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工場名字來源於「中國夢」,由前海管理局、香港青協、深圳青聯聯合創辦,是為深港青年提供的一個創業孵化器。廣東共青團打造出了南沙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創新創業基地。
截止至2016年底,三個創業平臺供吸引326家粵港澳青年創業團隊進駐,其中前海172家、橫琴124家、南沙30家。香港創業團隊主要集中在深圳,共77家。
俯瞰整個夢工場園區,8棟建築組成了一個繁體的「夢」字,而且全都是黑白灰的「畫布」色調,夢工場就像一張白紙,等待著尋夢青年揮毫潑墨。
Jordan姓林,1985年生於香港,一年前來夢工場,成立了一家小公司,主營業務是樓宇自動化系統,為客戶提供辦公室及家居的智慧監察及控制服務,說白了就是採用雲計算的「物聯網」,優化樓宇的整個能源配置,通過大大小小的傳感器,電力、空調、伺服器等設備都會自動調試到最佳工作狀態。
Jordan算了一筆帳,一棟樓起碼用20-30人維護——保安、保潔、機房管理員等等,但是用了這套自動化系統,起碼省去三分之一的人力。
Jordan帶我參觀辦公室,40平米左右的小開間裡,合伙人林博士下午四點才吃上午飯,兩名工作人員忙得頭也沒回。他們搭乘的,正是智能製造業的東風。
中國官方機構在去年9月份權威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藍皮書(2016)》指出,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將替代越來越匱乏的人力勞動力,工業製造將逐漸高端化、專業化。今年兩會「人工智慧」又火了一次,整個中國的製造業都在尋求向高科技方向轉型。
用商業的話語來表述,就是技術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利潤。Jordan對此深有感觸,他做的是家族生意,也要幫父親打理金屬建築材料的業務。
從建築材料到樓宇自動化,是一個產業的上下遊,如果客戶需要建材,那麼他也一定需要自動化系統,房子蓋出來,管理上再幫你降低成本,這樣一來,生意就變得好做了許多。Jordan往返於廣州-深圳-香港,大客戶大到太古地產,小客戶小到各種小微企業,總之都「有得談」。
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