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通道|陳卓禧:粵港澳大灣區給香港年輕人了解國家的機會

2021-01-09 澎湃新聞
委員通道|陳卓禧:粵港澳大灣區給香港年輕人了解國家的機會

澎湃新聞記者 鍾笑玫

2019-03-13 09:34 來源:澎湃新聞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 視覺中國 圖

3月13日,在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舉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最後一場委員通道集中採訪活動,來自多個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接受媒體採訪。

針對如何讓兩地青年人加強交流、增進感情,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香港和內地只有一河之隔,但是在部分年輕人心中,距離比較遙遠,有外人的感覺。為什麼?」陳卓禧認為,地理上,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親身的體驗,聽了很多關於內地負面的故事,他們就以為這就是內地的全部。

陳卓禧表示,大灣區的建設給了香港年輕人比較全面、立體了解我們國家的機會。他們可以在大灣區裡面生活,高鐵的通車、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還有配套的電子設施,香港年輕人就可以很輕鬆地像到旺角、銅鑼灣一樣,到廣州的天河、深圳的福田去逛街,去吃,去玩,去看。他們還可以在大灣區多交朋友,多聽故事。還有大灣區還可以作為香港年輕人創業、逐夢圓夢的地方。

「只要他們在大灣區更立體地、更全面地了解,我想他們就不會再有外人的感覺了。」陳卓禧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 委員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愛國校長」陳卓禧委員: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青年提供逐夢機會
    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開啟。「作為高校,要教會學生明辨是非,幫助香港青年養成家國情懷。」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在委員通道上表示。
  • 陳卓禧:大灣區成為香港年輕人逐夢的地方
    3月13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最後一場委員通道開啟。對於如何增進香港年輕人與內地之間的交流和情感,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校長陳卓禧表示,雖然香港和內地雖然很近,但有的年輕人感覺很遙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親身體驗。聽了內地的一些負面消息,就以為是全部。
  • 香港專修學校校長陳卓禧:高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守法負責
    (兩會通道)香港專修學校校長陳卓禧:高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守法負責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邢一 邢利宇)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13日在北京表示,高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守法負責。
  •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希望香港青年人打開眼界把握機遇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專訪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希望香港青年人打開眼界把握機遇按照議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近日,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修學校校長陳卓禧圍繞全國人大審議涉港議案及香港教育問題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
  • ...學生一味縱容其實是在害他們」——訪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
    新華社香港10月29日電(記者劉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愛護學生,但不能溺愛,對他們一味縱容其實是在害他們。」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28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年輕人要學會分析對錯、要對自身行為負責,否則不僅現在可能犯錯,將來還會跌得更慘、受害更深。
  • 專訪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應把國民教育放入香港升學考評
    「希望香港年輕人多到內地考察和交流,對國家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以下簡稱「港專」)校長陳卓禧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陳卓禧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職於香港無線電視臺,之後投身教育界,擔任港專學校的校長。
  • 香港「護國歌校長」陳卓禧: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會對尊重國歌產生懷疑
    近日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被稱為「護國歌校長」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如是說。6月3日,香港特區立法會舉行會議,繼續審議《國歌條例草案》,下午進入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4日,《國歌條例草案》在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陳卓禧在受訪時表示,他對此非常支持,並認為《國歌條例草案》的通過十分有意義。
  • 馬志達:厚植愛國主義精神,共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
    廣東政協委員、澳門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主任馬志達在廣東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這樣說。「『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關鍵在於澳門人的愛國之心。」馬志達表示,當前是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好時機,唯有厚植愛國主義精神,才能共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怎麼做到這點呢?馬志達認為,首先,要更好地認識和了解國家的歷史,尤其是「一國兩制」的歷史。
  • 各地政協全會共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策
    201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宣布大橋正式開通並巡覽大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自此,香港、澳門特區開啟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篇章。
  • 最年輕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蔡加贊:港青應敏銳把握大灣區發展方向
