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樹:一個人能夠天真地活下去,不代表他沒有見過世間的黑暗

2020-12-23 本主兒

「我的人生充滿遺憾,一切都不必重來,什麼也無須更改;生活在繼續,舞會從來不曾停止,一錯再錯,這故事才精彩。」

《大事發聲》的現場,樸樹演唱了一首《送別》,低沉的嗓音,憂鬱的氣質,中途幾度哽咽。

曾有調音師評價樸樹說:「排練非常好,走臺很一般,演出就完蛋了。」

他說:「生活就像煉獄一樣,特別煎熬,但在音樂的世界,即使唱最悲傷的歌也是一種享受」。

今年,江蘇衛視跨年晚會上,身材纖瘦的樸樹站在聚光燈下,當舞臺上響起《白樺林》的旋律,仿佛隔著屏幕都能觸摸到那個出走半生,歸來不再少年的樸樹。

樸樹的半生,唱盡了生命和自由,那些不被磨滅,被無奈奪取的理想,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1月12日,那個「缺錢」的樸樹在一場商演上一連唱了10首歌曲,據悉這場活動是某開發商舉行的商業活動。

樸樹的現身,導致現場活動門票瞬間被搶光,甚至很多歌迷因沒有搶到票而懊惱。

據知情人稱,此次商演由一名富二代舉辦,邀請樸樹出席宣傳活動,一首歌高達5萬元。

「一個人能夠天真的活下去,不代表他沒有見過世間的黑暗。」

樸樹的「天真」,恰恰如此,多年前,他曾參加一檔綜藝節目,被主持人問及參加節目的原因時,他坦言稱:「說實話,我這一段真的需要錢」。

「我有那麼多的理想,我還有那麼大力量,我要改變世界,任憑我想像」。

很可惜,那個試圖改變世界的樸樹,並沒有改變世界,但也沒有被世界所同化。

樸樹(原名濮樹),出生於1973年的江蘇省南京市,打小在北京長大。

由於父母都是北大教授,所以自幼對樸樹的期望特別高,小升初那年,由於只差0.5分與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失之交臂。

年少時,樸樹就希望能夠像哥哥一樣,為了音樂理想,遠走他鄉去追尋內心的理想。

當時,父母擔心他會和哥哥一樣「玩物喪志」,之後對他言傳身教之外並嚴加管束。

由於巨大的學習壓力,曾導致年少的樸樹患上抑鬱症,高考那一年,他聽取了父母的建議,放棄音樂,考入了首都師範大學英語系。

大一那一年,樸樹曾經寫過一篇作文:「我希望有一間小屋子,不需要太大,有一扇窗戶,能夠自己謀生,能養活女友,能買得起樂器,能請朋友吃飯」。

由於從小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中,樸樹根本沒有賺錢的概念,也不知如何賺錢。

大二那一年,飽受「煎熬」的樸樹抑鬱症復發,之後便退學專心在家學習音樂。

當時,父母非常反對「不務正業」的兒子退學,但眼瞅著音樂成為了治癒兒子抑鬱症的良藥,之後也就沒再反對。

退學之後,樸樹對於未來一片茫然,每天家門口的小河邊成了他的根據地,而吉他和音樂成為了他唯一的「玩伴」。

之後實在沒錢了,樸樹才開始打聽著怎麼賺錢,當時他已經開始自己寫歌,一個朋友就建議他寫「水歌」賺錢。

賣了一首歌之後,樸樹就不幹了,因為他覺得對方有點看不上他們。

那段時間,樸樹不是去朋友家錄音,就是去Disco玩,雖然一直堅持做音樂,但卻沒有一分錢的收入。

一年後,實在看不下去的母親問他要不要去工作,樸樹才意識到應該去賺錢養活自己了。

當時,有一個朋友將高曉松電話給了他,剛開始樸樹還在猶豫要不要賣歌,但實在是因為經濟窘迫,迫不得已才去見了高曉松。

二人見面後,樸樹抱著吉他唱著自己寫的歌,結果高曉松徹底被樸樹音樂上的才華所折服,並說:「你唱的這麼好,詞曲也非常棒,為什麼要賣給我?」

樸樹:「我覺得你們這個行業的人都很傻,我不相信你們,以後有錢了我自己做。」

高曉松聽了之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樂了,之後二人一直都保持著聯繫,並時常探討一些音樂上的事兒。

