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城市更新是趨勢所向政策所指和居民所需

2020-12-23 鳳凰網房產

來源: 風財訊

12月13日,全聯房地產商會2020年會在京召開,本屆年會聚焦「聚焦大循環 助力新消費」,鳳凰網房產全程直播。

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張鵬提到:城市更新實際上是三個所指,第一個是趨勢所向,大家也都知道地產開發商增量,城市化每年一個百分點,大約還有多少年,心裡也都很清楚,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花了一些時間去研究所謂的城市更新;第二是政策所指,國家把城市更新作為國家戰略,指揮棒指到哪企業往哪打;第三個是居民所需,今年3月份疫情剛過的時候,我對進行了一次綠色宜居社區更新的大調研,在疫情以後,對戶型、出行,對整個小區各項設施、設備服務有些新的考量,進行居民的不滿意度調研,結果30%都是老舊小區,已經入住社區的居民提出來小區裡面了有什麼需要改造的地方等。

城市更新實際上已經形成了非常大的市場,能不能看到,能不能抓取出來,做增量掙錢來的快,做這種改造就是「繡花針」,掙錢少,但是要不要幹這個事,我們回來得出一個結論,確實要拿出一點精力來組織一個隊伍,當成一個商業模式去研究。

我關注的是能不能做,企業的資源稟賦是什麼,在一一匹配上,一個是大拆大建,我們幹不了,綜合整治各位都講到了,我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跟首創的李總開人代會的時候,區域書記說幾個開發商說說北京東城區老舊小區怎麼改,我正想講講自己的見解,他說把這一片全部交給國企,我們作為民營企業參與是非常難的,不管是政策、資金、資本。

