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飄來了」五朵雲

2021-03-02 一夢如是


我和「五朵雲」神交已久,卻從未在現實中見過。

所以,背著雙肩包,胸前掛著無敵兔的他需要在餐廳前

拿出電話,撥打確認哪位是我。

眼前這位風塵僕僕,文氣羞澀的大男生還未坐定,就簡明扼要了此番從北京飛來上海出差的採訪規劃。「起早太痛苦,還是得訂離採訪對象近的(酒店)」

聽他邊講,我邊倒一杯韓國米酒給他:「喝點兒?」「這酒沒度數吧。」他問。「就六度」。

「呵,那算什麼酒啊……」

我們從未覺得彼此是初見的陌生人。事實上,我和五朵雲大概是貫穿和觀照了彼此近十年。2006~2015,且職業軌跡相似。

「五朵雲」是他從前的筆名,據說源自於中學時代偶然看見天邊有五朵分開的雲,就此沿用。

2006年前後的廣州大學城。

除了夜裡學生聚集的貝崗村燒烤,啤酒;可以騎單車去寄家書的南區郵局,大部分的時間我花在了備考上。

那個時候,念經濟學的我惺惺念念要跨考去北京學新聞。起因是投給《南方周末》的暑期實習被退了回來,編輯部老師單純認為我並不是學中文或新聞出身。

後來,鉚著一股勁兒開始泡各大考研論壇。我就要去做新聞!「五朵雲」那會兒就在論壇裡,也在備考。他的志向是川大哲學系。我們就此因為考研而結識。

「五朵雲」在我印象裡是個相當文藝的男青年。他在大學時期,就給我高中時熱衷收集的一本小眾音樂雜誌《非音樂》寫了很多可圈可點的樂評;寫過一本類似於婁燁《頤和園》題材,未出版的禁忌小說;當然還有很多詩……署名就是五朵雲。

這個名字無數次和我交匯在豆瓣、天涯、時光網、乃至於大學後期的Blogbus(博客大巴)。我沒見過他,他卻堅持不懈地回復我每篇留在博客大巴上的屬於青春的矯情文字。

2008年,我們各自如願以償奔著各自的理想專業而去。卻不想,在幾年後殊途同歸。

我們終是,都走上了記者這條不歸路。

時至今日,微信圈不時流傳著「還需不需要記者這個職業?」的疑問,加上連日來行業悲情籠罩,仿佛步步維艱。

同時就讀過川大和北大哲學系的朝格圖,是「五朵雲」的師兄,也是我的師兄。他的離去,更加深了這份職業的蒼涼。在職業經歷中同受過的精神之苦的我們深知,媒體人堅持下去,靠的真不是狗屁信念。而是自我勸解。

「五朵雲」操刀寫了最新一期的《中國新聞周刊》封面文章《湖北荊州7·26電梯事故調查》。

8月14日雜誌剛出街不久,迅速被天津重大爆炸事故的注意力掩蓋。電梯事件或許和天津濱海新區的爆炸傷亡不能一概而論,但它們有個共同點:在追責問責前,被一片蠟燭感動聲淹沒。願天堂沒有電梯……天堂沒有爆炸……荊州的採訪,讓五朵雲的內心有點掙扎。因為後續的事態發展的太「魔幻」了。「這個事情本來就是一點點小事,搞得這麼大,現在好不容易處理完了,有這個必要再提嗎?」安良百貨的一位主管對他的採訪如此回應。多位工作人員表示,事發當日自己並不當班,或者「我是剛來的。就連家裡人,也一致緘口不言。商定不再提這件事。「我們已經接受賠償,而且我們也有壓力,但是沒辦法,在中國都是大事化小的作風,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談判。」

五朵雲說,一切都來得太快。

從事故發生到當地政府部門做出調查報告僅用兩天、安良百貨和死者家屬談妥賠付問題,總共花了六天,這起電梯事故就畫上了句號。之前在微博上要討「公道」的家屬全部沉默,

太陽照常升起,安良百貨外廣場歡快的音樂照常響起。

新聞就是這麼殘酷,再大的事,終會散去。就像我們終是淡忘了MH370、東方之星、地震、泥石流、遺失的孩子,被拐的婦女……散不去的就留在骨子裡,悲傷的是自己。

「這個圈子裡,好多人去做公關了。你左右逢源的,去不去?」他問。

想了想,我預見不到那種朝九晚五的生活。

「我天生管不了人,也不愛被人管。能去哪?」我答。

「也是。小夥伴們慢慢都走了,離開這個行業了。剩下的我們就洗牌重新打吧。」他說,或許這恰恰是做新聞做好的時代呢?

