唐悠悠的未婚夫——關穀神奇,由演員王傳君飾演。
  • 專訪│4天12億!《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我是個平民 不是英雄
    (全文約4000字,深度閱讀約需7分鐘)7月8日零點,《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第四日,票房突破10億大關。該片自7月5日正式上映起就登頂單日票房榜,目前已連續蟬聯3天冠軍寶座,截至今日發稿前,影片累計票房超12億元。
  • 關於《我不是藥神》朋友圈說說精選 聊聊藥神觀後感
    近段時間,朋友圈基本被《我不是藥神》看後說說刷屏了。很多人都表示,我不是藥神是我近年來,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產電影了。以下是小編精選的關於《我不是藥神》說說大全,如果覺得不錯的話,也可以轉發作為自己的朋友圈說說話題哦。
  •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談癌色變的你知道麼,20%的癌症患者與肥胖有關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電影《我不是藥神》為什麼這麼火?因為……
    電影《我不是藥神》為什麼這麼火?>電影《我不是藥神不久,風停雨住,一起去某影院看電影《我不是藥神》,何種心境,不得而知。巨幕電影,然而觀眾不多,大抵因為惡劣天氣吧。不過,此一場觀影人少,不足為慮。這部像雙刃刀一般刺痛現實的電影吸睛能力很強,而攬金能力更是不可小看。整體來說,劇情一般,但是作為國產影片來講,創下了又一個票房紀錄,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這一切都源於它的超強現實性。
  • 《我不是藥神》火了,王傳君也火了
    說起王傳君大家未必很熟悉了,他已經很久沒有在熒幕前亮過相了,但是說起愛情公寓裡的關穀神奇大家一定很熟悉。最近新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非常的火,評分也很高。而王傳君也正是在裡面擔任主角。在這部電影裡,仿佛讓全國觀眾人民重新認識了他這個骨瘦如柴充滿理想與追求的青年。
  • 我不是藥神,我是演員,我不誤國
    這部電影我最初在虹膜上看到介紹,這劍走偏鋒流啊,第一感覺不看損失一個億啊,還準備寫篇影評。有了這樣的計劃,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要看的衝動,就連製片方也忍不住了,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天上映。而最近幾天的各種刷屏,讓我感受到這是要封神的節奏。
  • 《我不是藥神》的三個「貴人」
    市場普遍以為的是,2018年暑期檔的高潮要靠姜文7月13日的《邪不壓正》引爆,但看起來時間表被提前了一周。7月4日,寧浩、徐崢監製、文牧野導演的《我不是藥神》(以下簡稱《藥神》)點映票房已經過億,並宣布提檔至7月5日,同時豆瓣評分漲至9.0。
  • 陸勇:我不是藥神
    就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之時,《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在微博上宣布,已經從印度坐三輪車,將49箱醫療物資(其中包括3000個護目鏡以及3000個N95口罩)運回國內。  無論是陸勇本人還是以其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都是令人「羨慕」的。
  •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值得觀看電影,為何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呢?
    情節一:在這部《我不是藥神》的一部電影中,主要講述的是一名為程勇的人從印度走私便宜的「假藥」賣給國內的白血病病人。雖然違法,但該藥藥效肯定,挽救了不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但最終因販賣假藥,程勇入獄。專利藥的研製,可能要花費十年或幾十年的時間,結果卻不一定成功。影片中程勇走私的「印度假藥」,和我們通常所說的「假藥」是完全不同的。傳統意義上的假藥是指不良商家銷售的完全沒有治療作用的保健品或普通的抗生素,它只會耽誤病情甚至加快疾病的進展,如影片中張長林所賣的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