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以此連綿,求出無期

2020-11-03 人生電影公司

《無間道》系列是香港電影在無法找到突破口的時期,由劉偉強、麥兆輝、莊文強共同創作完成的。


影片自2002年面世就獲得無數的熱捧,至今仍被視為九七之後港片的巔峰。在反覆的觀看中,依舊能發現其包含的藝術價值。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導演劉偉強對於正邪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無間道」始於佛學的博大精深,講述出人性的脆弱和非傳統意義上的正義邪惡。


影片中,「黑夜」「電梯」「天台」三個場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男主陳永仁的活動時間多為黑夜,與上司交換信息的地方多為天台,最後死去的地方是電梯之中。


在整個《無間道》系列中,電梯一共出現了23次。雖然它是現代社會產物,但在片中卻充當著連接天堂和地獄的角色。


陳永仁在電梯中被殺死那一刻,電梯就像他的人生縮影,一張一合卻無法關閉,凸顯他內心的不安和無法確定自己身份的痛苦。



導演對光影及配樂的運用也都非常出彩。


很多場景導演只將燈光鎖定在一個點上,再將周遭環境全部化為黑色:如韓琛在和劉建明在劇院接頭時,就用燈光將人物臉部進行突出。



陳永仁和劉建明在天台對峙時,在說出「我是警察」、「誰知道」後,導演將近景迅速切換成波瀾壯闊的遠景。


劉建明的「黑」,陳永仁的「白」,通過燈光場景的轉換運用,表現得更加細緻。



三部曲中,無論時空如何變化,《被遺忘的時光》一曲始終貫穿其中。蔡琴緩緩唱出的歌詞仿佛訴盡了人物宿命。


以悲劇為結局的電影一般分為精神損傷或者肉體毀滅,有個作家曾說過「悲劇中包含了流浪與死亡」。


電影中,除了劉建明,與他有聯繫的角色基本都死了,但劉建明的痛苦並不比死去的人少。


他不得不一直生活在無間的世界中,隱藏自己的身份,繼續調查其他的臥底,然後一一剷除他們。


在第三部最後,劉建明在眾目睽睽之下播放了一盒錄音帶——


導演用一個平移逆光鏡頭,把焦點對準劉建明和他手上的錄音機,配以緊張的音樂做背景,錄音機裡的對話為畫內音,並切了幾秒在場人物的特寫,抓住他們有的無奈,有的鎮定,有的迷茫的表情。


他們對劉建明都非常不解,為什麼他會信誓旦旦播放著自己的罪證?


當他舉著錄音機露出笑容,他已經忘了自己是劉建明,他把自己當做要抓劉建明的陳永仁。


他的行為會讓人覺得可笑,但同時又對他充滿憐憫。



他在這個由自己創造的無間地獄中受苦,無法控制自己的精神分裂,最後把槍口對準了自己。



影片中還有一個幾乎沒有露過面的操縱者——地藏王菩薩,他掌握著片中主角的命運。


佛學思想中的輪迴通過人物命運表現出來。除了劉建明永受無間之苦外,片中壞事做盡的韓琛,卻是最尊重佛學思想的人。


在交易談判時,他選擇的地點是佛門淨地,這就像是正義和邪惡間的直接碰撞。韓琛信佛拜佛,相信佛會保佑自己,但最終仍死於非命。




《無間道》系列是一個從港英政府到九七回歸為縮影的悲劇故事。


「無根」是香港人心底深層的焦慮。他們在無間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的身份,是英國人、香港人,還是中國人,每一次身份的變換都充滿了迷茫。


陳永仁對自己臥底身份的糾結,劉建明在追求好人身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都陷入無間地獄。



(無間道即無間地獄,來源於《涅盤經》第十九卷,佛曰: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無間地獄也稱為「阿鼻地獄」,是佛經故事中八大地獄中最苦的一個,也是十八層地獄中最底的那一層。)