有一次,二人相約出去喝酒,期間高曉松講了很多音樂上的想法,並打動了樸樹,之後,高曉松將他引薦給了宋柯。

和宋柯第一次見面,樸樹自彈自唱了一首《那些花兒》,宋柯哭的稀裡譁啦。

沒過幾天,樸樹又唱了一首《白樺林》,將宋柯再次唱哭,隨後宋柯和高曉松合計著不能讓別人糟蹋了這麼好的歌,就成立了「麥田音樂」。

1996年,高曉松撥通了樸樹的電話:「我們成立了一家還不算太傻的公司,你來吧。」

樸樹:「行」。

之後,23歲的樸樹籤約麥田音樂,正式出道,這一年濮樹變成了樸樹。

之後,樸樹推出了《火車開往冬天》、《白樺林》:「靜靜的村莊飄著白的雪, 陰霾的天空下鴿子飛翔。」

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有誰曾記得白樺樹上刻著的那兩個名字呢?

那個年代,電子設備匱乏,樸樹的歌聲記錄在磁帶裡,不知陪伴多少人走過了青蔥歲月。

樸樹沒有上過專業的音樂學院,創作全憑靈感,當時寫《白樺林》就是根據小時候母親哼哼的旋律,之後自己琢磨出一個故事,再填詞作曲。

1999年,樸樹憑藉《那些花兒》,《白樺林》一戰封神。

2000年,央視春晚導演組邀約樸樹,卻被他直接拒絕,因為他不願意讓全國人民認識他。

之後,還是公司苦口婆心的勸說,他才不情願的上了春晚。

春晚過後,媒體的大量訪談,粉絲的驚聲尖叫,讓他非常不習慣,雖然成名了,也賺錢了,但抑鬱症卻更嚴重了。

成名後,樸樹想要的生活依舊是大一寫的作文一樣,小屋子、女朋友、音樂、朋友。

2004年,樸樹搭檔周迅出演了由高曉松編導的電影《那時花開》,劇中歡子(周迅)選擇了張揚(樸樹),現實中,周迅愛上了樸樹。

有一次,周迅在車裡睡著了,樸樹在外面等著,不讓外人打擾,高曉松說:「時間緊迫,就差演員到位了。」

樸樹大怒:「她都困成那樣了,還讓不讓睡覺」。

這也是樸樹和高曉松唯一的一次語言上的衝突,但這段戀情並沒有維持多久,二人便又恢復了朋友的關係。

同年,樸樹在一次聚會上認識了吳曉敏,沒多久便官宣了自己的新女友。

二人沒事兒時常通電話,電話中樸樹經常會唱歌給她聽,當時他的抑鬱症又犯了,吳曉敏就寸步不離的一直陪著他。

2005年,惺惺相惜的兩個人終於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沒有鮮花,沒有婚禮,沒有婚紗,即便如此,吳曉敏依舊趨之若鶩。

也許,正是因為吳曉敏的理解和陪伴,二人才攜手至今,樸樹的愛情雖然簡單,但簡單的愛情不就是相濡以沫麼?

