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和鳴、羅比和付麗娟推薦李侖《八仙——中國首部團體心理小說》

2020-12-28 網易

  點擊關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免費看曾奇峰&武志紅1小時對談

  

  十多年前讀美國心理治療師亞隆的小說《愛情劊子手》,被其中的心理治療團體故事所吸引。那時候不懂什麼是團體治療,更喜歡貼近小說中的治療師和團體成員各自的生活經歷。就是那兩年,我和幾個同學遊說吳和鳴老師給我們弄個團體,老吳經不住我們軟磨硬泡同意了。隨後我組織了六七個人,每周一次的團體風雨無阻,持續了一整年。我們那個團體估計是很難帶的,都是搞心理學的,又有小團體,平時還一起吃飯看電影聚會。老吳更像是一個象徵性的存在,但即使這樣,我們中的有些成員也經常把他幹掉,然後他再被另外的成員救回來。一年後團體結束時,我們還要繼續,但老吳婉拒了我們。

  後來我知道,當時的團體不算是一個正規的治療性團體。但即使這樣,那一年穩定的一周一次,在團體中分享和再現自己,與其他成員一起感受著關係,學習理解他人,學習允許被他人看見,是我們幾個組員共同的經歷。直到現在,這個團體在我的記憶中還非常清晰,那間不大的治療室、略昏暗的光線、吱吱搖晃的吊扇、眼淚、嘆息、沉默……


  幾年後我在上海中德班高級組學習團體治療,三年六次的集訓裡,一半時間學習理論,一半時間作為成員在小組裡體驗著。這是一個更正式的團體,據我了解,沒有人在團體以外吃飯聚會聊天,因為組員都是心理治療師,了解設置的意義,也都還能遵守。團體帶領者是一位德國的女性分析師,年紀比較大,非常溫和,一點不犀利。她對整個團體始終保持著放鬆的關注。我也記得她對我說話時,她的眼睛始終看著我。這個團體經歷了三年,攻擊、疏離、親密、悲傷、理解,和最後的分離……

  在團體最後分離的時候,也是需要從中德班畢業的時刻。六年的時間,我從小白諮詢師,成長為有一點經驗的治療師,是中德班培訓項目這個大團體給了我母親般的抱持和父親般的教導。就像孩子大了,必須離開父母一樣,時候到了,我也要告別中德班。直到現在,每次想到中德班,心裡就充滿了溫暖和感激。這個大團體給予了我成長的養分,這讓我意識到,個人的成長與身處的大團體密不可分。

  

  這個大團體首先是我們的原生家庭和家族,後來是班級和學校,再後來是各種工作單位、集體、組織。沒有單獨存在的個體,每個個體都在團體中,社會就是一個大團體。在個體心理治療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個人能夠發展社會屬性的身份。某種意義上,一個人只有進入了社會角色,他才算是與父母分離,去往他自己想去的地方,成為他想成為的人。

  但我也發現,很多人被卡在與團體的關係中:難以進入團體、找不到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對團體恐懼、對團體有敵意、被團體控制等等。這些現象最常表現在一個工作團隊中。有些人在團隊的邊緣,有些人害怕競爭,有些人恐懼領導,有些人容易被同事嫉妒,有些人總成了替罪羊……

  我有兩個職業身份,一個是心理治療師,一個是機構負責人。前者是一對一,後者是一對多。心理治療需要督導,機構負責人也非常需要督導。李侖老師是團體治療師和培訓師,他帶領團體的小時數很嚇人。實踐出真知,他對團體工作的直覺已經成妖了。去年,我們的工作團隊出了些問題,我隱約覺得可能是團隊的無意識動力有些問題,就請李侖老師給團隊做了兩次團體工作。我特別不喜歡什麼東西變得很神奇,總覺得有誇大的狂躁感。但是,幾個月裡,李侖老師給我們團隊分別做了兩次工作後,團隊有明顯而且持續的變化。在我身上也有明顯的變化,帶領這個團隊比以前輕鬆了40%。然後,我果斷下單聘請了李侖老師成為我們機構的組織動力顧問,也想在這過程中跟他學習。

  

  在一個集體或者組織中,當有些問題發生了,用團體的視角看,是團體動力的體現,對個體工作不如對整個團體工作。作為個體,也必須要學習了解自己是如何在團體中運轉的,這樣才不會被團體絞殺,而是在團體中發展。

