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手拉手,共同奔小康,從11月2日起,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推出特別策劃《小康路上 無問西東》,解碼脫貧攻堅中的江蘇力量。
點擊播放 GIF 0.2M
1995年,南通一位自稱"莫文隋"的人,多次匯款幫助當地貧困生,感動全城。經過一番尋找,"莫文隋"是南通大學退休老師湯醇淵,而"莫文隋",就是但行好事"莫問誰"!
2019年7月12日,湯老因病離世,但"莫文隋"精神早已生根發芽。從2015年開始,南通大學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團遠赴青海,用青春在高原接力。
日落之前,青海省貴德縣民族寄宿制學校裡,孩子們開始了每天的晚讀。
點擊播放 GIF 1.3M
連綿的群山,稀薄的氧氣,朗朗的書聲,提醒著支教團6名老師,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正式開始了。
點擊播放 GIF 1.6M
陳佳旭,第22屆南通大學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團團長。走上講臺的第一堂課,他有備而來,想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的夢想。臨行前,前幾屆支教團的師兄師姐們反覆囑託兩句話:走進孩子的心,推開世界的門。
當作家,當警察,當兵…孩子們的夢想五花八門。
而在幾千裡外的江蘇南通,往屆支教團成員們也密切關注著高原上的新故事。
「當時我也問過孩子們關於夢想的話題,一個班裡大概三十幾個同學告訴我說是放羊,但是現在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很多元了,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們給他們帶來的變化吧。」往屆支教團成員很感慨。
第一堂課只是破了個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接觸,在接下來的值周,這也是來這支教的必修一課。
看到新老師陳佳旭來值周,12人一間的宿舍一下子熱鬧了起來。陳佳旭很快被孩子們圍住,他決定找點話題,打開局面。
從籃球聊到江蘇,再聊到未來……話題和思緒越來越遠,陳佳旭和孩子們的心卻在慢慢貼近。
這一刻,陳佳旭覺得,自己好象真正走進了孩子們心裡。夜幕下,他和這群孩子,共同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堂課。
「值周會瞬間拉進你和學生之間的關係,他們會因為喜歡這個老師,從而更喜歡學習。」南通大學第21屆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團團長錢穎科說。
「讓他們在之後的人生裡面,哪怕僅僅產生一點影響,我們應該為此全力以赴。」陳佳旭說。
趙文敏,臨床醫學專業,在這裡教化學。為了和孩子們"套近乎",喜歡畫畫的她,客串起了美術老師。
點擊播放 GIF 1.3M
天下黃河貴德清,這裡的學生與黃河作伴,對著高山讀書,在藍天下奔跑,可家鄉的未來會是什麼樣?趙文敏鼓勵大家大膽想,大膽畫。
「我希望貴德的更多鎮上能夠建設車站,能建設更多高樓大廈,也能保持著以前一樣有很多青山綠水。」學生朋毛青措說。
「我以後好好努力學習,考上江蘇的大學,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學生尕太才讓說。
未來的家鄉,一定比想像中美
外面的世界,等著你親眼去看
「我覺得我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幫他們推開世界的門。」南通大學第20屆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武加豪說。
開學半個月之後,第一個半月假來了,為了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幾名老師決定去家訪。
第一站,是初二學生崗金拉毛的家,這個孩子是上一屆支教團成員王曉亮最掛念的。「這是我學生,一開始語文就只能考18分。」
在山路開了近一小時,老師們才到,此時,崗金拉毛已經帶著妹妹在村口等著了。
拉毛的家人不會說漢語,但他們準備了滿滿一桌子菜,用藏族同胞質樸的方式,歡迎這些遠道而來的老師。雖然語言不通,但此時,大家的心意是相通的,都對孩子的未來充滿期待。
和王曉亮來家訪時一樣,熱情迎接後,空間就留給了老師和孩子。
當初,為了幫助拉毛,王曉亮花了不少功夫,課後輔導、口語練習、上門家訪……他離開前的那個期末,拉毛的語文成績已經過了及格線。
「王曉亮老師走的時候是上午第三節下課,我們班的很多人都在哭,我就感覺,為什麼語文老師剛來的時候,我沒好好學語文。」崗金拉毛說。
「他們的母語不是漢語,學語文是需要培養興趣的。我就跟他們說,你學好語文才能讀更多漢語書,這是你打開世界的一把鑰匙。」王曉亮說。
好在,一切都還不晚;好在,新老師們又來了。聽說當地成績最優異的學生,可以考到南京上高中,拉毛也想試一試。
點擊播放 GIF 2.1M
走進孩子的心,推開世界的門,要做到這兩句話,六名新老師還任重道遠。不過,不用著急,他們在高原的支教故事,才剛剛開始。
青海省貴德縣民族寄宿制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去乎熱:
我們的學生通過他們的交流,開闊了視野,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把支教這件事情做好,去輸送我們青春的能量,我們江蘇大學生的能量。」南通大學第22屆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孫蕊說。
南通大學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團
已連續5年
共計21名志願者前往青海貴德支教
直接教授學生2500餘名
並在貴德設立"莫文隋"獎學助教基金
「20多年前,南通大學一位化名『莫文隋』的老師連續多年資助貧困生上學,『莫文隋』的意思就是,但行好事莫問誰。現在我們可以驕傲地說,『莫文隋』精神已經從長江入海口抵達三江源頭。」南通大學第20屆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武加豪說。
點擊播放 GIF 0.0M
第22屆支教團的同學們已經接過了支教"接力棒",希望他們在貴德這片土地上,接力守護孩子們的夢想、繼續弘揚莫文隋精神,努力為祖國教育扶貧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摘自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給第21屆南通大學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團回信
點擊播放 GIF 0.0M
《小康路上 無問西東》公益支持
詳細報導請關注 江蘇衛視《新聞眼》
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許薇 郭鍇峰 許宵鵬
南通中心站陳志斌
編輯/ 桃桃
江蘇新聞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