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秦昭襄王嬴稷的兒子 在位僅僅三天就去世,孫子卻立下不世之功

2020-12-20 騰訊網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賈誼在《過秦論》中寫到,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這六世分別是重用商鞅變法圖強的秦孝公嬴渠梁、堅持商君新法並且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的秦惠文王嬴駟、東出洛陽舉鼎而亡的秦武王嬴蕩、大肆開疆拓土奠定秦國統一基礎的秦昭襄王嬴稷、奇貨可居有個好兒子嬴政的秦莊襄王嬴子楚。還有一個夾在一代雄主嬴稷和莊襄王嬴異人中間的王,很容易被忽略掉,他就是在位僅僅三天的秦孝文王嬴柱。

秦孝文王嬴柱

嬴柱是昭襄王嬴稷的次子,生母為唐氏,祖母為羋八子。昭襄王在位時,嬴柱受封為安國君。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安國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安國君被立為太子,當時他已經三十八歲。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死,安國君嬴柱即位,先服喪一年。公元前250年十月,嬴柱正式即王位,三天後去世。

嬴柱繼任秦王后,也幹了幾件大事,首先是大赦天下,收復民心;然後尊稱自己去世多年的生母唐八子為太后;三是立嬴子楚(即嬴異人)為太子。做完這幾件大事後,他就開始為父王昭襄王服喪。按照戰國時的規矩,為先王服喪期限為三年。嬴柱身體羸弱,從公元前251年秋至公元前250年九月,他認真守孝了一年之後,身體就扛不住了。眾大臣趁機勸說嬴柱不用墨守成規,守孝一年也就可以了。嬴柱這才脫下孝服,正式登基。沒曾想,三天之後,嬴柱就一命嗚呼了,終年52歲。

影視劇中的嬴柱

關於嬴柱的死因,有人認為是呂不韋為了讓子楚儘快登上王位,下毒害死了嬴柱。仔細分析就可以發現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呂不韋當時還沒有被封高官,沒有什麼勢力,並無能力去毒害嬴柱。嬴柱三天而亡最大的可能性還是長期精神高度緊張所積累的病症。作為一名老太子,長期生活在父親昭襄王嬴稷耀眼光環的巨大壓力之下,做事必須小心謹慎,容不得半分差池。一方面,嬴柱不能做出太大功績以免引起老王的猜忌。想想看,功名赫赫的武安君白起都被嬴稷賜死了,嬴柱自然會從中吸取教訓。另一方面,他也也不能完全碌碌無為被人認為無能接班。在這種高壓下,嬴柱其實活得很累,高度精神緊張早早透支了他的身體。等到老王謝世自己終於上位之後,嬴柱終於鬆了口氣。但這種長期高壓下終於輕鬆下來的狀態,身體其實是很容易垮掉的,在辛苦服孝一年後,嬴柱的身體終於撐不住了。

嬴柱去世之後,他的諡號成為朝廷大臣為難的事,因為在位時間太短,基本沒有什麼政績,實在難以確定諡號。幾經商議,群臣以嬴柱做太子十餘年恭謹孝順,並且待人親和謙遜,確定以「孝文」作為這名短命秦王的諡號。

橫掃六國的秦軍

秦孝文王嬴柱雖然沒有做出什麼政績就撒手西歸,但他仍然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立嬴子楚為太子。這位嬴子楚繼位為秦莊襄王后僅僅三年也早早辭世,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即秦王政,也就是後來一統華夏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相關焦點

