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由小杏(爸媽進化論主筆)
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熱映,票房一路飆升突破18億。
11歲的小演員韓昊霖,再一次以精湛的演技徵服了大眾。
在電影《最後一課》單元中,最驚豔的一幕之一就是他的哭戲了。那段哭著和同桌搶畫的畫面,硬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看到他時就感覺真的進入到了那個年代,那種代入感和感染力很難想像是一個11歲的男孩演繹出來的。
9月26日,他憑藉去年參演的獻禮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冬冬一角,入圍百花獎最佳新人提名。
而在榮譽的背後,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堅持換來的。
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之《奪冠》中韓昊霖在裡面有很多奔跑的戲份,特別是冬冬守護陽臺天線的那段,拍攝了很多遍,導演徐崢都不滿意。
拍攝的那段時間剛好是夏季,韓昊霖冒著酷暑一遍遍奔跑,一次次舉著天線,徐崢被他感動到哭,讓他趕緊休息。
但他卻堅持要拍完,在他的堅持和努力下,他成為了讓徐崢讚不絕口的演員,也為自己爭取到了更多出演大熒幕的機會。
在拍攝片場,韓昊霖的父親全程陪伴。用自己無聲的力量給予了孩子堅持下去的勇氣。
父母是孩子成長中的掌舵人,理應為孩子的航行把好關。
教會孩子堅持是父母的責任,也是送給孩子人生中最寶貴的禮物。
當孩子長大後,在面臨生活的種種磨難和人生的風雨時,堅持就是孩子面對風雨的錦囊妙計。
美國作家安娜·昆德蘭說:「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可是,不走又會很後悔。」
堅持雖然是一條很難走下去的路,但是為了讓孩子人生少留遺憾,父母應該教會孩子不能輕易放棄。
每個堅持不懈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狠心」的父母
前兩天,一段3歲萌娃邊哭邊打桌球的視頻走紅,被網友調侃像極了「翻版福原愛」。
視頻中的小女孩一邊仰著頭大哭,一邊還能精準的回球。
看著真是又勵志又心疼。
連福原愛都忍不住喊話:「我懂你的心,可能我是世界上唯一懂你心的人了吧,有機會我們坐著好好聊一聊。」
萌娃的父親表示:「學習桌球是孩子自己的意願,但孩子畢竟是孩子,累了、倦了、受批評了...都會想到退縮,我認為作為家長,應該引導孩子並且陪伴孩子去堅持」。
父親「狠心」沒有讓孩子停下來,卻讓孩子懂得了堅持。
每一個懂得堅持的孩子,都會被幸運之神眷顧。
同樣,在9月26日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上,易烊千璽憑藉《少年的你》成功拿下了「最佳新人獎」的獎盃。
在眾多優秀的演員當中易烊千璽能脫穎而出,是因為小時候無數次的堅持,才為現在的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千璽媽媽在一段訪談中談到兒子時說過,沒有人經歷過我和千璽經歷的這些。
從小,媽媽就帶著易烊千璽奔波在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面對枯燥的技能訓練,媽媽的「狠心」讓他懂得了不輕易放棄。
蔡康永說過這樣一句話:
「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無論做什麼,輕易放棄都不會取得成功,很多時候,多堅持一會結果就會大不一樣。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在孩子想要放棄和退縮時,父母必須要狠下心來「逼迫」孩子再堅持一把。
教會孩子堅持,是父母的必修課
鈴木一郎曾說:「獲得驚人成績唯一的途徑,就是重複每一個小步驟。」
對孩子來說跳舞並不難,難的是每天都堅持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讓孩子學會堅持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做:
首先,多嘗試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他一定會排除萬難地將其做好。
孩子也是一樣,因為熱愛,所以願意堅持。
《親愛的小課桌》中傅首爾自曝,自己曾經憧憬過能夠生出一個鋼琴王子。
因此,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她就讓兒子學習鋼琴,但是兒子一點也不喜歡。經常彈到哭,看著兒子痛苦難過的表情,傅首爾決定放棄。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智力活動的巨大動力,是人們進行求知活動和學習的心理因素。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孩子學習,強烈而穩定的興趣是從事活動、發展才能的重要保證。
任何一項技能堅持是必須的,但這個技能必須讓孩子自己選擇,只有孩子感興趣了,他們才願意去學,願意去堅持,也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多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當孩子想要放棄時,很多時候是不能接受那種挫敗感。這時候來自父母的鼓勵會讓挫敗的孩子感受到力量,會幫助他們重拾自信。
侄女4歲的時候開始學習跳舞,有段時間特別厭學,一度想要放棄。
嫂子在了解情況後得知,原來是有兩個動作跳得沒有其他小朋友標準,便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所以有了想要放棄的念頭。
在嫂子的鼓勵下,侄女重新對舞蹈產生了興趣,並願意一直堅持下去。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艱難、挫折和失敗,戰勝它們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堅持。
有遠見的父母,在孩子遇到問題時不是告訴孩子退縮放棄,而是鼓勵和引導孩子學會堅持。
簡·尼爾森說:「鼓勵往往是激發一個孩子上進的最好方式。」
最後,多陪伴讓孩子感受到強大的後盾。
前段時間,一位父親帶著14歲的兒子騎行318國道川藏線的新聞一度走紅。
父親劉衝帶著兒子在川藏線上騎行24天,總路程2200公裡。
不得不佩服這位父親的大格局,他的教育方式讓兒子成為了一個敢于堅持和勇敢的孩子。
因為父親親密無間的全程陪伴,讓14歲的男孩無畏路途的惡劣天氣和嚴重的高原反應,在小小年紀就丈量了祖國的大好河川,也收穫了人生寶貴的財富——堅持。
堅持是孩子人生中非常可貴的品質,很多時候成功和失敗往往就是一步之差。懂得堅持的孩子會為了自己的目標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最後實現自己的目標。
面對孩子的退縮,父母的陪伴就是讓孩子堅持下去的力量來源。
父母要培養孩子堅持的習慣
去年,孫莉曬出多多和呂思清的兒子第一次參加鋼琴比賽就獲得多項獎項,分別獲得了鋼琴獨奏、鋼琴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五個一等獎。
多多的優秀不止在鋼琴方面,在其他領域同樣很優秀。
8歲時已經翻譯了3本英文小說;
10歲時就開始給《小王子》、《冰川時代2》等動畫電影配音;
12歲時就涉及時尚領域,在巴黎的時裝周上走秀...
而這一切的背後都源於多多6歲時就開始學習彈鋼琴,從開始的興奮到後來厭倦,正是黃磊夫婦的引導和陪伴才使多多能夠多年如一日的堅持下來。
黃磊曾在採訪中說:「沒有一個孩子願意練琴,多多也是,回家練琴就嘟小嘴。媽媽說你別跟我來這套,再來一遍!」
堅持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好習慣,父母要培養孩子堅持的習慣。
孩子但凡學會了堅持,那麼很多好的習慣便會自然而然的養成。
作家六六說:「只要道路正確,並堅持不偷懶,我不能保證你過上萬人之上的生活,但五千人以上是肯定會的。」
面對孩子的退縮,父母要狠下心來讓孩子明白,你想比別人過得好一點,就要多努力一點,多堅持一點。
不要在該吃苦的年紀選擇偷懶,不要在該堅持的時候選擇放棄。
孩子終歸要獨自面對社會的殘酷,只有讓孩子養成堅持不懈的習慣,他們才能在以後的路上立於不敗之地。
願所有孩子在遇到困難和阻礙的時候,凡事都能再堅持一下。
作者簡介:由小杏,富書專欄作者,富書寫作營學員,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