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古堡(大陽)造物大展走進山西大學

2020-12-24 湘湘愛旅行

12月4日,「首屆晉城古堡(大陽)造物大展——山西大學站」在山西大學美術館開幕。

晉城澤州縣大陽古鎮古稱陽阿,煤和鐵工藝發達,手工鋼針遠銷海外,被譽為「九州針都」,而且擁有現存規模最大的元明清古建築群,素有「秦漢以來中國古城鎮的活化石」之稱。2020年7月,由大陽鎮人民政府、大陽古鎮景區、山西高校文創聯盟、山西大學美術學院文創中心承辦的大型國際藝術交流活動——首屆大陽國際造物營,在這一有著2600多年歷史的古鎮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多所知名院校的40名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他們一起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頭腦風暴」,通過文化遺產影像創作、公共藝術規劃與架構、數字媒體與互動設計、傳統民藝與當代再設計等,圍繞晉城古堡文化遺產的復興與活化,進行學術交流和實踐文創,取得豐碩成果。隨後的9月26日,「遊山西讀歷史」暨首屆晉城古堡(大陽)國際造物大展在大陽古鎮舉辦。它是「首屆大陽國際造物營」的延伸,對取得的成果進行全面展示,包括「尋找大陽」「重塑往昔」「5G+智慧古鎮」「器之造物」「中國古代帝后冠冕經典復原展」等五個核心主展區。12月4日在山西大學站美術館的展覽,是在山西高校巡展的第一站。

開幕式上,山西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劉維東表示,此次大展的舉辦,是對在全省範圍內推動「遊山西就是讀歷史」系列活動的積極響應,也是山西大學美術學院與晉城市政府積極踐行的一次全面合作,「今後,我們將繼續依託山西大學美術學院文創中心,在山西高校文創聯盟機制的全面協調下,全力推進大陽古鎮文創產業的研發與生產合作,為大陽古鎮的發展提供動力」。

山西大學美術學院文創中心主任、大陽國際造物營總策劃人梁勇感言,首屆大陽國際造物營學員們的成果這次來到山西大學,是大陽古鎮文化遺產走進高校的一個創舉。其中,造物營山西大學美術學院的本碩生們,展現了非凡的設計能力,是對山西大學美術學院人才培養成果的檢驗,晉東南藝術中心(大陽)與大陽文化造物廣場(地契館)的全案設計,更是一種全方位能力的展示。展覽走進山西大學近距離面向師生匯報展示,是一次「考試答卷」,更為下一階段與大陽古鎮景區深入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當天下午,太行古堡研究院院長張建軍還在山西大學做了題為「東方古堡看晉城」的巡展學術講座。

