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專欄的有一篇文章的標題是「為啥田英章的書法不能學?」很多不明就裡吃瓜群眾前來拍磚,拍磚是好事,有了話題性,才足以引起思考,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不厭其煩解答,希望能對書道正統的回歸有所幫助。
田英章老師的書法功在於普及,過也在於普及。功在於傳播性,令很多人開始學習書法,過在於沒有將真正意義上的「書法」傳播給受眾,使眾多「田粉」在書法認知上產生了極大的誤區。以至於許多人停留在只能欣賞「田楷」,連王羲之、米芾、王鐸等人的字都大加批駁的狀態,這不得不說是書道的一種倒退。
接下來,聊乾貨:
「昆」
昆
歐陽詢的字,在出現相同的部分的時候,一定要體會它們的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筆畫上,體現在筆勢上,體現在正斜上,體現在寬窄上……但是這種變化並不是刻意做作,而是通過營造矛盾的同時,通過一系列手法解決矛盾,這種解決矛盾的方法,就是「書法之法」。
這裡面有一個原則,就是孫過庭所說的「違而不犯,和而不同」,什麼意思呢?
就是無論經過如何險絕的變化處理,最終一定在動態上達到一種和諧平和的狀態,這就是變化的原則,當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不會說出過分解讀這樣外行的話了。
「昆」字的變化之道,我們看下面的兩個黃色框線,一窄一寬,左邊的豎筆為虛筆,旨在形成向上的勢,以起到穿插承接作用。右邊的豎筆是實筆,與左邊構成對比。橫畫也是一虛一實,
左邊的虛筆是為了搭接右邊的部分。另外這兩個部分也是有錯落關係的,這種在錯落關係下構成了和諧穿插,這個字變得融會貫通。
聖
聖
這個「聖」字,寫得很有氣勢,點畫凌厲,單個部分搭配十分巧妙,比如右邊的「口」字,是寫在了下方的位置,並沒有寫在「耳」的中間,上面留出空白與左邊的空白相呼應,形成一種通透的局面。
下面的「王」字,豎畫粗於橫畫,視覺上顯得很穩定,整體上面成一個方形結構,下面成一個三角形結構,所以這個字顯得穩如泰山。
亥
這個「亥」字,足以體現歐陽詢有多厲害了,首先歐陽詢改變了他的常規結構,常規的亥字,大家看:
下面的「撇畫」很多,筆畫排疊比較多,顯得比較凌亂,歐陽詢一改這種寫法,變撇為豎,這種大膽的創意極為成功,當然在魏碑當中也有類似的寫法,只不過,歐陽詢是最為成功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