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在《天龍八部》的輝煌下,這11部好劇都被忽略了

2020-10-03 娛巴樂

23年前,也就是1997年。那正是TVB最輝煌的時期,那年出了一部爆款《天龍八部》,這部劇後來被引進內地,幾乎好幾個電視臺同時在播,哪個臺放廣告就迅速切換到別的臺,真的是太風靡了,要說影響力那更是經久不衰。而在《天龍八部》的輝煌下,那年TVB還有這11部好劇難免就被低估了。


一.《皇家反千組》

不知道香港警隊是否真的有這個部門,歐陽震華這些年到底是換了多少個崗位,最後的結局太反轉了。


二.《大刺客》

共37集,分7個單元,記得在電視臺播出的時候叫《青史義俠》,講述了古往今來一些知名刺客的故事。情節好看,演員也夠強大,最喜歡的是《刺馬》和《煙花殺手》兩個單元。


三.《圓月彎刀》

古天樂的巔峰顏值呀,什麼玉樹臨風,什麼唇紅齒白,什麼俊秀瀟灑,所有這些形容詞都可以甩給他。如果這還叫平平無奇,那世上就真沒帥哥了。


四.《大鬧廣昌隆》

港版的人鬼情未了,一點也不恐怖,反而還特別有趣。絕對有理由相信,小芙蓉是周海媚最好的扮相。


五.《狀王宋世傑》

最好的zhuangshi劇,一直覺得,TVB在選角這一塊真的沒得說。就是這部劇認識了張達明,別看他長得尖嘴猴腮的,但表演太生動了,讓人過目不忘。最關鍵是劇情,幾個案件錯綜複雜,絲毫沒有侮辱觀眾智商,反而看過第一集就停不下來了。


六.《迷離檔案》

絕對是一部神劇,集科幻、懸疑、推理、恐怖、驚悚、穿越於一體。編劇腦洞太大了,真是天馬行空,20多年前就已經拍出了盜墓筆記達不到的效果。


七.《難兄難弟之神探李奇》

這部劇太歡樂了,全程爆笑,少了萱萱和吳鎮宇,沒有前作那麼震撼,不過也是難得的好作品。


八.《英雄貴姓》

兩位男主角性格截然不同,反正就是一靜一鬧,基本上所有的雙男主劇都是這種設定。還記得有個場景,古巨基夢見自己變成了楊過,和古天樂版本一樣的造型,還有傅明憲客串的小龍女,兩人在修煉玉女心經的時候,郭芙突然出現,把楊過的腳給砍斷了,然後古巨基就驚醒了,這段真是太搞笑了。


九.《美味天王》

這才是臺慶劇該有的陣容,以美食為主題,全明星陣容爆笑演出,來客串的明星也是超級多。結結巴巴的古天樂,長頭髮的歐陽震華,反正每一個角色都是喜感十足,太顛覆了。


十.《真命天師》

腳踏七星,除魔衛道,各種奇門遁甲道術鬥法,太經典了大開眼界。坦白講,小時候對這種劇真的毫無抵抗力。


十一.《廉政追緝令》

在拍職業劇這塊,TVB一直是無敵的。不枯燥不死板,以辦案為主,又穿插著幾位主角的感情糾葛,太有觀賞性了。最喜歡的是古天樂和袁潔瑩,這兩位真是天生一對,他們的日常怎麼都看不膩。