  在我知道李侖老師寫了一個團體故事的小說後,找他要來了手稿。讀完後,我跟他說這個必須要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團體是怎麼回事。確實,團體離我們每個人太近太近,多一些了解,就能幫我們調試自己與所處團體的關係。而且小說的形式,避免了理論的枯燥隔離感。小說中,還有對團體過程的解讀,這對於有興趣往團體方向發展的同行也有幫助。李侖老師欣然答應了,經過幾次討論,同事們建議做成有聲小說的形式。於是,就有了即將在我們平臺上線的《八仙》有聲小說。

  但這個小說,本質是一個普及團體工作的課程。感謝李侖老師在形式上如此照顧聽眾的感受,這比單純講團體治療的理論概念,更需要非凡的創造力和對他人的同理心。感謝我的同事們,為這個課程的上線所做的大量工作。

  預祝你們從這個課程中,收穫到非常實際有用的幫助,也謝謝你們的關注。

  付麗娟

  2020年,UM心理春季首個重磅產品《八仙—中國首部團體心理小說》,正式啟動預售,歡迎你的加入。

  《八仙—中國首部團體心理小說》—30集音頻小說

  (每集15-20分鐘,相當於常規音頻課60集體量)

  原聲講述 | 故事呈現+團體幹預技術解讀 | 專題答疑 | 課後互動

  歷時3年打磨,萃取李侖超過15年的個體與團體諮詢實務歷程

  取材於4萬個小時團體帶領經驗與1.5萬個小時的個體諮詢經驗

  用8個人的團體故事,破解人生的8種角色與境遇難題

  原價1?9元

  7天預售期,全網搶仙價,僅需99元

  主講人:李侖

  亞洲存在主義團體學會創立者

  存在主義取向團體諮詢師

  塔維斯託克人類關係研究所認證團體動力師、顧問

  臺灣師範大學特邀團體諮詢專家

  美國團體治療學會(AGPA)會員

  在這個30集的團體音頻小說裡,你將聽到:

  ①12次蛻變

  帶著各自的人生命題和內在衝突的8個人,如何在一個僅存在12輪,每輪1.5小時的團體裡,穿越了現實與內在的雙重困境,破繭而出並獲得新的方向與發展契機。

  ②10種視角

  一部小說,10個位置,分別是:八仙+團體帶領者+自己,通過反覆的收聽和代入,你將獲得10種視角,來不斷理解和剖析一個人際互動瞬間中的多種面向和動力。只要你願意,可以不斷在一個場景中切換身份,獲取組織切片,理解自身狀態與團體動力。

  ③8個議題

  8個角色,8種困境,涵蓋了人際衝突、職場發展、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內在成長等多個議題,她們有恐婚者、青春期叛逆孩子的母親、總是熱心卻易被人反感的社工……他們既是虛構的小說人物,同時也是活生生的你與我的化身。不同的是,我們在安全的位置,通過旁觀他人的冒險與掙扎,勇氣與領悟,從而反思和點亮我們內在的世界,並將因此湧現的力量和美好,澆灌到我們真實的生活中。

  用一個故事反思數十年人生,看自己看他人,你將獲得諸多意料之外的收穫。

  這是八仙的自我穿越與整合,也將是你與我的。

  ④1個師父

  每一集故事都會在現場人物互動之後,進入團體帶領者視角,幫助你看清或平凡或激烈的對話與沉默之後,組織動力流淌的暗河,以及它如何悄然無聲地改變著其中的每個人。帶領者如同傳授功夫的師父,帶著你一眼一言解謎破局。

  人際動力性團體的常見現象及其呈現方式:

  1、依賴與配對;

  2、戰鬥與逃跑;

  3、正式角色VS不正式角色;

  4、替罪羊,饒舌者,拯救者,逃逸者;

  5、分裂;

  6、融合;

  ……

  ⑥團體幹預技術在團體帶領中的呈現與運用:

  1、歷程回溯;

  2、凝聚力建設;

  3、衝突的呈現與管理;

  4、關係檢視、金魚缸;

  5、關係與創傷的水平與垂直工作;

  6、對歷史夢及當下夢的工作;

  ……

  ⑦用於真實生活的三種獲益

  1、增加自我理解及對自己所處的各種組織環境的理解;