2018年,《奇遇人生》中,樸樹曾自曝曾經差點和吳曉敏離婚。

樸樹沒事兒就喜歡和音樂死磕,甚至不惜把自己「逼上絕境」,為了能夠創作出不垃圾的音樂,難免會遇到情緒無法宣洩的時候,此時妻子吳曉敏就成了他發洩的目標。

吳曉敏雖然欣賞他音樂上的才華,但她卻嫌棄樸樹將最爛的一面留給了她,最好的都奉獻給了音樂。

此時,樸樹才意識到自己有多「混蛋」,並哭著像妻子道歉,這才得以保全這段婚姻。

樸樹和吳曉敏的感情沒有轟轟烈烈,也沒有浪漫的情節,即使結為夫妻,二人也並沒有時刻膩味在一起。

樸樹可以沉溺於自己的音樂世界,吳曉敏也可以隨意去找朋友玩耍,他們之間雖然是夫妻,但卻有著各自的私人空間。

尋常夫妻間的安全感,在樸樹身上完全感受不到,即使如此,吳曉敏依舊愛的樂此不疲。

二人結婚至今,已經15年,依舊沒有自己的孩子,樸樹曾在一檔節目中表示不要孩子是因為自己沒有把握教好他。

對於一個女人而言,最大的願望莫過於給自己心愛的人生一個孩子,吳曉敏也不例外,但面對樸樹的堅持,她也便妥協了。

其實,在外界人看來,吳曉敏無時不刻不在包容著樸樹,忍受丈夫的「孩子氣」,但樸樹為了妻子也沒少改變。

樸樹的世界裡,沒有什麼社交,也不願去社交,但為了吳曉敏去開通了個人社交帳號,並曬出二人的一些日常合照。

樸樹養了一隻金毛犬,這個品種本是性情溫順,但他養的這隻卻非常喜歡打架惹禍,小區裡的狗幾乎都和它幹過仗。

為此,樸樹還特意找了一個教練,教練告訴他:「這狗之所以戾氣太重,是因為它不自信,應該多鼓勵」。

之後,樸樹又養了一隻狗,按照教練所說,這隻狗果然沒再打架惹事。

張亞東曾說:「樸樹的歌,旋律很美,歌詞極悲」。

高曉松曾說:「這個圈子人來人往,還能在這個圈子20年,是因為這個圈子愛你。」

李健曾說:「樸樹最吸引人的是他的少年滄桑,即便他已不再少年,但他的音樂風格依舊能被世人所接受。」

高曉松曾經的詩和遠方,也只有樸樹活出了這種境界。

20年光陰,彈指一揮間,如今樸樹已經47歲了。

有一次參加天津的一場商演,結束後,和高曉松駕車離去,在高速路上,樸樹讓他先行離去,他獨自下車抱著吉他,看著夕陽,唱著歌,那一天沒人知道他怎麼回去的。

「你也曾下跪,這冷漠的世界,不曾將你善待」。

樸樹的每一首歌,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寫出來的,也許對他來說,那不僅僅是一首歌,而是不復再來的人生。

