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在太行山上——山西抗戰紅色歌曲圖片巡展」啟動

2020-12-19 騰訊網

「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歌曲《在太行山上》創作於1938年7月的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是為在山西境內浴血奮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抗日軍民而創作的一首合唱曲,描繪了太行山裡的遊擊健兒的戰鬥生活和勇敢頑強、樂觀開朗的性格。

12月16日上午,由晉城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晉城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晉城博物館)承辦,「在太行山上——山西抗戰紅色歌曲圖片巡展」啟動儀式在晉城市牛山村舉行。

記者了解到,抗戰爆發後,山西特殊的地理形勢與革命鬥爭成果,使這裡成為一個精英雲集、風雲際會的地方,一批批青年學生和文化精英向這裡匯聚。在此期間,《在太行山上》《遊擊隊歌》《武裝保衛山西》《左權將軍之歌》《紅都炮臺》《黃崖洞大勝利》《窯洞保衛戰》《大寨紅花遍地紅》《太行頌》等廣為傳唱的紅色經典歌曲都誕生於山西各個革命根據地,還有很多耳熟能詳的紅色歌曲來源於山西民歌。

本次展覽通過兩大主題單元、近百幅圖片的形式,展示了抗戰時期的文藝工作者在太行山上激情創作的史實,讓前來觀展的百姓身臨其境感受那段紅色記憶,了解紅色歌曲創作的真實情境。第一單元是以洗星海、鄭律成為代表的國內愛國主義音樂家,展出作品是他們來到山西省內各地所創作的音樂作品。第二單元主要是本土作家的原生態民歌作品,都是經口口相傳的再加工的藝術作品,既有民間小調,也有體現革命主題、愛國主義情懷的作品。

展覽負責人表示,山西抗戰紅色歌曲作為抗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鼓舞全民士氣、堅定抗戰決心、徹底打敗侵略者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觀眾可以從這些紅歌中進一步了解我黨成立以來那些光輝的歷史。

據悉,此次展覽活動將分別深入晉城市部分學校、社區、廣場等進行巡迴展覽。

(圖為展覽現場,由郭晶婷拍攝)