所謂的有機更新,把過去「拆改流」,現在變成「流改拆」,這個就是企業和所謂城市更新,這麼多分類,找到你擅長的事情 找到你想做的事情,把它作為一個事業真正的抓起來。

相關焦點

  • 對話2021丨張鵬:不馳於空想,把責任扛肩上事業幹起來!
    區域布局方面,始終堅持「5+15+M」城市進入策略,即聚焦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持續重點深耕15個省會或優質二線城市,這類城市產業發展支撐力足,城市基礎建設良好,人口吸附力強,擁有較強的資本和相對寬鬆的政策環境,房地產市場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 上海「圍標」事件專題丨張鵬:健全圍標和串標的信用機制,通過信用...
    此外,隨著政策鼓勵的不斷加碼,三舊改造、城市更新等模式的土地獲取方式成為大部分規模企業擴充土儲的有效補充,房企發揮自身的資金、開發、運營優勢,對城市核心或舊改區域進行深度改造,盤活土地空間,導入創新產業資源和商業場景,提升城市面貌,優化產業結構,同時獲取充足的土地儲備,也將是房企的重要戰略選擇。
  • 專訪當代置業總裁張鵬:房地產中長期會平穩發展,市場供需將重回正軌
    往往有危就有機,在『六穩六保』大基調之下,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增量市場向增存並舉的趨勢下,我覺得有幾個維度的創新:要更加注重數位化創新,數位化背後肯定是科技創新。具體到我們公司,我們就叫硬科技、黑科技和數字科技。」張鵬表示。
  • 當代張鵬:房企的「三生三勢」
    地產銳觀察近幾天,當代置業執行董事兼總裁張鵬在業內的兩場論壇上做了主題演講,分享的主題令人耳目一新,關鍵詞叫「三生三勢」。不願意看文字的可以直接看上面的視頻,是紅姐昨天參加2021網易地產冠軍榜活動時錄製的。
  • 秒懂顧問|帶你快速認識城市更新與工改的區別和交集
    概念區分 城市更新主要是指符合規定的主體根據城市規劃和有關規定程序對符合條件的特定城市建成區(包括舊工業區、舊商業區、舊住宅區、城中村及舊屋村等)進行綜合整治、功能改變或者拆除重建的活動。
  • 當代置業張鵬:我們要跳出舒適區打破無序膨脹,回歸有序生長
    5月10日,中國第四個品牌日,對於疫情對於品牌、企業的發展,當代置業執行董事兼總裁張鵬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品牌始於所堅守的價值觀,進而形成發展戰略和差異化競爭力,具體體現在產品和服務體系上,並最終形成強黏性客戶群體。」
  • 兩岸青年攜手共助大陸城市微更新
    「創意無界,融合共生」城市微更新兩岸青年設計師分享薈15日在滬舉行,此次分享薈以武夷路特色歷史風貌街區的打造為契機,兩岸青年攜手共助大陸城市微更新。  此次分享薈是臺灣青年設計師實踐發展基地「兩岸青年創新同行計劃」2020年重要交流融合活動之一。
  • 士紳化與城市更新
    切實可見的是人口結構和社區氛圍的變化。1990年-2010年,聖弗朗西斯科人口增加了2000個白人,32000個亞洲人,13000個拉美裔人,唯獨非洲裔減少了18000人。1990年-2010年,曼哈頓唐人街的亞裔人口比例一直穩定在45%左右,而白人人口在2000年至2010年間增加了19%,黑人和拉丁裔居民卻在減少。
  • 人民日報刊文:在城市更新中延續城市文脈 把握保護與發展的關係
    城市發展中的「大拆大建」、盲目擴張,不僅破壞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和街區,還破壞原有的生產生活狀態。在城市更新中挖掘原有遺址的新功能,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岸地區提供了一種兼具保護和發展的思路:河岸火電廠設計改造成著名的泰德現代美術館,一些廢棄的工廠被改造為文創空間,引入大量文創企業,該地區逐漸發展成為國際著名文化藝術中心,實現了從老舊工業區向綜合文創集聚區的轉型。共性和個性的關係。
  • 城市更新和舊城改造區別?《深圳城市更新探索與實踐》:一體兩面
    過去提到城市更新和舊城改造,很多人會混為一談,事實上,直到今天,在我國,城市更新和舊城改造依舊纏繞在一起,界限模糊。那麼城市更新和舊城改造有何區別?大家不妨從深規院《深圳城市更新探索與實踐》一書中尋找答案。  回首過往,時光飛逝,風雲激蕩,深圳這座傳奇城市已經走過了40年頭。
  • 張鵬的拳頭、元朗的藤條與探春的耳光
    誠如有識之士所指出的:「這一刻,法律很遠,拳頭很近。」此時此刻,張鵬的拳頭可比元朗人民痛毆禍國亂港的黑衣人的那根正義的藤條,可比《紅樓夢》裡抄檢大觀園時探春那記響亮的耳光,解氣!相當地解氣——解的不僅是張鵬個人的氣,而且是當今社會所有好人對一切壞人的氣,更是全國基層警察壓抑太久的那口惡氣!
  • 1個月7條村更新改造招標,海珠城市更新駛上快車道
    最近1個月,海珠區城市更新按下了「加速鍵」。僅11月3日至12月6日,包括瑞寶街石溪村、鳳和聯社康樂村、鷺江村在內的7條村相繼掛牌「招親」,公開選擇合作企業公告。7條村舊改招標共涉及居民10875戶,戶籍人口24564人,總用地面積430.72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96.6084萬平方米,改造投資總金額約947.56億。
  • 2019年這些轉型在透露2020年房地產行業變革趨勢
    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當下,作為產城一體化的重要方向,以城市為載體、以產業為保障的產城融合模式日益受到關注。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不僅驅動著城市空間價值的提升,更為產業、城市、居民三者協調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 蔦屋書店結緣上海的背後:「城市更新不止步於物質、環境和空間更新」
    剪彩儀式上,日方代表透露了一個小細節:「我們第一次來上生·新所考察時,發現這裡的前身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的英文縮寫竟然與我們母公司的英文縮寫一模一樣,很巧,仿佛冥冥之中自有緣分。」  蔦屋書店最終選擇落戶上生·新所,遠不止一個「巧合」這麼簡單。近年來,上海致力於城市更新,上生·新所位於有「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盛名的新華路歷史風貌區,園區由萬科改造更新後在2018年重新開放。
  • 鎂刻·高端訪談| 當代置業總裁張鵬:房企要圍繞5G新基建孵化新業態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稱NBD)專訪了當代置業(01107.HK)執行董事兼總裁張鵬,同他聊了聊房地產發展和5G新基建等熱點話題。適度增強信貸支持力度NBD:後疫情時代對於民營企業,您認為應該採取哪些措施恢復經濟?
  • 蔦屋書店結緣上海的背後:「城市更新不止步於物質、環境和空間更新...
    蔦屋書店最終選擇落戶上生·新所,遠不止一個「巧合」這麼簡單。近年來,上海致力於城市更新,上生·新所位於有「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盛名的新華路歷史風貌區,園區由萬科改造更新後在2018年重新開放。短短兩年裡,這裡辦公、娛樂、生活、文化氛圍濃鬱,成為城市更新的「樣板房」。這樣一個古典與現代、時間與空間融合的空間,正符合蔦屋書店的定位。或許,這才是蔦屋書店與上海結緣的最大契合點。
  • 城市更新|蝶變:北辛安,未來有多牛!
    隨著區政府遷址、首鋼外移、本地居民搬出,北辛安逐步落後於現代都市的發展節奏,繁華逐漸被蕭條所取代。2016年,北辛安被正式列為市重點棚戶區改造項目,並一舉成為北京市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項目改造涉及居民6000餘戶,佔北京2016年全年改造任務的15%,此項目更新改造共可實現人口疏解約2萬人。項目改造共遷移低端產業200餘家。如此大體量的棚改項目,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是顯著的,說是過五關斬六將也不為過。
  • 南京首個城市更新試點項目開始籤約
    從2019年12月25日進場辦公算起,短短11個月,南京首個城市更新試點——石榴新村城市更新(安全消險)項目取得重大進展,26日起進入為期45天的正式籤約階段。昨天是籤約首日,已有103戶居民正式籤約。未來是採取更新改造,還是採取消險加固,石榴新村城市更新項目是和居民商量著辦,並通過「原址回遷」留下原住民,留住城市「煙火氣」和「人情味」,開啟城建新場景,並催生更多的可能。
  • 城市更新: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再造城市繁榮
    在我國社會經濟面臨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隨著城鎮化率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不斷提高,城市發展從新增土地開發的增量發展轉向城市中心重構的存量挖潛。城市更新成為國內各大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從眾多發達國家的城市發展經驗和國內各大城市探索通過文化挖掘再造、產業經濟升級、空間集約高效、民生服務提升等推進城市發展的實踐來看,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