就像他曾說:「我想好好寫歌,我不想禍害人」。

對樸樹而言,一切猶如過眼雲煙,曾經迷失的方向,只有平凡才是標準答案。

「唱哭你的不是聲音,不是歌詞、不是舞臺、不是音響、不是人潮湧動,而是那些回不去的塵布時光。」

圖片均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好好地歌詞分享 樸樹完美演繹
    那我是落葉 把自己交給了風像雲在天空跳舞 再不問要去哪昨天已灰飛煙滅 明天還遠在天邊我將自己攤開 傾聽她的一切都是她都是她都是她吧把一切都交給她吧自然得像植物 放在那放在那that’s right that’s right that’s right nowthere’s no good neither bad now天真得像動物
  • 樸樹:46歲的老男孩.
    這些舉動,對以前的樸樹來說簡直是不可想像的,可現在他也欣然接受「打臉」,愛不就是無法預料也沒有道理可講通的嗎?我想這也許就是婚姻的真諦:所謂真愛,不是僅僅愛著他的優點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要可以長久忍受他的缺點。「我要一個老公是有才的、萬眾矚目的,在家裡又是溫暖的、給我陪伴的,還能賺錢的,又是很酷的、很帥的,我覺得沒有一個人能做到全部。」
  • 在這泥沼般的人世間,好想美麗地活下去
    說到「喪」,想必不少讀者都看過「喪文化」鼻祖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主角大庭葉藏無疑「喪」到了極致:要命的討好型人格,讓他為了迎合所有人而扭曲自己;寄生蟲一般攀附在各種女人身上,還害好幾個女人同他殉情;即使想抓住幸福也沒有行動的欲望;最終淪為一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廢人。
  • 當你靜靜一個人聽樸樹這首歌時,是否有我以下的感受?
    你沒心沒肺地活了小半生,也慶幸依舊會被人惦記你想在餘生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寫一篇文字不然老了的時候,會好遺憾沒有曾經的痕跡其實你年紀還算年輕,卻已經開始害怕會不知不覺地老去你想年輕一定要有意義,因此努力著讓自己積極地活下去你不多言
  • 真正的成熟,是天真
    真正成熟的人,他們懂得為自己保留這世間最美好的那一份天真,以勇敢無畏的姿態,守護靈魂裡的溫柔與單純。真正的成熟,是天真。天真並不等同於懵懂混沌的狀態,而是見識過命運的無常,人性的複雜,深深地了解這一切,卻又能夠以一顆溫柔而又深刻的心超越這一切,保持那份最動人的單純。
  • 為什麼樸樹不適合當老公?
    可是如果作為他的妻子,每天和他一起生活,朝夕相對,無時無刻不在都和他的脾氣、他的真性情打交道,那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樸樹不想要孩子,因為覺得自己養不好的孩子,一直堅持丁克,吳曉敏就陪著他過二人世界…
  • 一個人愛上小溪,是因為沒有見過大海
    —摘自 速溶沙漠——心淡33 林夕說過這樣一段話: 「很多人結婚只是為了找個跟自己一起看電影的,而不是能夠分享看電影心得的人。如果為了只是找個伴,我不願意結婚,我自己一個人都能夠去看電影。」——我不要被你記住34 那段時間,想通過勞累慢慢把你忘掉,但是「忙下去捱下去但一不小心 總記你。」
  • 「不敬業」的樸樹又引爭議:「到點了,我得回家睡覺」
    「我想好好寫歌,我不禍害人。」樸樹經常一個人從地鐵起點坐到終點,一個人偷偷哭。終於,他以「下周我可能生病」為由拒絕商演。沒想到,這之後十年都沒有公開露面。樸樹2000年《New boy》27歲的樸樹一頭長髮,用力地唱著歌,臺下觀眾同樣激動。2000年時,樸樹是宋柯和高曉松的音樂公司籤的第一位歌手。一天,樸樹抱著把吉對高曉松和宋柯說:「我要給你們唱首新歌」,高曉松說他這輩子都沒見宋柯哭過。後來樸樹說他又寫了一首新歌,高曉松和宋柯特地拿了紙巾,雖然早有準備,還是「哭得像鬼一樣。」樸樹的才華進一步展現,是在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
  • 21年前人人羨慕周迅和樸樹的愛情,21年後發現他不是好老公
    樸樹也笑著說:「我叫樸樹,演員。」那個時候特立獨行的樸樹,鶴立雞群,周迅因為演戲,見過很多人,很顯然,樸樹是她認識的人中最特別的一個,最特立獨行的一個。在別人眼中的樸樹是孤傲的,不可一世的,無法接近的,只有在周迅面前的樸樹,才會露出他本來的模樣,他會露出像孩子一樣的「天真」,像孩子一樣的「話癆」,巴不得把自己見到的所有好玩的事情,都分享給自己喜歡的女生,他也會露出像孩子一樣的可愛。
  • 讀電影|《綠洲》:天真的人們能夠愛
    而女主角韓恭淑是車禍中身亡的受害者的腦癱女兒,因為身體殘疾而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只能在哥哥嫂子的照拂下勉強度日。這樣兩個人的相遇,始於洪忠都的天真善意——出獄後,他要帶著禮物去探望死者的家屬。類似這樣莽撞冒失的事他已經做了不少,我們看到周圍所有正常人的反應(陌生人的冷漠和憤怒,家人的厭棄和無可奈何),而洪忠都始終不為所動。