【來源:山西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千年文化歷史名鎮「飛燕故裡」——山西晉城大陽古鎮
    國內旅遊:中國千年文化歷史名鎮——山西晉城大陽古鎮「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聽著優美的歌聲,我們了解一下,這座「山西最大的古鎮,中國最大的明清古鎮,中國古城鎮的活化石」。而且大陽還是有名禮樂之鄉·三晉一鎮,自漢朝以來,這裡就十分重視教育,在北宋時期,理學大師程顥為晉城令時,堅持以教化為先,興辦鄉學,發展教育,建立鄉校,社學,民風為之一變,人人讀書,家家為善,大陽古鎮出現了「驅兒市上買書讀,寧使田間禾不薅」的動人景像。走進大陽古鎮最繁華的貫利巷、菜市巷,這裡已經被現代化的店鋪所鋪面了整個街道,熱鬧非凡,可以折射出當年這裡商業的繁榮景象。
  • 大陽人是怎樣過母親節的呢?母親節,為您講述大陽人的孝道故事
    5月11日,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營造「感恩母親、尊重母親、關愛母親」的良好氛圍,大陽古鎮開展以「濃情五月,感恩母親——傳承美德樹家風,攜手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家風家訓文化展覽活動,通過樹立「五好家庭、最美母親、巾幗創業」典型,增強傳統家風文化傳播,助力古鎮文化旅遊發展;通過大陽古鎮的家風家訓館的展示,吸引千餘名遊客走進館內,了解大陽古鎮歷史名人家訓等內容。
  • 走進大陽之湯帝廟
    然而,受氣候和地形的影響,乾旱曾經困擾著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晉城也不例外。成湯祈雨的傳說流傳了數千年,在《呂氏春秋》《淮南子》《太平寰宇記》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呂氏春秋·順民篇》曰:「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曰:『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餘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於是翦其發,以身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說,雨乃大至」。
  • 去了山西晉城才知道,打鐵花天天有,方便麵是早餐,長知識了
    去了山西晉城,才知道,繡花針真的是磨出來的。在晉城的大陽古鎮,我第一次見識了「鐵杵磨成針」。 距晉城市區22公裡的大陽古鎮,古稱「九州針都」。明清時期,大陽經濟發展達到鼎盛,是全國制針業的中心。去了山西晉城,才知道,方便麵居然是早餐吃得! 豫竹方便麵,是晉城人的最愛。長草很久,終於去吃了一次。早上去了當地人吃早飯的路邊攤,菜單上寫著:方便麵牛肉丸8元,牛肉丸方便麵6元。這是在考驗我的智商麼?
  • 山西晉城火車站途經公交車路線乘坐點及其運行時間
    山西晉城火車站山西晉城火車站途經公交車路線:2路;3路;13路;19路;31路;38路;214路>山西晉城火車站2路公交車路線:07:10-19:40:火車站→鍾家莊*出所→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市醫院→文體宮→煤氣公司→澤州會堂→水陸院→晉城五中→白雲社區北門→星河學校→晉鋼→商貿區口→普羅旺世小區→西關口→晉城八中→古礦西區→古礦→萬德福→古礦→古礦西區→書院街口→小後河山西晉城火車站3路公交車路線:07
  • 水潤晉城!山西晚報千裡走沁河大型採訪特刊
    應該說,山西晚報千裡走沁河,是對千裡沁河流域的一次大探訪、大調研、大梳理、大展示、大播報。沁河流域豐富而巨大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和生態價值,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全面而有效的挖掘、整理、探討、呈現和傳播。
  • 「山西畫報·太行古堡專題系列」陽城上莊村:古村遙在水雲西
    為提高全社會對太行古堡申遺工作的認識,形成人人參與申遺的濃厚氛圍,讓更多人認識太行古堡、了解太行古堡,提升太行古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太行古堡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吶喊助威。晉城市委新聞中心、山西畫報晉城記者站聯合晉城市太行古堡研究院推出太行古堡專題系列報導,深度挖掘古堡背後的文化內涵,全方位介紹太行古堡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將太行古堡作為晉城「代言人」展現在世人面前。
  • 澤州大陽古鎮又火啦!是因為……
    香飄十裡的街頭美食,琳琅滿目的旅遊商品,熱熱鬧鬧的大陽喜樂會,熱火朝天的軍民大生產,帶你回到那個年代!《我們大陽》一書在大陽古鎮上架(六月秋水和寧寧喵咪力作《我們大陽》,新書預售今晚開啟)2.公曆五月,勞模、先進工作者、晉城好人、中國好人等先進典型免票遊大陽(憑相關證明免票)3.5月19日——中國旅遊日當天所有遊客免票暢遊大陽古鎮4.
  • 【山西畫報·太行頭條】王林:執著只因家國情懷
    18屆山西省攝影藝術展優秀獎;2011年5月,獲《影像中國•太行風情》全國攝影大展一級收藏獎;2012年10月,榮獲首屆「山西人看臺灣」 攝影大賽優秀獎;2013年元月,獲首屆「金桃園」杯山水交城全國攝影大賽銅獎;2014年4月,獲《美麗山西》攝影大展銀獎;2014年8月,榮獲山西省第20屆攝影藝術展藝術類銅質收藏獎;2015年7月,榮獲「影像中國」全國攝影藝術大展藝術類一級收藏獎;2015年9月,
  • 山西低調的古鎮,至今沒有被旅遊團佔領,每晚還有打鐵花表演