對調查記者一直多一份敬重。

我總是偶爾懷念南方報業時的那些優秀的突發記者、調查記者們

重特大事故衝到一線的前同事們。

2014年,代表南方參加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現場我講過兩個突發故事。一個是我在礦難現場,一個是我同事經歷的甘肅岷縣地震。

地震現場,報社後方通知我們的攝影記者任務結束,你可以撤了。

臨走前一天,他無意在山區小學複課的帳篷中發現,很多小孩腳上都沒有鞋穿,有的甚至是趿拉著家裡大人的鞋來上課。原來地震把很多孩子的鞋都震丟了,他們只能光腳來。

當時雖然是夏天,可山區裡的溫度只有8、9度,到了夜裡山風把孩子的腳凍的通紅。看到這些,我的同事做了一個決定:

「記者身份的採訪是結束了,接下來要做的是,下山給孩子們買鞋。」

後來回顧,他說沒多想,就是抵達了現場,看到了,不做點什麼心裡愧疚。

2013年4月,雅安地震。

第一批派去前線的記者需要增援,我和主任強調,平時身體好戶外體驗足,遇各種情況可當漢子用。我當漢子這事倒是在職業生涯裡沒人懷疑過,順利被編入第二梯隊。

不久,我們第一批記者歷經艱難挺近斷了路的震中區報社也決定不再調派記者。

那晚,曾與我行遍鄉野河川的攝影記者徒步至雅安龍門鎮,在潮溼的帳篷裡給我簡訊:發電機終於到了。我說,你要平安的回來。餓了幾天的兄弟說:「兩件事兒,回去吃肉喝酒,另外我需要一個大大的擁抱。有這個信念做支撐一定平安。」

我說,大大的擁抱,兩個。

跟了多年安全生產,我到過很多次礦山,但從沒一次下井體驗。摘得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桂冠的紀錄片《我的詩篇》中有個主人公老井,就是礦工詩人。他在《清晨升井》中描述帶礦工作業的升降梯:

「人人都在準備抽出體內

儲備的乾柴

交給抓到的第一絲陽光點燃 亮光越來越大

已經看得見混凝土的井壁

塗滿黑漆的鋼梁

每個乘客都在自己的體內驚呼

鋼鐵的大罐載滿男人們遲鈍的大叫

上行的十分吃力……」

所以,我一度特別渴望和他們一同下井感受黑暗的世界。但每次都是到了礦井電梯的門口,目送礦工兄弟們下井。礦上有風水的規矩,女人不能跟著下井。甚至連走近電梯口都被礦主「忌諱」。好幾次,礦主就差沒當面哭求:您就站遠點兒吧……

在韶關的南雄,秋天是漫山遍野金黃的銀杏。也是廣東幾個大礦雲集的地域。不讓下井的時候,我習慣掐著幾隻銀杏葉等著。因為我知道,銀杏是歷經了億萬年的活化石,比人類的歷史長久的多,它是能帶去幸運的。


我一直敬重我們的職業。

雖然現如今,逃離媒體圈,和逃離北上廣一樣似乎民心所向、有理有據……

雖然媒體隊伍參差不齊,大環境低迷,使得在企業面前擺譜的跑會記者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們依然泛濫。

但我不想看見他們。

我眼裡看見的,永遠都是用雙腳丈量大地的這些夥伴。我有多久沒聽到自己半夜敲字,只有心跳,呼吸和鍵盤的聲音了……

還好,我們還在。

「五朵雲」這個名字,他說要不是我叫起,早已塵封進青春記憶了。

現在的白紙黑字上出現的,是中國新聞周刊的記者陳濤。

謝夢,財經媒體人。遊走於金融市場與藝術品投資。現居上海。供職於SMG東方財經頻道。專欄見諸於《南航精英生活》、《周末畫報》、《精英mangazine》、《MIT斯隆管理評論》等。原創文章如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公號:floratse0314

