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校長」陳卓禧委員: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青年提供逐夢機會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開啟。

「作為高校,要教會學生明辨是非,幫助香港青年養成家國情懷。」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在委員通道上表示。曾經,陳卓禧和侮辱國歌學生之間的對話視頻刷爆網絡,陳卓禧因為那句「高舉愛國旗幟,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被網友稱為「愛國校長」。

陳卓禧說,在地理上,香港和內地僅一河之隔,但一些香港學生心理卻覺得和大陸距離比較遙遠,「主要是因為沒有親身體驗,以為一些片面信息就是大陸的全部。」

陳卓禧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了香港年輕人比較全面立體了解國家的機會,高鐵等配套措施十分便捷,讓香港年輕人可以輕鬆到廣州、深圳交朋友、深入了解大陸。同時,這裡也是香港青年創業逐夢的地方。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高枝、武紅利

監製:陳巖

編輯:曾佳佳

流程編輯:王宏偉

相關焦點

  • 委員通道|陳卓禧:粵港澳大灣區給香港年輕人了解國家的機會
    委員通道|陳卓禧:粵港澳大灣區給香港年輕人了解國家的機會 澎湃新聞記者 鍾笑玫 2019-03-13 09:34 來源:澎湃新聞
  • 陳卓禧:大灣區成為香港年輕人逐夢的地方
    3月13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最後一場委員通道開啟。對於如何增進香港年輕人與內地之間的交流和情感,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校長陳卓禧表示,雖然香港和內地雖然很近,但有的年輕人感覺很遙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親身體驗。聽了內地的一些負面消息,就以為是全部。
  •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希望香港青年人打開眼界把握機遇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專訪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希望香港青年人打開眼界把握機遇按照議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近日,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修學校校長陳卓禧圍繞全國人大審議涉港議案及香港教育問題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
  • 專訪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應把國民教育放入香港升學考評
    「希望香港年輕人多到內地考察和交流,對國家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以下簡稱「港專」)校長陳卓禧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陳卓禧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職於香港無線電視臺,之後投身教育界,擔任港專學校的校長。
  • 香港專修學校校長陳卓禧:高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守法負責
    (兩會通道)香港專修學校校長陳卓禧:高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守法負責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邢一 邢利宇)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13日在北京表示,高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守法負責。
  • ...學生一味縱容其實是在害他們」——訪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
    新華社香港10月29日電(記者劉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愛護學生,但不能溺愛,對他們一味縱容其實是在害他們。」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28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年輕人要學會分析對錯、要對自身行為負責,否則不僅現在可能犯錯,將來還會跌得更慘、受害更深。
  • 香港「護國歌校長」陳卓禧: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會對尊重國歌產生懷疑
    中新社香港6月5日電 題:香港「護國歌校長」陳卓禧: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會對尊重國歌產生懷疑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會對尊重國歌產生懷疑,也沒有一個國家鼓勵國民去侮辱國家的象徵。」近日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被稱為「護國歌校長」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如是說。6月3日,香港特區立法會舉行會議,繼續審議《國歌條例草案》,下午進入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4日,《國歌條例草案》在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陳卓禧在受訪時表示,他對此非常支持,並認為《國歌條例草案》的通過十分有意義。
  • 香港「護國歌校長」陳卓禧談國歌條例草案:不僅合理 而且必要
    我們的資助被取消,我們的校舍被收回,但我們沒放棄我們愛國的立場。【解說】2017年底,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在畢業典禮上,嚴厲駁斥不尊重國歌的學生行為引起社會熱議,被稱為「護國歌校長」。 6月4日,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國歌條例草案》,對此陳卓禧有更加特殊的感受。
  •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
    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澳門、臺灣等地的專家、青年研究工作者200餘人線上+線下共話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交流路徑與機制。本屆論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交流路徑與機制」主題,就青年深度參與灣區建設、灣區青年交流工作內容、灣區青年成長發展制度建設等問題展開交流與對話,並探討提升青年交流工作科學化、專業化水平的有效路徑。
