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指南小編今天給大家推送的是一個紀錄片,名為《壽司與全球漁獲》,內容一開始詳細介紹了壽司的製作過程,從切生魚片的不同刀具、米飯、芥末到魚肉的挑選及調理,對有興趣了解日本壽司文化的朋友,這是一部相當值得推薦的影片。
然而,後半部分圍繞著海洋資源的匱乏來展開,探討目前正興起的全球壽司熱潮,如何因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例如黑鮪的資源崩潰後,造成海洋生態系及食物鏈的失衡,而導致所有魚種均將消失的紀錄片。
如果你有不一樣的看法,歡迎在本文末給我們留言,發表你的觀後感~
《壽司與全球漁獲》(Sushi: The Global Catch)
導演:Mark Hall
類型:紀錄片
官方網站:www.sushitheglobalcatch.com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1-5
片長:75分鐘
圖片來自新浪微博 @YouTube精彩視頻
這部紀錄片內容一開始詳細介紹了壽司的製作過程,從切生魚片的不同刀具、米飯、芥末到魚肉的挑選及調理,需要七年的時間才能養成一位有資格在食客面前服務的師傅,對有興趣了解日本壽司文化的朋友,這是一部相當值得推薦的影片。
圖片來自豆瓣
而「壽司」上面的那片魚肉,其實可以選擇的魚種很多,但片中以「黑鮪」一種食材為主,從它的形態、生態習性、捕撈過程,產銷管理到如何運送到市場及餐廳,以及如何從日本的東京風靡到全球各地的原因均做了詳細的介紹。
為了探討鮪魚的過去、現在及未來,本片曾到過五個不同的國家去拍攝(日本、美國、波蘭、新加坡及澳洲),包括澳洲正努力想突破人工繁養殖黑鮪的史戴爾集團,介紹他們研究的進展,雖然尚未真正成功,但仍帶給未來黑鮪是否可以永續利用的一線希望。當然在人工繁殖成功之前,消費者也應參考「海鮮指南」,儘量選用一些資源量尚稱充裕的其他魚種,如養殖的潮鯛、海鱺、鰺科魚類等,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心力。總之「壽司」或「生魚片」並非不能吃,但要注意所選用的那片魚肉的魚種是否符合生態保育的原則。
這是一部探討目前正興起的全球壽司熱潮,如何因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例如黑鮪的資源崩潰後,造成海洋生態系及食物鏈的失衡,而導致所有魚種均將消失的紀錄片,可進一步說明何以到了2048年海裡將會面臨無魚可捕的窘境。
圖片來自豆瓣
附豆瓣部分網友評論:
@小喵殿 :作為壽司愛好者,找到了這麼一部小眾的紀錄片來看,片頭看得我口水橫流。從築地金槍魚拍賣場開始,話鋒一轉,開始談起由於壽司文化風靡世界帶來的惡果,藍鰭金槍魚的過度捕撈以及隨之而來的整個海洋生態平衡的崩潰。
後半段描述了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針對藍鰭金槍魚進行的努力。日本的漁民首先意識到了過度捕撈帶來的不可持續性,而自發提出這個問題,呼籲社會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美國基本上是行動派,有責任心的壽司店長店內僅銷售可持續發展的魚類,對消費者進行教育,引導顧客考慮其他的選擇。這裡在觀念上強調了個人的重要性,消費者的觀念和行為甚至比政府及環保組織作用更大,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切身地為地球做些什麼,看得我非常感動。
@Z :先講壽司是日本的美食,但也是世界人民的美食,所以美帝人民想卷什麼就卷什麼,歐洲人民想蘸什麼就蘸什麼,但為什麼終於說到了中國人民也愛吃壽司,就突然話鋒一轉,魚要被吃完了。明明印度人也在吃嘛!
與其讓Greenpeace這麼在海上胡折騰,還不如趕緊叫停那些把魚做成sushi popper,裹上cheese,拌上甜辣醬,和西瓜一起做成沙拉的鬼佬們,都行行好,饒了金槍魚吧。
到後面可持續發展金槍魚已經沒法看了,其中還有人提議讓廚子給客人講解金槍魚瀕危和品質的問題 - 只是簡單地想吃頓好的,結果受了一頓環保教育。
圖片來自豆瓣
先來感受一下預告片:
查看高清完整國語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觀看~
還有中英雙語的播放視頻在這裡: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200072/ ~
看完記得回來寫留言喔~~
海鮮指南綜合整理自豆瓣、時光網、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騰訊視頻、愛奇藝,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