責編:楊曉君

相關焦點

  • 山西晉城太行山,賞湖光山色美景品千年歷史文化,奇秀險峻
    在山西晉城地區,這裡是太行山的重要經脈,美麗的自然風景非常險峻, 因為這裡是華夏文化的發源地,所以這裡的歷史文化遺蹟也非常多, 來到這裡,不僅可以領略自然之美,還可以領略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的精髓。山西的太行山中,最值得一看的是王莽嶺, 這個地方在晉城市的陵川縣, 其中包括劉秀城和崑山等四個大區域, 這裡的自然景觀很美,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到美麗的雲海景象和各種奇峰秀石, 所以別忘了來山西旅行,去王莪嶺看看,當然,除了王莪嶺,這裡的紅巖大峽谷也是必須看的地方, 天然的紅巖分布得很均勻,所以來到這裡才知道自然的不可思議之處, 整個紅巖大峽谷都有立體瀑布,兩者之間相互呼應
  • 紅色音符抗戰歌曲|《遊擊隊之歌》《歌八百壯士》《在太行山上》的...
    在抗戰時期,誕生了大量優秀的抗戰歌曲,這些歌揭露了侵略者的暴行,表達了對侵略者的仇恨、對山河破碎的悲憤、對家鄉的懷念……這些用血淚凝成的歌聲,讓人激情澎湃、血脈僨張,激發了中華兒女保家衛國、抗戰到底的決心和鬥志。讓我們一起了解《遊擊隊之歌》《歌八百壯士》《在太行山上》的來歷。
  • 晉城古堡(大陽)造物大展走進山西大學
    12月4日,「首屆晉城古堡(大陽)造物大展——山西大學站」在山西大學美術館開幕。晉城澤州縣大陽古鎮古稱陽阿,煤和鐵工藝發達,手工鋼針遠銷海外,被譽為「九州針都」,而且擁有現存規模最大的元明清古建築群,素有「秦漢以來中國古城鎮的活化石」之稱。
  • 去了山西晉城才知道,打鐵花天天有,方便麵是早餐,長知識了
    去了山西晉城,才知道,繡花針真的是磨出來的。在晉城的大陽古鎮,我第一次見識了「鐵杵磨成針」。 距晉城市區22公裡的大陽古鎮,古稱「九州針都」。明清時期,大陽經濟發展達到鼎盛,是全國制針業的中心。去了山西晉城,才知道,方便麵居然是早餐吃得! 豫竹方便麵,是晉城人的最愛。長草很久,終於去吃了一次。早上去了當地人吃早飯的路邊攤,菜單上寫著:方便麵牛肉丸8元,牛肉丸方便麵6元。這是在考驗我的智商麼?
  • 文旅融合釋放山西轉型發展新動能
    蓬勃發展的文化旅遊,為山西增添了幸福和希望。文旅融合歡度國慶佳節紅色主題抒發愛國熱情「山西70年的發展變化真是太大了,每一張圖片都承載著山西人民的不懈努力與奮鬥精神。」10月5日,與新中國同齡的張建國在家人的陪伴下,專程從昔陽縣來到山西博物院,參觀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為主題的山西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圖片展。
  • 【山西畫報·太行頭條】圖訊在線|挖掘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山西畫報·太行頭條】圖訊在線|挖掘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2020-09-01 1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西:文旅融合正當時
    1月25日,山西全省216家A級景區關閉。3月25日,平遙古城、五臺山景區恢復開放。冬去春來,文旅復甦。為激活省內旅遊市場,釋放消費潛力,3月25日,山西省文旅廳宣布在全省範圍內正式啟動為期3個月的「山西人遊山西」活動。系列舉措吹響山西文旅業復甦的號角:山西遊客頭道門票免票或優惠、發放文旅消費券、加大對旅行社獎勵力度、舉辦「星光大道愛心行動音遊山西」、規劃設計11條美麗鄉村旅遊精品自駕線路。
  • 太行山之西——山西的人文歷史,美景美食和山西特產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 ——《人說山西好風光》 你見過什麼樣的山西?
  • 光明日報兩個整版聚焦山西這件事兒
    眾多優秀作品在這片熱土流傳,《黃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遊擊隊之歌》《小二黑結婚》《呂梁英雄傳》等作品以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下的大量珍貴詩文,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這些遍布山西各地的紅色文化載體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山西發展紅色旅遊產業的寶貴資源。 2020年左權民歌匯已落下帷幕,而「左權熱」和「民歌熱」卻持續升溫。
  • 山西沁水首屆鹿臺山文化藝術節啟動
    山西沁水首屆鹿臺山文化藝術節啟動 2020-12-19 2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慶長假期間,山西接待遊客6487.1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
