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陝西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委書記趙正永聽取代表發言。圖/中新圖庫
秦嶺若是真有「虎」,相信遲早被拿下。
這是城南君在《秦嶺別墅6次批示拆不動,他們的膽兒真肥》一文中的結束語,如今看,這更像是一個導語。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月15日晚間發布消息,陝西省委原書記趙正永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靴子終於落地。從秦嶺到秦城,趙正永被查的消息,今晚正式官宣。
他也由此成為2019年首個落馬的正省級官員。
被點名、沒露面
68歲的趙正永最近進入公眾的視野,源於一周前央視專題片《一抓到底正風紀——秦嶺北麓違建別墅整治始末》的播出。準確地說,他在這部大片裡僅是被點名、始終未能露臉。
秦嶺北麓違建別墅,總書記六次重要批示指示,這個不用贅述。
重點在於,接到總書記的重要批示,時任陝西省委主要領導沒有在省委常委會上進行傳達學習,也沒有進行專題研究,只是簡單地批示省委督察室會同西安市委儘快查清、向中央報送材料。
主要領導是誰,當時引發眾人好奇。從2014年5月13日這個時間節點看,趙正永正是時任陝西省委書記。
也就不難理解,連吃瓜群眾都覺得秦嶺要出「大事」,陝西方面為何能「硬撐」到底。
根本癥結就在於,陝西省和西安市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層層空轉。
在央視大片中,時任西安市委書記、市長,時任陝西省委常委、秘書長,時任西安常務副市長,時任戶縣縣長,時任西安市秦嶺辦主任等時任官員,以及現任主要領導,紛紛出鏡檢討,唯獨不見趙正永。
被點名,卻未能露臉,甚至隻字未提。從官場語言來講,大勢已去矣!
不過,他最終沒能熬過春節,從這一點講,中紀委打虎節奏相當迅速,毫不拖泥帶水。
而通報中「陝西省委原書記」的表述,更是直白明了。
與崔永元「交鋒」
趙正永並非陝西鄉黨,他早年長期在家鄉安徽任職,官至安徽省委政法委書記、省公安廳廳長之職。
2001年6月,他調任陝西,從此這裡為官長達15個年頭。而這一時期,陝西發生的種種,包括影響今天的大事件,都與之有著某種千絲萬縷的聯繫。
官方履歷顯示,趙正永先後出任陝西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陝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等職,並在2010年6月出任陝西代省長,隔年1月轉正。
2012年12月,他就地擢升為陝西省委書記,直到2016年4月任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前述秦嶺北麓違建別墅事件,正發生在他任職期間。這一點,趙正永難辭其咎。
歲末年初,崔永元爆料陝北千億礦權案卷宗丟失。而陝北千億礦權案的主角趙發琦,曾實名舉報趙正永。
說來也巧,2012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趙正永與崔永元有過零距離「交鋒」。
趙正永以陝西省長的身份,做客《小崔會客》欄目,就相關民生問題,與崔永元展開探討交流。採訪交流首先從2010年陝西省的一次自然災害開始。
陝西官方媒體報導說,「崔永元的採訪延續了一慣風趣幽默的風格,而節目錄製期間,趙省長更是以簡潔明快又睿智坦誠的言語,回答著小崔的每一次提問」。
今晚,崔永元截圖趙正永被查的消息,在官方微博中評論說:「陝西趙正永被查,礦案當事人,誰說黨中央不管?一管到底,下一位,你準備好了嗎?」
回頭看,這是何等的魔幻。
兩面人
古人講,無事不登三寶殿。
2018年7月3日,有人注意到,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的香積寺迎來一位特殊香客——趙正永雨中拜佛。當地人稱,「去過香積寺,平安又無事」。
香積寺公眾號發布的照片顯示,他一身黑衣、黑傘。他還在寺內與法師們交流,一度面帶微笑。
只可惜,身不正,連菩薩都難保。
「在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兩面人』是敗類、是髒水,雖然只是極小一部分,但放進整個幹部隊伍的池子裡,也會給一池清水摻上雜質。」
時任陝西省委書記的趙正永曾在中國紀檢監察報撰文《堅決防止「兩面人」現象》,梳理出「兩面人」的三種危害:一是褻瀆組織威信,二是傷害群眾感情,三是汙染政治生態。
他表示,「兩面人」一方面為了一己私利會做出違反組織紀律的事,造成一個地方不安寧;另一方面,他們又惶惶不可終日,往往用拉關係、搞圈子、結聯盟那一套,導致清水化不淨髒水、還可能被髒水同化。
除了官場政治生態,對於環境問題,趙正永同樣喊過響亮口號:「環境問題處理不好,將來就是政治問題」。
秦嶺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國家的中央公園,是陝西的綠色屏障、西安的綠肺。
但正像央視大片說的那樣:陝西省和西安市對秦嶺違建別墅始終不查實情、不出實招、不辦實事、不求實效,卻熱衷於造聲勢出風頭。
整而未治、陽奉陰違、禁而不絕……
他到底還是從秦嶺,去了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