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
本周五,三星聯合 Oculus 開發的移動虛擬實境設備 GearVR 消費者版本終於在北美發售,等待著海淘的我們一定很想知道作為移動 VR 設備標杆的 GearVR 究竟有什麼改善,體驗如何。今天極客公園為大家帶來海外媒體關於 GearVR 的體驗報導。
本文轉載自 Wired.com,由天舍(上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運營的「虛擬實境遊戲」微信帳號翻譯並投稿。
在三年半的時間裡,虛擬實境從無人問津的 90 年代未來主義產物發展成了擁有數十億美元投資和科技世界最頂尖人才的平臺。三年半前,John Carmack 在 E3 遊戲世博會上用一個綁著牛皮膠帶的怪物驚豔了眾多記者和開發商,而這怪物正是 Oculus Rift 的雛形。三年半前,Palmer Luckey,那個創立了 Oculus 的少年,在家裡籌劃著 Kickstarter 眾籌以便快速啟動這個項目。然而在這樣的三年半裡,在商店裡買不到任何消費版 VR 產品,一個都沒有。
VR 設備的當頭炮但是今天一切都會不同。三星今天正式開始發售 Gear VR 零售版,一款他們與 Oculus 合作的手機端頭戴式設備。
簡單概括一下三星與 Oculus 的合作:三星將 Oculus 的研發轉化並製作硬體設備,而 Oculus 則開發適用於安卓系統的軟體。作為回報,三星為 Oculus 明年一季度上市的消費版產品 Rift 定做屏幕。
單看 Gear VR,它不過是一個塑料玩意兒加上一根頭帶,幾片透鏡和幾個機載移動傳感器。但是當它與三星手機配合使用後,它就搖身一變成為了人們目前可以擁有的最強大 VR 系統,而且在明年專門的 PC 臺式系統 Rift 上市前它的地位都不會動搖。
問題是,所謂第一個真正的 VR 解決方案其實已經是第十個了。從去年到現在,三星 Gear VR 自己已經發行了兩版開發版,一款只能與 Galaxy Note4 手機配合使用,另一款則配合 Galaxy S6 和 Edge 手機用。
另外,Oculus Rift 也推出了四款原型機(其中兩款可買到),算上 PlayStation VR 的兩款(也稱為「夢神計劃」)和 HTC Vive 的一款,已經有十款。這還沒有算上那些潛伏在亞馬遜深處,類似 Google Cardboard 的廉價解決方案,在中國國內的各廠家的產品,和許許多多尚在研發階段的頭戴式設備項目。
儘管 WIRED 和其他很多網站媒體一直都在報導這些原型機和它們所提供的體驗,人們還是無法真切擁有這些體驗。虛擬實境本來就以說不清道道不明出名,我可以寫一整天在鯊魚籠子裡潛入深海是什麼感受,與一隻孤單的刺蝟出去溜達是什麼感受,走在利比亞的街上是什麼感受,坐在一個虛擬房間裡看虛擬的巨幕電視上的 Netflix 影片是什麼感受,但是你在自己嘗試之前,這些別人描述的感受不過是蒼白的文字。
緊跟著《紐約時報》的派送 Google Cardboard 活動到來的 Gear VR 所代表的絕不僅僅是一個產品。這是一次把虛擬實境推向時代思潮的嘗試,而且不再停留在概念層面,而是進入感官體驗層面。Gear VR 售價 99 美金,僅僅是原來開發版的一半,因此對於未來的聖誕假期來說不失為一個禮物的好選擇,要是你預算足夠的話。
不過鑑於消費版終於面世,這就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問題:該如何評價這個產品?沒錯,這個產品質量比開發版減輕了 19%;的確,touchpad 有了全新外形和一個新按鍵;誠然,音量控制鍵更加靠前了。但是如果整體體驗不夠吸引人,這些硬體上的附加改進都是白費。所以別糾結於那些小變化了,我們就來說點乾貨:這到底是什麼,怎麼用,該不該買。(前方劇透預警!)