  • 秦昭襄王在位56年,他兒子52歲繼位為啥只做了三天的國王呢?
    有趣的是,除秦孝文王外,秦孝文王的父親、兒子、孫子都跟皇帝有點關係。其父是西帝秦昭王,其子秦莊襄王是太上皇,他的孫子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孝文王和他父親秦昭襄王都創造了秦國乃至秦朝的一個記錄:秦昭王任期最長,長達56年是秦朝歷史上任期最長的國王;秦孝文王是秦史上任期最短的國王,只有三天。他死的很離奇,讓所有的大臣們措手不及。
  • 秦孝文王苦熬繼位秦王,為何繼位3天後就去世了?死因是什麼?
    秦孝文王在位期間雖然沒有對秦國變強起到什麼重大推動作用,但卻有一個秦國之最。因秦孝文王在位時間太短,嬴柱正式繼位三天後便駕崩了,還沒來得及對秦國進行重大建設便撒手人寰,因此成為了秦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短命國君,嬴柱為何只做了三天秦王
    嬴柱熬了五十多年終於即位,可僅僅當了三天的秦王就去世了,號秦孝文王,說他是史上最倒黴毫不為過。作為一國之君,嬴柱享受著全國最好的資源,國君生涯卻如此短命,很難不讓人懷疑其中是否有蹊蹺。我們先來看一看史書上的記載。《史記·秦本紀》上說的很簡單:「孝文王除喪,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
  • 大秦賦:秦孝文王在位僅僅三天就崩逝,死因卻至今爭論不休!
    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中六世秦王之一的秦孝文王,一定給了你很深的印象,不是因為他的演技有多好,而是關於這段真實的歷史,那就是他以儲君身份超長待機之後,坐上秦王寶座僅僅三天就崩逝了,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 熬了14年,53歲才以太子身份登基,三天病逝,孫子成為千古一帝
    秦昭襄王有好幾個兒子,大兒子趙悼被封為太子,次子嬴柱則被封為了安國君。按照正常的事情發展順序,應該是秦昭襄王去世之後,太子趙悼繼位,但在人的壽命普遍不長的年代,秦昭襄王活了整整75歲,活到了這把歲數,生生地把太子趙悼給熬死了。沒辦法,哥哥死了,弟弟就頂上了太子的位置。
  • 秦孝文王為何只做了三天的秦王,就突然離世?
    秦孝文王嬴柱是秦昭襄王嬴稷的次子。秦昭襄王和秦孝文王父子兩人都不是嫡長子,在施行嫡長子繼承制的戰國時期,他們爺倆能夠登上王位,純屬偶然。我們先來看一下秦昭襄王嬴稷是如何成為秦王的。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之子,他的生母便是宣太后羋八子,即電視劇《羋月傳》中羋月的歷史原型。
  • 羋月的兒子叫嬴稷,那麼羋月和秦始皇嬴政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可是,任誰都知道做人質的苦難程度如何,所以,這並非是一個好差事,可是對於嬴異人來說,卻由不得他。嬴異人的祖父秦昭襄王嬴稷實在是個長壽之人,因為他當了整整五十六年的秦國大王,這就使得秦昭襄王嬴稷的兒子們長達半個世紀多撈不到繼承王位的機會,那麼,幹什麼呢?無非是娶妻造娃而已。
  • 安國君:上位三天的秦王,一生只做了一件大事,卻成就了大秦天下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變法開始,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共六代秦國君王,不忘先祖遺訓,奮發圖強,為秦國的統一大業注入心血。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大秦男兒,勿忘東出。起先秦人的夢想很小,就是活著,恢復失地。
  • 秦孝文王當太子熬到53歲才繼位,為何繼位才三天就去世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繼位3天便去世了,因此沒能建下什麼功業。那麼,秦孝文王是怎麼死的呢?為何死得這麼突然呢?(秦孝文王劇照)秦孝文王名叫嬴柱,他是秦昭襄王嬴稷的次子,祖母是戰國時期鼎鼎大名的宣太后羋氏。
  • 秦孝文王:為何即位僅三天就突然去世,真的是被呂不韋害死的嗎
    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四十年(前267年),在魏國做人質的悼太子去世,嬴柱有了繼位的可能。秦昭襄王只有兩個兒子:悼太子與安國君嬴柱,所以悼太子無子而亡,嬴柱就成為太子的唯一人選。秦孝文王元年十月己亥(前250年11月12日),秦孝文王在守喪滿一年後正式即位為秦王,立嬴異人為太子。十月辛丑(11月14日),秦孝文王突然病逝,正式在位僅有三天(實際在位一年)。