23年前,在《天龍八部》的輝煌下,這11部好劇都被忽略了。

相關焦點

  • 23年前,在《天龍八部》的輝煌下,TVB這11部好劇都被忽略了
    23年前,也就是1997年。那正是TVB最輝煌的時期,那年出了一部爆款《天龍八部》,這部劇後來被引進內地,幾乎好幾個電視臺同時在播,哪個臺放廣告就迅速切換到別的臺,真的是太風靡了,要說影響力那更是經久不衰。而在《天龍八部》的輝煌下,那年TVB還有這11部好劇難免就被低估了。
  • 23年前的經典港版《天龍八部》已經去世的演員
    天龍八部說實話當時年紀小的時候以為《天龍八部》是一個絕世武功,看完電視劇才發現厲害的也就是降龍十八掌,沒有天龍八部這個武功。後來長大了知道所謂天龍八部指的是天眾,龍眾,阿修羅,乾達婆,摩呼羅迦,緊那羅,迦樓羅, 夜叉。由於只看過電視劇沒看過原著,所以人物和暗指之間是怎樣一個對應關係我還不是十分清楚,不過如果有想聽的可以留言,到時候我買一本原著認真研究研究。現如今這個電視劇已經23年了,當初這部劇的很多演員已經離開了我們。
  • 《天龍八部》被「忽略」的五位高手,金庸暗示,實力都超過掃地僧
    ,因此被許多朋友給忽視了,今日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天龍八部》中五位被大家「忽略」的高手,根據書中暗示來看,這五人的武功其實都超過了掃地僧,且看下文分解。天龍和尚評價《天龍八部》時代乃是武學末世,可見慕容龍城所處的時代乃是武學盛世(五代十國年間),作為武學盛世中無敵天下的高手,試問武學末世的掃地僧如何可及?
  • 97年的TVB好劇泛濫,除了《天龍八部》,還有8部古裝劇被忽略了
    《天龍八部》 97年最爆款的劇,當年在香港收視率其實並不高,後來被引進內地,好幾個電視臺同時在播,瞬間風靡大江南北,影響力經久不衰,到現在已經無法逾越。黃日華的喬峰、陳浩民的段譽、樊少皇的虛竹、李若彤的王語嫣,還有全冠清、馬夫人、木婉清等等。總而言之,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每個人物都好喜歡,TVB這些那才叫演員。
  • 《鹿鼎記》定檔,《新天龍八部》緊隨其後,央八四部大劇輪番上陣
    對於金庸迷而言,金庸先生的名作是永遠都看不夠的。雖然近年來翻拍劇受到吐槽較多,但是依然無法阻止大家對金庸作品的關注。目前待播的三部金庸劇就是《新天龍八部》、《神鵰俠侶》、《鹿鼎記》,比起前兩部作品,《鹿鼎記》其實要低調很多。殺青已久未見演員官宣,連一張劇照都沒有,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 天龍八部:貓眼石、虎眼石是10年前的主流,可現在呢?
    哈嘍大家好,我是殿堂君,本期文章跟大家聊一聊《天龍八部》遊戲中的主流寶石。2008年,小編在同村發小的帶領下,嘗試玩天龍八部。進入遊戲後發現,這款遊戲無論技能動畫還是遊戲機制,都深深的吸引了我,我開始迷上《天龍八部》。
  • 23年11位藝人逝世,港版《天龍八部》還剩幾人?
    說到《天龍八部》,人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不是說胡軍版的《天龍八部》不好,而是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實在太深入人心,裡面又很多角色都可被深深刻進了觀眾的心裡,比如說喬峰、慕容復、鳩摩智、遊坦之等。
  • 97版《天龍八部》,小時候以為這劇有8部,其實片頭就告訴了答案
    在電視快播完時,我信誓旦旦的跟同學們說「這部劇叫《天龍八部》就表示這個劇有好多人都信以為真,在喬峰跳崖後,都眼巴巴的等著剩下的7部。「天龍八部」 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 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 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在97劇版中,在片頭主題曲唱完後,就一幕8個佛學形象的畫面出來。
  • 18年前的TVB,在孫悟空的輝煌下,還有六部小製作都被忽略了
    18年前,也就是2002年,當年TVB收視率最高的劇是《齊天大聖孫悟空》。這部臺灣省的外購劇由張衛健主演,他的劇從來都很受歡迎,再加上明星陣容強大,一經引進隨即火爆全港。平均收視34點,差不多222萬人觀看,最高時更達到了40點。
  • 23年之後,港版《天龍八部》已經去世的演員
    天龍八部說實話當時年紀小的時候以為《天龍八部》是一個絕世武功,看完電視劇才發現厲害的也就是降龍十八掌,沒有天龍八部這個武功後來長大了知道所謂天龍八部指的是天眾,龍眾,阿修羅,乾達婆,摩呼羅迦,緊那羅,迦樓羅, 夜叉。由於只看過電視劇沒看過原著,所以人物和暗指之間是怎樣一個對應關係我還不是十分清楚,不過如果有想聽的可以留言,到時候我買一本原著認真研究研究。現如今這個電視劇已經23年了,當初這部劇的很多演員已經離開了我們。