GearVR 使用體驗歷史上所有 VR 入門的障礙,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問題:當用戶把一個頭戴式設備從盒子裡拿出來後會發生什麼?能夠讓用戶憑直覺操作至關重要。給手機插上頭戴式設備的迷你 USB 接口,然後啪嚓一下塞進框架。另外還有一個選擇開關可以解決 S6 和 Note 手機大小差異的問題(沒錯,你必須使用三星現在的 Galaxy Note 或者 Edge 產品線的手機)。Oculus Store 會自動上線,就可以直接運行啦。(或者說直接瀏覽比較恰當)目前商店裡提供超過一百種遊戲,app 和體驗產品,其中不少都免費。
Oculus 的手機端部門主管,Max Cohen 說在未來幾個月內還會有至少 40 個 app 上線,而且其中不少自身也是「產品目錄」:比如說 Oculus Video 就可以接收 Vimeo 和 Twitch 的內容,觀看預告片,買數十種電影或者播放你自己的影音文件,然後你就可以在一個巨大而靜謐的虛擬影院裡觀看它們。現在別急著,不妨把未來三小時的航班變成私人影劇院。
不過要是你更喜歡傳統的瀏覽方式,你也可以在手機上運行 Oculus 商店,查看所提供的 app。不過要是想運行這些 app,手機會提醒你連接 Gear VR。
對於 VR 硬體生產商來說,輕鬆舒適的輸入一直是他們所在意的問題,而三星顯然在這兩方面沒少下功夫。
在頭戴式設備的頂端,有一個轉盤可以用來調節焦距;此外戴眼鏡也可以使用頭戴式設備,戴上脫下都不麻煩,但是近視度數不深的人不妨摘下眼鏡利用調焦旋鈕來解決問題。Gear VR 與面部接觸的 99% 的地方都有一層柔軟的海綿,唯一沒有襯裡的地方是鼻梁上方接近一釐米長的空間,僅僅在躺著使用或者向後仰的時候才會造成不適。
既然談到了後仰的頭部,不如也順便提下一個重要的區別。手機端 VR,天生就是無法提供所謂的「位置追蹤」功能的。像 Oculus Rift 這樣的臺式系統利用外接攝像頭來追蹤用戶的頭戴式設備,然後把它的移動和位置映射到虛擬世界中去,這樣你只要在現實生活中做蜷縮、傾身、彎腰的動作就可以蜷縮在一張虛擬的桌子後面,從一塊巨石後面探頭探腦,或者彎腰看桌子底下有什麼東西。但是就目前來說,在手機端上進行位置追蹤完全不可行。你可以沿著旋轉軸移動頭部,比如在椅子上旋轉或者抬頭低頭,但是不可以在虛擬世界裡移動你(虛擬)的頭。如果你帶著 Gear VR 站起來走一步,顯示器裡不會有任何變化,而這種目之所見和平衡系統所感受到的差異可能會導致一定的不適,所以要時刻謹記現在的手機端 VR 體驗限於就坐的狀態。
在右手邊有一個十字形狀的 touchpad,你可以通過它向四個方向移動,十字中心還有一個點擊選中感應裝置。在 touchpad 的上方半英寸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橢圓形「返回鍵」,而音量調節則在 touchpad 前方接近一英尺的地方,幾乎接近放手機的框架處。所有的調節鍵都可以隨手按到,但又離得足夠遠不會導致「手滑」。你也可以用第三方的藍牙手柄來和手機匹配,這樣玩起某些遊戲來會更加方便些,特別是那些街機 app 等軟體裡面的復古遊戲。
除了 Gear VR 側面自帶的頭帶以外,還有一根頂部綁帶,你可以把它從頭戴的底部粘到設備的頂部去。頭戴式設備足夠輕,所以其實不用它來支撐也行,不過它可以方便解決設備容易因為頭髮而滑下的問題。(我自己是光頭,所以從來不需要頂部綁帶,不過我明顯覺得 Gear VR 比開發版要輕很多,長時間玩的話沒有頂部綁帶會更舒服)
我對於早期版本的 Gear VR 的兩大擔憂:過於耗電和過於發熱的問題都已經被大幅緩解了。我用 Note5 玩了整整一個小時,大概用了 15%-20% 的電。只有一次我收到過過熱提醒,建議我斷開連接,而這也是在我馬不停蹄地玩了兩個小時的拆彈遊戲《保持通話炸彈不炸 Keep Talking and Nobody Explodes》之後。
GearVR 與廉價 VR 設備的差異好吧,你已經有了 Google Cardboard,可以放入 iphone 開始玩,而且全免費。那為什麼還要考慮 Gear VR 這種更好的體驗呢?