  • 踩油門、加速度――香港駛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快車道
    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角色以及優勢十分清晰,參與大灣區建設將惠及香港產業發展及市民生活。「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提供再創輝煌的黃金機會,期盼香港抓住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林鄭月娥今年2月在香港報紙發表署名文章,對大灣區建設充滿期待和希冀。
  • 馬志達:厚植愛國主義精神,共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
    廣東政協委員、澳門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主任馬志達在廣東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這樣說。「『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關鍵在於澳門人的愛國之心。」馬志達表示,當前是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好時機,唯有厚植愛國主義精神,才能共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怎麼做到這點呢?馬志達認為,首先,要更好地認識和了解國家的歷史,尤其是「一國兩制」的歷史。
  • 各地政協全會共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策
    自此,香港、澳門特區開啟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篇章。2019年2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當前,各地政協全會密集召開。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形成大開放、大合作、大未來的大格局,委員們凝心聚力、共謀發展。
  • 香港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10月23日宣布,正式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以加強推動和協調特區政府有關大灣區建設的工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由袁民忠出任。  發言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是特區政府與中央、省市當局,以及澳門特區政府的主要聯繫單位。
  •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香港會場粵韻十足
    6月的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熱鬧非凡。21日、22日晚上,新編粵劇《媚香留情》連演兩場,場場爆滿,正式拉開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香港會場的序幕,30日晚還將上演第三場。
  • 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廣州力量」 廣州到香港48分鐘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2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於9月23日正式通車運營,屆時,坐高鐵從廣州到香港由現在的100分鐘縮短為48分鐘。  一周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釋放加快發展的信號。
  • 「粵港澳大灣區校園歌手大賽」舉行總決賽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校園歌手大賽」11月22日晚舉行了在線總決賽,經過專業評審團的評審,來自澳門廣大中學的李莉群獲得冠軍,來自廣東珠海的麥社秋和來自廣東深圳的周文獲得亞軍和季軍,其餘選手獲得「粵港澳大灣區校園歌手大賽」優秀獎。在線決賽中,參賽學子們展現出了多姿多彩的才藝,充分體現了大灣區多元的校園文化生活。
  • 灣區青年講述灣區故事!2020大灣區演說家大賽在南沙舉辦
    、澳門我是演講家協會共同主辦的「蓮成一家」2020大灣區演說家大賽(廣州賽區)決賽在廣州南沙「創匯谷」粵港澳青年文創社區成功舉辦。來自南沙靈山中學的初二學生馮錫康在「南沙好人」爸爸的言傳身教下,學會了以「善」和「禮」對待身邊人,儘自己作為兒子、學生、大灣區青年的本分。  選手們圍繞主題「蓮成一家」分享一個又一個大灣區好故事,展現出大灣區青年的使命與擔當、有夢想、敢嘗試的品質、愛國愛灣區的家國情懷。
  • 為美麗灣區而設計|2020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師峰會隆重舉行
    △ 趙慶祥主席致辭 深圳市政協委員、艾特獎執行主席、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師峰會組委會主席趙慶祥表示:「今年峰會主題『為美麗灣區而設計』,一方面是為
  • 最年輕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蔡加贊:港青應敏銳把握大灣區發展方向
    3月4日,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港區政協委員在北京舉行小組會議,審議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圖為全國政協委員蔡加贊會議間隙接受記者採訪。中新社記者 於海洋 攝 (兩會速遞)最年輕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蔡加贊:港青應敏銳把握大灣區發展方向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 楊喆)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蔡加贊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香港青年應敏銳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方向,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33歲的蔡加贊是目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最年輕的一位。
  • 多名全國青聯委員就香港問題發聲 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是我們共同的...
    「如果每個青年都抱怨、憤怒、示威、破壞,祖國未來會是什麼樣?」她說,「中國青年,都應該努力成為一束光,我們的祖國,也必將是一輪閃耀的太陽!」  近日來,數名全國青聯委員針對香港問題發聲,紛紛表示只有止暴制亂,香港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