相關焦點

  • 五朵雲——一個鄭州明星男褲品牌的隕落
    一切的起因來自於讀者在公眾號上的留言:五朵雲男褲還做嗎?打網頁上電話找不到人。筆者向業內人士簡單詢問了五朵雲的近況,眾說紛紜,但大多來自道聽途說,並無確切答案。次日上午,筆者和同事來到五朵雲曾經的批發檔口所在:錦榮C座二樓。樓梯上每一級臺階的立面、樓道牆壁上依然是五朵雲男裝的宣傳海報和廣告語: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曾經五朵雲的檔口佔據半層樓之多,品牌指示牌上仍是曾獲得的各項榮譽稱號:鄭州服裝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河南省服裝行業十強企業、河南省服裝十大品牌、河南省質量誠信企業、河南省名牌產品等。一切都似乎在提醒人們,五朵雲曾經擁有的輝煌。
  • 歌飄萬裡,烏蘭託婭最新單曲《天邊戀歌》上線
    8月14日,草原情歌天后烏蘭託婭新歌《天邊戀歌》上線,這首作品旋律輕快、曲調高昂,大氣中不乏細膩,是典型的「烏蘭託婭」式民族風, 《天邊戀歌》由周兵作詞、劉佳作曲,廣州新月演藝經紀有限公司發行,保持一貫的優秀詞曲水平和後期精良製作,天籟之音烏蘭託婭的演繹更是錦上添花
  • 閒話故事|朵雲書院和屯京拉麵
    於是,馬上預約了16:00-17:00上海中心的朵雲書店。那些年在陸家嘴上班,晚上加班回家,路遇紅燈,抬頭就可以見到在雲端的上海中心,但從來沒有去打卡過。離開幾年後,我越來越喜歡最中心的上海了。分段打卡濱江步道,看浦江夜景,是這個夏天的熱愛。地鐵2號線陸家嘴站6號口出來,大約走8分鐘左右就可以到上海中心了。
  • 江湖散人‖天邊的青春天邊的雲——電影《天邊的加油站》觀後感
    看完電影《天邊的加油站》,我的心情有些激動,有眼淚湧滿眼眶,強忍著不讓它流出來。舉頭望向那遙遠的天邊,我想望見那個天邊的加油站,我想望見那個一百零九戶哈薩克村民的村莊。遙遠的天邊有一朵白雲,淡了,散了。多像王重慶啊,多像我們石油人的青春啊。遙遠的天邊又飄去一朵白雲,多像秦孝男啊,多像我們前僕後繼的石油人啊。
  • 打開戲劇萬花筒,朵雲書院 · 戲劇店搶先劇透!
    12月24日,坐落於黃浦區長樂路398號的朵雲書院·戲劇店將以一場論壇揭開面紗,12月2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昨天,記者提前走進朵雲書院·戲劇店一探究竟。朵雲書院·戲劇店的文創選品主打戲劇主題,總量達1000餘種。戲劇魔方、20+1餘音刻度尺、電吉他開瓶器、跳躍的琴鍵、樂器徽章等世紀朵雲自有文創,彰顯了戲劇的獨有魅力。
  • 2019上海書展分會場|朵雲書院旗艦店、思南書局:在這裡,遇見另一種生活
    世紀朵雲旗下的朵雲書院旗艦店和思南書局都有幸成為上海書展分會場。希望所有來朵雲書院旗艦店和思南書局的讀者,都能得到一些智識上的啟迪和審美上的享受。上海世紀朵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是推進集團「雙輪驅動」發展戰略的最新業務板塊。
  • 讓戲劇在這裡重生,朵雲書院·戲劇店開門迎客
    昨天,毗鄰著正在修繕中的蘭心大戲院,朵雲書院·戲劇店以一場題為「今天,我們如何理解戲劇」的論壇拉開大幕。圖說:朵雲書院·戲劇店朵雲書院·戲劇店,顧名思義,是一家以戲劇為主題的複合型書店,1400多平方米的面積共四層,「戲劇的時間線」書架以戲劇發展時間為脈絡,呈現從早期戲劇誕生到現當代戲劇的主要流派及重要作品;「人物館」挑選戲劇人的傳記和訪談;「小戲劇」書架可以找到市面上少見的戲劇類繪本;影視館內,既有大量原著小說,也有編劇、攝影、剪輯等不同領域的專業書籍。
  • 韓冰受邀《民歌中國》節目演唱《天邊的故鄉》
    ­  近日,著名音樂人韓冰受邀錄製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民歌中國》節目,韓冰演唱自己的經典作品《天邊的故鄉》,以及翻唱一首重新編曲混音的《掀起你的蓋頭來》,別有一番風味。­  韓冰在民歌的創作與推廣方面一直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一直以來他也創作出了許多優秀作品。這首《天邊的故鄉》是韓冰以歌手身份出道的第一首單曲, MV製作精良,歌曲一直廣受歡迎。
  • 朵雲書院戲劇店揭面紗!
    以戲劇為主題的書店來啦!小編日前獲悉,坐落於黃浦區長樂路398號的朵雲書院·戲劇店即將於2020年12月24日揭面紗啦!這是世紀朵雲旗下的第五家書店,也是繼思南書局·詩歌店之後的第二家垂直領域書店,還集合了閱讀購書、文創產品、藝術沙龍、休閒餐飲等多種業態,希望以優質的選書和服務,輻射全球各地戲劇和閱讀愛好者。
