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地獄」,音譯即「阿鼻地獄」,梵文「Avicinar Aka」,阿者言無,鼻者名間,是一個專有名詞,出自《法華經》、《俱舍論》、《玄應音義》等經書。「阿鼻」的意思就是無間。無間地獄是八大地獄之第八,也是八大地獄中最苦一個。
無間地獄極大,廣漠無間,打入地獄的陰魂,無法脫出,所以將永永遠遠在地獄中受苦,作為生前窮兇極惡的報應,所以這個地獄,也叫「阿鼻大城」。無間地獄立於南贍部洲之下,約兩萬「由旬」(即三十幾萬公裡),據佛經記載,阿鼻大城「廣、深兩萬由旬」,也就是九百億平方公裡(即九千個中國領土範圍)。阿鼻地獄裡的拘魂使者喚作「阿傍羅剎」。
墮入無間地獄的,都是極惡的人,犯了極重的罪,就被打入無間地獄。在無間地獄之中,永遠沒有任何解脫的希望,除了受苦之外,絕無其他感受,而且受 苦無間,身無間,時無間,形無間。在無間地獄之中,猛火燒人,所以也叫「阿鼻焦熱地獄」。無間地獄由九殿平等王管理。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說,地獄可分四大類:
1、八大地獄(八熱地獄):八大地獄是此道最根本,到處充滿火焰,所以也叫八熱地獄,最底層就是阿鼻地獄,亦即無間地獄。
2、遊增地獄:八熱地獄每一個都有四門,每門又有四小地獄,共一百二十八地獄。凡是從八熱地獄出來的眾生,要一一遊歷此處受苦,所以稱為遊增。
3、八寒地獄:極為寒冷,此處眾生常因寒冷而悲嚎,身體也凍得變色。
4、孤獨地獄:在人間的山間江邊等過著孤獨、非人的生活,可說是人間地獄。
總計八熱、八寒、遊增、孤獨,地獄共有十八處。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載,無間(即阿鼻地獄)以「五事業感」,故稱之。
即「無間」之義有五:
1.趣果無間——命終之後,直接墜此獄中,無有間隔。
2.受苦無間——墜此獄,直至罪畢出獄,其間所受之苦無有間斷。
3.時無間——劫之間,相續而無間斷。
4.命無間——劫之間,壽命無間斷。
5.身形無間——地獄縱橫八萬四千由旬,身形遍滿其中而無間隙。
「無間道」為四道之一。四道是指斷除煩惱、證得真理的四種過程;依此可證得涅盤果,為一切佛教修習方法之慨括。
四道即:
1.加行道(又稱方便道)——於無間道之前,為求斷除煩惱,而行準備的修行。
2.無間道(又稱無礙道)——直接斷除煩惱的修行,由此可無間隔地進入解脫道。
3.解脫道——已自煩惱中解脫,證得真理,獲得解脫的修行。
4.勝進道(又稱勝道)——於解脫之後,更進一步行其餘之殊勝行,而全然完成解脫;或滿足斷惑,而作觀察的修行。
凡煩惱皆於無間道斷除,於見道十五心中,八忍皆屬於無間道。又修道所斷之惑,於九地各有九品,故能治之無間道亦各有九品。
無間道以斷惑(斷除煩惱的種子)為目的,解脫道以證得真理為目的;因無間道的斷惑仍殘留習氣,至解脫道時,舍此而證寂滅之理,稱無間道斷、解脫道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