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今世界第一海軍力量,美國海軍的日子其實越來越不好過了。因為美國海軍一直是全球存在、全球部署,一方面分散了兵力,另外一方面則是要同時面對中國、俄羅斯兩大強勁對手,艦船數量愈顯不足。經常被中俄佔據區域兵力優勢,讓美國倍感不爽。
此外,美國海軍的艦船組成結構也無法滿足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遭遇戰"需求。
日前,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備隊聯合起草了一份報告,將中國與俄羅斯列為美國海權的最大威脅。報告中提到,美國海軍的艦隻幾乎每天都能遇到中俄海軍,雙方艦艇和飛行器時常發生激烈互動,由於事發地點多位於中俄領海附近,對美國海軍十分不利。
美軍認為,一旦擦槍走火的話,雖然中俄目前還沒有強大的航母力量,但得益於地利優勢,能很迅速地獲得海上和岸基航空兵力量的支援,對現場的美國海軍力量形成數量和火力優勢,等美國及其盟友的增援部隊趕到時,可能戰鬥都已經結束了。
美軍事專家認為這與海軍艦船體積大、航速低、火力打擊範圍不夠遠有很大關係,尤其是龐大且十分燒錢的航空母艦,在中俄反艦彈道飛彈和高超音速飛彈面前,簡直是弱不禁風,成了不堪一擊且特別醒目的活靶子。
而中俄海軍力量則完全可以憑藉自身優勢,快打快撤,來一場讓美國海軍無所適從的"海上遊擊戰",笨重的航母雖然不至於成為一個負擔,但當其艦載機力量無法有效發揮時就成了雞肋。
每年消耗大量金錢進行維護,本指望它能發揮威懾效果,但在硬茬子面前卻是一文不值。比如對伊朗的武力威懾行動,美國海軍曾出動雙航母戰鬥群,結果到現在伊朗依然沒有屈服,反而愈發頑強。
對付伊朗尚且如此吃力,如果用航母對付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則更無取勝的希望。
從蘇聯時代開始,俄羅斯人就潛心研究"航母殺手"武器,多種超音速重型反艦飛彈相繼問世,還創造出了令美國海軍聞之色變的"飽和攻擊"戰術。如今,普京親自公開了"匕首"和"鋯石"兩款高超音速反艦飛彈。中國更不用說,東風-21D和東風-26B已在美國人面前多次試射,何種威力、何種精度,美國人是心知肚明的。在中俄均手握反航母利器的情況下,大型戰艦的存在價值和生存空間急劇縮小。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因國力有限,拼命發展中小型水面艦艇,其現役的22350型和11356M型飛彈護衛艦,均具備發射"鋯石"遠程高超音速反艦飛彈的能力,它們的排水量只有4000到4500噸,船雖不大可火力極強,而且五臟俱全,雷達、火控的配置和架構均可圈可點,給了美國海軍很大的啟發。
因此,在這份極力渲染中俄海軍威脅的報告最後章節,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三家表達出了真實目的,那就是建議今後發展中小型、快速、可遠程控制甚至是無人化智能艦艇。
顯然,這三家此刻聯手,無非就是要搭上川普最近批准的"超級艦隊"的順風車。川普政府計劃到2035年,讓美國的軍艦總數達到405艘,也就是說未來15年內,還要繼續建造超過80艘艦艇,每年差不多要建造5到7艘才能實現目標,五角大樓將要投入數千億美元預算。
為此,不但陸軍的經費要受到很大壓縮,就連美國海軍也要勒緊褲腰帶。此次出臺的中俄海上力量威脅報告,其實就是向國會大佬們施加壓力,令其儘快撥款,這一招是美軍各軍種多年以來的傳統"手藝",而且幾乎每次都能成功。
也許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或許將不再建造新的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轉而向阿利伯克-3型驅逐艦和新式護衛艦發展,同時無人艦艇、無人機和遠程反艦巡航飛彈也將成為發展和投入的重點,中美俄的海權爭霸或展現出新的態勢。但還是那句話,以不變應萬變,繼續增強自身海軍建設,緊握遠程反艦利器,任由美國人折騰,也搞不出什麼大浪。況且美國目前國內形勢十分嚴峻,此時還在窮兵黷武,沒準就是最後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