  • 《天龍八部》都有哪「八部」,天龍又為何物?
    ▲點擊關注,每晚欣賞最走心的優美圖文天龍八部,又稱八部天龍、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
  • 《天龍八部》播出23年,黃日華再次扮演喬峰,服裝和BGM完美還原
    金庸先生所著「飛雪連天射白鹿」中的「天」指的就是《天龍八部》。 金庸武俠小說中,絕大多數都被翻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作品,而且,近些年仍有不少製作團隊都在進行翻拍。
  • 《天龍八部》播出23年,黃日華再扮喬峰,服裝和BGM完美還原
    金庸先生所著「飛雪連天射白鹿」中的「天」指的就是《天龍八部》。金庸武俠小說中,絕大多數都被翻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作品,而且,近些年仍有不少製作團隊都在進行翻拍。97年TVB拍攝過一版由黃日華、陳浩民等主演的《天龍八部》,那個時候內地電視劇市場還未成熟,拍攝一些家庭生活劇尚可,武俠作品還是港劇拍的好。《天龍八部》就是在那個時候從香港引進的,彼時內地衛視臺剛剛崛起,《天龍八部》成了多家衛視爭奪收視率的工具。
  • 胡軍版《天龍八部》就是比港版好,承認這一點很難嗎?
    很多人總是愛吹情懷,一定要覺得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好看,在三四十年前那樣的年代出現一部這樣的電視劇,肯定是好看的,這個當然得承認。但是時代在進步,資金和技術越來越好,後來者拍出更好的為什麼就是不願意承認呢?一定要抱著當年的一些觀念不放。
  • 胡軍版《天龍八部》就是比港版好,承認這一點很難嗎?
    很多人總是愛吹情懷,一定要覺得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好看,在三四十年前那樣的年代出現一部這樣的電視劇,肯定是好看的,這個當然得承認。但是時代在進步,資金和技術越來越好,後來者拍出更好的為什麼就是不願意承認呢?一定要抱著當年的一些觀念不放。
  • TVB武俠劇|1997版《天龍八部》九十年代香港武俠劇的巔峰
    1997年,TVB重拍《天龍八部》時趕上了好時候,大氣磅礴一氣合成,大部分的角色都不遜色於原著。特別是黃日華在《射鵰英雄傳》《義不容情》之後迎來第二春,他的「喬峰」再次獲得內地觀眾集體性認同。這版《天龍八部》的武打場面較國產同類劇有一個重大突破,劇中的功夫,很多都經過了特技處理,化無形為有形,滿足了觀眾的視覺感受。
  • 都知道張紀中的《天龍八部》很好看,其實他的另一部作品也很優秀
    提到張紀中的經典作品,大家可能會下意識想到《天龍八部》,畢竟它的知名度最大,傳播度最廣。都說檢驗一個電視劇最好的標準之一就是重播率,當年《天龍八部》在各大衛視的重播率也很不錯,印象裡每一個臺都在播。這部劇在這幾個方面都做得很好。
  • 內地武俠劇之巔峰-張紀中版天龍八部
    武俠劇是中國幾代人喜愛的影視,小時候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著飛簷走壁行俠仗義的武俠夢,那時候爛大街的抗日神劇還沒泛濫,除了還珠格格和西遊記估計就是武俠劇的觀眾最多了,晚上都要早早吃完飯,提前跑到有電視的鄰居家才能佔到好位置。
  • 《天龍八部》明明只有五部,為何要叫「八部」?其他三部去哪了?
    金庸一生創作創作的武俠小說都是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其中《天龍八部》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八部天龍」,又稱為天龍八部、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我國「龍」的歷 天龍八部——護法神像石刻史已經被推到8000年前,就時間來說,應該是我國的龍文化被印度吸收,佛經中有五龍王、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對龍非常尊敬,認為水中生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尊稱德行崇高的人為「龍象」,如「西來龍」指從西方來的高僧。古印度人以為下雨是龍從天海中取水而灑下人間,這點也和我國古代文化中的龍很相近。曆書上註明幾龍取水,表示該年雨量的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