    文旅融合歡度國慶佳節,紅色主題抒發愛國熱情「山西70年的發展變化真是太大了,每一張圖片都承載著山西人民的不懈努力與奮鬥精神。」10月5日,與新中國同齡的張建國在家人的陪伴下,專程從昔陽縣來到山西博物院,參觀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為主題的山西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圖片展。
  • 【山西畫報·太行頭條】王林:執著只因家國情懷
    《美麗晉城》畫冊在2015第15屆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榮獲「鳳凰衛視優秀攝影畫冊獎」第一名;2015年11月榮獲晉城市優秀文藝人才。對攝影的執著,對太行山情有獨鍾,是出於興趣愛好,但更因有一份家國情懷!王林的辦公室書櫃裡放滿了各種各樣的榮譽證書,一一打開來欣賞,他的攝影故事也便由此展開。2019年深冬,晉城連著下了兩天大雪。大雪過後的凌晨四點,當所有人都還在睡夢中,王林已背起他的相機,獨自驅車前往距晉城80多公裡的太行雲巔——王莽嶺拍攝。
  • 山西晉城火車站途經公交車路線乘坐點及其運行時間
    山西晉城火車站山西晉城火車站途經公交車路線:2路;3路;13路;19路;31路;38路;214路>山西晉城火車站2路公交車路線:07:10-19:40:火車站→鍾家莊*出所→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市醫院→文體宮→煤氣公司→澤州會堂→水陸院→晉城五中→白雲社區北門→星河學校→晉鋼→商貿區口→普羅旺世小區→西關口→晉城八中→古礦西區→古礦→萬德福→古礦→古礦西區→書院街口→小後河山西晉城火車站3路公交車路線:07
  • 表裡山河——山西
    今日不聊投資,聊紀錄片《航拍中國之山西》觀後感。一個紀錄片把人看的熱淚盈眶,只看到片頭,我就想把山西這部《航拍中國第三季第6集》給我兒子看看,讓他也感受一下家鄉的美。別總覺得外國美,自己的家鄉都沒轉悠遍,還好意思出國看?當《航拍中國》熟悉的音樂響起,我也等到了我熟悉的故鄉,在B站上滿屏的「山西人前來報導」的彈幕讓我感受到原來山西人的心也如此至近。
  • 2020,山西文旅融合正當時 中國紡織大會在並召開
    1月25日,山西全省216家A級景區關閉。3月25日,平遙古城、五臺山景區恢復開放。冬去春來,文旅復甦。為激活省內旅遊市場,釋放消費潛力,3月25日,山西省文旅廳宣布在全省範圍內正式啟動為期3個月的「山西人遊山西」活動。系列舉措吹響山西文旅業復甦的號角:山西遊客頭道門票免票或優惠、發放文旅消費券、加大對旅行社獎勵力度、舉辦「星光大道愛心行動音遊山西」、規劃設計11條美麗鄉村旅遊精品自駕線路。
  • 山西一座「假古鎮」,是新晉城美食旅遊地標,本地人卻不建議去?
    但是歷史上留存下來的古鎮並不是特別多,甚至有一些還需要修繕後才能開放,所以很多地區就建了一些新的古鎮來吸引遊客。這些古鎮有的是靠著老古鎮修建的,發展起來還比較快,建築也有自己的風格,但是也有一些古鎮是純粹的重新建造,所以發展的就很一般。比如說山西的司徒小鎮,耗資3億打造,還是新晉城美食旅遊地標。很多去過的當地人就不建議遊客去,那這是為什麼呢?
  • 水潤晉城!山西晚報千裡走沁河大型採訪特刊
    ——節選自《沁河日記·古堡林立沁河岸,湘峪看罷有竇莊》沁河行晉城段·湘峪古堡 沁河流過 古堡碧水兩相和9月3日,「綠色沁源·山西晚報千裡走沁河」採訪團來到湘峪古堡,啟動沁河沿岸第八場視頻直播。直播時,一位村民悄悄跟在採訪團身後,鏡頭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 今晚9:15 鎖定山西衛視《歌從黃河來》 一起聆聽經典
    小薯先帶大家去看一看 著名歌唱家閻維文、張也、楊洪基 朱明瑛、烏蘭圖雅、陝軍、石佔明 以及《聲入人心》人氣選手賈凡、馬佳 在開幕式上的輪番獻唱
  • 《山西日報》頭版聚焦: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跑出改革創新加速度
    12月29日《山西日報》頭版【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專欄報導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跑出改革創新加速度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1—11月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以「四抓」舉措踐行「四為」要求不斷在「轉型蹚新路」的「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報導從重塑體制抓轉型優化機制抓項目聚焦「管運」抓改革
  • 晉城大商人1744
    糧食從哪裡來?只能從內地來,邊疆局勢不穩,哪裡還有人煙,蒙古人會種地,也不會來打家劫舍。但國家養活不了大量的軍政後勤人員,於是,糧草採購及運輸業務全國招商競標,最終外包給了地理上佔優勢的山西。鹽,是生活的必須品,但在其商品屬性上卻屬於壟斷性質,誰有了「批條」——銷售許可證,誰就間接有了印鈔機。按協議規定,山西人每運一石糧食到邊關軍區,即可獲得200斤的食鹽,這就是歷史上的「開中制」。山西人有了這一國策,聞風響應者眾,換到現在來說,等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期,山西人依靠「批條」走車皮販煤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