  • 樸樹,你怎麼忍不住哭了.......
    @一棵湘琴:樸樹沒有商業化,他還是一個真誠並且不願意屈服的人。他敏感,甚至有些脆弱。但是他的真情流露與坦誠並不希望成為大家消費的點。@燦咯:覺得他像一顆枯草燃起生命。有些歌手唱歌用技巧,有些歌手Vocal用靈魂,他顯然是後者。@陳二狗_先生:家總要成, 錢總要掙, 奔走紅塵, 莫忘曾經是書生。
  • 不穿金戴銀不騙人,歷經人生浮沉的樸樹,故事比歌聲更動人
    早年的時候,樸樹最看不上的兩字,就是「明星」,他說:「從一開始,就厭惡這個行業,並以之為恥,電視上的明星們令人作嘔,我毫不懷疑我會與他們不同。」但沒有辦法,老天爺似乎專門就是讓他吃這碗飯的,他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偏偏愛上唱歌,並且天賦異稟,才華橫溢。
  • 樸樹不再是那個清白少年,卻依舊是我心頭的白月光
    一貫的理性克制在樸樹面前蕩然無存,似乎只要他過得好,要我的命我都能笑著說拿去。當然他怎麼會要我的命,雖然我時常想要死去。在這樣難熬的時刻,我就去想樸樹,去聽他的歌,聽到淚流滿面,然後慢慢平靜下來,洗把臉當做什麼也沒有發生過,繼續好好生活。這就是樸樹對我來說與別的偶像不同的地方,別人只能讓我共鳴,他卻可以讓我活著。
  • 樸樹:終於可以坦然地,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了
    他們停下了手邊的事情望著窗外的陽光或者雨滴想起一個人的溫柔和背叛想起一個夢想的升起和破碎想起至今自己最萬眾矚目的那一刻想起聲嘶力竭也喚不回來的離別有人可能會哭起來,也有人會面無表情這麼多年,樂壇人來人往,可總有一個位置,是專屬於樸樹的。
  • 樸樹《平凡之路》:緩慢抒情式誠樸音符,清澈嗓音間融滿純真希冀
    樸樹一直以來就是一個「老少年」,他的音樂中那種極具辨識度的「少年感」,那種清澈、真誠和無比的天真,不是一個音樂人都具備的。其實並不是樸樹不是高產類型歌手,但卻是華語歌壇最獨特的存在,一個最真實的存在。歌詞由樸樹演唱,樸樹作為華語歌壇最獨特的存在,本身他的歌曲就一直經久不散,經久不散。當平凡之路一經發布,就刷新了記錄,七小時試聽量破百萬。
  • 樸樹妻子:樸樹一輩子不工作也沒有任何關係,我養得起他
    但在娛樂圈中也有些例子,他們不追求名利,只想做好自己事情,就像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雖然他嘴上一直說上節目是因為缺錢,但出道這麼多年他卻一直不忘初心。他就是歌手樸樹,那首家喻戶曉的《平凡之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從96年出道至今,樸樹一直在音樂的道路上堅持做自己,創作演唱過很多的經典曲目,像小編比較喜歡他的那首《那些花兒》。
  • 少年樸樹:很難再出現他這樣的人了
    我一直在想人們究竟為什麼那麼偏愛樸樹。華語樂壇從來沒有一個人像他這樣,從來沒有一個人敢像他這樣。高興了就出現,不高興了就隱居;唱錯詞就重來,動情了就在公眾面前哭。紅了整整20年,卻總共只出過3張專輯。我腦子裡閃現過很多定義「樸樹」的詞,才華,天賦,脆弱,敏感…...以及,特別藝術家。
  • 那些說樸樹活該潦倒的人,敢說他不牛逼嗎?
    他實在想不明白,簡單直接地交流有什麼問題嗎?就像前段時間,樸樹在音樂節上說到自己的狗狗死去的時候落淚了。越來越多的人說,樸樹怎麼總是這麼矯情?一邊跑音樂節上電視,一邊還要顯得自己很無奈。但樸樹就是這樣,已經不是天真能夠形容了,他的真實已經開始冒犯這個世界。
  • 《平凡之路》:當樸樹講述平凡的時候,華晨宇卻在歌唱他的欲望
    」你可能覺得樸樹在裝,或是單純地有些過分,但其實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對平凡與否沒有概念的人,一個連欲望都沒有的人。未經歷過平凡的人,更寫不出《平凡之路》這樣的作品。樸樹在歌詞裡唱到: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遠的離開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 想掙扎無法自拔其實歌詞就是樸樹的真實經歷。在職業的最巔峰期,他親手毀掉一切,只為離開公眾的視野,在這樣的娛樂圈裡,這絕對需要勇氣。
  • 且不說他才華橫溢,這樣的樸樹,你怎能不愛?
    他不是歌星,他是真真正正的音樂人。樸樹出身於書香門第,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在這種學霸家庭當中,他卻沒有像父母一樣,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音樂。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生活。主持人曾經問他消失的這十年發生了什麼?他吞吞吐吐的說:我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我對音樂沒有感覺了。可能在那段日子裡,樸樹不能給大家一個具體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