  • 戲劇舞臺中的人,書店和小食堂:朵雲書院戲劇店
    思南書局詩歌店的選址和偏向的主題都給了我們很大一擊;廣富林店所在的景區和所處的老宅都給這家店增添了別處沒有的淡然和雅致;而最近朵雲書店又開出來了一家戲劇主題書店和集合店,位於「巨富長」街區內,多年後再次走回當年好店不斷的巨富長路上,那感受,有點難以表述。網絡圖:朵雲書院 廣富林店
  • 就地過年的初五:走,去朵雲書院·戲劇店
    13號線淮海中路3號口出來走一下下就到了朵雲書院·戲劇店由設計師呂永中歷時兩年設計完成。整個書店的外觀呈現為一個大型的戲劇書架。設計師試著將原建築外立面剝離乾淨,只保留骨架,而後加以梳理,順勢而為,於頂端打造出三個圓拱型「露天舞臺」。
  • 天空飄來五個數:「111」「112」「113」「209」「210」
    天空飄來五個數:「111」「112」「113」「209」「210」 2020-12-25 0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探「朵雲書院·戲劇店」,文化業態正在新穎求變
    上海朵雲書院·戲劇店於2020年底開業,這是世紀朵雲旗下的第五家書店。
  • 朵雲書院·戲劇店的深夜食堂,會有你留下的故事嗎?
    朵雲書院·戲劇店將於12月25日正式和大家見面啦。我們不僅好看,好玩,還好吃。繼西式小食咖啡、中式茶飲甜品之後,世紀朵雲首次在旗下書店帶來耳目一新的日料美食。一家以「戲劇」為主題的書店,內裡深處卻有一個寶藏「深夜食堂」。負1層的日料餐廳朵雲小食堂和2層的咖啡廳將承包你的味覺體驗。在朵雲書院·戲劇店吃什麼?怎麼吃?一份全面指南告訴你!
  • 【朵雲影城】看過來!朵雲影城上影節排片表新鮮出爐
    憑藉專業的服務和優質的口碑,朵雲影城有幸成為上海第19屆國際電影節45家指定影院之一。朵雲影城將在本次電影節中展現一貫包容、開放、熱情的情懷,迎接來自全球的電影迷們共聚上海。影迷們可登陸本屆電影節官方指定售票平臺淘票票(dianying.taobao.com)或直接前往朵雲影城現場購票。
  • 蔦屋、朵雲、大隱相繼上新,在上海開書店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12月,日本蔦屋書店、朵雲書店·戲劇店、大隱書局九棵樹藝術書店等即將登陸上海。蔦屋書店(圖源:澎湃)近年來,上海實體書店為市民貢獻了一份精彩紛呈的成績單。有從上海之根到上海之巔的朵雲書院廣富林店和上海中心旗艦店,是為「大而雅」;有思南書局實體店這樣的城市文化公共書房,是為「小而美」;還偶有主打詩歌的思南書局·詩歌店以及各類戲劇專營店,是為「專而精」;再有快閃書店這類移動的文化風景線,以及「知先堂」「志達書店」「泮溪書店」等滬上高校閱讀空間。
  • 天邊並不遙遠——觀電影《天邊加油站》
    影片講述90後大學畢業生秦孝男到「天邊」加油站工作,本來想著在一個人的加油站,自由自在地在「天邊」混日子,卻不曾想被老站長王重慶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與濃厚的個人情感,帶入到一個石油人追夢的精神世界。「天邊」的一個加油站,加油站就一名職工;蒼茫戈壁灘,孤獨地坐落著一個哈薩克族小村莊。
  • 羌塘草原上 我們的「天邊課堂」來了
    記者 阿旺尼瑪 攝由天貓新文創、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伊利、故宮文具、西藏商報聯合發起的2019「天邊課堂」公益項目於9月26日正式啟動,旨在為西藏村小改造一間海拔最高的「天邊課堂」教室,給孩子們送去故宮文具,設計形式多樣的美育課程,開啟新學期新體驗。
  • 《天邊》的故事
    點擊藍字品鑑藝術藝術品鑑作者: 醉牛堂一首《天邊可能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天邊》背後的故事更是委婉悽美。馬頭琴《天邊》小提琴《天邊》降央卓瑪《天邊》《天邊》歌詞作者是吉日格楞,在那個不尋常的年代裡,他和廣大知青一樣,
  • 天邊飄過故鄉的雲,是克東帶給我的思念
    「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的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故鄉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