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
如果我足夠專業的話,我就該在萬聖節的當天推薦這部電影,因為它講的是一個鬼的故事,注意不是鬼故事。這倆是有區別的
鬼故事的主角是醬紫的
鬼魅浮生的主角是這樣子的
是不是覺得跟最low最不走心的萬聖節Trick or treat 的 cosplay 也比這造型走心?
那麼為什麼說它的主角比《摳圖不自賞》還好當呢
因為大部分時候,主角就是這樣子的
其實這種通篇蒙臉的男主角還不少
《V字仇殺隊》裡的雨果維文
《弗蘭克》裡的麥可法斯賓德
即使幾乎蒙著臉,依然可以獲得表演提名。
但是好歹這些人僅僅是「不要臉」,還有很大的肢體語言和聲音。
ps不要小看聲音對一個角色的重要性,斯嘉麗詹森在《她》裡全程是用聲音在演一個類似Siri的人工智慧,完全沒出演任何實體角色。更加徹底的「不要臉」。但是依然得獎得到手軟(自己查吧太多了)。
《鬼魅浮生》可是大多數時間通體披一被單,除了步態一點形體也沒有,一句話不說。AB好歹在摳圖中還貢獻點表情包呢。
這麼說來《鬼魅浮生》主角還真是比《摳圖不自賞》還好應付。那麼這個幸運兒是誰呢?
小卡,卡西阿弗萊克,《海邊的曼徹斯特》的男主角,去年的奧斯卡影帝!
納尼!你們就讓影帝演這樣的一個不走心的角色嗎?當然不是,越是簡單的表演要想演出彩就越難,表情動作聲音也不讓你用,還能靠什麼?影帝自有分寸,比如他走路時總有一種微妙的遲滯感,輕輕的轉頭偏頭來表達留戀……當然還要配上導演聲東擊西的小伎倆——氣氛的調度以及其他人的反應,所以有時候我甚至能感受到這隻幽魂臉上露出困惑的表情。
如果你覺得我在胡扯,那一定是導演的氣氛渲染的太好了。
那充當導演的「小伎倆」的女主角又是誰呢?
誰?
《卡羅爾》裡大魔王的小白兔嘛!
還有搞定號稱史上最性感007的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的「龍紋身女孩」。
有她的加持,襯託,小卡演的就更顯孤獨和無助。
雖然英文名字叫「一隻鬼魂的故事」其實講的卻是愛與守候的故事。當我們沉浸在親人愛人逝去的痛苦時,有沒有想過他們的靈魂也許就在旁邊卻無能為力,當我們終於走出痛苦的陰影時,有沒有想過也許他們依舊停留在絕望的等待中。
《鬼魅浮生》就是以一隻幽魂的視角來講述他的愛與守候。
電影的開始挺莫名其妙的,很散亂,很慢。
這個鏡頭將近持續了3分半,就是在演這對情侶躺在床上睡覺(字面意義上的),偶爾有點親暱慵懶的小動作,其中有40來秒幾乎一動不動,以至於我一度認為自己誤按了暫停鍵。
導演的風格就是這樣,非常克制,非常冷峻。一般的藝術電影也喜歡用較少的臺詞和較少的背景音樂。這個也不例外,但是在特殊鏡頭經常使用交響樂和類似教堂的低音鋼琴那種樂器配樂,使氣氛富有儀式感和神秘主義。
一個魂和一個喪偶的女人,
據說在《中國合伙人》中,黃曉明有一段哭戲,本來應該多拍一會,但是教主的演技實在是hold不住太久,只能演幾秒鐘(哎呦我真不是故意在同一篇文中既黑AB又黑教主的)。到時候可以看看,這裡小白兔吃了多久的派;
沒有配樂,沒有交流,只有女主角吃派的時候勺子和盤子碰撞的聲音,此處無聲勝有聲。女主角沒有哭,偶爾吸一下鼻子,但是她的吃相中隱隱的透著一種兇狠,我們能感受到她的世界在一點點崩潰,最終奔向衛生間嘔吐……
很多人也是在這裡淚奔的。
如果讓你拍失去親人的戲,你打算怎麼處理?
還是小卡主演的《海邊的曼徹斯特》裡面也有一段非常克制的表現父親去世的戲——兒子開始並不為所動,因為他和爸爸早就知道那是絕症。他甚至還向前來奔喪的叔叔炫耀自己能周旋在兩個女孩之間。但是當晚,當他突然看到冰箱裡的冷凍雞肉,想起冷庫中的爸爸,悲痛突然就爆發了……
感情是需要堆砌的,堆砌出的爆發才有力量。有時候太過悲痛,常常會出現一種不真實感。就像被一腳足球悶臉上了,最開始不是疼,是木,是懵,是不知所措,接下來才是排山倒海的疼。
他就這樣一天一天的守著自己的愛人,他的陪伴沒有作用,他的觸碰沒有回應。即使這樣,他依然自虐般的堅守在愛人身邊,看她一天一天的魂不守舍,看她一天一天的走出痛苦,
然後,有一個男人走進這間房間,然後,她離開這間房子。
如果有比守著自己摯愛之人的痛苦卻無能為力還殘忍的,那就是在無望中等待他們回來。
男主角並不是唯一的,偶爾會隔著窗戶和其他同伴小小的交流一下。
愛人走後,男主角固執的守在他倆之前廝守的房子裡。他除了等待,能做的就是嚇走搬進這個房子的倒黴的新房客。不知道對於他來說看著新的家庭其樂融融卻與自己毫不相干孤獨,還是獨自守望孤獨。
但是男主角還有一個心願未能達成:
就是女主角在走之前曾把一張小紙條塞在木封並用油漆封上。她從小就不停的搬家,每離開一個房子也會留下這樣一張小紙條。男主角在還沒看到那是什麼,房子就被拆遷隊推到了。他有理由再留在這裡,哪怕十年百年甚至千年……
當然這不是電影的結局,自己去看才是最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