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3月9日訊(通訊員 丁丹 張紅軍 黃詩涵)
冬去春來,百花爭豔,看大千世界,數警花最美。
一身戎裝,纖弱肩膀,立風雨之中,顯莊嚴警威。
窈窕身影,步履堅定,穿大街小巷,保平安不累。
夜幕降臨,萬家燈火,豎警徽之下,守神聖崗位。
為人妻母,心中有愧,舍小家含淚,懷使命無悔。
風雨彩虹,鏗鏘玫瑰,各部門警花,何曾讓鬚眉。
她是溫柔敦厚的玉簪花
從大年三十那天開始,她連續50多天堅守崗位,奮戰在防疫物資採購和後勤保障的工作崗位上。
她從早到晚奔波,落實疫情防控物資調度、採購、發放等各項工作,保障局機關值守人員所需的應急物資。
她幫助縣市公安機關採購各種防疫用品,為全州公安機關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
她加班加點,發動群眾,在全國範圍廣泛搜集疫情防控物資供應信息,做好全州公安機關防控物資的採購、儲備、管理協調與發放工作,有條不紊。
她電話、微信不停,聯繫40多家物資供應廠商,手機每隔3小時就要充電,忙至深夜,聲音沙啞。
她不懼感染風險,前往一線卡點,為執勤民警輔警送去防護物資,為州縣兩級公安機關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物質保障。
她每日盤點食堂物資,安排食堂採購易儲存、有營養的食材。
她調整實行分散就餐,每天實行報餐制,安排食堂提供薑茶和預防病毒中藥,為全局值班人員,解決後顧之憂。
她叫張璐,湘西州公安局後裝部副主任。
張璐。
她是堅強樂觀的波斯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打響,她便主動取消休假奔赴一線。
營莊社區常住人口5722人,流動人口1577人,她逐一走訪登記。
對涉漢人口,她每天為他們測量體溫並及時上報。
她也害怕,但她的工作需要迎難而上。
她也愛美,但忙起來蹲在街頭吃著泡麵哪裡顧得上形象。
她也疲憊,但她將辛苦用玩笑帶過,為同事們鼓舞士氣。
「媽媽,不用擔心我,我和豆豆我們自己炒了蛋炒飯。」
全家逆行,十歲的女兒主動擔起了照顧七歲的小表妹的責任,懂事得讓她內疚。
但擦乾眼淚後,她繼續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她叫謝宇,吉首市紅旗門派出所副所長。
謝宇。
她是臨危不懼的琉璃苣
在接近0度的嚴寒中,與10多名男同志分三班倒堅守在319國道潭溪檢查站。
逐車查驗、逐人測溫、逐個登記,冒著被感染風險,一站就是8個小時。
沒有時間休息,來不及喝水,換班一坐上回程的車倒頭就睡。
作為公安刑偵戰線的現勘女警,這樣的工作模式對她來說早已是常態。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無論是暴雨傾盆還是酷暑難耐,她都毫不猶豫地奔赴現場,以高標準高要求完成勘查任務。
無論是抓捕還是追逃,她都戰鬥在一線毫不含糊。
看似嬌弱,骨子裡卻藏著常人不及的堅韌。
她是鐵血女刑警,是警局花木蘭,也是一名90後。
她叫李羚,瀘溪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羚。
她是任勞任怨的白茉莉
大年三十,還在與家人吃著團圓飯的她,接到了取消年休假返崗上班的通知。
她二話不說,冒著風雪,獨自駕車,趕回縣城參加疫情防控工作。
她冒著感染風險,與同事24小時輪班堅守在高速收費站。
她嚴要求、高標準,對過往車輛逐一檢查登記。
她忙得沒有時間喝水,戴的口罩總是處於溼潤狀態,也沒有時間更換。
她每天檢查登記車輛不下100輛,檢測人員不低於300人。
汗水浸溼了路口的白線,身影疊印出車輛的車燈。
指揮的手勢堅定了車輪的方向,指路的言語緩解了司機的迷茫。
她叫向淵鴛,古丈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車管所輔警。
向淵鴛。
她是善解人意的鹿子草
在疫情防控期間,她以所為家,從大年三十到現在,為確保工作順利進行,工作到凌晨已是常態。
她帶領所裡民輔警走遍了轄區的1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風雨無阻入戶宣傳疫情防控措施與知識,白天黑夜在村裡走訪摸排重點疫區返鄉人員和車輛。
她總是苦口婆心地勸導解釋不配合工作的村民,直到取得對方理解與支持。
在她眼裡,生命高於一切,防控重於一切。
她認真負責,一心為民,深得好評。
她叫滕菲,鳳凰縣公安局千工坪派出所副所長。
滕菲。
她是廢寢忘食的雪割草
她把疫情當警情,把防控當責任,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時間,迅速回到工作崗位。
她檢查娛樂場所11家,茶樓18家、網吧23家、電影院2家、健身房2家、酒吧1家,做好業主工作,勸導業主歇業。
她連夜被派往麻慄場檢查站執勤,布卡核查涉疫重點人員,監測來往車輛。