    中新社記者 於海洋 攝 (兩會速遞)最年輕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蔡加贊:港青應敏銳把握大灣區發展方向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 楊喆)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蔡加贊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香港青年應敏銳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方向,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33歲的蔡加贊是目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最年輕的一位。
  • 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廣州力量」 廣州到香港48分鐘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戰略正式提出,世界四大灣區格局基本形成。以科技創新、製造業為主導,整合了其他灣區特點功能,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球經濟新支點的作用日益明顯,珠三角和港澳成為世界一流灣區的前景越來越廣闊。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的重要一極,廣州如何行動?記者梳理發現,近一年來圍繞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科技人才創新合作、交通互聯互通等重點領域上,穗港澳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 香港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10月23日宣布,正式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以加強推動和協調特區政府有關大灣區建設的工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由袁民忠出任。  發言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是特區政府與中央、省市當局,以及澳門特區政府的主要聯繫單位。
  • 香港嘉裡董事長郭孔丞:已制定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相關計劃丨2019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嘉裡集團董事長郭孔丞4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參與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集團已經制定相關計劃。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旨在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進香港、澳門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 踩油門、加速度――香港駛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快車道
    新華社香港12月15日電題:踩油門、加速度——香港駛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快車道新華社記者朱宇軒在深圳創業的香港青年譚中皓時常感慨遇到了好時代。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此前表示,大灣區目標在於善用廣東九市和港澳的互補和比較優勢,深化三地合作,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提升整個灣區的全球競爭力。在機構建設上,香港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以全面統籌推動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林鄭月娥出任主席,成員包括特區政府所有司局長。
  •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
    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澳門、臺灣等地的專家、青年研究工作者200餘人線上+線下共話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交流路徑與機制。本屆論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交流路徑與機制」主題,就青年深度參與灣區建設、灣區青年交流工作內容、灣區青年成長發展制度建設等問題展開交流與對話,並探討提升青年交流工作科學化、專業化水平的有效路徑。
  • 最年輕港區委員蔡加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青年不能缺席
    (兩會人物)最年輕港區委員蔡加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青年不能缺席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最年輕港區委員蔡加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青年不能缺席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32歲的蔡加贊是今年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最年輕的一位,其名片標註有11項社會頭銜、
  • 連線粵港澳|張明星委員:充分調動澳門年輕人積極性
    澳門目前人口有60多萬,大學10餘所,4個國家級科技中心,留住高端人才,能夠更好配合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這一點我充滿信心。澳門歷史文化悠久,正逐步實現多元發展,有集中建設文化走廊的優勢,同時,澳門在區塊鏈、電子貨幣方面發展較好,可先形成試點,逐步在全球推廣,這是我們的希望。Q記者: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中,還存在哪些壁壘?
  • 香港「護國歌校長」陳卓禧談國歌條例草案:不僅合理 而且必要
    【解說】2017年底,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在畢業典禮上,嚴厲駁斥不尊重國歌的學生行為引起社會熱議,被稱為「護國歌校長」。 6月4日,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國歌條例草案》,對此陳卓禧有更加特殊的感受。【同期】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 陳卓禧我認為國歌條例草案今天在立法會宣讀通過,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
  • 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工會聯席會議在穗召開
    會議旨在總結近兩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工會工作,研究謀劃下一階段的工作,為堅決維護「一國兩制」大局,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增進民生福祉、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工會貢獻。灣區各地工會組織要致力於打造具有大灣區特色的職工建功立業體系,致力於打造具有大灣區特色的職工維權服務模式,致力於打造具有大灣區特色的職工文化交流機制,致力於打造具有大灣區特色的工會工作格局,同心協力、勠力拼搏,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創「一國兩制」事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為美麗灣區而設計|2020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師峰會隆重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師峰會是粵港澳大灣區設計界最為重要的盛會,這裡集結了粵港澳大灣區傑出的建築師、設計師,是行業內高規格、高影響力、高水平的年度峰會。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師峰會的舉辦。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師峰會的旗幟下,整合資源,連接產業,成為服務省委省政府及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