原因有很多個,基本都是 Oculus 和三星強強聯手的福利。首先,不管是 Cardboard 還是任何類似的手機端頭戴式設備,都完全依賴於手機的加速器和陀螺儀來追蹤頭部的移動。而 Gear VR 則有幾個專門的機載傳感器,每秒可以採樣 1000 次,這可以顯著減少你頭部實際動作和虛擬世界裡的環境相應地變化之間的暫緩現象。這種我們稱之為「延遲」的暫緩現象是引起 VR 暈動症的主要原因;儘管這一現象仍在折磨手機系統,Oculus 已經能夠把延遲降低到 20 毫秒,這也就意味著更穩定、更靈敏和更舒適的體驗。我經常一連幾個小時戴著 Gear VR,不管是看 Netflix 還是在倫敦考陶德畫廊欣賞高更的畫作,不管是瀏覽上千張 360°全景照片還是探索《天涯海角 Land's End》遊戲裡平靜而神秘的島嶼,我都沒有感覺到一絲的不適。
其次,雖然只能適配一小部分手機可能會拖累 Gear VR,這個策略也繞開了給像安卓這樣碎片化的作業系統研發程序的種種困難。縮小了的範圍使得 Oculus 可以忽略其他手機的需求而儘可能地把三星手機硬體的性能發揮到極致。而且屏幕問題上更是如此:一方面像素非常重要(Note 5 坐擁一塊豪華 2560x1440 顯示屏,即使為了顯示雙屏圖像而像素減半時也能保持高清畫質),另一方面三星的 AMOLED 屏幕可以支持「低餘輝」顯示,這也就意味著每個像素僅有 30% 的時間是點亮的,而這種迅速開關像素的方法能夠在用戶快速轉動頭部的時候大幅減輕拖影的問題。在別的手機端頭戴式設備上,圖像看上去是視野內的一個汙點,但是 Gear VR 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在使用了不知多少小時後,我唯一的不適經歷來自於一個 360 度電影(不過有些人也認為暈動症問題肯定會被解決的)
三個字:買買買我第一次使用初代開發版 Gear VR 已經是去年九月的事情了,當時的反應現在還歷歷在目:這個東西怎麼可能這麼棒!這不科學!在這之前,我不認為近幾年內就可以實現「智慧型手機 VR」,但是初代 Gear VR 就足以讓我改觀。而在這一年的時間內,兩家公司不斷優化硬體設備的同時還開發了大量軟體體驗,足以將人們引入輕鬆無憂的沉浸式體驗時代。
所以,沒錯,值得買。優質 VR 時代已經到來。三年半之後,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終於要講的話,但是是真的,百思買可以買到,亞馬遜可以買到,T-Mobile 可以買到,AT&T 的店鋪裡也可以買到,就他媽在哪裡都可以買買買。
如果你已經有三星手機了,那麼還想什麼,買啊!這是無可比擬的體驗,除非你有一個高端遊戲配置的電腦或者 PS4,而且還打算再花 300 美金購置相應的 VR 系統,Gear VR 會是你近一年甚至更久時間內可能擁有的最佳 VR 體驗。不過如果你是一個果粉,那麼你的決定就比較艱難了。三星目前沒有官方宣布任何頭戴式設備和手機捆綁銷售的優惠禮包,不過不出意外會有類似的優惠可以讓用戶折價買到手機當做 VR 版本的 iPod Touch 來使用,畢竟 VR 才是未來,為了招攬顧客而削本出售手機也無妨。
(via Wired)
BROADCAST:
好產品都到碗裡來!報名 2015 InnoAwards 網際網路創新產品評選,讓大家一起為你點讚!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jianghaoke@geekpark.net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
▼
科技創新者的大本營
www.geekpark.net
長按二維碼,關注極客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