  • 歷史的嬴異人:認華陽夫人為母,靠呂不韋上位,兒子嬴政掃滅六國
    身為秦王孫,為質在趙國秦莊襄王,本名嬴異人,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嬴稷是他的祖父,正式繼位僅三天就去世的秦孝文王嬴柱是他的父親,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嬴政是他的兒子。眾所周知,秦孝文王嬴柱姬妾成群,光兒子就有二十多個。
  • 秦昭襄王最後的8年,滅東周、迎九鼎、殺功臣、行霸道,威震六國
    那個任用商鞅變法,讓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的秦孝公是他的爺爺;那個攻佔巴蜀,任用張儀「連橫」策略的秦惠文王,是他的父親。那個臨朝稱制、霸氣十足的羋太后,是他的母親。那個舉鼎而死的秦武王,是他的哥哥。後來統一六國,建立帝制的秦始皇,是他的重孫。秦昭襄王共計在位56年,他的爺爺、父親、哥哥在位時間加一起,也比不過他。他的兒子、孫子和重孫在位時間加在一起,也沒超過他。
  • 秦孝文王:秦國歷史最沒存在感的君王,苦熬14年,在位僅3天
    >發揚了精神,沒讓兒子像他一樣在太子之位上苦熬。秦昭襄王在位時,受封為安國君。本來,嬴柱和王位是沒啥大關係的,因為太子是他哥哥公子悼,他就做個逍遙王爺挺好。但他老爹在位時間實在是超超超長待機,愣是把自己的太子熬死了: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安國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兩年後,變成長子的嬴柱被他老爹立為了太子。太子之位,風光無限,也危險無限,歷史上死在太子之位的未來儲君實在是多如牛毛。
  • 《大秦賦之天下》嬴柱歷史原型:只在位三天,留下5個死因猜想
    四位都是厲害的國君,但其中有一位比較可惜,那就是「嬴稷」之子、「嬴子楚」之父「贏柱」。為什麼說他可惜呢?因為他只做了三天的秦王就駕崩了,劇中是如此歷史上的他亦是如此。他是秦昭襄王與唐太后的兒子,是秦昭襄王的次子。原本太子之位並不是贏柱的,而是他的哥哥「贏悼太子」,他的名字已經失載。他是秦昭襄王的長子,被送到魏國做質子。他以長子的身份被封為太子,贏柱則被封為「安國君」。卻沒想到「贏悼太子」在魏國做質子期間去世。後來,「贏悼太子」去世後第二年,三十八歲的安國君贏柱被秦昭襄王立為太子。
  • 《大秦賦》之秦孝文王:苦熬54年,在位僅3天,卻是一位明君!
    《大秦賦》中,安國君正式即位僅三天就突然崩逝,得到消息的呂不韋難以抑制激動之情,這一情節自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縱觀整個古代歷史,在位三天就去世的君主,都是比較罕見的。
  • 苦熬14年當了3天國君就駕崩,兒子在位僅3年,孫子卻是千古一帝!
    影視中的秦昭襄王而漢朝的賈誼則認為是由於奮六世之餘烈,也就是說秦始皇繼承了他以前六輩人的積累,並在他們開創的基業上完成統一的大業,正所謂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所以看得更遠。那麼這六世都是誰呢?自秦孝公開始,而後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最後是秦莊襄王,而這六代君主中,在位時間最長的是秦昭襄王,有50多年。
  • 秦孝文王:秦始皇的爺爺,苦熬54年,僅在位3天,卻做了4大貢獻
    這其中,有兩個兒子非常重要,一個是他的長子嬴倬,另一個是他的次子嬴柱。嬴倬是秦昭襄王的長子,早年被立為太子,但也很不得志,因為被羋太后派到魏國做人質。在秦昭襄王親政的前一年,嬴倬死在了魏國。因為其父秦昭襄王嬴稷好不容易得到了王權,肯定要抓在手裡,避免任何人的覬覦之心。而離王權最近的太子嬴柱,則成了嬴稷防範的對象。為了防止兒子奪走了自己的最高權力,秦昭襄王多次敲打太子嬴柱,甚至利用丞相範睢等人打壓太子。在這種情形下,太子嬴柱只能更加低調和壓抑,以免被父親抓到把柄。這一階段,他的妻子華陽夫人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 秦孝文王即位僅三天就突然去世,為何?真的是呂不韋害死的嗎
    秦孝文王是秦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王,只有三天正式登基。於是有人懷疑呂不韋為求早於秦莊襄王即位,便毒殺了秦孝文王。這麼說,這是真的嗎?我來告訴你。秦孝文王是秦昭襄王與唐八子之子,秦哀太子的庶弟,被封為安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