    山西是個好地方,人文歷史悠久,在山西的三個月裡,我發現了一個小小的春天,我欣賞了兩千年前的老技術,山西最為低調,最為低調,我從來沒見過大規模的觀光團來過,非常安靜。晉城市是山西省內比較低的城市,他的名字可能還沒聽說過的人很多,所以在這個城市很少看到外來的觀光團,但是,晉城的條件不算好,這裡的人文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市內人文古蹟達66處,真的要花時間來玩。
  • 山西晉城:「在太行山上——山西抗戰紅色歌曲圖片巡展」啟動
    歌曲《在太行山上》創作於1938年7月的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是為在山西境內浴血奮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抗日軍民而創作的一首合唱曲,描繪了太行山裡的遊擊健兒的戰鬥生活和勇敢頑強、樂觀開朗的性格。 12月16日上午,由晉城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晉城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晉城博物館)承辦,「在太行山上——山西抗戰紅色歌曲圖片巡展」啟動儀式在晉城市牛山村舉行。
  • 山西一座「假古鎮」,是新晉城美食旅遊地標,本地人卻不建議去?
    比如說山西的司徒小鎮,耗資3億打造,還是新晉城美食旅遊地標。很多去過的當地人就不建議遊客去,那這是為什麼呢?02第一個是因為這個司徒小鎮位於山西的晉城,晉城的古建築不少,很多都是老建築,司徒小鎮的新建築和舊建築一比,還是少了很多歷史的味道,當地人想要玩玩逛逛
  • 晉城特色 匠心獨運——晉城高鐵東站主創設計師沐煒煒談設計亮點
    站在晉城東站候車大廳外,主創設計師沐煒煒指著剛剛投入運營的新站房笑著說。 沐煒煒是中鐵時代建築設計院的一名設計師,接到晉城東站的設計任務後,她第一時間查找資料,並來到晉城實地採風。巍峨秀麗的太行山、波光粼粼的丹河水、有著「中華民居瑰寶」之稱的太行古堡,都成為她外觀設計的重要元素。
  • 晉城大商人1744
    只能從內地來,邊疆局勢不穩,哪裡還有人煙,蒙古人會種地,也不會來打家劫舍。但國家養活不了大量的軍政後勤人員,於是,糧草採購及運輸業務全國招商競標,最終外包給了地理上佔優勢的山西。今天的晉城,沒有機場沒有高鐵,連趟進京的火車都得繞河南走,區位不是一般的閉塞,交通不是一般的落後,但自明代起,晉城逐漸成為全國絕對的準一線城市,這一切還得從「開中制」說起。朱元璋給了山西人特權,允許他們經營壟斷產品食鹽,臨汾、晉城、長治因勢而動,逐漸做大。
  • 山西千年古堡內生長著罕見的槐抱柳,古街古巷古民居古意盎然
    一直以來,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的張壁古堡就是胡哥心心念念要去走訪的古堡村落。這個願望終於在今年五一期間成真,實地遊覽後,感覺不虛此行。這些年來,張壁古堡名氣漸大,反而把張壁村這個中國傳統村落的古村給比下去了。其實兩者是一回事,就好比山西晉城市的皇城相府、湘峪古堡類似,都是城堡型古村。
  • 董倩說大陽
    大陽古鎮擁有34萬平方米保存完整的古民居,走進大陽的五裡長街中,能感受到一種舒心的寧靜,這寧靜是你煩躁了都市喧囂之後的渴望,也是古鎮歡騰千年之後的歸寂,它像一次喘息,能讓不停向前奔忙的你,停下來聽聽過去的聲音,也像一次邀約,
  • 解讀晉城老照片第一期:晉城老照片的存世數量和保存載體
    網絡已公開的晉城老照片數量在300幅左右,其中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公開的數量100幅左右,其他分散在各類大學圖書館和資料庫的照片在350幅左右,另外的400幅則保存在私人檔案庫或個人收藏者手中。對晉城老照片的拍攝群體進行研究後,結合近些年各類影像拍賣平臺的有效信息,預估晉城老照片數量會增加到1000幅左右,老照片檔案再次大規模現世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 《山西日報》頭版聚焦: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跑出改革創新加速度
    12月29日《山西日報》頭版【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專欄報導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跑出改革創新加速度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1—11月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以「四抓」舉措踐行「四為」要求不斷在「轉型蹚新路」的「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報導從重塑體制抓轉型優化機制抓項目聚焦「管運」抓改革
  • 深入太行山,探秘沁河古堡群
    ▲山西陽城縣郭峪堡,攝影孤城在太行山南端,晉城以西約50公裡處的沁河河谷中矗立著數十座明清時期的古城堡,這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堡群。▲沁河古堡之砥洎( jì)城,攝影孤城發源於太行山西麓的沁河是山西省的第二大河,它從太嶽山一路南下,穿過汾河平原和上黨高地之間的丘陵,在晉城劈開太行絕壁,向東匯入黃河。
  • 山西一古鎮「中國古鎮活化石」,被譽歌舞之鄉,趙飛燕曾學舞於此
    據說山西晉城的大陽古鎮,趙飛燕在陽阿姬府學舞蹈,大陽古被稱為陽阿, 大陽古鎮是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鎮,是隱藏在太行山麓的人類文明遺珠,這裡有34萬㎡的保存完整的古民居,被稱為「東西兩大陽,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莊,七十二條巷」, 遍地都是明清古建築,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城鎮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