  2、提升自我覺察的敏感度,擁有調整關係與自身位置的能力;

  3、獲取進入專業團體道路的基本入場能力;

  《八仙—中國首部團體心理小說》—30集音頻小說

  (每集15-20分鐘,相當於常規音頻課60集體量)

  原聲講述 | 故事呈現+團體幹預技術解讀 | 專題答疑 | 課後互動

  歷時3年打磨,萃取李侖超過15年的個體與團體諮詢實務歷程

  取材於4萬個小時團體帶領經驗與1.5萬個小時的個體諮詢經驗

  用8個人的團體故事,破解人生的8種角色與境遇難題

  原價1?9元

  7天預售期,全網搶仙價,僅需99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網絡形式 | 2021年1月亞洲存在主義團體學會第一屆講師組——師生協同帶領雙軌教學(體驗組)招募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可以跨越距離的束縛比如當我們正彼此思念的時候當我們彼此夢到的時候亦或者在一場網絡團體中團體是一個獨特的相遇空間,構成團體的是成員的投入和關係,帶來的是體驗和成長的機會這是一個可以通過不同視角為我們提供信息的空間。
  • 傳說中的八仙還分上八仙、中八仙和下八仙?牛郎織女屬於哪八仙?
    這些神話,將遠古華夏文明和後代國人的精神情感連接在一起,讓中國人從此有了歷史認同。中華神話自有它的魅力所在,搬上熒幕後,更是能引發國人一波波狂歡。86版《西遊記》活便大江南北,帶領全國人民又溫故了一遍吳承恩的《西遊記》。而另一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也是早兩年影視劇的創作熱門。筆者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電視劇,叫《東遊記》。
  • 瘋評八仙(二十八)為啥佛道二祖推舉觀音出面給八仙和龍王講和
    然而到了最後故事結局時,卻跑出了佛教高層插手八仙的事務,這似乎有點說不過去了。為什麼會出現與小說整體布局截然相反的情況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小說的主旨開始探討,全面的理解作者寫這部小說的意圖在哪裡,那就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劇情了。
  • 梁詠琪籤約星皓,《女兒國》《人參果》《徵途》《八仙》重磅計劃
    同時,《西遊記之人參果》作為《西遊記》系列的首部動畫片,將由《一萬年以後》的導演易立執導。當天在酒會上,還宣布了梁詠琪小姐正式籤約星皓影業。          《八仙之各顯神通》是由陸川監製,陸劍青導演執導的奇幻喜劇,陸川和陸劍青導演都來到了現場,陸川導演在現場說道,整部電影將會是一個全新的故事,一直活在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也將被賦予了新的性格特點。一向擅長現代題材的陸劍青導演則表示自己想多去嘗試不同的題材才接拍了《八仙之各顯神通》。現場,陸川還笑稱二人為「二陸」。
  • 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牛郎織女屬於哪八仙?
    但你不一定知道的是,單論「八仙」的話,在古代神話裡可有著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這樣的區分了。 同時,你想不到的是,牛郎和織女也都曾屬於八仙之一,這是不是和你所了解到的不太一樣?在我們記憶裡的,八仙好像並沒有這兩位的名號,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屬於哪八仙呢?快來一起看看吧。
  • 世錦賽資格賽前瞻:懷特能否突破喬治塢 吳宜澤對戰羅比威廉士
    2020年斯諾克世錦賽資格賽第二輪的比賽將在明天(周四)當地時間13:30繼續進行,成功晉級第二輪的吉米.懷特將對戰邁爾克.喬治塢,中國小將吳宜澤將對陣英格蘭球員羅比.威廉士、另一名中國球員陳飛龍將迎戰瑞士球員烏森巴赫。
  • 【第四輪通知】第五屆中國精神分析大會 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PA)女性委員會大會
    談鬼吳和鳴:鬼典:中國人的精神圖譜;徐鈞:鬼:創傷與超度的隱喻;張沛超:鬼與比昂的奇異客體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主題研討:申荷永6. 尹立、李孟潮、馮建國、範紅霞:夢的工作  李孟潮:治療初始的夢象與卦象——心易八法與治療容器;馮建國:試探夢的心理分析中遭遇的中國心靈(一)——關於一例「天人合一」的夢境及其心理分析7.
  • 心理「戰疫」的「破冰者」