沒有選擇回家的她,連續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睡了5天。
她嚴厲執法,責令兩家賓館自行隔離消毒14天,在管理群通報相關賓館,對相關情況進行總結上報。
她參與處置一起群體性事件,在偏遠鄉鎮調查取證,通宵奮戰,走村入戶,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12人。
在執勤卡點,在巡邏車上,在大街小巷,在白天晚上,她用自己的腳步守護這座城市。
她叫彭程,花垣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
彭程。
她是德才兼備的紫羅蘭
接到工作命令後,她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迅速投入防疫工作。
電話那頭,是熱鬧的聯歡晚會,是家人們推杯換盞的觥籌交錯,是煙花爆竹的聲聲入耳。
跨年之夜,她在安靜的辦公室裡,完成了50餘名涉漢人員的核查工作。
春節期間,她參與核查涉漢人員200餘人、車輛100餘輛。
她製作核查臺帳,堅持每天4次報送各種工作數據,無一錯漏。
她積極加入機關女警黨員先鋒突擊隊,多次為卡點工作人員運送防護物資、生活用品,竭盡所能。
她對接上級公安機關,諮詢、解答工作疑難問題,每天接打電話40餘個,實時更新、報送工作進度,表不離身,隨手辦公。
連續近一個月的高強度工作,她病倒了。
醫生囑咐她要健康作息,不能熬夜。
於是她每天早早來到辦公室工作,中午再帶上筆記本電腦去醫院輸液。
她說:「特殊時期,我不能掉鏈子。」
她叫陳姿竹,保靖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教導員。
陳姿竹。
她是公而忘私的小蒼蘭
和未婚夫同時收到全員到崗的疫情防控緊急通知,連續三年沒有陪伴家人過年的她,再次放下一切奔赴「戰場」。
連續30餘天,她投入在防疫一線,統計數據,上報工作,為疫情防控指揮部門分析把握當前形勢,發布應對措施、提供有力數據保障。
儘管疫情期間戶籍窗口業務暫停辦理,但她仍會為群眾做好網絡諮詢工作,辦理緊急特殊業務。
原定於2月8日舉行的婚禮,被堅守「疫」線的她和未婚夫毅然推遲。
與未婚夫的默契,是幸福,更是力量。
對父母的理解,有溫暖,更有感恩。
她無比堅信,磨難過後的光明,會更加璀璨。
她叫楊靜,永順縣公安局芙蓉派出所民警。
楊靜。
她是風風火火的九重葛
「我申請上一線,請隊領導給我排夜班」。
正月初一,接到值守通知,她第一時間主動請戰,要求值最苦最累的夜班。
她不要照顧,堅持和其他男同志一樣,輪班輪守。
累了就在臨時帳篷或者警車裡休息一會兒;
餓了就泡一包方便麵就幾個小麵包;
渴了就喝一口冰冷的礦泉水。
車流量大,群眾滯留,她總是勸導到喉嚨刺痛,但從無怨言。
她作風紮實,總是風風火火,同事們都尊敬得叫她「治安一姐」。
她叫劉萍,龍山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
劉萍。
她是細水長流的滿天星
1月23日,接到緊急通知,她連夜駕車,從婁底到吉首,從家到崗位,第一時間到支隊報到。
從大年三十開始,投入全州疫情防控車輛數據研判工作,她至今未有一天休息。
與時間賽跑,她為全州疫情防控防輸入、防輸出、防擴散提供數據支撐, 源源不斷。
24小時連軸轉,她和同事們累了就在辦公室打個盹合下眼,每天休息時間不足6個小時。
1月26日,省公安廳下發了從1月8日至1月25日經湖北省、途徑湘西州內的3118輛車;1月29日,第二次下發1月25日至28日經疫區出來車輛1017臺。
於是,核實車牌信息及在州內行車軌跡,通過大數據核查車輛在全國範圍行駛軌跡,初步判定車輛是否從疫區出來,確認車輛最終落腳點是否在湘西,對落地湘西的車輛再作進一步行駛軌跡追蹤,就成了她和同事們的日常工作。
匯總分析研判的數據,每日達3000餘條,對比研究搜集的數據,加班已成便飯。
為了確保推送的信息及時精準,她和同事們進行人工核對,組織專班滾動比對、實時監測,加班加點投入涉疫車輛研判分析,最大化發揮數據「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作用,讓原本沉默的數據——「會說話」。
她叫張瓊,湘西州公安局交警支隊科技大隊輔警。
張瓊。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當穿上警服,柔弱的她們便有了力量。愈迎風,愈昂首。
鬥疫情,她們不讓鬚眉從未退縮;保平安,她們英姿颯爽毫無懼色。
她們是戰地警花,是港灣裡最美的風「警」。
「婦女節」之際,讓我們向警中玫瑰們道一聲:「辛苦了!」
來源:紅網
作者: 丁丹 張紅軍 黃詩涵
編輯:張皎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3/09/684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