悲劇是心靈的震撼和對社會、人生的思索。《無間道》讓香港電影恢復了以往的生氣,獲得海內外無數的稱讚。


其他的電影確實很難超越。

相關焦點

  • 如果做了這幾種罪業,死後當墮五無間地獄
    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地藏菩薩首先說到南閻浮提典型的罪報情形,不同於其他三洲,南洲有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這裡首要的就是揭示不孝父母、不敬三寶等罪業的苦報。如果生在南洲的人間,那麼不管高低貴賤都是由父母養育成人的。
  • 無間地獄有多痛苦?墮入無間地獄的罪行
    索達吉堪布:無間地獄的痛苦  在一切痛苦中,無間地獄之苦最為難忍。《地藏經》說:「萬死千生,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若轉生無間地獄,那裡沒有彈指間的安樂,實在難以忍受。當然現在佛不在,已經滅度了,出佛身血這個事情也是不可能出現,在佛在世的時候,只有提婆達多有這麼一個罪行。誹謗三寶,這是末法的眾生常常犯的,認為佛法僧三寶不存在,虛幻的,也不能作用於眾生。對經典不恭敬。這不恭敬經典的情況很多,或者用汙穢的手去拿經,或者把經典隨便放到雜書裡面,或者把經典一拿就揣在褲子的口袋裡面等等,這都是不恭敬經典。那這樣,就是不恭敬三寶的罪行,也會墮到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 「電影哲學」只屬於那個男人的無間地獄
    ​「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受千萬億劫,以此連綿,求出無期。」即使不如《教父》三部曲,每作都保持超高的水準,但《無間道2》的史詩敘事,仍然把這個系列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第一部《無間道》,讓梁朝偉第五次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稱帝,第三部《終極無間》,則讓劉德華在金馬獎上折桂。我們都說,劉德華很勤奮,但演技天賦上,遠遜於梁朝偉。
  • 修行人若做這件事,會墮落到無間地獄去,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道場是常在的,不停止的,而出家人常常在道場裡邊住,所以叫常住常住。那麼常住就是指僧人所住的地方。什麼叫侵損常住呢?侵損常住些什麼東西呢?飲食:吃的東西;財物:常住的財物。所以沒出家的人,在廟上住,一定要給供養的。你不供養,譬如住了幾天,或者住了一個時期,就這麼走了,也不供養常住一點錢,這就叫侵損常住,將來會墮地獄的。怎麼叫不侵損常住呢?
  • 宣化上人 | 無間地獄有這五種「無間」
    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我們人無論念經、念佛、誦咒,都要會用氣力。這氣力怎樣用呢?這股氣要從丹田發出去;回來也要送到丹田去,丹田就是肚臍裡邊那個地方。無論念經、持咒、念佛都好,這股氣出來也要是從那地方出來;回來也要回到那個地方去。從丹田發出來的這個氣是足的,不過你用力不要用得太大了;也不要太小了,要普普通通的,這樣才不會傷氣,不會把氣傷了。
  • 要是這樣子,會墮落到無間地獄去,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宣化上人)
    什麼叫侵損常住呢?這個常住,就是道場。常住有四種,第一種常住常住,第二種十方常住,第三種現前現前常住,第四種十方現前常住。什麼叫常住常住?道場是常在的,不停止的,而出家人常常在道場裡邊住,所以叫常住常住。那麼常住就是指僧人所住的地方。什麼叫侵損常住呢?侵損常住些什麼東西呢?飲食:吃的東西;財物:常住的財物。
  • 修行人若做這件事,會墮落到無間地獄去,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宣化上人)
    道場是常在的,不停止的,而出家人常常在道場裡邊住,所以叫常住常住。那麼常住就是指僧人所住的地方。什麼叫侵損常住呢?侵損常住些什麼東西呢?飲食:吃的東西;財物:常住的財物。所以沒出家的人,在廟上住,一定要給供養的。你不供養,譬如住了幾天,或者住了一個時期,就這麼走了,也不供養常住一點錢,這就叫侵損常住,將來會墮地獄的。怎麼叫不侵損常住呢?
  • 佛教:無間地獄是最苦的,9種人會下地獄,所以這裡一定要注意了
    《地藏菩薩本願經》:「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二、經常說妄語的人妄言,指心口相違,說虛妄不實的言語,就是欺騙人的話。明明不存在的人和事,硬是說有欺騙別人。兩舌,即是不實之言,即對人兩面三刀,挑撥離間之類。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就是沒有的事,憑空捏造事實,就是不實之言。做人明裡一套,背後一套。
  • 小強說電影——無間道3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小強說電影,本期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無間道3終極無間》,本片依然是麥兆輝和劉偉強執導,由劉德華、梁朝偉、黎明、陳道明、曾志偉、陳慧琳、黃秋生主演,本片於2003年上映,片長118分鐘,獲得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提名)、最佳編劇(提名)、最佳攝影(提名)等十項大獎,劉德華斬獲第41屆臺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順便一提,梁朝偉憑藉《無間道1》斬獲第40屆金馬獎影帝,一個系列電影出兩位影帝也是很難得了
  • 品讀電影《無間道3》,自己的路自己選,沒得後悔。
    劉看過阿仁的治療記錄後就覺得楊是內鬼,開始調查楊,接到李醫生電話後接出李醫生慌神間出了車禍,來到醫院等候李醫生的同時劉出現了幻覺和精神分裂看見了黃警官和阿仁!李醫生帶他回去催眠了他他說出了,我的生存就是出賣身邊的人,他也不想做韓琛的人。
  • 無間地獄苦無邊
  • 49.無間地獄是怎樣的?地藏菩薩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地藏經淺釋】(宣化上人)
    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我們人無論念經、念佛、誦咒,都要會用氣力。這氣力怎樣用呢?這股氣要從丹田發出去;回來也要送到丹田去,丹田就是肚臍裡邊那個地方。無論念經、持咒、念佛都好,這股氣出來也要是從那地方出來;回來也要回到那個地方去。從丹田發出來的這個氣是足的,不過你用力不要用得太大了;也不要太小了,要普普通通的,這樣才不會傷氣,不會把氣傷了。
  • 影評:無間道3
    無間道-終極無間,是前兩部劇情的延續和擴展。地藏菩薩本原經卷曰: 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意劫,以此連綿,求無出期。
  • 無間地獄什麼意思?無間地獄和阿鼻地獄是同一個嗎?
    「阿鼻」的意思就是無間。無間地獄是八大地獄之第八,也是八大地獄中最苦一個。 無間地獄極大,廣漠無間,打入地獄的陰魂,無法脫出,所以將永永遠遠在地獄中受苦,作為生前窮兇極惡的報應,所以這個地獄,也叫「阿鼻大城」。
  • 因緣成熟的時候,「由業緣所感的地獄恐怖劇」就上演了
    萬死千生,業感如是。由於業報的重複性,在一天當中萬死千生,這都是由於業力而不斷地重複變現,就像有了極嚴重的錯覺以後隨之會產生眼識、耳識一樣。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總的來說,在業力沒有消失之前,會在極長的劫數裡,不斷地變出這種苦相。就像毒種的功能還沒有消盡就會不斷地生出毒果那樣,因此說到「動經億劫,求出無期」。「劫」,梵語劫波,翻為「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