    這群「破冰者」由湖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召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80多所高校的心理健康專家組成,分別通過心理諮詢熱線4007-027-520、「武漢微鄰裡」公眾號等對公眾進行心理援助。
  • 中國傳統紋飾之「暗八仙」
    暗八仙又稱為「道家八寶」,是八仙過海中八位神仙所持的法器,由於是以法器暗指仙人,所以稱為暗八仙,這八種法器分別是:葫蘆、團扇、魚鼓、寶劍、蓮花、花籃、橫笛和陰陽板,它們與八仙具有同樣的吉祥寓意,代表了中國道家追求的精神境界
  • 《德州巴黎》傳奇攝影師羅比穆勒去世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時光網訊著名荷蘭攝影師羅比·穆勒去世,享年78歲,家人告訴阿姆斯特丹媒體,他在與血管性痴呆作戰多年後於周二去世,在去世之前已經不能說話和自由行動很多年。《黑暗中的舞者》穆勒被稱為「燈光大師」,他攝影的電影包括《德州巴黎》《破浪》《紅字》《不法之徒》《黑暗中的舞者》等名作,與導演維姆·文德斯、吉姆·賈木許和拉·斯·馮提爾等多次合作。《德州巴黎》穆勒的處女作是《城市之夏》,也是文德斯的首部電影。
  • 首部深度關注青少年和成人心理的親子倫理情感影片《青澀日記》試映禮登陸大會
  • 足球音樂節:世界盃開幕式豎中指的羅比和他的《Better Man》
    經典流傳的世界盃主題曲、蘊含著一段段輝煌歷史的豪門隊歌、熱情澎湃的球迷助威歌曲......當足球和音樂激情碰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每周六、周日上午11:00,《足球音樂節》欄目帶你走進律動的綠茵世界。本期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在2018年世界盃開幕式上豎中指的英國歌手羅比-威廉士的代表作——《Better Man》。
  • 問道武當:武當山八仙造像與八仙信仰(宋晶)
    今天,我們在武當道教建築中,還可以看到許多八仙造像,它們多塑造於明清時期,其組合已經基本定型:即鍾離權、呂洞賓、李鐵拐、張果老、何仙姑、藍採和、韓湘子、曹國舅八位仙真,有些地方也有「上八仙」中的福、祿、壽神,以及禧神等神仙造像。雖然這些八仙造像的質地有銅鑄飾金,有木雕石刻,造型有大有小,有莊有諧,但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反映了明清時期武當道教八仙信仰的盛行和特色。
  • 匠心之作:心理諮詢師、教師、培訓師不容錯過的成長團體!
    心理劇的基礎使用技巧被稱為「社會計量」,它並不刻意追求參與者對自身的深層探索和體驗,但卻可以使帶領者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團體的構成以及每個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並通過一些簡單有趣的活動,在很短的時間內加強團隊溝通,並最終起到增強團隊安全感和凝聚力的作用。這也是心理諮詢師、教師、培訓師等助人工作者不容錯過的金牌技能!
  • 張愛玲首部英文自傳體小說《雷峰塔》出版
    這是張愛玲首部英文自傳體小說,寫於一九六三年。  香港《大公報》消息,張愛玲的這部遺作一九六三年寫於美國,但因一直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至張愛玲逝世十五年後的今日,才有機會面世。  成書早於《小團圓》   張愛玲遺產執行人宋以朗在新書發布會上表示,《The Fall of the Pagoda》是張愛玲早於《小團圓》寫成的英文小說作品,也是她首部英文自傳體小說合集的上部,下部為《Book of Change》(《易經》)。
  • 戲談八仙之張果老
    於是,鐵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風逐浪而渡;韓湘子以花籃投水中而渡;呂洞賓以簫管投水中而渡;藍採和以拍版投水中而渡。其餘張果老、曹國舅、漢鍾離、何仙姑等亦各以紙驢、玉版、鼓、竹罩投水中而渡。終俱得渡海。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脈望館抄校本《也是園古今雜劇》有《爭玉版八仙過海》一劇,即演斯事。
  • 電影推薦——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膽小或小清新者勿入)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是1993年香港出品李修賢,邱禮濤執導的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驚悚劇情片。由黃秋生,李修賢等主演。
  • 羅比:上賽季對於我而言有些艱難,我很感激能夠上場打球
    羅比:上賽季對於我而言有些艱難,我很感激能夠上場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